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日记”写作教古诗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meboy13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诗词则是祖国璀璨文化中一块色彩斑斓的奇葩。这一首首充满着真情实感的古诗词仿佛就是诗人在当时写下的日记。该如何带领孩子们真切地感受,一直是古诗教学中研讨不休的话题。《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古诗教学不是简单的诵读和理解诗意,而是要让孩子们品读欣赏古诗词的语言艺术美,进入文字描述的画面,让学生想象一幅幅诗情画意的至美画面,呈现当时的情景,真实地感受诗人们的情感世界。笔者以《送元二使安西》为例探讨基于“日记”写作教学古诗的实践。
  一、 在“日记”要素的整理中达成对古诗的字面意思理解
  请将《送元二使安西》改写成王维的一则日记,让学生整理一下诗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天气”等日记要素,达成对古诗的字面理解。从“柳色新”和“朝雨浥轻尘”了解“时间”是初春的一个早晨,从中也可以了解天气是有小雨。地点呢?从古诗第一句“渭城朝雨浥轻尘”中可以看出是长安的渭城。安西在哪儿呢?是不是诗人送别的地点?教师随机讲解:安西是唐代中央政府为管理西域地区安西都护府的简称,在龟兹城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库车。这位姓元的朋友奉朝廷之命,从长安出发前往安西,唐朝时期,凡是去往西部,都在长安渭城送别,在今天的西安渭河北岸。题目中“使”就是出使,是朝廷派元二去戍守边关、保卫国家的。人物有谁呢?当然是诗人王维和老朋友元二。这时教师简单介绍人物关系:元二是王维的朋友,姓元,排行老二,所以称元二。这样一来,学生通过日记体要素的整理,对古诗字面意思有了直白的理解,也感受到了当时送别的天气环境,为学习整首诗做好了铺垫,教学简而有效,事半功倍。诸如其他同类送别诗,我觉得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去进行教学。
  二、 在“日记”画面想象中理解古诗的诗情画意
  优秀的中国古诗,语言精练,意蕴含蓄,意境深远,讲究平仄,严于用韵,格律严格,魅力无限。正如19世纪英国著名文艺批评家拉斯金说:“每一部伟大作品的精华部分,总是无法把它解释得很清楚,因为它好,所以它好。”有时候在教学过程中,也会觉得有些地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就源于其丰富的意蕴,“言尽而意无穷”的魅力是无法讲出来的。况且小学生刚刚接触古诗,由于阅历和生活积累的局限,不可能“字求其训,句索其旨”。如果贪多必然嚼不烂,如果不顾及学生的年龄特点而去精讲细究,咬文嚼字,必然使学生食而不化,泯灭了学习的兴趣。新课标要求,小学古诗教学是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热爱古代文化,学会朗读、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用学到的知识去丰富。没有过高要求,更没有过深过细的讲背,而是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参与增长知识,达到学生轻松学习,牢固掌握知识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课件呈现美丽的大漠风情图:广袤的沙漠、绵长的驼队……配上古曲,出现这首诗歌《送元二使安西》的前一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然后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我的老朋友元二今天跟我告别从渭城出发,去千里之外的西域当差。恰巧天公不作美,今日清晨下起了绵绵细雨,如丝如雾,滋润了道路两旁的青青柳树,轻轻地洒扫了昨天灰尘飞扬的阡陌交通,滋润了渭城的大街小巷,滋润了清晨初春的空气,给人以清新舒心之感,好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啊!在学生反复交流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作第一次课堂练笔,代表王维写下送别时的典型环境。
  三、 在“日记”内容描绘中提炼诗人的真实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中年级古诗教学应该“诵读古诗,理解诗意,展开想象,获得诗中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这就从方法步骤(诵读古诗,理解诗意)与培养目标(获得情感体验,有感情地朗读)两个互相联系、螺旋上升的方面,为中年级古诗教学设定了阶段性目标。我们的重点是培养读诗兴趣,理解诗中的词句,体验作者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从古诗后两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让学生理解这首诗的感情基调为:诗人既兴奋又伤感,兴奋的是有为国家效力的机会,伤感的是要面临与家人、朋友的离别。教师作适当的引导: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全部感情都倾注在一杯“酒”中。然后再让学生想象,他们会说些什么话?做些什么事?此时主客彼此可能有许多话要说,由于离别在即,心情复杂,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因而,饮酒便成了最好的交流感情的方式。离别饮酒,自不同于久别重逢那样的痛快酣畅,总不免有些苦涩的味道。但是这一斟一酌,情意却格外重。诗中“劝君更尽一杯酒”一句即写出了主客依依惜别的心情。两人对饮,一杯又一杯,主人总觉得似未尽意,总是劝客人再饮一杯。诗人像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宴席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酿满别情的酒已经喝过多巡,殷勤告别的话已经重复过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刻终于不能不到来,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都到达了顶点。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学生有了自己的理解,又有想象的空间,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作第二次课堂练笔,再现诗人王维当时的情感世界。
