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道翟裕康老师已经有20年了,但与他真正的接触还是在近两年。他不蛮干,善于思考,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智慧型的老师。翟老师的教学可圈可点的地方很多,我仅从教材处理这个角度尝试解读一下他的教学功力。
敢冒大不韪——一切从实际出发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内容以及呈现方式也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理念。在使用教材时也尽量考虑编写意图,但它不是“圣经”,对于不合实际的内容教师也应有取舍、重组、开发的权利。但翟老师在处理教材时有自己的想法,敢冒大不韪,合理地做出选择。
在教学周长的概念时(苏教版三年级),不少老师都安排学生动手测量树叶的周长,但翟老师发现这一设计存在弊端。首先树叶边缘是锯齿形的,形状不规划,造成了学生测量上的困难。其次花费的时间较多,三年级学生动手能力还不强,加上测量时测绳难以固定等因素,一般都需要8分钟左右的时间。另外,测量树叶的周长本身也没有实际意义。翟老师对这一环节进行了改进——用胶带纸圈代替树叶,这一改变让课堂上出现了另一番景象:大多数学生用细绳绕胶带纸一圈,然后拉直测出长度;有的学生在直尺上滚动一圈,直接得出周长;还有的学生将胶带纸剥下一圈贴在桌面上,用直尺量出长度。多样化的测量方法折射出的是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对教材的小小细节的处理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改变把学生从繁琐的机械的操作中解放了出来,取而代之的是学生思维的释放。这给我们的启示是:教材不是一尘不变的,一切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和课堂效率的提高。
诱导上当——引发认知冲突
曾经有人把翟老师的教学方法形象地称为“上当教学法”。是的,在他的课中经常会出现学生上当的情景。学生会“上当”,说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识不够清晰,或不够全面,或不够深入。诱导“上当”,就是让学生经历走弯路的过程,实则是一种体验,在上当的时候产生一种顿悟、反思,引起了学生的注意,调整自己前进的方向,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下面的案例: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材P3有余数的除法],教材编排思路是通过一道例题教学和“试一试”中一道习题的巩固练习,让学生“比较每道题里余数和除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这种安排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以及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能力。但实践后,发现这种教学方法对刚进入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思维要求较高,学生发现不了。这种发现只是算式形式上的发现,不能深入到实质,即使发现了,但不一定就理解。
翟老师的设计是这样的,例题教学后:
①有13个气球,分给4个小朋友,平均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列出横式,用竖式计算,13÷4=3(个)……1个);
②增加1个气球。想一想,现在平均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14÷4=3(个)……2个);
③再增加1个气球,平均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15÷4=3(个)……3个);
④师:13个气球分给4位小朋友,平均每人分3个,余1个。
14个气球分.N4位小朋友,平均每人分3个,余2个。
15个气球分给4位小朋友,平均每人分3个,余3个。
(语速加快)那么16个气球分给4位小朋友,平均每人分3个,余4个。同意的同学请起立。
站起来的同学一大片(上当了),但也有少数同学未起立。翟老师故作惊讶地说:这么多同学都同意,你们几个为什么不同意?
生:剩下的4个气球,每人还可以再分一个。这样平均每人就分了4个。应该是16÷4=4(个)(这时站起来的同学纷纷往下坐,知道上当了!)
翟老师顺势引导:如果这些气球平均分给5位小朋友,你认为余数不可能是几呢?为什么?(此时“余数比除数小”呼之即出)
翟老师对教材的处理,可以说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同时又利用学生的认知差异,引发矛盾冲突。学生的认识不是强加给的而是内化了的,是水到渠成的而不是有斧凿痕迹的。
别出心裁——咬定目标不放松
邀请翟老师指导课的学校、老师不少,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翟老师是一座金矿”,“点子”特多叫人拍案叫绝。为了让学生了解要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的必要性,翟老师没有采用书上的插图,而是将图书箱搬上了讲台。他认为教材只不过为我们教学提供了一个样例,教材告诉我们要从生活引入数学,并非让我们照着教材去讲。
师:这是什么?
生甲:图书箱。
生乙:卫生箱。
指名几位学生走上讲台看一看。
生丙:这是图书箱,我从上面看,上面写着“图书箱”。
师:这是哪个班的图书箱?
左边的学生齐说:三(1)班。
转向右边的学生:是三(1)班的吗?
学生说不知道,因为他们看不到左边的那个面。
至此,“从不同的方向看到的物体形状有时是不一样的”已经瓜熟蒂落。
打破常规——让学生做数学
我们先来看一看翟老师是如何帮助三年级学生建立“面积”这一概念的。
课前发给每位学生一张纸,上面画有两个图形:
师:请小朋友们拿出水彩笔,在这两个图形里面涂上颜色,要求全部涂满了。
生:涂色。
师:这两个图形哪个涂色部分大一些?哪个小一些?
生:第2个图形涂色部分大一些,第1个图形涂色部分小一些。
师:我们把第1个图形涂色部分的大小就叫做第1个图形的面积。(板书:面积)
师:第2个图形涂色部分的大小叫什么?
生:第2个图形涂色部分的大小就叫做第2个图形的面积。
师:这两个图形,哪个面积大一些?
生:第2个图形的面积大一些。
师:你能说出课桌面的面积是什么吗?
