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更要想方设法,充分利用朗读这个教学手段,有目的地、合理地、有重点地加强朗读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加强朗读 教学 实践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书是读懂的,也是能读懂的。很多教师担心学生不能读书,读不懂书,于是采取深挖细掘,把自己或他人的读书感受一股脑儿和盘托出,灌给学生,结果学生昭少昏多,浪费了大量时间,这样的教学效率是非常低下的。特别是到了初中,很多教师都认为朗读不应重视,因为其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这一点看法是错误的,因为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各个阶段都应重视朗读教学,要求加强阅读实践,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实践能力,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达成这一目标,非一蹴而就能实现,必须加强朗读训练,做到坚持不懈、狠抓不松劲。下面,我结合自身初中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加强朗读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精心选择朗读内容
由于初中阶段读书方式很多,作为其中之一的朗读,不仅读书费时,速度慢,还不利于提高阅读能力。因此,有的老师认为干脆就采用默读或其他的速读方式进行,这是被弃之的重要原因。其实,我也认为初中阶段的朗读不应在多,而应在质上,即需要我们精心挑选朗读内容,特别是有感情的内容,需要我们深掘来读,即朗读内容必须精彩、有代表性。如果课堂上朗读内容过多,学生读得口干舌燥,还有什么兴趣可言?再说,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教学目标更难实现。因此,教学前,我们应结合内容和学情实际,根据学年总体目标,挑选文中有助于内容学习和表现的重点段、难点段、语句优美的段,来作为朗读训练的载体。例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篇课文,是文言小说,虽然篇幅较长,理解有点难度,但我们还是可以选取其中部分精彩内容作为朗读平台,紧抓住此课的高潮部分“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进行诵读——分析。伸张正义、惩治恶人的“三拳”,一拳一个落点,一拳一个比喻,一拳比一拳厉害,则不仅让学生觉得解气、解恨,更在学生朗读中把一个英勇非凡、武艺高强的“梁山好汉”形象刻画了出来。学生在自由朗读、小组读、老师范读等朗读训练中,理解掌握了文章的重点内容、精彩语句、文章的中心和写作特色。如果不抓住“三拳”这个重点和难点段落来下功夫,而采用全文朗读的方法,不仅费时耗力,还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朗读,选择关键内容是取得朗读教学效果的关键。
二、引导体会文中情感
良好的朗读方法是提高朗读效果的重要保证。而能正确领会文中情感又是我们达到有感情朗读的重要前提。初中学生虽然经过小学六年的朗读训练,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朗读方法和技巧,但要真正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还需要我们培养学生体会文章情感的能力,这样才能让他们带着正确的情感去朗读,实现声情并茂的效果。所以,在初中语文朗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领会文中情感是我们朗读教学的重点。
(一)确定朗读基调。朗读基调,是由贯穿全文的情感色调决定的。要确定朗读基调,就要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感情色彩以及作者的写作动机。例如,同是以海燕作为题材、篇目的两篇抒情散文,高尔基的作品,用象征手法热情讴歌革命先驱者渴望革命、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郑振铎的作品则以细腻的笔触写景状物,借托海燕抒发了绵绵乡思。读前文,应给听者以昂扬热烈、乐观向上的感受。對于郑振铎的作品,因其思想内容、情感色彩、写作意图与前文迥异,所以朗读时语调适当地舒缓低沉些,方能造成一种清幽宁静、柔曼怡人的意境。
(二)理出情感层次。朗读中,有效的朗读是披文入情。因此,在搭建朗读平台后,还应该理出感情变化的层次,使通篇形成不同的音色对比,这样才会在朗读中形成抑扬顿挫之感。例如,在教学《忆秦娥·娄山关》一文时,我们知道,这首词是红军在长征途中的一次战斗失利后,毛主席在马背上哼成的。贯穿于这首词中的情调起伏迭宕,变化较大。词的上阕,以凄风、哀鸿、晨霜、冷月几种景物构成一个凄紧萧杀的意境,再用杂沓的马蹄声、如咽的喇叭响,渲染了悲壮苍凉的气氛。朗读这一段时,声调应是低缓凝重的。词的下阕,感情变化较大。“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两句,表达了红军将士蔑视困难、飞跃关山的雄心壮志,可谓是声震五岳,气吞万里,读的音调应该高亢激越,给人以力的感受。最后三句:“从头越,苍山似海,残阳如血”,可以说是对漫长征途的展望。这不单是景物的描写,也是对革命战争艰巨性残酷性的艺术概括。读这样的几句诗,需把声调降得稍低些、稍慢些,给听者以沉稳刚毅的感觉。短短几句,情感发生一起一伏再起的变化,而我们朗读就应把这情感的变化通过语速、语调的变化表现出来。
三、丰富学生的朗读方式
单一的朗读方式会认为生腻,也会失去朗读兴趣。因此,要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和能力,形成朗读习惯,我们就必须丰富朗读方式,通过变换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实践中,我们可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全班齐读、小组读、男女分读、分角色读、老师范读、同桌读等等。要收到良好的朗读教学效果,一定要做到课前认真钻研、精心设计,根据不同的文章内容、不同的课堂气氛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力求让学生在读的实践中,提高朗读的能力。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更要想方设法,充分利用朗读这个教学手段,有目的地、合理地、有重点地加强朗读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快地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更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感情。