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阅读能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学习语文的过程是自主学习的过程,读就应成为学生的自主阅读。改变原有的被动接受式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阅读教学方式,建立起自主、探究、合作的阅读学习方式。
关键词 阅读教学 教学理念 学习方式
阅读伴随着人的终身,阅读能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有这样的阐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想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改变原有的被动接受式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阅读教学方式,建立起自主、探究、合作的阅读学习方式。
一 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引导点拨
学习语文的过程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阅读就应成为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了落实学生的自主阅读,我的做法主要是:
1,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之门的钥匙毫无疑问的是问号。”问题是思维的向导。当一个人有了强烈的探究意识,就会激起求知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鼓励他们大胆提问。
刚开始,学生的提问比较肤浅,许多问题都不着边际,尽管如此,我还是认真倾听,给予肯定,同时表扬一些问题提得好的学生,逐步引导他们围绕课文重点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起初由于问题提得多,课堂教学节奏就会受到一些影响,为了避免问题重复或问题过于简单,我让学生先在小组中质疑释疑,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由组长记录下来,由小组代表在班上汇报,大家进行讨论。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提问水平提高了,往往能紧扣教学的重点难点提出问题,因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2,自读自悟,发表见解。有了问题,学生自然会急于寻求问题的答案,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探求真知、继续学习的积极性。对于问题,我并不急于分析、解答,也不马上进行讨论,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再进行阅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
由于学生的个性特征、情感体验、家庭社会背景不同,对同一事物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为了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能够尽情地发表自己的想法,我让学生对文中深有感触的地方作旁注,写上自己读后的感受、想法,课本成了同学们表达情感的舞台,记录下了他们的独特感受。
3,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主探究精神。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要营造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课堂气氛,规矩少点、束缚少点,让他们的思维动起来、语言活起来,在自主的前提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展开讨论,畅所欲言。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上课,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不是一味地听讲,在老师是指导和纠正,不是一味地讲解。”新课标要求学生:“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所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一些有争议、答案多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我就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交流,各抒己见,相互启迪。
二 将阅读扩展到课外
凯勒说过:“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辽阔的海洋。”书是孩子们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如果只把眼光盯在有限的课本知识上,那是远远不够的。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因此,我注重把学生的阅读扩展到课外,让他们开阔视野,自觉地在书海里遨游,汲取丰富的养料。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向学生推荐优秀的童话、散文、小说及科普读物,利用晨读或阅读课时间向学生讲解书中人物的先进事迹、精彩片断,当引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之后,就让他们去找原书来看。推荐了书目后还要定期举办一些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读报”“成语竞猜”“读书交流会”等。或者从自己平时阅读积累的内容中确定一个主题,教学生制作剪报集、手抄报,这样既保证学生认真阅读又检验了阅读效果。
三 背诵,摘抄优秀诗文,读练结合
我每周都向同学们推荐优秀的诗歌、散文,让他们摘抄在一本专门的好词佳句本里,熟读成诵,并运用在自己的写作中。之后建议他们将平时阅读中看到的精彩片断、名言佳句摘录下来,制作摘录式读书笔记。到了五年级就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读后感式的读书笔记,把自己本周看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心得体会写下来。这些既使学生开阔了视野,又丰富了知识,同时还提高了写作水平。
只要我们从神圣的讲台上走下来,以生为友,由“课堂权威”转变成“课堂民主”,创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当好“平等中的首席”角色,就能真正落实学生阅读的自主权利。
关键词 阅读教学 教学理念 学习方式
阅读伴随着人的终身,阅读能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有这样的阐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想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改变原有的被动接受式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阅读教学方式,建立起自主、探究、合作的阅读学习方式。
一 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引导点拨
学习语文的过程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阅读就应成为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了落实学生的自主阅读,我的做法主要是:
1,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之门的钥匙毫无疑问的是问号。”问题是思维的向导。当一个人有了强烈的探究意识,就会激起求知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鼓励他们大胆提问。
刚开始,学生的提问比较肤浅,许多问题都不着边际,尽管如此,我还是认真倾听,给予肯定,同时表扬一些问题提得好的学生,逐步引导他们围绕课文重点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起初由于问题提得多,课堂教学节奏就会受到一些影响,为了避免问题重复或问题过于简单,我让学生先在小组中质疑释疑,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由组长记录下来,由小组代表在班上汇报,大家进行讨论。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提问水平提高了,往往能紧扣教学的重点难点提出问题,因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2,自读自悟,发表见解。有了问题,学生自然会急于寻求问题的答案,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探求真知、继续学习的积极性。对于问题,我并不急于分析、解答,也不马上进行讨论,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再进行阅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
由于学生的个性特征、情感体验、家庭社会背景不同,对同一事物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为了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能够尽情地发表自己的想法,我让学生对文中深有感触的地方作旁注,写上自己读后的感受、想法,课本成了同学们表达情感的舞台,记录下了他们的独特感受。
3,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主探究精神。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要营造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课堂气氛,规矩少点、束缚少点,让他们的思维动起来、语言活起来,在自主的前提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展开讨论,畅所欲言。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上课,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不是一味地听讲,在老师是指导和纠正,不是一味地讲解。”新课标要求学生:“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所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一些有争议、答案多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我就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交流,各抒己见,相互启迪。
二 将阅读扩展到课外
凯勒说过:“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辽阔的海洋。”书是孩子们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如果只把眼光盯在有限的课本知识上,那是远远不够的。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因此,我注重把学生的阅读扩展到课外,让他们开阔视野,自觉地在书海里遨游,汲取丰富的养料。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向学生推荐优秀的童话、散文、小说及科普读物,利用晨读或阅读课时间向学生讲解书中人物的先进事迹、精彩片断,当引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之后,就让他们去找原书来看。推荐了书目后还要定期举办一些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读报”“成语竞猜”“读书交流会”等。或者从自己平时阅读积累的内容中确定一个主题,教学生制作剪报集、手抄报,这样既保证学生认真阅读又检验了阅读效果。
三 背诵,摘抄优秀诗文,读练结合
我每周都向同学们推荐优秀的诗歌、散文,让他们摘抄在一本专门的好词佳句本里,熟读成诵,并运用在自己的写作中。之后建议他们将平时阅读中看到的精彩片断、名言佳句摘录下来,制作摘录式读书笔记。到了五年级就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读后感式的读书笔记,把自己本周看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心得体会写下来。这些既使学生开阔了视野,又丰富了知识,同时还提高了写作水平。
只要我们从神圣的讲台上走下来,以生为友,由“课堂权威”转变成“课堂民主”,创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当好“平等中的首席”角色,就能真正落实学生阅读的自主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