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要学会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会写2500个左右的汉字、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意,并能正确地书写、运用。为了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主动识字,培养识字能力,提高识字效率,笔者主要采用生动直观的词义教学。
对字义准确全面的理解是学词学句的根本,根据学生认知能力低、理解能力差的年龄特点,我把汉字分为象形、会意、形声等类型,在课堂上随着课本生字的出现,逐个对学生进行讲解,学生就会容易理解、容易接受,也容易记忆。如"日"的教学,先画一个太阳一样的圆形,告诉学生太阳里有许多黑子,我们用一点来表示;再讲解分析图形与字形的联系,让学生理解"日"字的形与义的联系,这样,学生对"日"的记忆就深刻了。
形声字在汉字中占的比例最多。我们可利用分析其结构、规律来进行识字教学。如"青""晴""睛""情""清""蜻"等。这一族字都读"qing"音(或有变音),但偏旁"形"不一样,其字义也就不一样了。"晴"跟太阳"日"有关,因此表示天气晴朗,"睛"跟眼"目"有关,因此是眼睛,"情"中的竖心旁明显与情绪有关,而"清"中的三点水则与水有关联,"蜻"则肯定跟某昆虫有关。为突出不同点,用彩色笔写出不同的偏旁,这样既让学生理解了字义,又记住了不同的字型。同时,鼓励学生用这种举一反三的方法自主识字。这样简化了教学过程与儿童识记过程,达到了扩大识字量,提高学生识字能力和理解能力的目的。
猜谜识字和接龙游戏识字是学生喜欢的一种活动,也只比较好的识字方法,不仅能活跃气氛,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无穷的乐趣,增加学生的记忆强度。这种识字形式教材里经常使用。如"一口咬掉牛尾巴","牛"字尾巴被咬掉,竖下面不出头,加以"口",是为"告"。接龙游戏则可分小组进行,教师出示一组生字卡片,让学生按顺序读出生字来,每读对一组则用小红花、小红旗等加以表扬,相信识字效果一定很好。
常言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小学课本中有一些单音词,一个字就是一个词,可以在句中独立表达明确的意思,学这个字也是学词。为数更多的是双音词及多音词了,它们中单个的汉字只有作为词素组合在词语中才有明确具体的意义,更有不少字(词)只有联系句子才能领会其意思。因此,应把识字与学词学句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学会用字遣词、造句、写文章,才能不断扩大学生的概念系统,发展他们的思维认识能力,为他们发展读写能力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如何把识字与学词学句结合起来呢?笔者采用了如下做法:
一、丰富多彩的组词扩词
每教学一个字,在掌握教材中词语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扩大组词范围,例如"石"字可扩出"石头"、"石灰"、"岩石"、"陨石"、"石沉大海"、"点石成金"、"水落石出"、"心如铁石"等许多词语,让学生从这些与"石"字相关的词语中深刻理解"石"的字义和字形,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石"在许多新鲜词语的组合中多次出现,在学生的脑海中定会留下不灭的印象。
指导学生组词扩词应持之以恒。扩词的类型、难易程度、数量要根据学生的年级高低和实际水平而定,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少到多。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识字,积累词语,还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训练多项思维。
二、形式多样的词语搭配
培养学生正确搭配词语的能力,实际上就是在为培养遣词造句能力打基础,如果忽视这个环节,学生到中高年级就会出现用词不当的现象。因此,应从低年级开始训练。在教学中,笔者注意做到词语搭配的结构形式尽量全面些,搭配的方式也尽量多种形式,如线段连线、火车接龙、选词填空组短语、填空补充句子等。这些不拘一格、创新合理的形式教材中常见,应长期坚持,如此下来,即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循序渐进的组词造句
这种形式在第 册后面就已出现。如:"时、时候、你什么时候回家?",这是组词造句的综合训练。教师除了指导学生训练课本中安排的内容之外,更应多结合字词指导学生做补充。特别是一些虚词,关联词语,(如:"一……就……"、"因为……所以……"、"如果......就……")它们意思抽象,难于理解,应反复进行造句练习。对于一些易错易混字词也可通过组词造句加以比较辨析,常见的有"做"和"作","再"和"在","哥"和"歌"等,它们音同形却不同,意义更不同,可通过造句来对照分辨。
四、轻松愉快的说话训练
教过一个生字后,可引导学生用这个新字词说话。随着学生识字能力和遣词造句能力的不断提高,应逐步要求学生从说一句完整的话到说几句连贯的话,再到一段连贯的话,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时应创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敢说、乐说。同时又要严格要求学生说话用词准确、语句通顺、不重复啰嗦,培养学生严格推敲词句,组织语言的能力和习惯。
此外,编唱儿歌也是常见的一种识字学词学句的方式。把生字、新词和易错的字词编成内容生动、音韵和谐、琅琅上口的儿歌,让学生朗读、背诵或抄写。如《小青蛙》"河水清清天气晴,小小青蛙大眼睛,保护禾苗吃害虫,做了不少好事情"。多编一些这样的儿歌,不仅复习巩固了生字,牢记了课文内容,还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识字教学与学词学句相结合,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认字,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我们应在识字教学中充分进行词句训练,培养学生初步理解和运用书面语言的能力,为阅读和写作打下宽广而坚实的基础。
