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活动需要与时俱进,教师要不断地完善现有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和水平。这可以让更多的小学生意识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重要性。文章主要针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创新路径进行实践研究,同时提出具体的课程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创新路径;有效策略
一、 引言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还需要合理地运用辅助教学设备,帮助学生提高信息技术操作与实践运用能力。教师应结合自身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经验来进行教学活动,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挖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进行更加高效的教学。文章主要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特征以及优势进行探讨,同时根据具体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创新性策略。
二、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具体问题
(一)课堂教学监督体系不完善
部分小学生的自控能力相对较差,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活动中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玩游戏、长时间使用聊天工具、后台切换频繁的问题。教师虽然进行了一定的监督,但是却难以对全体学生都进行高效的监督。在进行小组讨论以及实践操作时,甚至有部分学生承担了小组全部的任务,教师也并未对每个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实际考查:是否操作熟练?是否运用到所学知识?信息技术教师没有对这些情况进行高度重视。
(二)课堂教学评价和总结不及时、不科学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进行及时的课堂评价和总结,但是部分教师却对此不以为然。虽然开展了评价活动,但也只是泛泛而谈,流于形式。课堂时间有限,教师点评只是针对一部分学生,覆盖面较小,点评方式也难以让教师全面系统地掌握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情况、理论知识学习情况。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学生互评环节存在敷衍现象。
(三)信息化教学资源挖掘不到位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形式应当进行创新,教师要探讨多样化教学路径。但是信息技术教师对于线上教学资源和线下教学资源并未进行高效的利用,现阶段,部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挖掘工作不到位,他们没有从信息化教学网站、信息技术资源网站、网络教学平台搜集信息技术课程资源。教师也未根据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进度和内容要求,进行资源的综合运用,导致路径创新工作陷于停滞。
(四)教学组织工作不到位
在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创新路径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往往都会从组织形式、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等角度出发。但是,在师生讨论和学生互动环节,教师仍然以传统的小组交流讨论和文件共享形式进行作业评价,课堂讨论、教学流程优化工作不到位。在开展游戏教学活动时,教师对于学生的指导工作不到位,甚至出现了放任不管的状况。在开展任务驱动式教学活动时,教师对于任务内容、任务进程并未进行高效监督,组织工作难以科学高效开展。
三、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活动的优势
(一)实践性较强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育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加细致的要求,学生必须要掌握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理论知识,如,计算机的组成、CPU的定义、具体软件功能、浏览器等,教师要寻找工作创新的路径,进而提高整体的实践研究效率。
(二)指向性明显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活动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而开展的,教学与研究的主题应当符合小学生信息技术实践操作能力和核心素养培养的实际需求。在进行创新路径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基本信息和情况来进行创新研究工作,因而相关的课程教学和技术实践研究活动体现出了指向性明显的重要特征。
(三)教學流程衔接度较高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活动通常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近年来,教师在开展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将实践任务放在了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密切了二者之间的联系,使得学生可以在理论实践和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及时地进行实践操作活动,从而进一步发现学习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更高效的问题解决。因而,相关的教学流程一脉相承,体现出了较强的继承性和发展性特征。教师可以在各个环节都进行创新路径研究工作,并且将各个模块和环节进行更高效的衔接,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创新模式路径探索效率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四、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活动的创新策略
(一)开展模块化教学活动,创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形式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内容较为集中,学生在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技能操作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的指导,这样才能更快地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但是教师的教学精力有限,无法对每位同学都开展面对面的指导交流,而学生的学习任务量相对较大。教师在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创新路径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大胆地导入模块化教学这一高效模式,将某一单元的不同课程分别设计成不同的教学模块,也可以将同一课程的不同模块设计成任务主题。
