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会阴切开缝合术是产科常采用的助产手术,其常见并发症为感染、血肿、失血或形成窦道。本文就我县2003年9月~2007年9月行会阴切开术发生的并发症进行分析,目的是探讨其原因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 会阴切开术;并发症;防治
随着降低孕产妇死亡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与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工作的实施开展,我县住院分娩率逐年上升,为了预防新生儿窒息,行会阴切开助产也相对增加,这一手术有利于胎儿顺利娩出,但如果处理不当,就会致伤口发生感染、血肿、失血等并发症,给产妇带来痛苦,尤其是反复感染,形成窦道,将影响产妇生活质量,因此预防会阴切开术并发症的发生非常必要。现就我县采用会阴切开术发生并发症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收集2003年9月~2007年9月我县初产妇经阴道分娩2146例,行会阴切开术517例,发生并发症28例,其中血肿3例,感染25例。
1.2并发症发生原因
胎儿过大,助产使切口撕延,缝合时未缝扎好切口顶端或留死腔致血肿;切开时机不当(乡级医生行会阴切开,切口暴露达1~3小时,其中1例产后15天内反复缝合3次未愈合),消毒不严,操作欠规范,会阴水肿,大便污染等致感染。
1.3临床表现
血肿:缝合后会阴切口疼痛,感肛门坠胀不适,若未及时发现处理,症状逐渐加重,严重者会出现头晕、乏力、四肢冰冷、等休克症状;感染:早期会阴部疼痛,不能取坐位,影响下床活动,此后局部红肿,压痛,有脓性分泌物渗出,表面组织坏死,拆线后裂开。
1.4处理及结果
血肿小者给予止血药物加冷敷,观察其是否继续长大,血肿大者或在观察过程中继续长大者,立即拆线,彻底清除血块,用无菌生理盐水或灭滴灵冲洗伤口,缝扎出血点,重新缝合伤口,术后用抗生素预防感染。21例感染者在抗感染的同时辅以局部理疗,4例行二期缝合,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基本上产后7~10天痊愈。
2讨论
在分娩过程中,为了避免会阴严重裂伤,避免产后盆底松弛,缩短第二产程,常采用会阴切开术。临床上应用越来越普遍,有的医生甚至将其作为常规方法使用,尤其是对第一次进行阴道分娩者,却忽视了其并发症的发生。导致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常见于以下因素: (1) 产妇营养不良、贫血、肥胖等;(2)产前没有治疗外阴炎、阴道炎等易感染疾病;(3)产时多次行阴道检查和(或)肛门检查,消毒不严,操作不当,缝合时未清洗切口,切口暴露时间过长,漏缝血管、留有死腔,缝合时解剖层次不熟悉,对合不良[1];(4)产后护理不当,使用未消毒的会阴垫,大便后粪便污染伤口未冲洗。
针对以上因素,为了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治疗并发症可采取以下措施:(1)重视保健工作孕期由于血液系统生理变化,血液稀释,加之胎儿生长发育对铁的需要增加,若摄取不足,易发生贫血,贫血的孕妇抵抗力下降,对分娩、手术等的耐受力差,影响伤口愈合,易发生感染。因此,孕期要指导孕妇进食含铁丰富的食物,预防贫血。要重视某些常规检查的必要性,以利于及时发现和治疗贫血。孕期要加强营养增强体质,但要合理膳食,注意营养过剩发生巨大儿。指导孕妇穿着要宽大舒适,注意个人卫生,积极治疗外阴炎、阴道炎等易感疾病;(2)掌握切开术的适应症 产妇会阴较紧、胎儿过大、因病需要缩短第二产程、需要产钳或胎吸助产等情况则采取会阴切开,不能将其作为常规手术;(3)严格操作常规术前按秩序彻底清洁消毒会阴部,特别是肛门处。