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动手操作可以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有意识的教学活动中来。在操作中感知的数学知识,形成的深刻表象。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尽量不要错过可以让学生动手的机会。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案例论述了小学数学课堂对学生动手操作的引导。
关键词:动手操作;引导;思维
“看到的不易记,听到的容易忘,动手做才能学得会。”“做”就是让学生实践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皮亚杰曾说过,动手是智慧的根源。加强操作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重视的一种教学活动。教学中,如何把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变为小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能理解的数学事实。这是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
一、操作要有明确的要求
组织学生的操作活动,教师事先要有周密的计划。即帮助或布置学生准备好操作的材料。是个人操作还是小组合作完成;本节课要组织几次操作活动,先后顺序怎样安排;怎样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预计在操作中会出现哪些必要的问题,怎样预防,哪些问题是可能发生的,怎样进行引导;怎样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等问题都要考虑到偶发事件,才能正确处理。
学生进行操作活动,教师要有必要的指导语。对低年级儿童的指导语要具体明确。随着年级的升高,操作经验逐渐丰富,指导语可以逐渐笼统。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要进行探索和思考,因此必须组织交流。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生心里怎样想的,用语言表达出来。只要想得来,才能说得明。我们想不要用统一的语言,但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的准确和简练,要给学生充分“说”的机会。
二、操作要有教师有效的指导
理想的课堂是师生真实自然的互动过程,是动志生成的教学推进,更是一个在教师价值引导下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有效的操作活动更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教师对学生操作活动中进行实现调握和原则性指导,能确保活动的顺序进行和实际效果。
在演示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观察,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抓住教学对象的特征进行判断说理。使学生在积极的自我感悟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操作要有教师的有效指导,当学生想知而不知,似懂而非懂时,用学具摆一摆,就会起到化难为易的效果。
三、操作要给学生合理的空间
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操作材料,为学生的开放性操作活动奠定了基础。教学时我们不能以自己个人的理解,无意识的限定学生的操作范围,剥夺学生的思考机会。应该让每一类学生按照同一个要求操作,从而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尤其是把合作的、探究的、自主的外在形式与思维和方法、习惯和态度、情感和体验的内在本质有机地结合起来更需要时间。到底要给学生多大的探索空间,才能实现数学的“再创造”?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概括为:
(1)问题的空间。
(2)过程的空间。
(3)思考的空间。
(4)交流的空间。
(5)体验的空间。
在一堂操作课中,学生有很多研究成果需要展示。有很多想法需要解释说明。但时间不允许,怎么办?我认为,一方面要尽快建立新型课堂下的课堂常规,从科学的,规范的课堂常规中挤出时间。如果这些常规不到位的话,那是很难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因为40分钟会在热热闹闹中流失。我认为,需要时可以变一课时为两课时;必要时,也可以变两课时为一课时。只要是学生思考的需要、表达的需要、争辩的需要,最终都是发展的需要,是允许的。教师可以在学生数学思维最需要的时候给予足够的探索时间与高度的个体关爱,让学生去表达、争辩,去经历、体验数学的“再创造”。
四、操作要把握好教学契机
操作的目的是解决学生在学习途中的思维受阻现象。所以操作活动不是随意进行的,应该是有组织。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特点把握契机,提供学生操作的机会,给学生动手操作提供一种心理期待,让他们比较明确自己的操作目的。
操作要适时、适量和适度。适时就是要注意把握好最佳时机,当学生想知而不知,似懂而非懂时,用学具摆一摆,就会起到化难为易的效果。适量是指控制使用的次数,活动的次数不是搞的越多越好。适度是指当学生的感性认识已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应引导学生在丰富的表象的基础上及时抽象概念,掌握火候,使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即使到了高年级,抽象思维成分多一些了,也还离不开具体形象事物的支撑。动手操作能发展学生的思维,也是一种实践能力。让学生动手操作可以吸引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有意识数学活动中来。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整理,找出有规律的现象,逐步抽象概括,获得数学概念和知識,使抽象问题具体化。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对小学生学习数学来说,听过了就忘了,看过了就记住了,做过了就理解了。因此,数学教学应该让儿童动用学具或通过折一折,画一画等动手活动,帮助儿童获得直接感知,再通过首脑并用,建立起清晰鲜明的表象,进而培养儿童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观点。生理学的研究也证明“儿童的智慧集中在指尖上”。小学生在操作时,手指尖的触觉引起的刺激能迅速传递给大脑,在大脑皮层兴奋的前提下,产生积极的思维的欲望。因此在教学中不要错过每一次可以让学生动手的机会。
参考文献
[1]斯苗儿.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专题[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3.
