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看到那些用力地展现新闻情怀的媒体,总是很抗拒,这是因为我相信,一个行业的发展,依靠的不是情怀,而是专业标准,让所做的事情变成理所当然。当外界因为情感,因为对于情怀的认同而支持一个行业,那这种情绪不会稳定,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而产生变化,无法成为对于一个行业的认受基础,也不利于一个行业的发展。
回看过去的一年:放开二孩,家暴立法,还有取消嫖宿幼女罪,这些都算是让自己觉得欣慰的消息。之所以觉得欣慰,是因为很多年前开始,媒体,民间组织,律师,商人,还有公众,是如此默契,自自然然地站在一起,希望能够推动改变,即便不知道这样的改变会从哪天开始,但是如果什么都不做,改变一定不会发生。而作为一个曾经的媒体人,觉得自己对得起这份职业,在于当有机会参与到这一次次的努力当中的时候,和很多媒体同行们一样,努力地没有缺席。
只是,这些眼前发生的改变,来自于过去点滴的努力、无数人的参与,仔细想来,和现在已经没有太多的关联。而现在,关系到的是未来,只是站在这个时间点上,更多的却是一种无力感。也因为这样,听到那些批评媒体人缺乏反省,感叹媒体失去了责任的声音,总觉得有些可笑:一旦批评建立在虚假的希望和错误的定义之上,是如此的轻浮和不负责任。
还好,从读到的、经历过的历史,可以看到,只要有可以努力的空间和机会,总有一些人不放弃推动改变的努力,也不放弃发出声音的可能,在没有空间和机会的时候,总有很多人宁愿保持沉默,也不会加入到混淆视听的行列当中,不管是在最好,还是最糟糕的时代,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
回到校园半年的时间,我想对自己最为有益的事情,那就是学会不用个案和个体,而是尝试从历史的长度,从制度,从理论来看待问题。也因为这样,对于眼前发生的,和未来将要发生的,并不感到惊奇和意外,因为一旦制度没有改变的话,从过去到未来,很多时候,历史是一种重复。表面上看有很多的不同,但是深入到本质,没有丝毫区别。
尽管这样,个体总是拥有尝试改变自己的空间的。过去一年,看到很多同行离开了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我倒不觉得可惜,反而觉得这是一种尝试。传播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当原有的传播载体已经无法提供更多空间的时候,即便去做其他的事情,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至少对得起自己,让自己可以生活得更加开心和有意义一些。
对于自媒体,有很多批评和担忧,认为降低了传播内容的质量,从而降低人们到认知能力。我一直不认为各种媒体的影响力是关键因素,我还是相信,人们的认知能力决定了媒体对于自己的影响程度。一个有着更高认知需求的人,自然有更强一些的思维判断能力,对于眼前的资讯,会有兴趣也有能力去挖掘背后相关的资料,再做出自己的判断。无数的传播学研究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外界的游说,宣传,市场策略,对于认知能力低的人总是最为有效。当然,认知能力的高低,和教育程度,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但是如果不认识到这一点,把一切都推给媒体,那个人就失去了反省的能力。
在资讯贫乏的时代,那么多人可以寻找,感受和保留到那些仅存的美好的东西,为何现在却在感叹,这些美好正在被粗鄙替代呢?是不是自己发现美好的能力下降?是不是自己越来越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是不是自己放弃了坚守的决心?毕竟,众口一词,融入各种媒介创造的主流当中,会让自己觉得,自己没有缺席这个时代。可是,这种不缺席,难道不是一种力量,把社会推向自己抱怨的状态?
如果说,总要有些新年愿望的话:拒绝那些粗鄙的文字,勇于批评那些粗鄙以及虚假的人和事物.和那些捍卫美好的人站在一起。保持批评的勇气,在这样的时代,对自己,是一种提醒,对他人,是一种责任,让别人,也让自己知道:你,并不孤独。
回看过去的一年:放开二孩,家暴立法,还有取消嫖宿幼女罪,这些都算是让自己觉得欣慰的消息。之所以觉得欣慰,是因为很多年前开始,媒体,民间组织,律师,商人,还有公众,是如此默契,自自然然地站在一起,希望能够推动改变,即便不知道这样的改变会从哪天开始,但是如果什么都不做,改变一定不会发生。而作为一个曾经的媒体人,觉得自己对得起这份职业,在于当有机会参与到这一次次的努力当中的时候,和很多媒体同行们一样,努力地没有缺席。
只是,这些眼前发生的改变,来自于过去点滴的努力、无数人的参与,仔细想来,和现在已经没有太多的关联。而现在,关系到的是未来,只是站在这个时间点上,更多的却是一种无力感。也因为这样,听到那些批评媒体人缺乏反省,感叹媒体失去了责任的声音,总觉得有些可笑:一旦批评建立在虚假的希望和错误的定义之上,是如此的轻浮和不负责任。
还好,从读到的、经历过的历史,可以看到,只要有可以努力的空间和机会,总有一些人不放弃推动改变的努力,也不放弃发出声音的可能,在没有空间和机会的时候,总有很多人宁愿保持沉默,也不会加入到混淆视听的行列当中,不管是在最好,还是最糟糕的时代,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
回到校园半年的时间,我想对自己最为有益的事情,那就是学会不用个案和个体,而是尝试从历史的长度,从制度,从理论来看待问题。也因为这样,对于眼前发生的,和未来将要发生的,并不感到惊奇和意外,因为一旦制度没有改变的话,从过去到未来,很多时候,历史是一种重复。表面上看有很多的不同,但是深入到本质,没有丝毫区别。
尽管这样,个体总是拥有尝试改变自己的空间的。过去一年,看到很多同行离开了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我倒不觉得可惜,反而觉得这是一种尝试。传播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当原有的传播载体已经无法提供更多空间的时候,即便去做其他的事情,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至少对得起自己,让自己可以生活得更加开心和有意义一些。
对于自媒体,有很多批评和担忧,认为降低了传播内容的质量,从而降低人们到认知能力。我一直不认为各种媒体的影响力是关键因素,我还是相信,人们的认知能力决定了媒体对于自己的影响程度。一个有着更高认知需求的人,自然有更强一些的思维判断能力,对于眼前的资讯,会有兴趣也有能力去挖掘背后相关的资料,再做出自己的判断。无数的传播学研究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外界的游说,宣传,市场策略,对于认知能力低的人总是最为有效。当然,认知能力的高低,和教育程度,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但是如果不认识到这一点,把一切都推给媒体,那个人就失去了反省的能力。
在资讯贫乏的时代,那么多人可以寻找,感受和保留到那些仅存的美好的东西,为何现在却在感叹,这些美好正在被粗鄙替代呢?是不是自己发现美好的能力下降?是不是自己越来越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是不是自己放弃了坚守的决心?毕竟,众口一词,融入各种媒介创造的主流当中,会让自己觉得,自己没有缺席这个时代。可是,这种不缺席,难道不是一种力量,把社会推向自己抱怨的状态?
如果说,总要有些新年愿望的话:拒绝那些粗鄙的文字,勇于批评那些粗鄙以及虚假的人和事物.和那些捍卫美好的人站在一起。保持批评的勇气,在这样的时代,对自己,是一种提醒,对他人,是一种责任,让别人,也让自己知道:你,并不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