(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盱江小学)
对字义准确全面的理解是学词学句的根本,根据学生认知能力低、理解能力差的年龄特点,我把汉字分为象形、会意、形声等类型,在课堂上随着课本生字的出现,逐个对学生进行讲解,学生就会容易理解、容易接受,也容易记忆。如"日"的教学,先画一个太阳一样的圆形,告诉学生太阳里有许多黑子,我们用一点来表示;再讲解分析图形与字形的联系,让学生理解"日"字的形与义的联系,这样,学生对"日"的记忆就深刻了。
形声字在汉字中占的比例最多。我们可利用分析其结构、规律来进行识字教学。如"青""晴""睛""情""清""蜻"等。这一族字都读"qing"音(或有变音),但偏旁"形"不一样,其字义也就不一样了。"晴"跟太阳"日"有关,因此表示天气晴朗,"睛"跟眼"目"有关,因此是眼睛,"情"中的竖心旁明显与情绪有关,而"清"中的三点水则与水有关联,"蜻"则肯定跟某昆虫有关。为突出不同点,用彩色笔写出不同的偏旁,这样既让学生理解了字义,又记住了不同的字型。同时,鼓励学生用这种举一反三的方法自主识字。这样简化了教学过程与儿童识记过程,达到了扩大识字量,提高学生识字能力和理解能力的目的。
猜谜识字和接龙游戏识字是学生喜欢的一种活动,也只比较好的识字方法,不仅能活跃气氛,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无穷的乐趣,增加学生的记忆强度。这种识字形式教材里经常使用。如"一口咬掉牛尾巴","牛"字尾巴被咬掉,竖下面不出头,加以"口",是为"告"。接龙游戏则可分小组进行,教师出示一组生字卡片,让学生按顺序读出生字来,每读对一组则用小红花、小红旗等加以表扬,相信识字效果一定很好。
常言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小学课本中有一些单音词,一个字就是一个词,可以在句中独立表达明确的意思,学这个字也是学词。为数更多的是双音词及多音词了,它们中单个的汉字只有作为词素组合在词语中才有明确具体的意义,更有不少字(词)只有联系句子才能领会其意思。因此,应把识字与学词学句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学会用字遣词、造句、写文章,才能不断扩大学生的概念系统,发展他们的思维认识能力,为他们发展读写能力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如何把识字与学词学句结合起来呢?笔者采用了如下做法:
一、丰富多彩的组词扩词
每教学一个字,在掌握教材中词语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扩大组词范围,例如"石"字可扩出"石头"、"石灰"、"岩石"、"陨石"、"石沉大海"、"点石成金"、"水落石出"、"心如铁石"等许多词语,让学生从这些与"石"字相关的词语中深刻理解"石"的字义和字形,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石"在许多新鲜词语的组合中多次出现,在学生的脑海中定会留下不灭的印象。
指导学生组词扩词应持之以恒。扩词的类型、难易程度、数量要根据学生的年级高低和实际水平而定,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少到多。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识字,积累词语,还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训练多项思维。
二、形式多样的词语搭配
培养学生正确搭配词语的能力,实际上就是在为培养遣词造句能力打基础,如果忽视这个环节,学生到中高年级就会出现用词不当的现象。因此,应从低年级开始训练。在教学中,笔者注意做到词语搭配的结构形式尽量全面些,搭配的方式也尽量多种形式,如线段连线、火车接龙、选词填空组短语、填空补充句子等。这些不拘一格、创新合理的形式教材中常见,应长期坚持,如此下来,即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循序渐进的组词造句
这种形式在第 册后面就已出现。如:"时、时候、你什么时候回家?",这是组词造句的综合训练。教师除了指导学生训练课本中安排的内容之外,更应多结合字词指导学生做补充。特别是一些虚词,关联词语,(如:"一……就……"、"因为……所以……"、"如果......就……")它们意思抽象,难于理解,应反复进行造句练习。对于一些易错易混字词也可通过组词造句加以比较辨析,常见的有"做"和"作","再"和"在","哥"和"歌"等,它们音同形却不同,意义更不同,可通过造句来对照分辨。
四、轻松愉快的说话训练
教过一个生字后,可引导学生用这个新字词说话。随着学生识字能力和遣词造句能力的不断提高,应逐步要求学生从说一句完整的话到说几句连贯的话,再到一段连贯的话,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时应创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敢说、乐说。同时又要严格要求学生说话用词准确、语句通顺、不重复啰嗦,培养学生严格推敲词句,组织语言的能力和习惯。
此外,编唱儿歌也是常见的一种识字学词学句的方式。把生字、新词和易错的字词编成内容生动、音韵和谐、琅琅上口的儿歌,让学生朗读、背诵或抄写。如《小青蛙》"河水清清天气晴,小小青蛙大眼睛,保护禾苗吃害虫,做了不少好事情"。多编一些这样的儿歌,不仅复习巩固了生字,牢记了课文内容,还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识字教学与学词学句相结合,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认字,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我们应在识字教学中充分进行词句训练,培养学生初步理解和运用书面语言的能力,为阅读和写作打下宽广而坚实的基础。
(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盱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