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安全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和保障。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做好园内安全工作尤为重要。目前社会环境复杂多变,校园暴力呈现上升的态势,严重影响了幼儿园的教学管理。幼儿的成长经历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正处于特殊的成长阶段,身心脆弱、自我保护意识差,很容易受到伤害,同时也会影响到其成长。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防范措施,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幼儿园;安全管理;教师;家长
一、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的意义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不断攀升,只要有一部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实现上网服务,儿童可以借助于任何一部智能手机接触到网络。受网络的影响,特别是社会多元化的影响和社会诚信的影响,一些有碍于儿童健康成长的因素不断涌现,学校幼儿园安全形势日趋复杂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的需要
孩子离开家,走进幼儿园,就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集体环境的重要阶段,儿童缺乏纪律意识,自我意识正在逐渐形成,如果这一时期,儿童缺乏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就会对儿童的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在心理上造成一定的阴影,甚至会影响到儿童以后的成长进步。因此,幼儿园要加强安全教育管理,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才能使幼儿避免伤害,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二)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是有效防范意外伤害的需要
幼儿由于年龄小、体质弱、自律意识差,对世界充满好奇,如果幼儿园疏于管理,极易发生意外事件。再加上一些幼儿园由于管理制度不规范,防范设施不配套,管理人员、教职员工的责任心不强,导致一些不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类似的新闻不时地登上报端,比如:校车事件、儿童伤害事件、教师虐待儿童事件等,给孩子的身心造成创伤。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可以促进儿童形成一定的安全意识,尽量减少不安全问题的发生。
(三)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是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需要
近年来幼儿园发生一些安全事件,导致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关系紧张,双方产生隔阂,很难实现教育互动,从而制约幼儿园教学质量的提升。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创造一个相对和谐稳定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学习、成长,可以使幼儿园有更多的精力来进行教学研究,从而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
二、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幼兒园和教师缺乏安全意识
我国教育部门对幼儿安全问题非常重视,为了实现安全工作,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在《幼儿园管理条例》中,规定了教师的安全工作的职责、保育员安全工作的职责、幼儿接送制度、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等。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教师待遇条件差、自身素质不高等原因,保障幼儿安全的工作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幼儿园安全管理意识不强。一些幼儿园,特别是一些私立幼儿园,过分追求学生素质教育、双语教育等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而对于安全管理方面的重视和投入程度明显较低,导致对员工的安全管理教育培养不足,教职员工的安全意识较低,给以后的教学管理造成一定隐患。幼儿园安全管理的隐患,在于有的幼儿园没有把安全教育管理放在应有的位置,幼儿园的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相关防护设施,缺乏安全员,或者安全员责任不明,分工不到位,员工之间相互推诿扯皮,导致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有的幼儿园则存在消防、安全防护设施老化等问题,但没有引起管理层的重视。
(二)家庭教育中缺少安全教育内容
中国家长在处理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更多的是关注于孩子的学习,而对于学习以外的内容关注度较低。对于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家长对孩子讲述较少,使孩子较少能够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做出正确的反应。尤其是一些幼儿园家长对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教育不重视,存在一种把孩子交给幼儿园,一切了事的思想,忽视了自身的责任,使孩子缺乏应有的安全教育。
三、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的措施