例如,在对第一单元《演示文稿的制作》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教师就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形式的创新活动,设计出编辑演示文稿模块、美化演示文稿模块、放映演示文稿模块、文稿输入成果保存模块,让学生结合青岛版教材的具体内容以及教学平台的学习资料,进行模块式学习活动。这样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学生依照模块指导开展有针对性的动手操作活动,无疑更具有指向性,教师只需要针对该模块的操作特征和理论知识进行重点强调和讲解就可以了,并且可以留出大量的时间和学生就具体的问题进行交流,开展更进一步的单元评价与总结工作,以及系统性的复习工作。模块化教学活动还可以和游戏化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进行融合。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创新路径实践探索工作,立足于青岛版教材和县域内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际情况,进行更进一步地优化和创新工作。 (二)积极推进课堂教学评价研究工作,巩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成果
现阶段,部分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评价和总结不及时、不科学、不到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关注、点评效率较低等问题。教师应尝试构建更加高效,同时富有创新特征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结合课堂测验、课后作业总结、期末考试、学生个人评价表等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教师还可以利用数据库技术为每位同学都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和数据表格,将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师生交流互动情况、各次模拟考试或重点考试的参与情况,以及具体的卷面分数单进行录入。这可以帮助教师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信息技术掌握情况,以及知识的运用情况。这也是对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的创新。
教师在课堂上也应进行阶段性评价,通过在线教学平台提问,随机让学生进行解答。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解答情况进行评价,可分为表现良好、表现一般、表现优异、表现较差四个等级,进行等级式评价活动。最终将学生整体的回答情况录入个人数据库。在此过程中,体现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优势以及教学平台的作用,让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得以提升。与此同时,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网络平台会有在线测评模块、作业评价模块,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离线作业和信息技术课程作品进行综合性的评估,给出极具参考性的评价信息。学生再根据教师的评价内容,对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这样更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热情,也使得教学评价机制和教学形式得到了创新。
(三)注重完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监督体系,创新课堂监督与考核方式
在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路径创新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应对部分自控能力较差、学习效率较低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督和引导,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通过手机QQ、微信等平台来进行更高效的课堂交流和监督检查工作。教师可通过在线教学平台及时地检查学生的计算机后台软件操作和使用情况,同时还可以设置警报提醒,对于违规操作,如切换页面过于频繁、在规定时间外玩网络游戏和普通游戏、在规定的时间内信息技术实践操作进度较慢等情况进行反馈。教师在教学间隙要走到讲台下,和更多的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活动,这样既可以起到监督作用,又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地答疑解惑,解决学生在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加强课堂组织管理的整体水平。
为了对小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进行督促,教师可以以课堂测验为手段,对学生进行督导,使其开展更加深入的学习活动。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平台的在线课堂作业测评模块,随机挑选练习习题,组成模拟卷,内容主要是信息查找、文档编辑、画图工具使用策略、资料与文件保存等等。题型以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等为主,也可以让学生在线作答。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地开展相关的学习活动,可以充分利用时间,创新教学内容和形式。
(四)注重拓展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但是也要进行有针对性地拓展和延伸,帮助学生构建更加全面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这样才能体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创新路径研究的本质要求。教师可以开展一系列课堂延伸和课外拓展活动,让小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登录教学平台,进行开放性更强的实践活动,学生一方面可以利用课外知识来充实自我,另一方面还能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教师在讲解和搜索引擎相关的内容时,可以布置这样的实践探索任务:让学生在百度、知乎、微博等平台中进行网页浏览,获取更多的课外知識,同时将个人的心得体会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上传到信息教学平台上,让教师进行审阅和评价。
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搜索工具使用的熟练度会得以提高,并且教师还能对学生的成长情况、知识学习的情况进行更加系统和全面的记录,这些有利于教师开展发展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等评价活动。在进行延伸和拓展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浏览记录和知识学习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例如,在讲解关于《走进信息世界》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时,教师针对《走进计算机》《我与鼠标握握手》《练习使用键盘》等课程分别制定了实践探索的任务,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使用不同的浏览器、查找网址、查找与计算机概念相关的音频素材、图片材料,进行更加高效的课下实践研究探索,给学生布置课下鼠标与键盘操作使用任务,和教师以及其他同学进行在线交流。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实践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水平,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置查找的内容,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入指定网站进行知识学习,从而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
