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不仅在市场、经营、管理方面存在不同,在教育人员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别。部分校外教育教师从业多年,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具备相应的资质。而有的校外教育的教师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甚至还有一部分是企业下岗职工,从业经验比较少,没有相关资质。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校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校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实践与思考
引言
校外教育是指校外教育工作人员对青少年儿童进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多样性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远大的理想,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不断被人们所重视,校外教育已不再是校内教育的“补充”,而是成为中国教育业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各地政府也在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校外教育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建设的投入。但是,在师资力量的建设方面仍然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因此在校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实践中需要不断思考,促进校外教育的发展。
一、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一)落实国家教师教育相关政策的应然要求
国家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教育事业的工作动机,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动力源泉,而这也使得有关教师的政策文件比较常态化的出现。这些相关政策文件内容涵盖范围较为广泛化,如教师培训、教师人事制度、教师工资及教师考核等,而这些政策文件都会使教师职业更为专业化、计划化、科学化。文件处于静态化的存在,能否真正落实是其有效性的前提条件。作为教师队伍中的组成部分,校外教育师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真實地反映了国家有关教师教育政策的落实情况。因此,校外教育师资建设是落实国家教师教育相关政策的应然要求。
(二)实现国家师资队伍理想目标的题中之义
在《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文件中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并具体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的精神,着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这种理想化的师资水平能否在实际教育事业中实现,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能否得到稳定健康的发展,也关系到能否做到党和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教师队伍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民办高校师资队伍质量问题会影响到我国教师整体素质水平高低。因此,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是实现国家师资队伍理想目标的题中之义。
二、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水平参差不齐
从调查结果来看,在校外教育工作的教师,学历水平主要以本科和专科为主。而且具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只有少数,与所教学科相符的更少。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影响着学习主体。许多招聘教师,主要是通过网站发布招聘信息,经过简单面试就能入职,对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并不了解。如果遇到教师紧缺的情况,一些能力不高,资质不够的教师也会被聘用。
(二)校教师归属感不强烈
人具有社会性,他们需依附或隶属于某个团体或组织才能获得安全感与归属感,进而才能发展自己与促进群体的进步。而在校外教育多数教师的归属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主要体现于性别、教龄、职称、学历等方面的差异性。而这种归属感的不良会导致教师不认同组织的规章制度与既定发展目标,也会影响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发挥力度,甚至会导致教师流失的严重问题。
三、校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得实践与思考
(一)加大对校外教师的科研培训
校外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是决定校外教育机构教学水平的关键,因此对校外教师的科研培养训工作至关重要。各地区教研室鼓励并支持校外教师确立与项目发展相结合进行课题研究,引导教师使用科研方法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帮助教师形成自身科研能力,促进校外教师的转行业化发展和专业水平的提升。
(二)建立稳定的教师队伍
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质量是衡量办学水平的标志。建立稳定的教师队伍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建立较为宽松的教师心理机制。校外教育的工作涉及学生的续班率,讲究优胜劣汰。因此,教师工作压力较大。教育机构应该经常举办一些活动,释放教师心理压力,缓解心理疲劳;二是健全机构教师社会保障体系。教育教育的教师流动最大的原因是社会保障不健全,教育教育应该尽可能的给予教师医疗等方面的保障,这是稳定教师队伍最迫切需要的。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对校外教育进行监督,从而保障校外教育教师的薪资、福利等,增加校外教师的职业归属感。
(三)开展主题研讨,引发校外教育热点思考
开展主题研讨会,组织校外教师进行交流是提升校外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教科研成果呈现的最佳方式。例如,可以开展校外课外理论研讨会,举办了众多的教育研讨活动,深入研究了当前教育中的热点话题,如“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校内外融合”“新教师”等,通过对这些热点话题的交流,得出了众多成果。
(四)建立课题引领机制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要载体,课题研究能够有效推动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提高课外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校外教育质量的提升。在课题研讨方面,倡导校外教育机构以课题为引领,将优质项目建设与机构的发展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校外教育机构的教育能力和教学水平。
(五)加强研究队伍建设,提升引领水平
师资队伍的建设重点在于师资队伍的教育水平,因此在教育研究方面可以邀请教育专家作为引领,建立起校外教育的专家平台。通过专家引领教师成立教师科研团队,吸引有相关研究志向、具备相关经验的教师组成跨机构、跨学科的研究团队,研究、解决当前形势下校外教育中所面临的热点问题,提升教师研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身专业水平。
结束语
优秀稳定的师资团队是校外长远健康发展的基础,必须抢抓机遇,努力提高办学质量,扩大社会影响力,着力培养市场需要的应用型实践型人才,解决社会劳动力供需矛盾,不断推进校外教育发展,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实践型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余烽,屈贤.现代师徒制下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12):9-10.
[2]刘宝玉.用“周恩来精神”加强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18(29):263.
