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出背景】
文本有空白。越是凝练的优秀作品,其空白点往往越多。挖掘文本空白,是阅读教学中十分有效的事情,其意义在于:一是有利于对文本的深入理解。空白的文本相当于浓缩的干枣,让人一下子看不透彻,一挖掘,犹如干枣浸涨了,让人看得清清楚楚。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此,许多老师都有足够的认识。但是,怎么做到有效挖掘,有些教师往往不得要领。知道这是个文本空白,可以充分挖掘,但是不知道怎么挖掘利用,于是,只好笼统地说:这个省略号省略了什么?请你拿出笔,把它写下来,由学生天马行空。知道文本情景体验的重要,可不知道哪些情景可以让学生体验,于是,只好随心所欲,想着体验就体验。
反观当前的阅读课堂教学,虽然“写”挤进了课堂,但由于教师们理解上的偏差,补白效益低下,流于形式。如何引导学生在恰当的地方进行个性补白?如何创造性地利用好教材中的留白,让它真正为教材、为学生、为教师服务呢?
【案例描述】
案例1:这是一位教师在执教梁晓声的《慈母情深》一文时的一个片段:
课文后半部分在写到母亲给了“我”一元五角钱后,有这样一句:“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这是一处文本空白,一个省略号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空间。很多教师在讲到这里时,往往这样安排:“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后,“我”是怎么想的呢?然后交流点评。
(学生纷纷挥笔疾书)
生1:妈妈,你真是世界上最慈爱的母亲,我这一辈子永远不会忘记你的大恩大德。
师:你是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
生2:我以后一定要好好读书,争取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为母亲争光。
师:你有远大的理想,我相信你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诊断分析】
空白的挖掘,不是随意的填充,必须吻合文本的原意,必须气脉相通.嫁接上去的语言必须血肉相连.《慈母情深》中的空白挖掘,表面上看,学生写出来的这些话都围绕着母亲,表达了对母亲的爱,但实际上,它和原文的气脉不相通,语意不顺畅。“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这个时候的“我”怎么会想到全世界的母亲呢?怎么会想到以后一辈子呢?怎么会想到山珍海味呢?怎么可能还会想到要为国家、为人民好好读书呢?课文接下来不是有这样的一句话吗?
“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我”想得很现实,想的就是眼前的东西,一点也不高大,更不长久,因为那时的作者还是个似懂非懂的大小孩。那学生写出来的为什么会这样“崇高和博大”呢?主要是教师缺少引导,没有结合上下文;学生没有进入角色,只能借助惯用的思维和口号,写些大而空的话。有一位教师讲到这里时,是这样引导的:“我为什么拿着钱不去买《青年近卫军》,而是买了一听水果罐头?当时他是怎么想的?”这个问题切口小,针对性强,又结合了下文,学生有了明确的指向,写出来的感想,文脉相通,贴切自然。
开掘空白,需要想象,需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需要联系上下文,否则,就没办法开掘。这好像有一个窟窿要填充,总要先找到合适的材料,再采用恰当的方式。寻找填充的材料,就是想象力的发挥。
【案例描述】
案例2:我在执教《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时,我在引导学生感悟中国妇女的悲哀无奈、洋人的得意扬扬、巡警的欺善怕恶、围观者的敢怒不敢言之后,这样安排教学:
师:(激情引导)看着眼前这样的一幕幕,周恩来怎能不感到义愤填膺?此时的他才真正明白了伯父的那一声长叹——“中华不振”的含义!从伯父的口中,从课堂中,从书本中,他更得知了,这不仅仅是我们中华民族一年、两年的耻辱,而是一段百年的耻辱。
课件出示:(背景音乐:小提琴曲《沉沦》)
1840年开始,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几十条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清政府割让香港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 ……
《辛丑条约》:清政府向英美等8国赔偿白银4.5亿两……
……
师:(引语)静静地凝视这帝国主义与清朝政府签下的不平等条约,凝视着这触目惊心的数字,你仿佛看到了——看到了在这一段历史下,在这一片国土上,我们的人民正在遭受着怎样的悲惨,面临着怎样的苦难——(留白)
课件出示:(背景音乐:二胡曲《悲歌》)
在炎炎夏日下,一个黄包车夫不小心碰了洋人的手……
在风雪交加中,一个饿极了的老太太抱着她的孙儿……
师:孩子们,这令人痛心的一幕幕就发生在我们的土地上,你可以写自己想到的,也可以根据屏幕上的提示,选择一个场景写下来。
(生自由表达)
交流:
生1:一些洋人拿着皮鞭在街上横行霸道,吃了老百姓的面条不给钱,还强行将一些古董宝贝塞进自己的腰包……
师:孩子们,这一幕幕的人间悲剧,我们用笔能写得完吗?能说得尽吗?