(五)加强教学组织工作,创新课堂教学的流程和环节
现阶段,部分教师的组织形式、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存在落后的问题,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和改进。教师应立足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流程优化工作的实际需求,导入新的教学模块,开展模块化教学活动、任务驱动式教学活动,以及游戏化教学活动,同时加强课堂的监督和管理,对于纪律问题、学生操作实践问题、理论教学模块和实践操作模块平衡问题进行综合性的解决。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大多是由教师开展理论教学活动和示范操作活动,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和实践工作,最后再开展一定的交流和总结活动。
教师应对这些内容进行创新,将课堂教学的时间划分成情境导入环节、第一讨论环节、理论教学环节、学生操作与纠正环节、教师示范操作环节、小组讨论与实践研究环节、教学延伸与拓展环节、课堂教学评价和总结环节、课堂任务实践环节。教师要加强组织和指导工作,让学生参与到各个教学环节中来,并且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使得教学流程和环节真正满足学生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实际需求。此时,教师也要对于信息技术教学平台的功能进行更加深入的实践探讨,将问卷调查、专题讨论、作业提交、知识随堂测验、学生监督等各种功能融合到教学流程和教学环节创新的过程中,体现出信息技术教学的技术性特征。
五、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创新路径研究工作取得了诸多成果,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依托网络教学平台以及互联网资源进行教学路径创新、教学思维创新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迁移运用的能力、拓展延伸能力,并且给学生以正确的评价和鼓励,帮助学生寻找具体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和框架。在接下来的实践研究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需要立足于县域内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路径,增加搜索引擎教学、文献资料搜集教学、多模式打字教学、理论知识教学等活动,并且结合模块化教学活动、游戏化教学活动发现更多的创新路径,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水平,使得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更加科学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杨东风.信息技术课堂创新教学的路径探索[J].中小学电教,2014:98.
[2]伟乐斯.探究新课程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创新[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
[3]马成敏.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路径探析[J].文理导航,2017:31.
[4]王丹丹.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创新[J].阅读与鉴赏,2011:41-42.
[5]徐小波.创客教育理念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实施路径[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40-43.
[6]雷连杰.浅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创新实践[J].当代教育,2013:32-33.
作者简介:刘晨,山东省菏泽市,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玉皇庙镇程楼小学。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创新路径;有效策略
一、 引言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还需要合理地运用辅助教学设备,帮助学生提高信息技术操作与实践运用能力。教师应结合自身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经验来进行教学活动,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挖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进行更加高效的教学。文章主要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特征以及优势进行探讨,同时根据具体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创新性策略。
二、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具体问题
(一)课堂教学监督体系不完善
部分小学生的自控能力相对较差,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活动中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玩游戏、长时间使用聊天工具、后台切换频繁的问题。教师虽然进行了一定的监督,但是却难以对全体学生都进行高效的监督。在进行小组讨论以及实践操作时,甚至有部分学生承担了小组全部的任务,教师也并未对每个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实际考查:是否操作熟练?是否运用到所学知识?信息技术教师没有对这些情况进行高度重视。
(二)课堂教学评价和总结不及时、不科学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进行及时的课堂评价和总结,但是部分教师却对此不以为然。虽然开展了评价活动,但也只是泛泛而谈,流于形式。课堂时间有限,教师点评只是针对一部分学生,覆盖面较小,点评方式也难以让教师全面系统地掌握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情况、理论知识学习情况。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学生互评环节存在敷衍现象。
(三)信息化教学资源挖掘不到位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形式应当进行创新,教师要探讨多样化教学路径。但是信息技术教师对于线上教学资源和线下教学资源并未进行高效的利用,现阶段,部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挖掘工作不到位,他们没有从信息化教学网站、信息技术资源网站、网络教学平台搜集信息技术课程资源。教师也未根据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进度和内容要求,进行资源的综合运用,导致路径创新工作陷于停滞。
(四)教学组织工作不到位
在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创新路径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往往都会从组织形式、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等角度出发。但是,在师生讨论和学生互动环节,教师仍然以传统的小组交流讨论和文件共享形式进行作业评价,课堂讨论、教学流程优化工作不到位。在开展游戏教学活动时,教师对于学生的指导工作不到位,甚至出现了放任不管的状况。在开展任务驱动式教学活动时,教师对于任务内容、任务进程并未进行高效监督,组织工作难以科学高效开展。
三、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活动的优势