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安全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和保障。幼儿正处在身心发育的最初阶段,心理、生理机能尚未得到全面发展,个体认知水平较低,安全意识薄弱,自我防范能力差,更容易受到伤害和发生意外事故。因此,幼儿园应该改善对幼儿安全管理的策略,加强管理措施,认真做好园内安全工作。
(一)建立强有力的人员机制和工作机制,为幼儿园安全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力量支持
人员和机制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在幼儿园安全工作中,首先一定要建立“主要领导负责、分管领导统筹、条块紧密结合、纵横到底到边、不留任何死角”的工作机制。一是要加强组织建设。要在园长的直接领导下,实现以分管副园长为轴心,以各部门为主线,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校园安全工作网络,对安全工作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规范管理。同时,要明确安全工作职责,夯实工作责任,做到定人、定岗、定责,使安全工作责任层层明确、责任到人。二是要加强制度建设。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预案,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三是要加强队伍建设。要组建以领导班子为主的安全管理队伍、以班主任和各部室人员为主的安全员队伍和以门卫、警务室人员为主的安全防卫队伍,有效增强安全工作力量,形成园内人人都是安全管理者、人人都是安全工作员的良好局面。
(二)提高教师的素质,增强教师的安全责任感
第一,幼儿园的工作是极其繁琐的,幼儿在一日生活中,随时可能发生安全事故,这就要求老师要有极强的责任心,要做到非常细心,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引导幼儿树立安全意识,及时排除不安全隐患,防止事故的发生。安全工作要坚持教育为先,防教结合。因此,在健全机构、加强教育的基础上,一定要将制度和措施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做到教育和防范的紧密结合。一是要坚持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活动。定期组织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和各班主任开展园内安全大排查活动,坚持做到部位不放过,环节不疏漏,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及时排除不安全隐患,防止事故发生,确保师幼人身安全和公共财产不受侵害。二是要开展“安全主题教育月”活动。每学期都把开学的第一个月确定为“安全主题教育月”,集中组织开展主题讲座、安全故事赛、安全作品展评等丰富多彩的安全主题活动,将安全工作推向深入。三是要开展安全应急大演练活动。每学期都要组织一次地震、火灾等突发事件的紧急疏散和安全逃生的演练活动,切实增强师幼处理突发事件、自护自救的能力。 幼儿园机构应该真正走人到孩子的生活中去,切实了解情况,结合各班幼儿年龄特点与知识水平情况,检查孩子身边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有隐患,则需要及时制定科學合理的对策,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笔者所在幼儿园的园领导及安全组织部不定时地对幼儿园各个角落进行安全大排查,并深入到大中小各个班级进行检查,如发现玩具有破损,则及时进行更换,防止玩具划破幼儿身体;发现教室内墙角塑胶有脱落现象,便一一进行排查,及时更新;定时检查幼儿的睡床,如发现有破损、声响、螺丝松的现象,则及时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修理,等等。
第二,抓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加强教职工的整体安全意识,提高处理意外安全事故的能力。幼儿园是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的乐园,每位幼儿都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因此幼教机构不允许存在任何安全问题。这就需要幼儿园这个大集体必须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与意外事故处理能力。例如:生活中出现安全问题,教师能解决的则自己迅速处理,不能解决的则及时向相应负责人报告,让负责人及时作出对策,排除安全问题。
第三,抓好园内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防触电防溺水、玩具安全、生活安全等,做到面面俱到。园内方面的安全都应有相应的负责部门,真正把每个环节做到位,落到实处,这就要求园内全体教职工要高度负责,严格要求自己,对孩子负责,对生命负责。例如,笔者所在幼儿园会定期开展各部门进行安全检查工作,相互监督,并不断提高各部门安全工作水平。
(三)开展寓教于乐的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
幼儿处于成长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养成的习惯将会对其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一时期,幼儿的安全意识、自我防范意识都十分脆弱,孩子的理解能力等方面还十分有限。因此,幼儿园要通过播放有关安全的动画片、影像作品等,将自我保护,危险环境识别,使用110,120,119报警电话等知识传递给幼儿,使孩子们树立初步的安全意识。其次,幼儿园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寓教于乐的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孩子们的安全参与度,建立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同时,尽可能打造安全良好的硬件环境,在相关位置张贴有关安全的宣传画、动漫等,让孩子们能够时时关注到这些安全信息,以日常生活来培养良好的安全意识。学龄前儿童正处于游戏期,在游戏中进行学习可以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完《斑马线》后,为了提高幼儿的交通规则意识,笔者和孩子们一起在活动室布置十字路口.斑马线、红路灯、人行道等,让幼儿分别扮演司机、行人、警察等角色,模仿马路上的情景,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掌握交通规则。