可见,紧紧抓住“朗读”这一手段,能提高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加强朗读 教学 实践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书是读懂的,也是能读懂的。很多教师担心学生不能读书,读不懂书,于是采取深挖细掘,把自己或他人的读书感受一股脑儿和盘托出,灌给学生,结果学生昭少昏多,浪费了大量时间,这样的教学效率是非常低下的。特别是到了初中,很多教师都认为朗读不应重视,因为其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这一点看法是错误的,因为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各个阶段都应重视朗读教学,要求加强阅读实践,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实践能力,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达成这一目标,非一蹴而就能实现,必须加强朗读训练,做到坚持不懈、狠抓不松劲。下面,我结合自身初中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加强朗读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精心选择朗读内容
由于初中阶段读书方式很多,作为其中之一的朗读,不仅读书费时,速度慢,还不利于提高阅读能力。因此,有的老师认为干脆就采用默读或其他的速读方式进行,这是被弃之的重要原因。其实,我也认为初中阶段的朗读不应在多,而应在质上,即需要我们精心挑选朗读内容,特别是有感情的内容,需要我们深掘来读,即朗读内容必须精彩、有代表性。如果课堂上朗读内容过多,学生读得口干舌燥,还有什么兴趣可言?再说,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教学目标更难实现。因此,教学前,我们应结合内容和学情实际,根据学年总体目标,挑选文中有助于内容学习和表现的重点段、难点段、语句优美的段,来作为朗读训练的载体。例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篇课文,是文言小说,虽然篇幅较长,理解有点难度,但我们还是可以选取其中部分精彩内容作为朗读平台,紧抓住此课的高潮部分“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进行诵读——分析。伸张正义、惩治恶人的“三拳”,一拳一个落点,一拳一个比喻,一拳比一拳厉害,则不仅让学生觉得解气、解恨,更在学生朗读中把一个英勇非凡、武艺高强的“梁山好汉”形象刻画了出来。学生在自由朗读、小组读、老师范读等朗读训练中,理解掌握了文章的重点内容、精彩语句、文章的中心和写作特色。如果不抓住“三拳”这个重点和难点段落来下功夫,而采用全文朗读的方法,不仅费时耗力,还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朗读,选择关键内容是取得朗读教学效果的关键。
二、引导体会文中情感
良好的朗读方法是提高朗读效果的重要保证。而能正确领会文中情感又是我们达到有感情朗读的重要前提。初中学生虽然经过小学六年的朗读训练,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朗读方法和技巧,但要真正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还需要我们培养学生体会文章情感的能力,这样才能让他们带着正确的情感去朗读,实现声情并茂的效果。所以,在初中语文朗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领会文中情感是我们朗读教学的重点。
(一)确定朗读基调。朗读基调,是由贯穿全文的情感色调决定的。要确定朗读基调,就要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感情色彩以及作者的写作动机。例如,同是以海燕作为题材、篇目的两篇抒情散文,高尔基的作品,用象征手法热情讴歌革命先驱者渴望革命、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郑振铎的作品则以细腻的笔触写景状物,借托海燕抒发了绵绵乡思。读前文,应给听者以昂扬热烈、乐观向上的感受。對于郑振铎的作品,因其思想内容、情感色彩、写作意图与前文迥异,所以朗读时语调适当地舒缓低沉些,方能造成一种清幽宁静、柔曼怡人的意境。
(二)理出情感层次。朗读中,有效的朗读是披文入情。因此,在搭建朗读平台后,还应该理出感情变化的层次,使通篇形成不同的音色对比,这样才会在朗读中形成抑扬顿挫之感。例如,在教学《忆秦娥·娄山关》一文时,我们知道,这首词是红军在长征途中的一次战斗失利后,毛主席在马背上哼成的。贯穿于这首词中的情调起伏迭宕,变化较大。词的上阕,以凄风、哀鸿、晨霜、冷月几种景物构成一个凄紧萧杀的意境,再用杂沓的马蹄声、如咽的喇叭响,渲染了悲壮苍凉的气氛。朗读这一段时,声调应是低缓凝重的。词的下阕,感情变化较大。“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两句,表达了红军将士蔑视困难、飞跃关山的雄心壮志,可谓是声震五岳,气吞万里,读的音调应该高亢激越,给人以力的感受。最后三句:“从头越,苍山似海,残阳如血”,可以说是对漫长征途的展望。这不单是景物的描写,也是对革命战争艰巨性残酷性的艺术概括。读这样的几句诗,需把声调降得稍低些、稍慢些,给听者以沉稳刚毅的感觉。短短几句,情感发生一起一伏再起的变化,而我们朗读就应把这情感的变化通过语速、语调的变化表现出来。
三、丰富学生的朗读方式
单一的朗读方式会认为生腻,也会失去朗读兴趣。因此,要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和能力,形成朗读习惯,我们就必须丰富朗读方式,通过变换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实践中,我们可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全班齐读、小组读、男女分读、分角色读、老师范读、同桌读等等。要收到良好的朗读教学效果,一定要做到课前认真钻研、精心设计,根据不同的文章内容、不同的课堂气氛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力求让学生在读的实践中,提高朗读的能力。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更要想方设法,充分利用朗读这个教学手段,有目的地、合理地、有重点地加强朗读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快地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更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感情。可见,紧紧抓住“朗读”这一手段,能提高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