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j8u5y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春节中央电视台推出了《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光明日报》等媒体组织了“以家风家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讨论,引发了全社会对“家风”问题的广泛关注。在新时代怎样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优良家风,怎样进行家风建设,引发了全社会的思考和探索。那么,什么是家风?家风与家庭和学校教育是什么关系?传承优良家风在今天的学校教育中起着什么作用?这是作为教育管理者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家风是什么
  “家风”又称门风,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家风一般是由父母或祖辈提倡并能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的。一个家庭在长期的延续过程中,会形成自己独特的风习和风貌,就如同一个人有气质、一个国家有性格。家风是家庭伦理和家庭美德的集中体现,是以一种无形的力量、隐性的形态存在于特定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体现于家庭成员的一举手、一投足。
  二、家风、家庭与社会
  优良家风既能在思想道德上约束家族成员,又能促使家庭成员在文明、和谐、向上的氛围中不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一个家庭、一个家族、一个国家的发展都与优良家风的传承有密切关系。钱学森钱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与其父母嘉言懿行、重学明礼的良好家风,以及历代钱氏才子俊杰的激励和带动是分不开的。钱学森、钱穆、钱伟长等钱氏子孙正是在钱氏优良家风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才功成名就、留名于世的。
  《颜氏家训》教育子孙后代要“读书做人、居家尽孝、为国尽忠”;《朱子家训》中“劝、谦、明、修”;《曾国藩家书》劝导子侄要“戒奢、戒骄、戒逸”等。因此优良家风的形成与家教、家训、家规等密切相关。许多学者对此也都已达成共识。如万俊人认为家教是家风形成的基础,家风是家教效应的外在表现,家训是维护家风的基本规范体系。李建华认为家风的世代传承通常要依凭良好的家教;栾淳钰、王勤瑶在《家庭·家教·家风关系及其启示论》一文中,将三者的关系界定为“家庭为‘体’、家教为‘术’、家风为‘魂’”,认为伦理败坏、道德滑坡等社会问题的解决,都需认识到这三者的辩证关系,回归家庭域场、着眼家庭教育、探究家风发扬,以实现为“家教”探“体”、为“家庭”谋“术”、为“家风”铸“魂”,使力争三者相互促进。总之,家风、家庭与社会存在着密切联系,古往今来形成的优良家风对家族的传承、民族的发展以及国家和民族的进步都产生着深远影响。
  三、发挥优良家风在社会和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家、国”关系的优良传统。在当今这样一个社会转型、价值多元、意识形态的斗争更加复杂多样的时代,更需要弘扬和培育优良家风。优良家风能以潜移默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影响到子孙的成长、成才和家庭幸福。优良家风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在弘扬优良家风、进行家风建设、坚持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等方面承担着重要职责。优良家风在社会和学校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弘扬优良家风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
  (1)传统家风蕴含着立德修身、谦敬礼让、仁爱和谐、坚守诚信、力戒贪婪的价值理念,倡导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和睦邻里的家庭伦理等。传统家风通常以家规、家训等为载体,以家规、家训等为载体的中华传统好家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和发展以家教、家规、家训等为载体的中华传统好家风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2)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创造了优秀的红色家风,表现为理想至上、忠于人民、爱党爱国、修身自律、廉洁奉公、从严治家、艰苦朴素等品质。红色家风是对传统优良家风新的继承和发展,有利于我们在新时期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2.弘扬优良家风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概括和集中表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优良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的资源关联、价值关联和实践关联。许多以家规、家训为载体的优良家风传承了儒家 “仁”的思想。儒家由“仁”引申出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廉,倡导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以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标,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理念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可以这样说,在今天,优良家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写照,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动力,也是连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桥梁。总之,弘扬优良家风能汇聚社会好风气、传递社会正能量,促进民风、政风、国风的清醇,有利于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弘扬优良家风有利于学校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教书育人
  “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润物无声地影响孩子的心灵。”刘奇葆在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電视电话大会中曾说道:“要引导广大家长树立良好家风,注重自身修养,注意行为举止,传承家庭美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家庭环境。”
  立德树人是学校的立校之本,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教书育人是学校和教师的职责和使命。弘扬中华优良家风有利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坚持正确的道德准则,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学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等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教育,更好地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同时,弘扬中华优良家风也有利学校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发挥出学校的文化传承和创新功能。
  作为学校的教育管理者,我们必须在当前和今后的教育工作实践中不断宣传和弘扬优良家风,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探索怎样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优良家风,找到弘扬优良家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将两者发扬光大,是我们一直在探寻的真理。
  参考文献:
  [1]李建华.家风家教:激发传统文化社会正能量[N].中国教育报,2014-04-18(6).