若无胎膜早破、阴道流血、胎位异常、剖宫产史等情况,可在宫口扩张<4CM时用温肥皂水灌肠,清除粪便,避免分娩时排便造成污染。把握切开时机,过早切开,不但胎头不能压迫会阴组织,导致出血,而且伤口暴露时间长,会增加感染机会。切开后有活动性出血应立即缝扎,不可压迫止血。胎盘娩出后迅速缝合切口,避免因失血过多导致休克。切口有延裂者要由有经验的医生缝合,缝合时辨明解剖关系,并查清伤口深度,止血要彻底,以免缝合时漏扎回缩血管断端、残留死腔引起血肿,但不宜缝合过密、过紧,以免影响切口血液循环致伤口延迟愈合,从而增加感染机会。遇伤口污染及暴露时间长者,缝合时可用0.5%的甲硝唑液冲洗伤口,既可清洁术野,又能直接灭杀细菌,起到预防感染的作用[2];(4)认真做好术后护理工作术后应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水肿者,用50%硫酸镁湿热敷,严密观察伤口有无疼痛逐渐加剧、肛门坠胀等血肿的症状,并检查伤口有无红肿、硬结和分泌物等感染征象,以便及早发现异常及时作相应的处理。发现血肿应了解其大小,严密观察是否继续长大,小者给予止血药物和冷敷处理,否则立即拆开伤口清除血块,并重新缝合止血。早期感染给予抗生素加局部热敷、理疗等处理。一但发现脓肿应彻底扩创引流,待局部长出新鲜肉牙后行二次缝合,切忌急于求成。全身壮况不佳者,加强营养,以促进伤口愈合。
综上所述,防治会阴切开术并发症的发生,不仅要求术者不断加强自身无菌技术及手术基本操作技术的训练和具备娴熟的手术技能外,而且应做到医疗与预防相结合,加强产科工作的系统性,以保证产科质量,才能达到预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傅才英.吴佩煜.翁霞云主编.手术学全集/妇产科卷.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306-307.
[2]吕秀萍.栾美英等.灭滴灵冲洗外阴侧切口预防感染的体会.实用妇产科杂志.1998,14(1):49.
【关键词】 会阴切开术;并发症;防治
随着降低孕产妇死亡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与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工作的实施开展,我县住院分娩率逐年上升,为了预防新生儿窒息,行会阴切开助产也相对增加,这一手术有利于胎儿顺利娩出,但如果处理不当,就会致伤口发生感染、血肿、失血等并发症,给产妇带来痛苦,尤其是反复感染,形成窦道,将影响产妇生活质量,因此预防会阴切开术并发症的发生非常必要。现就我县采用会阴切开术发生并发症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收集2003年9月~2007年9月我县初产妇经阴道分娩2146例,行会阴切开术517例,发生并发症28例,其中血肿3例,感染25例。
1.2并发症发生原因
胎儿过大,助产使切口撕延,缝合时未缝扎好切口顶端或留死腔致血肿;切开时机不当(乡级医生行会阴切开,切口暴露达1~3小时,其中1例产后15天内反复缝合3次未愈合),消毒不严,操作欠规范,会阴水肿,大便污染等致感染。
1.3临床表现
血肿:缝合后会阴切口疼痛,感肛门坠胀不适,若未及时发现处理,症状逐渐加重,严重者会出现头晕、乏力、四肢冰冷、等休克症状;感染:早期会阴部疼痛,不能取坐位,影响下床活动,此后局部红肿,压痛,有脓性分泌物渗出,表面组织坏死,拆线后裂开。
1.4处理及结果
血肿小者给予止血药物加冷敷,观察其是否继续长大,血肿大者或在观察过程中继续长大者,立即拆线,彻底清除血块,用无菌生理盐水或灭滴灵冲洗伤口,缝扎出血点,重新缝合伤口,术后用抗生素预防感染。21例感染者在抗感染的同时辅以局部理疗,4例行二期缝合,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基本上产后7~10天痊愈。
