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器物的发明,通常是古老民族进行自我叙事的主题。中国人对器的态度,却趋于两端。汉语里有“重器”一词,礼器”等象征江山社稷。从古至今,从权贵阶层到文人士大夫到草根平民,对器具的使用无不讲究至极。同时,中国文人又极其矛盾的回避着器具,孔子曾言“君子不器”。对器皿过于讲究往往是宋、明时期不得志的文人,不得不寻求禅宗、茗茶插画的无奈选择。
矛盾的文化纠缠致使我们享受生活美学却又丢失了文化传统,爱好物质却也轻视“玩物丧志”。 事实上,器物的实用、摆放、选择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阶级趣味。我们探讨器物的史学与文明,可以看出器物背后的国家叙事;我们追求现代家居的器物美学,更追求由“小器”而点缀出的生活态度、文化追求。
器物的国家叙事:从四大发明到洋务运动
中国人对器的态度,郑重起来,可以上升为国家的叙事。
汉语里有“重器”一词。比如用来烹煮肉食、食牲祭祀和宴享等各种用途的青铜器鼎。作为礼器,鼎是统治阶级等级制度和权力的标志。“一言九鼎”、“三足鼎立”等成语也说明了它的巨大影响。古代社会对用鼎的数目,有相应的制度,称为“列鼎制”。西周时期天子用九鼎,诸侯一般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也有用一鼎的。
宗庙里的鼎和玉器,象征着国家威严、江山社稷。秦国统一全国,秦始皇令丞相李斯书其文,孙寿琢其字,将和氏璧制成玉玺,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项羽杀进阿房宫,第一件事便是夺走玉玺这“国之重器”。两国交兵,宗庙器物抢到手,就表示我灭了你的国了,百姓闻之,于是也仰天而叹,改奉新君。
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则是中国器物实力的象征。所谓“四大发明”之说,源于英国哲学家培根《工具论》。在这些器物符号里,隐含着征服者的叙事逻辑,喻示着大地的四种方向,为华夏民族信念的建构奠定了强大的意识形态基础。称为钦定的政治语词。
器物的制造、演变中每个充满趣味的细节,不仅凝塑着古人的智慧和情感,还可以看到与外来文化的交融。唐代“胡瓶”的出现和流行更是对外来器物的直接接受。胡瓶是一种椭圆形器体,较长的细颈,流口作鸟啄形,带盖,口部到腹部有弯曲的把的器物。文献记载它来自东罗马等地,形状奇特。唐代的吐蕃人、安禄山等都向朝廷进献过“胡瓶”。
再比如椅子,中国古人原本席地而坐,后来从西域传来一种便于携带的轻便坐具“胡床”,即今天还在使用的轻便的折叠凳,也就是俗称的“马扎儿”。胡床在隋代以后改名为“交床”,又受佛教的垂脚坐式的影响,最终出现了高腿椅子。高背椅子在唐代叫绳床或倚床,唐末木字旁的“椅”字正式出现。宋代以后人们终于改变了跪坐的习惯。
到了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更被称为器物之变。当时的地理、社会、个人及其日常生活和器物统统可反映出当世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人口、政治结构、赋税制度等等。甚至可以这么总结: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挑战帝国意识形态之际,“洋务运动”所带来的“器物革命”、工业化国家的制造物,诸如肥皂、香氛、钟表、钢琴、火柴、洋布、烟草、眼镜、火车、自行车、电报、电灯、自来水、煤气灶、抽水马桶等等,早已深刻改造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这是比意识形态更为有力的变革,它以器物更替的方式,直接摧毁了旧帝国的形而下根基。
杯杯盏盏中的文人雅趣
在器物的政治叙事和学术叙事之外,还存在着一种更为纯粹的文学叙事,它要补充前者的细节性缺环。阿拉伯民间故事《天方夜谭》里的神灯和飞毯,意大利小说家薄伽丘的《十日谈》里的干豆、煎锅、餐巾、绸袍、天鹅绒垫、窗帷、戒指和金币等,都是日常生活的重要道具。器物叙事在文艺复兴时期悄然流行起来。
在中国,由国而家,上行下效,则大凡有点身份地位的“钟鸣鼎食”之家,无不有镇家的“重器”,如金杯、银盏、碧玉盘之属;便是寻常人家,也会购置一套像样点的瓷器,在隆重的场合使用。