主题教育活动是笔者所在幼儿园安全教育课程的主要形式。开学初期,笔者结合本学期的教材,开展了《安全小卫士》的主题教育活动,结合事故案例分析,对幼儿进行安全自我保护教育。例如,在《课堂安全》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先帮助幼儿认识交通标志,进而大家一起观察活动室环境,寻找安全隐患并进行记录,同时讨论怎样才能够避免这些危险,等等。最后将这些内容布置在班级的环境中,使幼儿时时感受到安全教育,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幼儿在园内时,教师也可以通过一些生活现象教育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如:幼儿洗手时,要提醒幼儿尽量不要把水洒到地上,以免滑倒;排队的时候不要推也不要挤,小心摔跤;吃饭的时候不要说话,免得呛到,等等。幼儿每次有进步时,老师要及时地进行肯定和表扬,增强幼儿的自豪感,强化他们保持安全意识的决心,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四)家园合作,共同确保幼儿安全健康成长
幼儿在家的时间多于幼儿园,幼儿的思想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受家庭的影响,安全意识的形成与否与家庭教育也息息相关。同时,家一园互动也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方面,可以有效地提高学校教育的实效。幼儿园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充分利用互联网、QQ、飞信、微信等平台,加强对家长相关安全管理知识的培训,加强有关孩子安全管理方面的沟通交流,实现两位一体化的安全管理教育格局。联系家长建立幼儿安全保护能力培养标准,广泛征求家长的意见,强化“园一家”协同。为此,笔者所在幼儿园召开了家长会,向家长发放了“幼儿自我保护能力”问卷调查表。从家长反馈的信息表来看,我们发现:虽然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但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却忽视了对孩子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加大对家长有关孩子自我保护方面的知识的培训力度,通过园内家长会、校信通、微信平台等,广泛宣传有关孩子安全方面的知识和自我保护方面的技能,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和理解,从而有效提高安全教育管理的水平和质量,确保幼儿园有一个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
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同时,它也是一项涉及全局的重要基础性工程,必须引起幼儿园和教育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研究切实可行的对策,确保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见实效。
[关键词]幼儿园;安全管理;教师;家长
一、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的意义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不断攀升,只要有一部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实现上网服务,儿童可以借助于任何一部智能手机接触到网络。受网络的影响,特别是社会多元化的影响和社会诚信的影响,一些有碍于儿童健康成长的因素不断涌现,学校幼儿园安全形势日趋复杂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的需要
孩子离开家,走进幼儿园,就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集体环境的重要阶段,儿童缺乏纪律意识,自我意识正在逐渐形成,如果这一时期,儿童缺乏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就会对儿童的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在心理上造成一定的阴影,甚至会影响到儿童以后的成长进步。因此,幼儿园要加强安全教育管理,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才能使幼儿避免伤害,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二)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是有效防范意外伤害的需要
幼儿由于年龄小、体质弱、自律意识差,对世界充满好奇,如果幼儿园疏于管理,极易发生意外事件。再加上一些幼儿园由于管理制度不规范,防范设施不配套,管理人员、教职员工的责任心不强,导致一些不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类似的新闻不时地登上报端,比如:校车事件、儿童伤害事件、教师虐待儿童事件等,给孩子的身心造成创伤。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可以促进儿童形成一定的安全意识,尽量减少不安全问题的发生。
(三)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是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需要
近年来幼儿园发生一些安全事件,导致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关系紧张,双方产生隔阂,很难实现教育互动,从而制约幼儿园教学质量的提升。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创造一个相对和谐稳定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学习、成长,可以使幼儿园有更多的精力来进行教学研究,从而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
