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南针”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awangh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不少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学习自觉性不高,两极分化严重,整天沉迷网络,不思进取,游离于课堂之外,有的学生甚至逃学,实在不好教。这种学习困境,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家庭、社会、学校等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特别是长期处在教育教学实践第一线的教师,最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个性差异和学习需要。理应反思:我们的教育理念是否与时俱进,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我们的教学策略是否促进学生和谐发展,适合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兴趣需要?我们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否结合学生实际,更易于突出重点和解决难点?
  的确,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厚,或多或少跟我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有关。笔者经过多年实践发现,利用导学案科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促使学生从过去漫无边际的预习转变为有目标、有方向、有步骤地学习,将过去枯燥乏味地背、记教科书转变为用教科书去理解或建构相应的知识内容和体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课堂生成明显提高,课题效益显著。
  导学案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组成元素,它不仅承载着三维目标、学习过程和学法指导,同时也呈现课堂流程和课堂模式,更能体现一个教师的教育观、生命观和教科书素养。使用导学案的目的是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导学案的设计上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内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分层推进,有序探究,动态生成。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社会热点,贴近生活生产,富有有时代气息,体现学科特点是导学案一个鲜明的优点。下面笔者就有关导学案的编写谈谈自己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第一是吃透教科书。教科书作为构成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不仅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信息资源,更是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工具及手段。无论是教师对导学案的编写还是学生的学习都离不开教科书。因此,编写前要深入学习、查阅资料、吃透教材,根据三维目标的具体要求,掌握知识脉络,明确重点和难点、弄清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拓展提升点,选择有效的教法学法,寻找规律,挖掘情感因素,为导学案的编写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是创造性地开发和使用教科书。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化学新课程改革,十分重视教科书作为教学信息资源的功能,同时也强调教科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教科书已不再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唯一依据,而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一种范例和参考素材。这就要求在新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再是教科书内容的简单传授者,而应成为教科书的二次开发者,教师要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教学的实际进程,进行创造性地开发和使用教科书,以教科书所提供的范例为素材,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情境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析归纳、动态生成。
  第三是落实三维目标。导学案的编写要围绕本校学生实际、单元教学要求和课后练习,每课设置有相应的学习目标。整个导学案必须贯彻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主旨,紧扣学习目标的落实来设置学习问题和学习过程。目标定什么,就学什么、练什么、测什么。所有的导学环节和课堂检测及课后作业都必须和学习目标相对应,为全面实现课程目标服务。
  第四是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导学案的编写力求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即把知识转化为导学的问题、合作探究的问题,将问题由易到难按阶梯式呈现。同时重视把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体现“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STS教育理念。
  第五是加强反思,不断完善导学案。杜威在其著作《我们怎样思维》中讲到:“教师的成长和发展的第一步,就在于教师自身的反思。”对我们来讲,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还处在初级阶段,要达到新课改的要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加强反思:对教材的理解,包括对教材编者的意图、教材所体现的课程价值及教育功能理解是否透彻、到位?教学目标界定得是否准确、具体?教学重难点确定是否恰当?对教材的调整、挖掘是否科学合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补充导学案,使导学案更科学、更实用、更有效。
  科学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展示自己,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是新时期教师新的教学策略。学生学习的需要已经成为广大中小学教师的迫切“需要”。教师应该认真研究学生的年龄特点、教育背景、个性特点,使我们的教育立足于学生需要的基础之上。只有建立在学生需要的基础上,学生的自主学习才会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卢巍.化学教学指导书[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黄晓)
其他文献
弹指一挥间,已从教十多年。回眸教学路上的点点滴滴,感慨颇多。为什么仅有初中学历的魏书生能够脱颖而出,成为教学名师,而许多毕业于名牌师范大学的教师在教学路上却建树不大呢?再环顾周边,很多大学毕业的教师他们的教学成绩比不上专科的教师。这些现象是什么因素使然呢?我认为关键的原因是爱与责任。  一、爱是教师起码的道德要求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师前进的动力。因为有爱,我们才能够抛弃人世间功名利禄的诱
做一个轻松的班主任并不难,班主任在实行班级管理中要讲究艺术和方法,要创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熏陶学生思想,推动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以下是我从事班主任工作以来的见解。  一、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  在德育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如学习《弟子规》《论语》《三字经》等经典书籍,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从而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美德、良好的风范、高雅的情趣、坚韧的意志。根据
人是有差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作为班主任,除了通过班队会等集体教育学生外,还应细心做好个别教育工作。班主任对学生的个别教育工作,既包括优等生的培育和学困生的工作——“两头”;也包括中等生的扶持工作——“中间”。  一、做好优等生的培育工作  优等生一般是指那些学习好、思想好,可以作为其他学生学习、仿效的榜样的学生。班主任既要对他们好的地方给予肯定,又要指出他们不够的地方,并采取有效的办法,激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能引导他们认识世界和渴望获得知识技能的心理倾向,从而活跃课堂气氛,让每一堂美术课都散发出灿烂的光芒。本课主要的学习内容是人物脸部的比例、表情特点,人物头部的基本结构以及头像的基本写生方法等知识,让学生明白人的形象最为生动,又富于动态、表情和个性特点的变化。因此,要画好人物形象就需要较强的观察力、理解力和较高的素描技巧。人物头像的写生练习是获得这些能力和技巧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元代陶宗仪曾对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有过精彩而贴切的比喻。他说:“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是也。”我想作乐府然,作其他文章亦然,尤其是中高考这类限时应试作文更应该如此。中高考的作文阅卷工作可谓时间紧,任务重,每位评卷员每天几乎都得评阅200来份试卷。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要是你的文章具有高昂的“凤头”,丰满的“猪肚”,刚劲的“豹尾”,则会吸引读者,令评卷人眼前一亮、爱不释手,
【真题再现】  2013年福建高考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70分)  我仰望着夜空,感到一阵惊恐;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哦,不能!为了拒绝这种“自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  上面的材料,引起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标题自拟;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推进新一轮课改目标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切入点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下面笔者结合自己长期的教学教研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谈几点看法,旨在引发更多、更广泛的思考。  一、追求和谐课堂,开启学生心扉  和谐课堂是课堂教学状态的价值追求,
新课程改革下的美术评价机制需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需重视对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它是学生学习效果的总结,同时要有利于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反思和教学能力的提升。本文通过兴趣爱好评价、创意无限评价、结果展示评价这三方面的全程评价模式来塑造品质课堂的新评价模式。  大家还记得凤凰卫视的谈话类节目《锵锵三人行》吗?由主持人窦文涛与两岸三地传媒界之精英名嘴,一起
一、 从福建的高考作文说开去  【2011年福建高考作文题】  根据以下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袁隆平说,我的工作让我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使我有了个好身体……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各个教学体系都在进行创新改革,生活化教学模式就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英语不仅是初中阶段的重点学科,更是一项大家应该掌握的技能,因此,应逐步将生活化教学策略引入初中英语课堂。英语生活化教学,就是以生活为基础、打破常规、遵循应用第一的原则,将所学的英语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将英语学习从课堂带到家庭、社会中,从知识层面深入精神层面,将学习目的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使学习英语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