  [2]栾淳钰,王勤瑶.家庭·家教·家风关系及其启示论[J].贵州社会科学,2016(6):82-87.
  [3]万俊人.也说家教家风[N].光明日报,2014-03-03(3).
  [4]李宏伟,张 舒.新时代家庭教育中品格的培养[J].时代教育,2017(4):104.
其他文献
摘 要:师者当传道、授业、解惑。从教育的目标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来看,教育的理想目标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向社会提供优秀的人才。文章通过作者自身经验浅谈大学班主任,要努力使学生成为一个人格健全、善良诚信之人的方法。  关键词:班主任;传道;授业;解惑;爱的教育  即使在大学,班主任无疑也是与学生联系最密切的老师。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说:“在一个人的思想还没有强大到自己能完全把握自己的时候,就需要在
摘 要:中职学生社团作为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载体以及学生第二课堂的主要表现形式,已经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学校应该在国家“立德树人”精神的指引下,加强学校的社团建设。文章主要从社团活动对江苏省吴中中等专业学校德育工作的积极作用、社团活动开展现状和社团活动实践效果三方面进行阐述,真正实现中职学校学生社团的德育功能,提高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德育;中职学校;社团活动  中图
摘 要:校本教材是贴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发出的教材,能极好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教师更好地教学。文章从多方面论述《中等职业学校晨读英语》(以下简称“《晨读英语》”)如何做到符合中职学生群体需要,兼顾生活和职业场景的实用性晨读读物,以达到情境交融,“导学—活动—育人三位一体”教学效果。  关键词:情境交融;导学;活动;育人  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而高
摘要:合作学习是一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有效方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现已成为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并得到广泛认同,但在课堂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低效因素,使合作学习效果仍低下,其中前置作业的设计与使用不当是农村中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中的低效因素之一,应予清除。  关键词:数学课堂;合作学习;低效;前置作业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
摘要:为了解贵州省天柱县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文章以该县为例,对全部数据进行筛选,主要以具有代表性的贵州省天柱县第三中学和贵州省天柱县远口中学为例,分析目前天柱县初中生主要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归结为学习、青春期心理、人际关系、挫折适应四方面。因此,教师应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心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文章为今后生物教
一、课题分析  1课程特点与教学理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共八章,涵括三大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培育社会主义道德观;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课程教学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育人性特征。教学的终极目标在于“养成”。养成非朝夕之功,需要不断引领,需要良好氛围,潜移默化。在非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受时空局限,一线教师在教室单兵单阵地“作战”,教学效果有限。因而在教学中,我们在信息
摘 要:绘本是幼儿学习的新载体,也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材料,但仅将绘本用于故事教学就大大限制了对其价值的开发与利用。文章以绘本《小蓝和小黄》为范本,与五大领域教育目标相融合,着重探讨在社会、艺术领域的独特价值,引发教师在语言、科学领域的重新思考。  关键词:绘本教学;社会领域;艺术领域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35-0029-02 收稿日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其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作用,培养孩子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进而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落实素质教育。语文课本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在语文课堂中结合教材的设计,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让读成功输入,让写进一步检测,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读写结合;工具性;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6-0030-01 收稿
“VB程序設计”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必修专业课,而课程本身又具有理论性和逻辑性较强的特点,对数学和英语等文化基础课也有一定的要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职“VB程序设计”课堂中的应用旨在构建适合中职程序设计课堂的数字资源与教学设计模型。  一、研究背景  (一)课程教学现状及面临挑战  目前,绝大多数中职“VB程序设计”课程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很难顾及学生个体
摘 要:当新兴的群文阅读模式在小学教学全面铺开时,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儿童文学课程和学生的儿童文学专业素养如何适应形势的需要,就成为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建设面对的重要课题。文章试以群文阅读教学中童话教学议题选择为例,从“以高校儿童文学教材理论为参考”“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为依据”“以群文阅读常见整合模式为效法”三个方面探究以“同议题”为原则选择童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