二、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幼兒园和教师缺乏安全意识
我国教育部门对幼儿安全问题非常重视,为了实现安全工作,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在《幼儿园管理条例》中,规定了教师的安全工作的职责、保育员安全工作的职责、幼儿接送制度、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等。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教师待遇条件差、自身素质不高等原因,保障幼儿安全的工作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幼儿园安全管理意识不强。一些幼儿园,特别是一些私立幼儿园,过分追求学生素质教育、双语教育等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而对于安全管理方面的重视和投入程度明显较低,导致对员工的安全管理教育培养不足,教职员工的安全意识较低,给以后的教学管理造成一定隐患。幼儿园安全管理的隐患,在于有的幼儿园没有把安全教育管理放在应有的位置,幼儿园的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相关防护设施,缺乏安全员,或者安全员责任不明,分工不到位,员工之间相互推诿扯皮,导致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有的幼儿园则存在消防、安全防护设施老化等问题,但没有引起管理层的重视。
(二)家庭教育中缺少安全教育内容
中国家长在处理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更多的是关注于孩子的学习,而对于学习以外的内容关注度较低。对于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家长对孩子讲述较少,使孩子较少能够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做出正确的反应。尤其是一些幼儿园家长对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教育不重视,存在一种把孩子交给幼儿园,一切了事的思想,忽视了自身的责任,使孩子缺乏应有的安全教育。
三、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的措施
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安全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和保障。幼儿正处在身心发育的最初阶段,心理、生理机能尚未得到全面发展,个体认知水平较低,安全意识薄弱,自我防范能力差,更容易受到伤害和发生意外事故。因此,幼儿园应该改善对幼儿安全管理的策略,加强管理措施,认真做好园内安全工作。
(一)建立强有力的人员机制和工作机制,为幼儿园安全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力量支持
人员和机制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在幼儿园安全工作中,首先一定要建立“主要领导负责、分管领导统筹、条块紧密结合、纵横到底到边、不留任何死角”的工作机制。一是要加强组织建设。要在园长的直接领导下,实现以分管副园长为轴心,以各部门为主线,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校园安全工作网络,对安全工作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规范管理。同时,要明确安全工作职责,夯实工作责任,做到定人、定岗、定责,使安全工作责任层层明确、责任到人。二是要加强制度建设。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预案,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三是要加强队伍建设。要组建以领导班子为主的安全管理队伍、以班主任和各部室人员为主的安全员队伍和以门卫、警务室人员为主的安全防卫队伍,有效增强安全工作力量,形成园内人人都是安全管理者、人人都是安全工作员的良好局面。
(二)提高教师的素质,增强教师的安全责任感
第一,幼儿园的工作是极其繁琐的,幼儿在一日生活中,随时可能发生安全事故,这就要求老师要有极强的责任心,要做到非常细心,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引导幼儿树立安全意识,及时排除不安全隐患,防止事故的发生。安全工作要坚持教育为先,防教结合。因此,在健全机构、加强教育的基础上,一定要将制度和措施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做到教育和防范的紧密结合。一是要坚持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活动。定期组织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和各班主任开展园内安全大排查活动,坚持做到部位不放过,环节不疏漏,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及时排除不安全隐患,防止事故发生,确保师幼人身安全和公共财产不受侵害。二是要开展“安全主题教育月”活动。每学期都把开学的第一个月确定为“安全主题教育月”,集中组织开展主题讲座、安全故事赛、安全作品展评等丰富多彩的安全主题活动,将安全工作推向深入。三是要开展安全应急大演练活动。每学期都要组织一次地震、火灾等突发事件的紧急疏散和安全逃生的演练活动,切实增强师幼处理突发事件、自护自救的能力。 幼儿园机构应该真正走人到孩子的生活中去,切实了解情况,结合各班幼儿年龄特点与知识水平情况,检查孩子身边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有隐患,则需要及时制定科學合理的对策,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笔者所在幼儿园的园领导及安全组织部不定时地对幼儿园各个角落进行安全大排查,并深入到大中小各个班级进行检查,如发现玩具有破损,则及时进行更换,防止玩具划破幼儿身体;发现教室内墙角塑胶有脱落现象,便一一进行排查,及时更新;定时检查幼儿的睡床,如发现有破损、声响、螺丝松的现象,则及时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修理,等等。
