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穿越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流行的时代,人们都会忍不住在微信上做做那种“穿越回去你会是谁”的游戏,我们的选择丰富而妖娆,有《三国演义》《水浒传》《甄嬛传》,有《宫》,也有《红楼梦》,雅俗共赏,老少咸宜,每一个都是性格丰富,人马众多,命运各异的世界。其实,最实际的也还有点现实依据的是,选择回到自己的青春时代,那个拥有青涩的校园,稚气初恋的时代。
穿越好像就是危机的一个病象,《我的少女时代》是新版的回到1990年代,回到刘德华风靡华人圈,而自己依然勇敢无畏的年代,《夏洛特烦恼》穿越回到了1997年,《港囧》也在财大气粗的中年一直回想,心心念念的是1990年代的那个未完成的初恋之吻,这两部电影也都正确地选择了回到糟糠或者原配身边。
如果说徐峥还逻辑不顺半遮半掩,在各种囧中放弃了理想的初恋,而沈腾舍弃优雅完美的暗恋,居然是因为那种重新选择的生活充满了空虚,这也太生硬和简单了。难道庸常生活的平凡窘迫不是问题?好不容易穿越一次,应该找到一些更有质感的人生价值吧。
忍不住会问,为什么我们要回到1990年代,那时候除了永不再回的青春年少,到底有什么东西让大家不能释怀?
综合三部电影,首先是流行文化元素,不能否认在初步的娱乐至死时代开启之时,流行文化是青少年们的正史,但在政治、经济都被悬空不与讨论的电影中,大概也只有它们能够填塞时间了。
流行元素的复原、怀旧是一盘必赢的棋,只要你曾经路过那片风景,泪点和笑点就已经被塑造,被搁置在那里等待被重启,跟电影的好坏根本没有关系。
《我的少女时代》里林真心为了徐太宇,敢于一个人来对抗全世界,全体学生被发动起来对抗古怪保守刚愎自用的主任。这是一个多么容易被想到的青春剧情啊。
这个坐落在1990年代生活中的青春,到底有什么可以用来为今天的中年危机提供养分?
初恋和爱情、穿越式的回顾只能解决戏剧上的问题,根本不会解决这个阶段人生的根本问题。一个来自青春的电影,一直陷在青春之路的泥潭里,不是背叛了青春的原意吗?
木心说,青春将尽,天赋的本钱日渐告罄,而肉体上精神上开支浩繁,魔鬼来放高利贷了。这个人人难逃的律令,人人全然不知,像感觉到童年,童年已逝的道理一样,青春不自知,更不自识,因为从童年到青春是柔润发旺的进程,而青春既尽,急转戾燥干涸,其势趋下,畴昔的纯真激情向上爱美都是天然而然,过后都是天不然而不然,唯少数中之尤少者,将坯炼为器,料提为品,种开花结果,于是其纯真益粹,其激情愈湛,其向上尤峻,其爱美至挚——原来天赋的本钱可以用得如此阔绰,似乎有什么秘诀,秘诀在于“知青春之宝贵”,而那些向魔鬼举债的人呢?没有觉悟青春之宝贵,反使鄙薄青春,斥为幼稚胡闹不值一顾,自诩从兹脚踏实地,那实地往往是沼泽,再也无能振拔。清明,练迭,是指获得了第二度青春,在更高的层面上占有青春的优越性。即使不能达到这种人格的修为,不也知道青春的二次价值在于获得继续前行的力量而不是无谓的消耗吗?
男女主角们不能不违和地爱上生活之外的某种东西吗,比如信仰什么的?比如对世界的理解之类的?难道青春的消逝没有换来成长?夸大其词的反抗,鸡毛蒜皮的怀旧(泪点和笑点)和纯真的爱情还有多少能量供这样不珍惜的消费?
“当青春走到尽头,你会想念当初的那个自己吗,当青春走到尽头,你会记得当年自己莽撞的勇敢吗?当青春走到尽头,你和自己的徐太宇,在一起了吗?”
有没有和徐太宇在一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次回望(穿越),也算是青春再来—场,重新认识了当初和现在的自己吗?
穿越好像就是危机的一个病象,《我的少女时代》是新版的回到1990年代,回到刘德华风靡华人圈,而自己依然勇敢无畏的年代,《夏洛特烦恼》穿越回到了1997年,《港囧》也在财大气粗的中年一直回想,心心念念的是1990年代的那个未完成的初恋之吻,这两部电影也都正确地选择了回到糟糠或者原配身边。
如果说徐峥还逻辑不顺半遮半掩,在各种囧中放弃了理想的初恋,而沈腾舍弃优雅完美的暗恋,居然是因为那种重新选择的生活充满了空虚,这也太生硬和简单了。难道庸常生活的平凡窘迫不是问题?好不容易穿越一次,应该找到一些更有质感的人生价值吧。
忍不住会问,为什么我们要回到1990年代,那时候除了永不再回的青春年少,到底有什么东西让大家不能释怀?
综合三部电影,首先是流行文化元素,不能否认在初步的娱乐至死时代开启之时,流行文化是青少年们的正史,但在政治、经济都被悬空不与讨论的电影中,大概也只有它们能够填塞时间了。
流行元素的复原、怀旧是一盘必赢的棋,只要你曾经路过那片风景,泪点和笑点就已经被塑造,被搁置在那里等待被重启,跟电影的好坏根本没有关系。
《我的少女时代》里林真心为了徐太宇,敢于一个人来对抗全世界,全体学生被发动起来对抗古怪保守刚愎自用的主任。这是一个多么容易被想到的青春剧情啊。
这个坐落在1990年代生活中的青春,到底有什么可以用来为今天的中年危机提供养分?
初恋和爱情、穿越式的回顾只能解决戏剧上的问题,根本不会解决这个阶段人生的根本问题。一个来自青春的电影,一直陷在青春之路的泥潭里,不是背叛了青春的原意吗?
木心说,青春将尽,天赋的本钱日渐告罄,而肉体上精神上开支浩繁,魔鬼来放高利贷了。这个人人难逃的律令,人人全然不知,像感觉到童年,童年已逝的道理一样,青春不自知,更不自识,因为从童年到青春是柔润发旺的进程,而青春既尽,急转戾燥干涸,其势趋下,畴昔的纯真激情向上爱美都是天然而然,过后都是天不然而不然,唯少数中之尤少者,将坯炼为器,料提为品,种开花结果,于是其纯真益粹,其激情愈湛,其向上尤峻,其爱美至挚——原来天赋的本钱可以用得如此阔绰,似乎有什么秘诀,秘诀在于“知青春之宝贵”,而那些向魔鬼举债的人呢?没有觉悟青春之宝贵,反使鄙薄青春,斥为幼稚胡闹不值一顾,自诩从兹脚踏实地,那实地往往是沼泽,再也无能振拔。清明,练迭,是指获得了第二度青春,在更高的层面上占有青春的优越性。即使不能达到这种人格的修为,不也知道青春的二次价值在于获得继续前行的力量而不是无谓的消耗吗?
男女主角们不能不违和地爱上生活之外的某种东西吗,比如信仰什么的?比如对世界的理解之类的?难道青春的消逝没有换来成长?夸大其词的反抗,鸡毛蒜皮的怀旧(泪点和笑点)和纯真的爱情还有多少能量供这样不珍惜的消费?
“当青春走到尽头,你会想念当初的那个自己吗,当青春走到尽头,你会记得当年自己莽撞的勇敢吗?当青春走到尽头,你和自己的徐太宇,在一起了吗?”
有没有和徐太宇在一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次回望(穿越),也算是青春再来—场,重新认识了当初和现在的自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