(一)实践性较强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育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加细致的要求,学生必须要掌握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理论知识,如,计算机的组成、CPU的定义、具体软件功能、浏览器等,教师要寻找工作创新的路径,进而提高整体的实践研究效率。
(二)指向性明显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活动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而开展的,教学与研究的主题应当符合小学生信息技术实践操作能力和核心素养培养的实际需求。在进行创新路径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基本信息和情况来进行创新研究工作,因而相关的课程教学和技术实践研究活动体现出了指向性明显的重要特征。
(三)教學流程衔接度较高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活动通常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近年来,教师在开展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将实践任务放在了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密切了二者之间的联系,使得学生可以在理论实践和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及时地进行实践操作活动,从而进一步发现学习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更高效的问题解决。因而,相关的教学流程一脉相承,体现出了较强的继承性和发展性特征。教师可以在各个环节都进行创新路径研究工作,并且将各个模块和环节进行更高效的衔接,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创新模式路径探索效率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四、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活动的创新策略
(一)开展模块化教学活动,创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形式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内容较为集中,学生在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技能操作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的指导,这样才能更快地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但是教师的教学精力有限,无法对每位同学都开展面对面的指导交流,而学生的学习任务量相对较大。教师在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创新路径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大胆地导入模块化教学这一高效模式,将某一单元的不同课程分别设计成不同的教学模块,也可以将同一课程的不同模块设计成任务主题。
例如,在对第一单元《演示文稿的制作》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教师就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形式的创新活动,设计出编辑演示文稿模块、美化演示文稿模块、放映演示文稿模块、文稿输入成果保存模块,让学生结合青岛版教材的具体内容以及教学平台的学习资料,进行模块式学习活动。这样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学生依照模块指导开展有针对性的动手操作活动,无疑更具有指向性,教师只需要针对该模块的操作特征和理论知识进行重点强调和讲解就可以了,并且可以留出大量的时间和学生就具体的问题进行交流,开展更进一步的单元评价与总结工作,以及系统性的复习工作。模块化教学活动还可以和游戏化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进行融合。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创新路径实践探索工作,立足于青岛版教材和县域内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际情况,进行更进一步地优化和创新工作。 (二)积极推进课堂教学评价研究工作,巩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成果
现阶段,部分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评价和总结不及时、不科学、不到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关注、点评效率较低等问题。教师应尝试构建更加高效,同时富有创新特征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结合课堂测验、课后作业总结、期末考试、学生个人评价表等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教师还可以利用数据库技术为每位同学都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和数据表格,将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师生交流互动情况、各次模拟考试或重点考试的参与情况,以及具体的卷面分数单进行录入。这可以帮助教师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信息技术掌握情况,以及知识的运用情况。这也是对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的创新。
教师在课堂上也应进行阶段性评价,通过在线教学平台提问,随机让学生进行解答。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解答情况进行评价,可分为表现良好、表现一般、表现优异、表现较差四个等级,进行等级式评价活动。最终将学生整体的回答情况录入个人数据库。在此过程中,体现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优势以及教学平台的作用,让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得以提升。与此同时,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网络平台会有在线测评模块、作业评价模块,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离线作业和信息技术课程作品进行综合性的评估,给出极具参考性的评价信息。学生再根据教师的评价内容,对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这样更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热情,也使得教学评价机制和教学形式得到了创新。
(三)注重完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监督体系,创新课堂监督与考核方式
在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路径创新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应对部分自控能力较差、学习效率较低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督和引导,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通过手机QQ、微信等平台来进行更高效的课堂交流和监督检查工作。教师可通过在线教学平台及时地检查学生的计算机后台软件操作和使用情况,同时还可以设置警报提醒,对于违规操作,如切换页面过于频繁、在规定时间外玩网络游戏和普通游戏、在规定的时间内信息技术实践操作进度较慢等情况进行反馈。教师在教学间隙要走到讲台下,和更多的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活动,这样既可以起到监督作用,又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地答疑解惑,解决学生在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加强课堂组织管理的整体水平。