第二,抓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加强教职工的整体安全意识,提高处理意外安全事故的能力。幼儿园是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的乐园,每位幼儿都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因此幼教机构不允许存在任何安全问题。这就需要幼儿园这个大集体必须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与意外事故处理能力。例如:生活中出现安全问题,教师能解决的则自己迅速处理,不能解决的则及时向相应负责人报告,让负责人及时作出对策,排除安全问题。
第三,抓好园内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防触电防溺水、玩具安全、生活安全等,做到面面俱到。园内方面的安全都应有相应的负责部门,真正把每个环节做到位,落到实处,这就要求园内全体教职工要高度负责,严格要求自己,对孩子负责,对生命负责。例如,笔者所在幼儿园会定期开展各部门进行安全检查工作,相互监督,并不断提高各部门安全工作水平。
(三)开展寓教于乐的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
幼儿处于成长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养成的习惯将会对其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一时期,幼儿的安全意识、自我防范意识都十分脆弱,孩子的理解能力等方面还十分有限。因此,幼儿园要通过播放有关安全的动画片、影像作品等,将自我保护,危险环境识别,使用110,120,119报警电话等知识传递给幼儿,使孩子们树立初步的安全意识。其次,幼儿园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寓教于乐的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孩子们的安全参与度,建立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同时,尽可能打造安全良好的硬件环境,在相关位置张贴有关安全的宣传画、动漫等,让孩子们能够时时关注到这些安全信息,以日常生活来培养良好的安全意识。学龄前儿童正处于游戏期,在游戏中进行学习可以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完《斑马线》后,为了提高幼儿的交通规则意识,笔者和孩子们一起在活动室布置十字路口.斑马线、红路灯、人行道等,让幼儿分别扮演司机、行人、警察等角色,模仿马路上的情景,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掌握交通规则。
主题教育活动是笔者所在幼儿园安全教育课程的主要形式。开学初期,笔者结合本学期的教材,开展了《安全小卫士》的主题教育活动,结合事故案例分析,对幼儿进行安全自我保护教育。例如,在《课堂安全》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先帮助幼儿认识交通标志,进而大家一起观察活动室环境,寻找安全隐患并进行记录,同时讨论怎样才能够避免这些危险,等等。最后将这些内容布置在班级的环境中,使幼儿时时感受到安全教育,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幼儿在园内时,教师也可以通过一些生活现象教育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如:幼儿洗手时,要提醒幼儿尽量不要把水洒到地上,以免滑倒;排队的时候不要推也不要挤,小心摔跤;吃饭的时候不要说话,免得呛到,等等。幼儿每次有进步时,老师要及时地进行肯定和表扬,增强幼儿的自豪感,强化他们保持安全意识的决心,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四)家园合作,共同确保幼儿安全健康成长
幼儿在家的时间多于幼儿园,幼儿的思想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受家庭的影响,安全意识的形成与否与家庭教育也息息相关。同时,家一园互动也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方面,可以有效地提高学校教育的实效。幼儿园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充分利用互联网、QQ、飞信、微信等平台,加强对家长相关安全管理知识的培训,加强有关孩子安全管理方面的沟通交流,实现两位一体化的安全管理教育格局。联系家长建立幼儿安全保护能力培养标准,广泛征求家长的意见,强化“园一家”协同。为此,笔者所在幼儿园召开了家长会,向家长发放了“幼儿自我保护能力”问卷调查表。从家长反馈的信息表来看,我们发现:虽然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但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却忽视了对孩子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加大对家长有关孩子自我保护方面的知识的培训力度,通过园内家长会、校信通、微信平台等,广泛宣传有关孩子安全方面的知识和自我保护方面的技能,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和理解,从而有效提高安全教育管理的水平和质量,确保幼儿园有一个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
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同时,它也是一项涉及全局的重要基础性工程,必须引起幼儿园和教育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研究切实可行的对策,确保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见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