以中国人日常生活最寻常见的茶具为例,中国已有两千年的“小器文明”。据西汉辞赋家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酺已盖藏”之说,这是中国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条史料,到唐代,“茶具”一词在诗里处处可见,诸如唐诗人陆龟蒙《零陵总记》说:“客至不限匝数,竞日执持茶器。”白居易《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此处置绳床,旁边洗茶器。”
茶具按其狭义的范围是指茶杯、茶壶、茶碗、茶盏、茶碟、茶盘等饮茶用具。由于制作材料和产地不同而分为陶土茶具、瓷器茶具、漆器茶具、玻璃茶具、金属茶具、竹木茶具和玉石茶具等几大类。
《宋史·礼志》载:“皇帝御紫哀殿,六参官起居北使……是日赐茶器名果”。皇帝将“茶器”作为赐品,可见宋代“茶具”十分名贵,北宋画家文同有“惟携茶具赏幽绝”的诗句。南宋诗人翁卷写有“一轴黄庭看不厌,诗囊茶器每随身”的名句。
到了明代,茶不像宋代团茶、草茶,皆须槌碎研碾成末,所以明人改用茶壶容茶,煮沸水冲泡,再注入茶杯饮用。从茶画家宋钱选的《卢仝烹茶图》中可以看到,鬲形三足朱泥茶壶、煮泉风炉、朱泥单柄壶及双层朱泥茶壶等宜兴煮饮器。
明代时兴容量较小的茶盅、茶杯饮茶,为观茶色特重白瓷。泡茶茶壶或煮水砂壶,特别是宜兴紫砂或朱泥茶壶,在明代中期以后成为茶器新贵,也是文人、茶人间争相收藏的对象。赏器成为明代文人重要的生活情趣,唐寅、文徵明、祝允明、王问等都留下不少品茶代表作。其中《卢仝烹茶图》画上白衣文士卢仝,座前朱泥鬲形泡茶茗壶,以及红衣赤脚老妪于铜茶炉上以朱泥单柄壶烧水煮茶。
席地坐于锦花垫布上,垫布上摆放的小型白瓷茶杯、朱漆茶托亦为明代绘画上常见的成套饮器,从唐寅《煎茶图》、《琴士图》、文徵明《品茶图》、仇英《东林图》、李士达《坐听松风图》,以及丁云鹏茶画,一直都是明代画家笔下描画的通用茶器。此与茶书记载明代“品茶用瓯,白瓷为良”、“纯白为佳”或“洁白如玉、可试茶色”亦相吻合。 无独有偶,中国明代小说里的铜镜、宝石、银两、刀剑、丹药、彩缎、骨牌等等,也像蜡烛一样在小说里闪烁,映照着世俗生活的迷人场景。
中国器物与匠人危机
瓷器、丝绸、漆器等这些传统工艺经过千年传承,但现今它们的生存问题让人困惑。
1956年的一则“毛主席指示”对中国的工艺美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提醒你们,手工业中许多好东西,不要搞掉了。我们民族好的东西搞掉了的,一定都要来一个恢复,而且要搞得更好一些。”
瓷器当然是第一位的好东西。自唐宋以来,瓷器就和丝绸一起,成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器物。在中古时期,它是构成西方世界中国想象的重要元素。不过令人失望的是,就制造技术的水准而言,进入现代后,中国瓷器已经被西方超越。
至于古代瓷器,早已成为了一个财富现象。在香港和内地的拍卖行,瓷器成交价被屡屡刷新。每年苏富比秋拍“中国瓷器工艺品”等专拍成交总额高达数亿。从明清上朔宋元,关于当代瓷器的联想已经是以古物为主。
云锦代表着中国器物上的奢侈需求,但前途并不明朗。“云锦是做手艺的,手艺就牵扯到人亡艺绝的问题。第一批老师傅教我们时,有十来个师傅,10年一过,一个都不在了。”云锦艺人们知道,云锦的未来在高档时装上。但在国内,高级时装还是一个刚刚有些苗头的产业,中国服装还没有从廉价商品的泥潭中走出来,因而云锦在当前的市场基础可以说是相当单薄。
除了云锦、蓝印花布、瓷器,在中国,散发着器物光辉的“好东西”还有很多。1979年由轻工部评选第一届“中国工艺美术家”,到2012年的第六届评审,至今共评出了四百余名“大师”。“大师艺人”从陶瓷、印染这样的大活儿到剪纸、风筝、面人、糖人这样的小活儿,涉及品类繁多的传统工艺。不过,这一部分高端人才资源已有凋零之象,因为“大师”们的年龄普遍偏大,已有六分之一先后去世。
按惯常的思维,一旦有了产业作后盾,民艺的保护就不成问题了。一些民艺产业里确实有这种景象,比如江苏宜兴的紫砂壶。上世纪90年代,随着一批港台商人进入了宜兴投资,紫砂壶备受追捧。在港台商人的刺激下,一批当地人也随之纷纷进入紫砂行业。这一局面持续至今,到目前,丁蜀镇近20万人口中,大约有一半与紫砂行业有关。
不过,艺术紫砂与半手工或者工业流水线上的紫砂,它们的二元发展也并非井水不犯河水。受到收藏市场的刺激,那些技艺较高的造假者,纷纷仿制名家制作的紫砂壶,假货甚至销到了海外。