2讨论
在分娩过程中,为了避免会阴严重裂伤,避免产后盆底松弛,缩短第二产程,常采用会阴切开术。临床上应用越来越普遍,有的医生甚至将其作为常规方法使用,尤其是对第一次进行阴道分娩者,却忽视了其并发症的发生。导致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常见于以下因素: (1) 产妇营养不良、贫血、肥胖等;(2)产前没有治疗外阴炎、阴道炎等易感染疾病;(3)产时多次行阴道检查和(或)肛门检查,消毒不严,操作不当,缝合时未清洗切口,切口暴露时间过长,漏缝血管、留有死腔,缝合时解剖层次不熟悉,对合不良[1];(4)产后护理不当,使用未消毒的会阴垫,大便后粪便污染伤口未冲洗。
针对以上因素,为了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治疗并发症可采取以下措施:(1)重视保健工作孕期由于血液系统生理变化,血液稀释,加之胎儿生长发育对铁的需要增加,若摄取不足,易发生贫血,贫血的孕妇抵抗力下降,对分娩、手术等的耐受力差,影响伤口愈合,易发生感染。因此,孕期要指导孕妇进食含铁丰富的食物,预防贫血。要重视某些常规检查的必要性,以利于及时发现和治疗贫血。孕期要加强营养增强体质,但要合理膳食,注意营养过剩发生巨大儿。指导孕妇穿着要宽大舒适,注意个人卫生,积极治疗外阴炎、阴道炎等易感疾病;(2)掌握切开术的适应症 产妇会阴较紧、胎儿过大、因病需要缩短第二产程、需要产钳或胎吸助产等情况则采取会阴切开,不能将其作为常规手术;(3)严格操作常规术前按秩序彻底清洁消毒会阴部,特别是肛门处。若无胎膜早破、阴道流血、胎位异常、剖宫产史等情况,可在宫口扩张<4CM时用温肥皂水灌肠,清除粪便,避免分娩时排便造成污染。把握切开时机,过早切开,不但胎头不能压迫会阴组织,导致出血,而且伤口暴露时间长,会增加感染机会。切开后有活动性出血应立即缝扎,不可压迫止血。胎盘娩出后迅速缝合切口,避免因失血过多导致休克。切口有延裂者要由有经验的医生缝合,缝合时辨明解剖关系,并查清伤口深度,止血要彻底,以免缝合时漏扎回缩血管断端、残留死腔引起血肿,但不宜缝合过密、过紧,以免影响切口血液循环致伤口延迟愈合,从而增加感染机会。遇伤口污染及暴露时间长者,缝合时可用0.5%的甲硝唑液冲洗伤口,既可清洁术野,又能直接灭杀细菌,起到预防感染的作用[2];(4)认真做好术后护理工作术后应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水肿者,用50%硫酸镁湿热敷,严密观察伤口有无疼痛逐渐加剧、肛门坠胀等血肿的症状,并检查伤口有无红肿、硬结和分泌物等感染征象,以便及早发现异常及时作相应的处理。发现血肿应了解其大小,严密观察是否继续长大,小者给予止血药物和冷敷处理,否则立即拆开伤口清除血块,并重新缝合止血。早期感染给予抗生素加局部热敷、理疗等处理。一但发现脓肿应彻底扩创引流,待局部长出新鲜肉牙后行二次缝合,切忌急于求成。全身壮况不佳者,加强营养,以促进伤口愈合。
综上所述,防治会阴切开术并发症的发生,不仅要求术者不断加强自身无菌技术及手术基本操作技术的训练和具备娴熟的手术技能外,而且应做到医疗与预防相结合,加强产科工作的系统性,以保证产科质量,才能达到预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傅才英.吴佩煜.翁霞云主编.手术学全集/妇产科卷.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306-307.
[2]吕秀萍.栾美英等.灭滴灵冲洗外阴侧切口预防感染的体会.实用妇产科杂志.1998,1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