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文课程标准》下“双自主”课堂教学的生成性与制约性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m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新《语文课程标准》下“双自主”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地位
  
  新《语文课程标准》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设计课程目标和评价准则,评价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知识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这也是语文课程性质所在,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语文课改的实质。
  “双自主”教学法是落实新《课标》的一种良好的教学法。“双自主”即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这种教学一扫往日传统教学、应试教学的模式,课堂教学由教师简单的知识传授、机械训练变为师生互动、思想碰撞、心灵交流、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变为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主动实践的全新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资助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主动参与者、实践者、评判者。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水平、鉴赏能力不断提高,新知识结构不断构建,潜在能力不断发展,情感态度、价值取向不断更新,为他们终身学习、终生发展和个人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生成性是“双自主”课堂教学应该追求的境界
  
  “双自主”教学中,课堂是师生互相交流的场所,针对教学文本和教学目标,围绕教师设计的问题,很多较成功的课能出现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而且教师驾驭得好,能使这种生成达到精彩。
  精彩的生成应该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来自明确的教学目的
  每节课教师要准确地把握文本的内容和形式,一堂课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心中须一清二楚。要把握教材独特的个性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对教学内容精心剪裁、处理详略、突出重点。这样教学起来有的放矢,学生学起来事半功倍。
  
  2、来自对文本的整体把握
  实施“双自主”教学,很多教师有意追求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出现精彩的生成场面,却忽视了对课文字、词、句的学习,缺乏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母语,是扎扎实实的听说读写。无论什么时候,语文老师都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导师”,只有引导学生把课文的语言揣摩透了,基本把握了课文的整体内容,才能引导学生上升到对一些较深问题的探讨,才能出现合理的精彩的生成场面。有的文章不进行文字疏理,不扫除语言障碍,不能结合语句具体地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如果学生连课文都没有读熟,这种没有语言基础的生成有什么效果,又谈何精彩呢?
  
  3、来自问题的巧妙设计
  教师所提问题独具匠心,源于文本而又超越文本,直入学生心灵,成为学生个性生成、生长的支点。问题的设计要有启发性、探讨性、趣味性,不琐碎、不单薄,层次不只在一个平面上,便于学生学习知识、运用知识、拓展知识,激发学语文的兴趣,形成阅读课文的能力。要引导学生深入剖析重点语段蕴含的思想,使学生将自己平时积累的知识加以运用,感受和鉴赏自己喜欢的语段,学生会争先恐后地发言,滔滔不绝地陈述,毫不相让地辩论。学生回答问题会不只限于老师的问题,不只限于课本所学,能旁征博引,纵横古今。他们的阅读鉴赏能力、积累整合能力、应用拓展能力等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最后教师引领学生把握全文,课堂气氛会非常活跃。
  
  4、来自问题的适时提出
  如教学《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时,帮助学生把握杜十娘的性格后,及时提出:“假如不让杜十娘死,你给她设计一个结局,该是怎样的?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之后发言。”同学们会从多角度加以构思,进行作品再创造。这时,老师又提出:“杜十娘为什么投江?作者为何这么安排杜十娘的结局?”引导学生认识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认识悲剧的价值。教师有效地调控和组织教学过程,不断地及时地给学生创造思考、讨论、批判、反思、质疑的机会,搭筑学生与教师交流、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平台,使课堂上随着对文本的学习,逐渐生成出更多的精彩。
  
  5、来自学生大胆地质疑
  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大胆质疑是生成的保证。没有质疑,不会加深对作品的领悟;没有质疑,不会养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没有质疑,不会增强思维的严密性和批判性;没有质疑,不会有激烈的心灵交流和思想碰撞。正是这种大胆的质疑,才使学生敢于陈述自己的看法,敢于辩论。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学习品质!
  
  三、 生成偏轨则应及时制约
  
  生成有时可以预约,有时无法预约。没有预约的生成能够达到精彩,但也常常出现偏离教学目标、偏离所学课文内容的现象。因此,当生成偏轨时教师应及时制约。
  
  1、教师要有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
  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促使课上经常出现讨论、辩论的场面,教师要具有较强的听辨、纠错及说服能力。面对学生回答及辩论中的错误,要及时纠正。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学语文的根本目的是学会听说读写。这就要求教师准确把握文本的内容和形式,深入挖掘教材,当自己预设的教程遭到学生的有力挑战时,不理睬或含糊其词,都是不对的,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程。了解学生的状态和需求,有效地调控和组织教学过程。这似乎只是教学技艺的问题,实则体现了一个教师的学养和智慧,体现了一个教师的教学理念。
  教师不是知识的百宝箱,学生的知识积累也可能远远超越教师。课上被学生问住,无法为学生及时“解惑”,也是较常见的现象。不知不为过,但教师要敢于正视自己,敢于承认自己不如学生,这也是以后自己学习的压力和动力。切不可因暂时的“无知”而乱了方寸,使课上生成偏轨,探讨一些毫无价值的问题,扭曲语文课的性质。若果真被学生问住,教师可把这一问题放到课下讨论。这种截住问题的做法不是回避问题,是为了将偏轨的生成出现转机,既尊重了学生,又照顾了自己。
  