艺术是非功利的,纯艺术更多地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态度。以器物为载体的工艺美术需要的是一种成熟的商业模式,在价值追求与资源条件之间取得新的平衡。中国器物现在处在一个矛盾口上。
矛盾的文化纠缠致使我们享受生活美学却又丢失了文化传统,爱好物质却也轻视“玩物丧志”。 事实上,器物的实用、摆放、选择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阶级趣味。我们探讨器物的史学与文明,可以看出器物背后的国家叙事;我们追求现代家居的器物美学,更追求由“小器”而点缀出的生活态度、文化追求。
器物的国家叙事:从四大发明到洋务运动
中国人对器的态度,郑重起来,可以上升为国家的叙事。
汉语里有“重器”一词。比如用来烹煮肉食、食牲祭祀和宴享等各种用途的青铜器鼎。作为礼器,鼎是统治阶级等级制度和权力的标志。“一言九鼎”、“三足鼎立”等成语也说明了它的巨大影响。古代社会对用鼎的数目,有相应的制度,称为“列鼎制”。西周时期天子用九鼎,诸侯一般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也有用一鼎的。
宗庙里的鼎和玉器,象征着国家威严、江山社稷。秦国统一全国,秦始皇令丞相李斯书其文,孙寿琢其字,将和氏璧制成玉玺,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项羽杀进阿房宫,第一件事便是夺走玉玺这“国之重器”。两国交兵,宗庙器物抢到手,就表示我灭了你的国了,百姓闻之,于是也仰天而叹,改奉新君。
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则是中国器物实力的象征。所谓“四大发明”之说,源于英国哲学家培根《工具论》。在这些器物符号里,隐含着征服者的叙事逻辑,喻示着大地的四种方向,为华夏民族信念的建构奠定了强大的意识形态基础。称为钦定的政治语词。
器物的制造、演变中每个充满趣味的细节,不仅凝塑着古人的智慧和情感,还可以看到与外来文化的交融。唐代“胡瓶”的出现和流行更是对外来器物的直接接受。胡瓶是一种椭圆形器体,较长的细颈,流口作鸟啄形,带盖,口部到腹部有弯曲的把的器物。文献记载它来自东罗马等地,形状奇特。唐代的吐蕃人、安禄山等都向朝廷进献过“胡瓶”。
再比如椅子,中国古人原本席地而坐,后来从西域传来一种便于携带的轻便坐具“胡床”,即今天还在使用的轻便的折叠凳,也就是俗称的“马扎儿”。胡床在隋代以后改名为“交床”,又受佛教的垂脚坐式的影响,最终出现了高腿椅子。高背椅子在唐代叫绳床或倚床,唐末木字旁的“椅”字正式出现。宋代以后人们终于改变了跪坐的习惯。
到了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更被称为器物之变。当时的地理、社会、个人及其日常生活和器物统统可反映出当世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人口、政治结构、赋税制度等等。甚至可以这么总结: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挑战帝国意识形态之际,“洋务运动”所带来的“器物革命”、工业化国家的制造物,诸如肥皂、香氛、钟表、钢琴、火柴、洋布、烟草、眼镜、火车、自行车、电报、电灯、自来水、煤气灶、抽水马桶等等,早已深刻改造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这是比意识形态更为有力的变革,它以器物更替的方式,直接摧毁了旧帝国的形而下根基。
杯杯盏盏中的文人雅趣
在器物的政治叙事和学术叙事之外,还存在着一种更为纯粹的文学叙事,它要补充前者的细节性缺环。阿拉伯民间故事《天方夜谭》里的神灯和飞毯,意大利小说家薄伽丘的《十日谈》里的干豆、煎锅、餐巾、绸袍、天鹅绒垫、窗帷、戒指和金币等,都是日常生活的重要道具。器物叙事在文艺复兴时期悄然流行起来。
在中国,由国而家,上行下效,则大凡有点身份地位的“钟鸣鼎食”之家,无不有镇家的“重器”,如金杯、银盏、碧玉盘之属;便是寻常人家,也会购置一套像样点的瓷器,在隆重的场合使用。
以中国人日常生活最寻常见的茶具为例,中国已有两千年的“小器文明”。据西汉辞赋家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酺已盖藏”之说,这是中国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条史料,到唐代,“茶具”一词在诗里处处可见,诸如唐诗人陆龟蒙《零陵总记》说:“客至不限匝数,竞日执持茶器。”白居易《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此处置绳床,旁边洗茶器。”