【诊断分析】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阅读同时还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找到理解文本的切入点,通过对文本的理解与对空白点的补白,力图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从而丰富文本的内容,升华对文本的理解。“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写”常常成了被课堂遗忘的角落,成了课堂之外的功课。张田若先生指出:“阅读教学要把“写”挤进去,要读写结合。”这一点,我非常赞成,语文教学要读要写,这是语文教学的两根“柱子”。片断(三)中的写话,使学生的视觉由“一个人的苦难”延伸到“无数人的苦难”,不仅深刻地理解了“中华不振”的涵义,使孩子们的情感得以尽情地舒张,更为重要的是孩子们经历了实实在在的语言文字训练。这篇课文的学习,在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上,我只作了这一处的内容补白,而这正是一处“点睛之笔”,紧扣着文本,目的明确,有效地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从而丰富文本的内容,升华对文本的理解。
有道是“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设计上,善挖文本空白点,有效地利用文本的空白点,那么,作者在这经意与不经意间留下的“空白点”,确实可以成为我们语文课堂上的“点睛之笔”。
文本有空白。越是凝练的优秀作品,其空白点往往越多。挖掘文本空白,是阅读教学中十分有效的事情,其意义在于:一是有利于对文本的深入理解。空白的文本相当于浓缩的干枣,让人一下子看不透彻,一挖掘,犹如干枣浸涨了,让人看得清清楚楚。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此,许多老师都有足够的认识。但是,怎么做到有效挖掘,有些教师往往不得要领。知道这是个文本空白,可以充分挖掘,但是不知道怎么挖掘利用,于是,只好笼统地说:这个省略号省略了什么?请你拿出笔,把它写下来,由学生天马行空。知道文本情景体验的重要,可不知道哪些情景可以让学生体验,于是,只好随心所欲,想着体验就体验。
反观当前的阅读课堂教学,虽然“写”挤进了课堂,但由于教师们理解上的偏差,补白效益低下,流于形式。如何引导学生在恰当的地方进行个性补白?如何创造性地利用好教材中的留白,让它真正为教材、为学生、为教师服务呢?
【案例描述】
案例1:这是一位教师在执教梁晓声的《慈母情深》一文时的一个片段:
课文后半部分在写到母亲给了“我”一元五角钱后,有这样一句:“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这是一处文本空白,一个省略号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空间。很多教师在讲到这里时,往往这样安排:“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后,“我”是怎么想的呢?然后交流点评。
(学生纷纷挥笔疾书)
生1:妈妈,你真是世界上最慈爱的母亲,我这一辈子永远不会忘记你的大恩大德。
师:你是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
生2:我以后一定要好好读书,争取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为母亲争光。
师:你有远大的理想,我相信你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诊断分析】
空白的挖掘,不是随意的填充,必须吻合文本的原意,必须气脉相通.嫁接上去的语言必须血肉相连.《慈母情深》中的空白挖掘,表面上看,学生写出来的这些话都围绕着母亲,表达了对母亲的爱,但实际上,它和原文的气脉不相通,语意不顺畅。“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这个时候的“我”怎么会想到全世界的母亲呢?怎么会想到以后一辈子呢?怎么会想到山珍海味呢?怎么可能还会想到要为国家、为人民好好读书呢?课文接下来不是有这样的一句话吗?