  2、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学养和智慧
  教师能不能有效地调控和组织教学过程,靠的是自己的学养和智慧,而不是单纯的技巧和手段。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进教法,钻研新《课标》、教材和参考书,阅读课外资料。教学功底厚,教材吃得透,有了这些足够的思想和智慧的准备,当偏轨的生成发生时,就会迎刃而解。
其他文献
针对民族地区部分同学作文难的问题,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仅供参考。  读课文(指记叙文)时,应把别人写的文章(文字)转换想象成一个个活生生的图景(一幅幅画像)在自己的眼前晃动,就象看电影一样(电影是制片人根据作者用文字写成的小说或剧本编排演练而成的)。  作文(写文章)是作者把自己亲眼看到的一个个动作、一个个图景,加上自己的联想、想象,通过剪辑后转换成文字写出来的(写文章就是把自己看到的
期刊
把握好每一个知识点在高考的趋向,是每一位考生最关注的问题。数列是高中代数的主要内容,又是今后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所以在高考试卷中占有重要地位,考生不能掉以轻心。  试题大致分两类:一类是纯数列知识的基本题,多采用选择或填空题型;另一类是中等以上难度的综合题。  1、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以及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一直是考查的重点。这方面的考题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出现,一般是中、低档难度题,但解
期刊
从国内外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看,其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由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由以传授知识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打好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为重心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只注重教师的教,不研究学生的学。针对这一弊端,国内外的教学改革都把重心从“教”转移到“学”,从传授知识转移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教育观念的这一变化,引起了教学方法的改革,不论是暗示法、发现法,或者
期刊
在美国读教育学时, 我的导师曾在一堂课里组织我们讨论过较高期盼与较好表现之间的关系。英语说“The higher expectation, the better performance(Or better achievements)”, 其实就是类似于我们中国的古话所说的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一、皮格美利恩效应    我的导师是从一则古希腊神话开始引出那堂课的讨论的。古希腊神话里的塞浦
期刊
语文与品德同在,它们同生共长。作为语文教师,要把知识传授、能力训练、道德养成合在一起。  语文教学为陶治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提供了有力的凭借。语文课通过鲜明、生动、准确、有力的语言以及语言所承载的内容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而深邃的精神世界,以深刻的思想、生动的形象反映生活,揭示人生的真谛,赞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让孩子们有机会去接触和认识善良、勇敢、豁达、豪放、追求真理等美好品质。它往往以一种无
期刊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应该打破循续已久的常规教学,尤其是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因为普通高校的学生们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总共经历了12年漫长的读书历程,多年的体育常规教学使大多数学生已经倍感疲惫,特别是对那些陈旧的体育教学内容。一刀切的体育教学模式以及考核标准,更让学生们感到乏味和厌恶。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对体育教学感到兴趣盎然呢?  下面笔者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打破常规教学的初浅体会:    一、打
期刊
【摘要】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把鲜活的生活与生动的课堂对接,使课堂生活化,是点燃学生创新火花的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生活 课堂 创新    作为誉满华夏、名垂青史、爱满天下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为祖国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创办的上海工学团、南京晓庄师范、重庆育才学校等培养了一大批国家栋梁、民族精英,为民族的解放、新中国的建立和腾飞做出了不朽贡献,在中国
期刊
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际教学当中所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过去我们总是把体育独立来看待,独立去研究,就有“坐井而观天”之弊,因而束缚了我们的头脑,制约了我们的双手。要使体育教学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适应时代的需要,适应人的需要,就必须解放我们的头脑、高瞻远瞩,树立“大体育”的教学观,从而开辟体育教学的新途径。    一、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体育之“大”首先要从
期刊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目标价值取向正从过去强调“双基”到现代课堂教学目标多种取向并存,从“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到“学会发展”转变,这是在观念层面上的一个超越。而探究式教学正是时代的要求。  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特点是:①以增进学习者的创造才能为主要任务。②以解决问题为主题。③学生的自主选择,教学的非指导性。④对探究性认识过程的关注。它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的以问题为导向、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
期刊
用一种方法解决多个问题,可以使学生触类旁通,使他们获得知识迁移能力和模型变通能力的训练。下面,笔者就此进行深入探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