[3]沈晓红.师道文化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实践和思考[J].上海教育,2018(Z2):61.
关键词:校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实践与思考
引言
校外教育是指校外教育工作人员对青少年儿童进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多样性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远大的理想,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不断被人们所重视,校外教育已不再是校内教育的“补充”,而是成为中国教育业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各地政府也在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校外教育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建设的投入。但是,在师资力量的建设方面仍然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因此在校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实践中需要不断思考,促进校外教育的发展。
一、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一)落实国家教师教育相关政策的应然要求
国家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教育事业的工作动机,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动力源泉,而这也使得有关教师的政策文件比较常态化的出现。这些相关政策文件内容涵盖范围较为广泛化,如教师培训、教师人事制度、教师工资及教师考核等,而这些政策文件都会使教师职业更为专业化、计划化、科学化。文件处于静态化的存在,能否真正落实是其有效性的前提条件。作为教师队伍中的组成部分,校外教育师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真實地反映了国家有关教师教育政策的落实情况。因此,校外教育师资建设是落实国家教师教育相关政策的应然要求。
(二)实现国家师资队伍理想目标的题中之义
在《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文件中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并具体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的精神,着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这种理想化的师资水平能否在实际教育事业中实现,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能否得到稳定健康的发展,也关系到能否做到党和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教师队伍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民办高校师资队伍质量问题会影响到我国教师整体素质水平高低。因此,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是实现国家师资队伍理想目标的题中之义。
二、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水平参差不齐
从调查结果来看,在校外教育工作的教师,学历水平主要以本科和专科为主。而且具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只有少数,与所教学科相符的更少。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影响着学习主体。许多招聘教师,主要是通过网站发布招聘信息,经过简单面试就能入职,对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并不了解。如果遇到教师紧缺的情况,一些能力不高,资质不够的教师也会被聘用。
(二)校教师归属感不强烈
人具有社会性,他们需依附或隶属于某个团体或组织才能获得安全感与归属感,进而才能发展自己与促进群体的进步。而在校外教育多数教师的归属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主要体现于性别、教龄、职称、学历等方面的差异性。而这种归属感的不良会导致教师不认同组织的规章制度与既定发展目标,也会影响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发挥力度,甚至会导致教师流失的严重问题。
三、校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得实践与思考
(一)加大对校外教师的科研培训
校外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是决定校外教育机构教学水平的关键,因此对校外教师的科研培养训工作至关重要。各地区教研室鼓励并支持校外教师确立与项目发展相结合进行课题研究,引导教师使用科研方法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帮助教师形成自身科研能力,促进校外教师的转行业化发展和专业水平的提升。
(二)建立稳定的教师队伍
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质量是衡量办学水平的标志。建立稳定的教师队伍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建立较为宽松的教师心理机制。校外教育的工作涉及学生的续班率,讲究优胜劣汰。因此,教师工作压力较大。教育机构应该经常举办一些活动,释放教师心理压力,缓解心理疲劳;二是健全机构教师社会保障体系。教育教育的教师流动最大的原因是社会保障不健全,教育教育应该尽可能的给予教师医疗等方面的保障,这是稳定教师队伍最迫切需要的。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对校外教育进行监督,从而保障校外教育教师的薪资、福利等,增加校外教师的职业归属感。
(三)开展主题研讨,引发校外教育热点思考
开展主题研讨会,组织校外教师进行交流是提升校外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教科研成果呈现的最佳方式。例如,可以开展校外课外理论研讨会,举办了众多的教育研讨活动,深入研究了当前教育中的热点话题,如“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校内外融合”“新教师”等,通过对这些热点话题的交流,得出了众多成果。
(四)建立课题引领机制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要载体,课题研究能够有效推动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提高课外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校外教育质量的提升。在课题研讨方面,倡导校外教育机构以课题为引领,将优质项目建设与机构的发展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校外教育机构的教育能力和教学水平。
(五)加强研究队伍建设,提升引领水平
师资队伍的建设重点在于师资队伍的教育水平,因此在教育研究方面可以邀请教育专家作为引领,建立起校外教育的专家平台。通过专家引领教师成立教师科研团队,吸引有相关研究志向、具备相关经验的教师组成跨机构、跨学科的研究团队,研究、解决当前形势下校外教育中所面临的热点问题,提升教师研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身专业水平。
结束语
优秀稳定的师资团队是校外长远健康发展的基础,必须抢抓机遇,努力提高办学质量,扩大社会影响力,着力培养市场需要的应用型实践型人才,解决社会劳动力供需矛盾,不断推进校外教育发展,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实践型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余烽,屈贤.现代师徒制下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12):9-10.
[2]刘宝玉.用“周恩来精神”加强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18(29):263.
[3]沈晓红.师道文化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实践和思考[J].上海教育,2018(Z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