翟老师改变了教材程式化的处理方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做”出图形的面积,使图形面积的大小鲜亮地呈现出来,从而清晰地建立起了面积的概念。这一过程是学生体验的过程,它比教材中让学生“看看”黑板的表面和课本封面来得更有效,同时避免了“面积”与“周长”概念的混淆,使得概念得以明确分化。
从翟老师的课中,我们读出了他在教材处理方面表现出的开放的思想和求真、求实的态度,读出了他的科学、创新的教学理念和厚重的教学功力,更读出了他对事业的无比热爱和执著追求。
敢冒大不韪——一切从实际出发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内容以及呈现方式也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理念。在使用教材时也尽量考虑编写意图,但它不是“圣经”,对于不合实际的内容教师也应有取舍、重组、开发的权利。但翟老师在处理教材时有自己的想法,敢冒大不韪,合理地做出选择。
在教学周长的概念时(苏教版三年级),不少老师都安排学生动手测量树叶的周长,但翟老师发现这一设计存在弊端。首先树叶边缘是锯齿形的,形状不规划,造成了学生测量上的困难。其次花费的时间较多,三年级学生动手能力还不强,加上测量时测绳难以固定等因素,一般都需要8分钟左右的时间。另外,测量树叶的周长本身也没有实际意义。翟老师对这一环节进行了改进——用胶带纸圈代替树叶,这一改变让课堂上出现了另一番景象:大多数学生用细绳绕胶带纸一圈,然后拉直测出长度;有的学生在直尺上滚动一圈,直接得出周长;还有的学生将胶带纸剥下一圈贴在桌面上,用直尺量出长度。多样化的测量方法折射出的是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对教材的小小细节的处理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改变把学生从繁琐的机械的操作中解放了出来,取而代之的是学生思维的释放。这给我们的启示是:教材不是一尘不变的,一切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和课堂效率的提高。
诱导上当——引发认知冲突
曾经有人把翟老师的教学方法形象地称为“上当教学法”。是的,在他的课中经常会出现学生上当的情景。学生会“上当”,说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识不够清晰,或不够全面,或不够深入。诱导“上当”,就是让学生经历走弯路的过程,实则是一种体验,在上当的时候产生一种顿悟、反思,引起了学生的注意,调整自己前进的方向,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下面的案例: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材P3有余数的除法],教材编排思路是通过一道例题教学和“试一试”中一道习题的巩固练习,让学生“比较每道题里余数和除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这种安排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以及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能力。但实践后,发现这种教学方法对刚进入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思维要求较高,学生发现不了。这种发现只是算式形式上的发现,不能深入到实质,即使发现了,但不一定就理解。
翟老师的设计是这样的,例题教学后:
①有13个气球,分给4个小朋友,平均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列出横式,用竖式计算,13÷4=3(个)……1个);
②增加1个气球。想一想,现在平均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14÷4=3(个)……2个);
③再增加1个气球,平均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15÷4=3(个)……3个);
④师:13个气球分给4位小朋友,平均每人分3个,余1个。
14个气球分.N4位小朋友,平均每人分3个,余2个。
15个气球分给4位小朋友,平均每人分3个,余3个。
(语速加快)那么16个气球分给4位小朋友,平均每人分3个,余4个。同意的同学请起立。
站起来的同学一大片(上当了),但也有少数同学未起立。翟老师故作惊讶地说:这么多同学都同意,你们几个为什么不同意?
生:剩下的4个气球,每人还可以再分一个。这样平均每人就分了4个。应该是16÷4=4(个)(这时站起来的同学纷纷往下坐,知道上当了!)
翟老师顺势引导:如果这些气球平均分给5位小朋友,你认为余数不可能是几呢?为什么?(此时“余数比除数小”呼之即出)
翟老师对教材的处理,可以说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同时又利用学生的认知差异,引发矛盾冲突。学生的认识不是强加给的而是内化了的,是水到渠成的而不是有斧凿痕迹的。
别出心裁——咬定目标不放松
邀请翟老师指导课的学校、老师不少,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翟老师是一座金矿”,“点子”特多叫人拍案叫绝。为了让学生了解要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的必要性,翟老师没有采用书上的插图,而是将图书箱搬上了讲台。他认为教材只不过为我们教学提供了一个样例,教材告诉我们要从生活引入数学,并非让我们照着教材去讲。
师:这是什么?
生甲:图书箱。
生乙:卫生箱。
指名几位学生走上讲台看一看。
生丙:这是图书箱,我从上面看,上面写着“图书箱”。
师:这是哪个班的图书箱?
左边的学生齐说:三(1)班。
转向右边的学生:是三(1)班的吗?
学生说不知道,因为他们看不到左边的那个面。
至此,“从不同的方向看到的物体形状有时是不一样的”已经瓜熟蒂落。
打破常规——让学生做数学
我们先来看一看翟老师是如何帮助三年级学生建立“面积”这一概念的。
课前发给每位学生一张纸,上面画有两个图形:
师:请小朋友们拿出水彩笔,在这两个图形里面涂上颜色,要求全部涂满了。
生:涂色。
师:这两个图形哪个涂色部分大一些?哪个小一些?
生:第2个图形涂色部分大一些,第1个图形涂色部分小一些。
师:我们把第1个图形涂色部分的大小就叫做第1个图形的面积。(板书:面积)
师:第2个图形涂色部分的大小叫什么?
生:第2个图形涂色部分的大小就叫做第2个图形的面积。
师:这两个图形,哪个面积大一些?
生:第2个图形的面积大一些。
师:你能说出课桌面的面积是什么吗?
翟老师改变了教材程式化的处理方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做”出图形的面积,使图形面积的大小鲜亮地呈现出来,从而清晰地建立起了面积的概念。这一过程是学生体验的过程,它比教材中让学生“看看”黑板的表面和课本封面来得更有效,同时避免了“面积”与“周长”概念的混淆,使得概念得以明确分化。
从翟老师的课中,我们读出了他在教材处理方面表现出的开放的思想和求真、求实的态度,读出了他的科学、创新的教学理念和厚重的教学功力,更读出了他对事业的无比热爱和执著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