茶具按其狭义的范围是指茶杯、茶壶、茶碗、茶盏、茶碟、茶盘等饮茶用具。由于制作材料和产地不同而分为陶土茶具、瓷器茶具、漆器茶具、玻璃茶具、金属茶具、竹木茶具和玉石茶具等几大类。
《宋史·礼志》载:“皇帝御紫哀殿,六参官起居北使……是日赐茶器名果”。皇帝将“茶器”作为赐品,可见宋代“茶具”十分名贵,北宋画家文同有“惟携茶具赏幽绝”的诗句。南宋诗人翁卷写有“一轴黄庭看不厌,诗囊茶器每随身”的名句。
到了明代,茶不像宋代团茶、草茶,皆须槌碎研碾成末,所以明人改用茶壶容茶,煮沸水冲泡,再注入茶杯饮用。从茶画家宋钱选的《卢仝烹茶图》中可以看到,鬲形三足朱泥茶壶、煮泉风炉、朱泥单柄壶及双层朱泥茶壶等宜兴煮饮器。
明代时兴容量较小的茶盅、茶杯饮茶,为观茶色特重白瓷。泡茶茶壶或煮水砂壶,特别是宜兴紫砂或朱泥茶壶,在明代中期以后成为茶器新贵,也是文人、茶人间争相收藏的对象。赏器成为明代文人重要的生活情趣,唐寅、文徵明、祝允明、王问等都留下不少品茶代表作。其中《卢仝烹茶图》画上白衣文士卢仝,座前朱泥鬲形泡茶茗壶,以及红衣赤脚老妪于铜茶炉上以朱泥单柄壶烧水煮茶。
席地坐于锦花垫布上,垫布上摆放的小型白瓷茶杯、朱漆茶托亦为明代绘画上常见的成套饮器,从唐寅《煎茶图》、《琴士图》、文徵明《品茶图》、仇英《东林图》、李士达《坐听松风图》,以及丁云鹏茶画,一直都是明代画家笔下描画的通用茶器。此与茶书记载明代“品茶用瓯,白瓷为良”、“纯白为佳”或“洁白如玉、可试茶色”亦相吻合。 无独有偶,中国明代小说里的铜镜、宝石、银两、刀剑、丹药、彩缎、骨牌等等,也像蜡烛一样在小说里闪烁,映照着世俗生活的迷人场景。
中国器物与匠人危机
瓷器、丝绸、漆器等这些传统工艺经过千年传承,但现今它们的生存问题让人困惑。
1956年的一则“毛主席指示”对中国的工艺美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提醒你们,手工业中许多好东西,不要搞掉了。我们民族好的东西搞掉了的,一定都要来一个恢复,而且要搞得更好一些。”
瓷器当然是第一位的好东西。自唐宋以来,瓷器就和丝绸一起,成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器物。在中古时期,它是构成西方世界中国想象的重要元素。不过令人失望的是,就制造技术的水准而言,进入现代后,中国瓷器已经被西方超越。
至于古代瓷器,早已成为了一个财富现象。在香港和内地的拍卖行,瓷器成交价被屡屡刷新。每年苏富比秋拍“中国瓷器工艺品”等专拍成交总额高达数亿。从明清上朔宋元,关于当代瓷器的联想已经是以古物为主。
云锦代表着中国器物上的奢侈需求,但前途并不明朗。“云锦是做手艺的,手艺就牵扯到人亡艺绝的问题。第一批老师傅教我们时,有十来个师傅,10年一过,一个都不在了。”云锦艺人们知道,云锦的未来在高档时装上。但在国内,高级时装还是一个刚刚有些苗头的产业,中国服装还没有从廉价商品的泥潭中走出来,因而云锦在当前的市场基础可以说是相当单薄。
除了云锦、蓝印花布、瓷器,在中国,散发着器物光辉的“好东西”还有很多。1979年由轻工部评选第一届“中国工艺美术家”,到2012年的第六届评审,至今共评出了四百余名“大师”。“大师艺人”从陶瓷、印染这样的大活儿到剪纸、风筝、面人、糖人这样的小活儿,涉及品类繁多的传统工艺。不过,这一部分高端人才资源已有凋零之象,因为“大师”们的年龄普遍偏大,已有六分之一先后去世。
按惯常的思维,一旦有了产业作后盾,民艺的保护就不成问题了。一些民艺产业里确实有这种景象,比如江苏宜兴的紫砂壶。上世纪90年代,随着一批港台商人进入了宜兴投资,紫砂壶备受追捧。在港台商人的刺激下,一批当地人也随之纷纷进入紫砂行业。这一局面持续至今,到目前,丁蜀镇近20万人口中,大约有一半与紫砂行业有关。
不过,艺术紫砂与半手工或者工业流水线上的紫砂,它们的二元发展也并非井水不犯河水。受到收藏市场的刺激,那些技艺较高的造假者,纷纷仿制名家制作的紫砂壶,假货甚至销到了海外。
艺术是非功利的,纯艺术更多地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态度。以器物为载体的工艺美术需要的是一种成熟的商业模式,在价值追求与资源条件之间取得新的平衡。中国器物现在处在一个矛盾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