  总之,基于“日记”写作教古诗的实践,可以对古诗词内容意境作更深的理解,充分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地翱翔在奇异的空灵的文学天空中,同时又做到了“读写交融”,达到课堂有效教学的目的。
  (浙江省绍兴县湖塘镇中心小学 312032)
其他文献
【教材分析】  《乞巧》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组教材围绕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这一主题来编排。《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古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  【教学目标】  1.学会“乞”等四个生字。  2.能字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组的四篇课文以“人与动物”为主题,从不同角度描写了在不同年代、不同国度发生的人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笔者在这组课文的教学实践中,利用课前、课中、课后不同的学习时机,巧妙借助不同形式的学习单,努力使学生对教材文本及语言经历从学习感知、迁移深化到尝试运用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学会阅读,提升阅读素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课前“单元预习单”,为整组阅读做好铺垫  人教版教材的一大特
一、“多读多写多背”的解构  在语文教学中,类似“多读多写多背”的提法不少,对于这些似是而非、模糊不清的常识性说法,如不加思考就盲目搬用,只能降低语文教学的效能,销蚀语文教学的科学理性。  面对语文教学之难,大伙儿都说,小学语文其实没什么难的,就是要“多读多写多背”,以至于有人无端地把“多读多写多背”奉为圭臬。此一“多”字无异于用“暗胡同”绑架了语文教学,语文教学什么时候才有望摆脱暗中摸索、误打误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具体的语段,感受“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激发学生珍惜水资源的情感。  3、原是缺水之苦,而作者却具体生动地描述了水给村里人带来的快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人,整体把握脉络    师出示一组表现西部地区缺水状况的图片和反映缺水之苦的当地民谣,让学生说说感受。  师:图片中那一块块干裂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与实验版相比,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加入了“教科书编者”这一维度,就是确立和凸显“教科书编者”的地位和作用。“教科书编者”不是可有可无的,他在客观上起到了一个先导的作用。教科书是编者依据课程标准精心加工而成的,是师生教
所谓“读本秘妙”,即王国维先生所指出的“字字为我心中所欲言,而又非我之所能自言”的语文现象。简单地说,就是“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文字创意。读本秘妙具体表现为某种精妙、流畅的语言形式,有趣、动人的故事情节,独特、深刻的思想情感,丰满、感人的人物形象,或者是一波三折的结构脉络……简而言之,读本秘妙就是这一读本与众不同的特色与个性,是读本的“这一个”而不是“这一类”。这个秘妙是这个读本独有的个性,
《小学语文教师》2010年第6期的“百家讲坛”栏目发表了江苏省特级教师管建刚的文章《“发现”与“观察”:孰轻孰重?》。管老师从儿童作家蒋方舟的写作经验上得出“发现题材,是最最重要的写作才能”。继而提出“发现题材”靠的是“发现”,而不是“观察”。最后提出作文教学要取得真正的突破,就必须从“外在的观察”走向“内在的发现”;作文教学只有大力着眼于“发现”,而不是“观察”,才有大的转变。管老师认为习作教学
任何重大事件的发生,都伴随其独特的教育资源的产生。首先,事件本身具有影响大、震撼强的特点。回想任何一次重大事件的发生,无论是喜是悲,给民众的印象都是深刻而悠远的,人们会对这些事件有太多的共同回忆与感受,有太多的共同行动与觉悟。其次,资源引入具有信度高、效果好的优势。在品德教学中,我们一般都会引入一些形象案例用于教学,以期望其更富教育的实效和意义。因此,将重大事件中的重要案例引入品德教学,能使教学的
【设计理念】  这是根据“感悟成长”主题教学的需要而进行的整本书的扩展阅读。本书的导读分别在读前与读后进行。读前,让学生猜测、观察,读书评,知作者,让学生对读物产生亲近感,引发学生强烈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热情,让他们箭在弦上,蓄势待发,从“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读后,有效发挥作品作用,利用本书丰富生动、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指导学生比较评说,走进人物的心灵深处。从故事的
(一)语文界对十年课改语文教学改革的  “得”与“失”进行述評。备受关注  十年,一个征程:十年,一个节点。对语文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反思和客观評价,是本年度语文界关注的议题。语文教育专家、教研员以及一线教师倾注极大的热情,从不同的角度对十年课程改革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人们都在做着各种回望与評说,这是十分必要的。  徐州师范大学的魏本亚、尹逊才,就课程改革十年所取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