“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我”想得很现实,想的就是眼前的东西,一点也不高大,更不长久,因为那时的作者还是个似懂非懂的大小孩。那学生写出来的为什么会这样“崇高和博大”呢?主要是教师缺少引导,没有结合上下文;学生没有进入角色,只能借助惯用的思维和口号,写些大而空的话。有一位教师讲到这里时,是这样引导的:“我为什么拿着钱不去买《青年近卫军》,而是买了一听水果罐头?当时他是怎么想的?”这个问题切口小,针对性强,又结合了下文,学生有了明确的指向,写出来的感想,文脉相通,贴切自然。
开掘空白,需要想象,需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需要联系上下文,否则,就没办法开掘。这好像有一个窟窿要填充,总要先找到合适的材料,再采用恰当的方式。寻找填充的材料,就是想象力的发挥。
【案例描述】
案例2:我在执教《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时,我在引导学生感悟中国妇女的悲哀无奈、洋人的得意扬扬、巡警的欺善怕恶、围观者的敢怒不敢言之后,这样安排教学:
师:(激情引导)看着眼前这样的一幕幕,周恩来怎能不感到义愤填膺?此时的他才真正明白了伯父的那一声长叹——“中华不振”的含义!从伯父的口中,从课堂中,从书本中,他更得知了,这不仅仅是我们中华民族一年、两年的耻辱,而是一段百年的耻辱。
课件出示:(背景音乐:小提琴曲《沉沦》)
1840年开始,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几十条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清政府割让香港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 ……
《辛丑条约》:清政府向英美等8国赔偿白银4.5亿两……
……
师:(引语)静静地凝视这帝国主义与清朝政府签下的不平等条约,凝视着这触目惊心的数字,你仿佛看到了——看到了在这一段历史下,在这一片国土上,我们的人民正在遭受着怎样的悲惨,面临着怎样的苦难——(留白)
课件出示:(背景音乐:二胡曲《悲歌》)
在炎炎夏日下,一个黄包车夫不小心碰了洋人的手……
在风雪交加中,一个饿极了的老太太抱着她的孙儿……
师:孩子们,这令人痛心的一幕幕就发生在我们的土地上,你可以写自己想到的,也可以根据屏幕上的提示,选择一个场景写下来。
(生自由表达)
交流:
生1:一些洋人拿着皮鞭在街上横行霸道,吃了老百姓的面条不给钱,还强行将一些古董宝贝塞进自己的腰包……
师:孩子们,这一幕幕的人间悲剧,我们用笔能写得完吗?能说得尽吗?
【诊断分析】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阅读同时还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找到理解文本的切入点,通过对文本的理解与对空白点的补白,力图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从而丰富文本的内容,升华对文本的理解。“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写”常常成了被课堂遗忘的角落,成了课堂之外的功课。张田若先生指出:“阅读教学要把“写”挤进去,要读写结合。”这一点,我非常赞成,语文教学要读要写,这是语文教学的两根“柱子”。片断(三)中的写话,使学生的视觉由“一个人的苦难”延伸到“无数人的苦难”,不仅深刻地理解了“中华不振”的涵义,使孩子们的情感得以尽情地舒张,更为重要的是孩子们经历了实实在在的语言文字训练。这篇课文的学习,在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上,我只作了这一处的内容补白,而这正是一处“点睛之笔”,紧扣着文本,目的明确,有效地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从而丰富文本的内容,升华对文本的理解。
有道是“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设计上,善挖文本空白点,有效地利用文本的空白点,那么,作者在这经意与不经意间留下的“空白点”,确实可以成为我们语文课堂上的“点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