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浙江省临海市将按照“港口引领、陆海联动、多极发展、全面跨越”的发展要求,紧紧围绕“调结构、促转型”这一主线,进一步加快临海工业从一般加工业为主向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转变,从传统块状经济为主向现代产业集群为主转变,从要素驱动型为主向创新驱动型为主转变。具体采取以下七条措施:
一、抓好规划制定
产业转型升级的主体在企业,政府主要起政策引导作用。目前临海产业大多处于价值链低端环节,存在较明显的低端锁定倾向,因此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尤其要做好五大主导产业中休闲用品和医药化工产业转型升级规划的制定。产业转型升级的终极目标就是能在本行业取得多少市场定价权问题,因此要从全球产业链、市场链、价值链和资本链角度进行分析,充分发动企业参与,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多进行横向比较,找准临海主导行业的市场定位,明确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方向及路径,明确产业空间布局及发展规模,明确三年计划、五年规划及具体实施方案,尽快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实质性启动。
二、督促项目实施
转型升级的载体是项目。要充分调动行业龙头骨干企业转型升级积极性,着力推进伟星建材项目、华海制剂项目、永强新型户外用品项目、正特木塑项目、永太液晶项目加快建设步伐,积极引导铁马汽车油管项目、万盛化工项目、海畅气体项目、海宏项目加快建设进度。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化产业招商,引进一批有利于临海市主导产业提升或产业链巩固延伸的大项目,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让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省盘子。加强与国内外大型企业合作,不断提升临海市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抓住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契机,科学合理布局工业发展空间,做好项目落地工作,加大力度盘活存量土地,加大力度进行工业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认真组织实施“双百双促”(“百名科长促投资”、“百项项目促转型”)活动,抓开工、抓促建、抓投产。
三、深化科技合作
产业层次低、产品附加值低一直是临海工业经济发展的瓶颈,究其原因,关键是缺少科研院所的依托和高层次人才匮乏,产业转型升级,必须在这方面有所突破。进一步深化与军工研究所合作,不断促进一批军工项目和军研成果在临海落地发展;以更优惠的政策,切实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的补助或奖励,大力鼓励企业积极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的、紧密型的合作关系,共建创新载体。
四、培育标杆企业
作为对“1217”工程培育的补充与完善,认真做好筛选一批具有快速成长潜力的小企业,在土地征用、税收、融资担保等方面设立专项扶持政策,建立临海市成长型小企业直通服务办公室,促使其在产品结构、科技创新、管理水平、市场开拓、人才支撑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促进50家左右的小企业在三年内达到亿元以上规模,成为临海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标杆企业和新的增长点。
五、发展循环经济
一要完善考核体系。在对各镇(街道)和重点用能企业考核外,还要给各有关部门下达节能指标,签订节能责任状。二要严格控制高耗能项目上马。根据《临海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办法》对所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严格把关,高于临海市能耗水平的项目不得上马。三是积极引导企业加大节能投入。充分利用每年500万元的节能专项资金,以节能技改项目融资贴息和节能补贴的形式,引导企业加大节能投入。四是开展节能执法监督检查。五是继续开展清洁生产审核。2010年计划再安排15家企业进行清洁生产试点,争取省级绿色企业1家,台州市绿色企业4家。
六、提升管理素质
鼓励企业实施产权制度改革,改变投资主体单一的格局,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逐步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2010年启动精细化管理“5111”工程,即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市树立10家精细化管理示范企业,推进100家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培训企业精细化管理人员1000人次以上,基本实现产值5000万元以上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导入与提升。引导中小企业向生产专业化方向发展,形成以重点企业为龙头,其他中小企业为其配套的格局。加强对企业家思维理念提升的培训,继续办好企业家大讲堂,扩大在临海开办的MBA高级研修班规模,并启动企业内训工作,形成完整的企业高中层管理人员及一线实务管理人员培训提高体系,为转型升级提供人才资源支撑。
七、营造良好环境
积极组织各类银企见面会、推介会等,搭建银企互动平台;积极探索多渠道融资和担保渠道,鼓励成长型企业实施股份有限公司改造,扩大股权吸引资金、与风险投资机构合作扩充资金,或者通过未上市股权交易实现再融资与管理创新。继续抓好临海已建成的信用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的跟踪服务工作。继续深化市领导及市级机关、部门中层以上干部联系规模上企业制度,为企业发展提供全程服务;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帮助企业解决运行中碰到的问题和困难,减少企业在行政审批方面所耗的精力和时间。特别是对行政审批上的条条框框,要勇于突破,敢于创新,建立一个无障碍的创业环境。