为了对小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进行督促,教师可以以课堂测验为手段,对学生进行督导,使其开展更加深入的学习活动。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平台的在线课堂作业测评模块,随机挑选练习习题,组成模拟卷,内容主要是信息查找、文档编辑、画图工具使用策略、资料与文件保存等等。题型以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等为主,也可以让学生在线作答。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地开展相关的学习活动,可以充分利用时间,创新教学内容和形式。
(四)注重拓展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但是也要进行有针对性地拓展和延伸,帮助学生构建更加全面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这样才能体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创新路径研究的本质要求。教师可以开展一系列课堂延伸和课外拓展活动,让小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登录教学平台,进行开放性更强的实践活动,学生一方面可以利用课外知识来充实自我,另一方面还能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教师在讲解和搜索引擎相关的内容时,可以布置这样的实践探索任务:让学生在百度、知乎、微博等平台中进行网页浏览,获取更多的课外知識,同时将个人的心得体会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上传到信息教学平台上,让教师进行审阅和评价。
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搜索工具使用的熟练度会得以提高,并且教师还能对学生的成长情况、知识学习的情况进行更加系统和全面的记录,这些有利于教师开展发展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等评价活动。在进行延伸和拓展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浏览记录和知识学习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例如,在讲解关于《走进信息世界》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时,教师针对《走进计算机》《我与鼠标握握手》《练习使用键盘》等课程分别制定了实践探索的任务,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使用不同的浏览器、查找网址、查找与计算机概念相关的音频素材、图片材料,进行更加高效的课下实践研究探索,给学生布置课下鼠标与键盘操作使用任务,和教师以及其他同学进行在线交流。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实践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水平,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置查找的内容,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入指定网站进行知识学习,从而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
(五)加强教学组织工作,创新课堂教学的流程和环节
现阶段,部分教师的组织形式、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存在落后的问题,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和改进。教师应立足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流程优化工作的实际需求,导入新的教学模块,开展模块化教学活动、任务驱动式教学活动,以及游戏化教学活动,同时加强课堂的监督和管理,对于纪律问题、学生操作实践问题、理论教学模块和实践操作模块平衡问题进行综合性的解决。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大多是由教师开展理论教学活动和示范操作活动,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和实践工作,最后再开展一定的交流和总结活动。
教师应对这些内容进行创新,将课堂教学的时间划分成情境导入环节、第一讨论环节、理论教学环节、学生操作与纠正环节、教师示范操作环节、小组讨论与实践研究环节、教学延伸与拓展环节、课堂教学评价和总结环节、课堂任务实践环节。教师要加强组织和指导工作,让学生参与到各个教学环节中来,并且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使得教学流程和环节真正满足学生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实际需求。此时,教师也要对于信息技术教学平台的功能进行更加深入的实践探讨,将问卷调查、专题讨论、作业提交、知识随堂测验、学生监督等各种功能融合到教学流程和教学环节创新的过程中,体现出信息技术教学的技术性特征。
五、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创新路径研究工作取得了诸多成果,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依托网络教学平台以及互联网资源进行教学路径创新、教学思维创新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迁移运用的能力、拓展延伸能力,并且给学生以正确的评价和鼓励,帮助学生寻找具体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和框架。在接下来的实践研究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需要立足于县域内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路径,增加搜索引擎教学、文献资料搜集教学、多模式打字教学、理论知识教学等活动,并且结合模块化教学活动、游戏化教学活动发现更多的创新路径,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水平,使得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更加科学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杨东风.信息技术课堂创新教学的路径探索[J].中小学电教,2014:98.
[2]伟乐斯.探究新课程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创新[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
[3]马成敏.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路径探析[J].文理导航,2017:31.
[4]王丹丹.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创新[J].阅读与鉴赏,2011:41-42.
[5]徐小波.创客教育理念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实施路径[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40-43.
[6]雷连杰.浅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创新实践[J].当代教育,2013:32-33.
作者简介:刘晨,山东省菏泽市,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玉皇庙镇程楼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