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的影响下,课堂教学不断发展,教师的教学行为也随之改变。教学有效性作为新课程改革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对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尤其是针对小学数学教学。因此,加强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将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的措施,从而推动小学数学教学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
小学数学作为整个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堂教学有效性与课堂教学行为息息相关。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有效性备受关注,如何使小学数学课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有效性成为时下教育界最为关心的热点话题。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教学死板。目前,小学数学课程在教学内容等方面统一,教学过于死板。教师教授的一般是知识、技能等抽象的内容,缺少活力,由于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无法深入理解数学基础知识。特别是教师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下,学生无法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导致数学教学效率不高,学生数学成绩下降。
(二)学生参与度较低。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才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虽然能够意识到学生参与教学的重要性,但是,教师认为这样做会浪费时间,学生无法掌握更多的知识。因此,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参与度较低,导致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并不明显。
(三)教学方式落后。小学阶段是素质教育的初级阶段,小学生思维等各个方面发育不健全,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忽略这一点,采取传统教学方式,笼统教学,造成一部分学生无法理解数学基础知识,长此以往,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愿意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来。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的措施
(一)深入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数学教材作为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关键和核心,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了解教材内容特点,为开展有效性教学奠定基础。此外,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对课堂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为了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必须要确定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做出了明确规定,结合小学生个性特点,综合制定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不仅要考虑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学习兴趣,还要考虑教学方法等,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确定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不能够片面的传授基础知识,忽略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以及潜能的开发,要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1]。
(二)激发学生兴趣。兴趣作为引导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数学的主要动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因此,教师要认识到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性。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采取情境创设等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在进行时间“秒”这一节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等方式,向学生提问,一秒钟我们能够做什么等,激发学生思考欲望,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数学知识其实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另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尤其是一部分数学基础成绩较差的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过和交流,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三)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课堂教学效率,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总是处于高高在上的位置上,学生惧怕教师,不敢提出问题,给学生造成了心理障碍。而新课程标准改革要求,师生之间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并突出学生是学习主人的地位,由于每一个学生受到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个性差异,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在课堂上,加大对每个学生的关注力度,从学生个性入手,结合学生特点完善自身教学方式等,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提出疑问,并给予相应的肯定;课后,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帮助学生、爱护学生,关心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喜爱,从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2]。
(四)丰富教学手段。数学学科中一部分知识过于抽象,不便于小学生理解和接受,教师如果采取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不仅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降低了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应采取丰富的教学手段,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结合现代化教育技术,利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吸引学生注意力,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从而为日后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完善教学评价机制。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教学评价,教师能够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以及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此,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评价机制,建立并完善教学评价机制,首先,采取分层评价方式,体现学生孩子间的差异性,例如:提问等;其次,平时与终结有机结合,以鼓励形式促进小学生发展;最后,教学评价多元化方式,例如:家长评价、自己评价等[3]。
根据上文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为了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应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小学生个性特点,丰富教学手段等,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晓红,周家春.言语教学的哲学基础及实践策略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8(03):259-261.
[2]胡兆芳.转变思维 有效提问——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手段探讨[J].新课程(小学),2012,20(05):12-14.
[3]王宗阳.启思维之源,活创新之水——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高[J].文理导航(下旬),2011,10(8):158-159.
作者简介:
王永 (1970·4)男 四川省盐亭县三元乡中心小学 毕业于绵阳师范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 大学本科学历 一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
小学数学作为整个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堂教学有效性与课堂教学行为息息相关。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有效性备受关注,如何使小学数学课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有效性成为时下教育界最为关心的热点话题。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教学死板。目前,小学数学课程在教学内容等方面统一,教学过于死板。教师教授的一般是知识、技能等抽象的内容,缺少活力,由于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无法深入理解数学基础知识。特别是教师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下,学生无法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导致数学教学效率不高,学生数学成绩下降。
(二)学生参与度较低。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才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虽然能够意识到学生参与教学的重要性,但是,教师认为这样做会浪费时间,学生无法掌握更多的知识。因此,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参与度较低,导致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并不明显。
(三)教学方式落后。小学阶段是素质教育的初级阶段,小学生思维等各个方面发育不健全,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忽略这一点,采取传统教学方式,笼统教学,造成一部分学生无法理解数学基础知识,长此以往,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愿意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来。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的措施
(一)深入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数学教材作为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关键和核心,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了解教材内容特点,为开展有效性教学奠定基础。此外,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对课堂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为了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必须要确定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做出了明确规定,结合小学生个性特点,综合制定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不仅要考虑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学习兴趣,还要考虑教学方法等,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确定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不能够片面的传授基础知识,忽略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以及潜能的开发,要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1]。
(二)激发学生兴趣。兴趣作为引导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数学的主要动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因此,教师要认识到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性。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采取情境创设等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在进行时间“秒”这一节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等方式,向学生提问,一秒钟我们能够做什么等,激发学生思考欲望,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数学知识其实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另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尤其是一部分数学基础成绩较差的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过和交流,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三)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课堂教学效率,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总是处于高高在上的位置上,学生惧怕教师,不敢提出问题,给学生造成了心理障碍。而新课程标准改革要求,师生之间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并突出学生是学习主人的地位,由于每一个学生受到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个性差异,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在课堂上,加大对每个学生的关注力度,从学生个性入手,结合学生特点完善自身教学方式等,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提出疑问,并给予相应的肯定;课后,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帮助学生、爱护学生,关心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喜爱,从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2]。
(四)丰富教学手段。数学学科中一部分知识过于抽象,不便于小学生理解和接受,教师如果采取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不仅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降低了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应采取丰富的教学手段,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结合现代化教育技术,利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吸引学生注意力,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从而为日后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完善教学评价机制。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教学评价,教师能够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以及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此,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评价机制,建立并完善教学评价机制,首先,采取分层评价方式,体现学生孩子间的差异性,例如:提问等;其次,平时与终结有机结合,以鼓励形式促进小学生发展;最后,教学评价多元化方式,例如:家长评价、自己评价等[3]。
根据上文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为了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应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小学生个性特点,丰富教学手段等,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晓红,周家春.言语教学的哲学基础及实践策略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8(03):259-261.
[2]胡兆芳.转变思维 有效提问——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手段探讨[J].新课程(小学),2012,20(05):12-14.
[3]王宗阳.启思维之源,活创新之水——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高[J].文理导航(下旬),2011,10(8):158-159.
作者简介:
王永 (1970·4)男 四川省盐亭县三元乡中心小学 毕业于绵阳师范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 大学本科学历 一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