(作者何宝珍系浙江省临海市工业经济局局长)
一、抓好规划制定
产业转型升级的主体在企业,政府主要起政策引导作用。目前临海产业大多处于价值链低端环节,存在较明显的低端锁定倾向,因此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尤其要做好五大主导产业中休闲用品和医药化工产业转型升级规划的制定。产业转型升级的终极目标就是能在本行业取得多少市场定价权问题,因此要从全球产业链、市场链、价值链和资本链角度进行分析,充分发动企业参与,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多进行横向比较,找准临海主导行业的市场定位,明确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方向及路径,明确产业空间布局及发展规模,明确三年计划、五年规划及具体实施方案,尽快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实质性启动。
二、督促项目实施
转型升级的载体是项目。要充分调动行业龙头骨干企业转型升级积极性,着力推进伟星建材项目、华海制剂项目、永强新型户外用品项目、正特木塑项目、永太液晶项目加快建设步伐,积极引导铁马汽车油管项目、万盛化工项目、海畅气体项目、海宏项目加快建设进度。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化产业招商,引进一批有利于临海市主导产业提升或产业链巩固延伸的大项目,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让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省盘子。加强与国内外大型企业合作,不断提升临海市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抓住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契机,科学合理布局工业发展空间,做好项目落地工作,加大力度盘活存量土地,加大力度进行工业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认真组织实施“双百双促”(“百名科长促投资”、“百项项目促转型”)活动,抓开工、抓促建、抓投产。
三、深化科技合作
产业层次低、产品附加值低一直是临海工业经济发展的瓶颈,究其原因,关键是缺少科研院所的依托和高层次人才匮乏,产业转型升级,必须在这方面有所突破。进一步深化与军工研究所合作,不断促进一批军工项目和军研成果在临海落地发展;以更优惠的政策,切实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的补助或奖励,大力鼓励企业积极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的、紧密型的合作关系,共建创新载体。
四、培育标杆企业
作为对“1217”工程培育的补充与完善,认真做好筛选一批具有快速成长潜力的小企业,在土地征用、税收、融资担保等方面设立专项扶持政策,建立临海市成长型小企业直通服务办公室,促使其在产品结构、科技创新、管理水平、市场开拓、人才支撑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促进50家左右的小企业在三年内达到亿元以上规模,成为临海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标杆企业和新的增长点。
五、发展循环经济
一要完善考核体系。在对各镇(街道)和重点用能企业考核外,还要给各有关部门下达节能指标,签订节能责任状。二要严格控制高耗能项目上马。根据《临海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办法》对所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严格把关,高于临海市能耗水平的项目不得上马。三是积极引导企业加大节能投入。充分利用每年500万元的节能专项资金,以节能技改项目融资贴息和节能补贴的形式,引导企业加大节能投入。四是开展节能执法监督检查。五是继续开展清洁生产审核。2010年计划再安排15家企业进行清洁生产试点,争取省级绿色企业1家,台州市绿色企业4家。
六、提升管理素质
鼓励企业实施产权制度改革,改变投资主体单一的格局,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逐步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2010年启动精细化管理“5111”工程,即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市树立10家精细化管理示范企业,推进100家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培训企业精细化管理人员1000人次以上,基本实现产值5000万元以上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导入与提升。引导中小企业向生产专业化方向发展,形成以重点企业为龙头,其他中小企业为其配套的格局。加强对企业家思维理念提升的培训,继续办好企业家大讲堂,扩大在临海开办的MBA高级研修班规模,并启动企业内训工作,形成完整的企业高中层管理人员及一线实务管理人员培训提高体系,为转型升级提供人才资源支撑。
七、营造良好环境
积极组织各类银企见面会、推介会等,搭建银企互动平台;积极探索多渠道融资和担保渠道,鼓励成长型企业实施股份有限公司改造,扩大股权吸引资金、与风险投资机构合作扩充资金,或者通过未上市股权交易实现再融资与管理创新。继续抓好临海已建成的信用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的跟踪服务工作。继续深化市领导及市级机关、部门中层以上干部联系规模上企业制度,为企业发展提供全程服务;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帮助企业解决运行中碰到的问题和困难,减少企业在行政审批方面所耗的精力和时间。特别是对行政审批上的条条框框,要勇于突破,敢于创新,建立一个无障碍的创业环境。
(作者何宝珍系浙江省临海市工业经济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