[2]小学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关键词:动手操作;引导;思维
“看到的不易记,听到的容易忘,动手做才能学得会。”“做”就是让学生实践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皮亚杰曾说过,动手是智慧的根源。加强操作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重视的一种教学活动。教学中,如何把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变为小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能理解的数学事实。这是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
一、操作要有明确的要求
组织学生的操作活动,教师事先要有周密的计划。即帮助或布置学生准备好操作的材料。是个人操作还是小组合作完成;本节课要组织几次操作活动,先后顺序怎样安排;怎样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预计在操作中会出现哪些必要的问题,怎样预防,哪些问题是可能发生的,怎样进行引导;怎样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等问题都要考虑到偶发事件,才能正确处理。
学生进行操作活动,教师要有必要的指导语。对低年级儿童的指导语要具体明确。随着年级的升高,操作经验逐渐丰富,指导语可以逐渐笼统。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要进行探索和思考,因此必须组织交流。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生心里怎样想的,用语言表达出来。只要想得来,才能说得明。我们想不要用统一的语言,但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的准确和简练,要给学生充分“说”的机会。
二、操作要有教师有效的指导
理想的课堂是师生真实自然的互动过程,是动志生成的教学推进,更是一个在教师价值引导下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有效的操作活动更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教师对学生操作活动中进行实现调握和原则性指导,能确保活动的顺序进行和实际效果。
在演示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观察,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抓住教学对象的特征进行判断说理。使学生在积极的自我感悟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操作要有教师的有效指导,当学生想知而不知,似懂而非懂时,用学具摆一摆,就会起到化难为易的效果。
三、操作要给学生合理的空间
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操作材料,为学生的开放性操作活动奠定了基础。教学时我们不能以自己个人的理解,无意识的限定学生的操作范围,剥夺学生的思考机会。应该让每一类学生按照同一个要求操作,从而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尤其是把合作的、探究的、自主的外在形式与思维和方法、习惯和态度、情感和体验的内在本质有机地结合起来更需要时间。到底要给学生多大的探索空间,才能实现数学的“再创造”?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概括为:
(1)问题的空间。
(2)过程的空间。
(3)思考的空间。
(4)交流的空间。
(5)体验的空间。
在一堂操作课中,学生有很多研究成果需要展示。有很多想法需要解释说明。但时间不允许,怎么办?我认为,一方面要尽快建立新型课堂下的课堂常规,从科学的,规范的课堂常规中挤出时间。如果这些常规不到位的话,那是很难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因为40分钟会在热热闹闹中流失。我认为,需要时可以变一课时为两课时;必要时,也可以变两课时为一课时。只要是学生思考的需要、表达的需要、争辩的需要,最终都是发展的需要,是允许的。教师可以在学生数学思维最需要的时候给予足够的探索时间与高度的个体关爱,让学生去表达、争辩,去经历、体验数学的“再创造”。
四、操作要把握好教学契机
操作的目的是解决学生在学习途中的思维受阻现象。所以操作活动不是随意进行的,应该是有组织。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特点把握契机,提供学生操作的机会,给学生动手操作提供一种心理期待,让他们比较明确自己的操作目的。
操作要适时、适量和适度。适时就是要注意把握好最佳时机,当学生想知而不知,似懂而非懂时,用学具摆一摆,就会起到化难为易的效果。适量是指控制使用的次数,活动的次数不是搞的越多越好。适度是指当学生的感性认识已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应引导学生在丰富的表象的基础上及时抽象概念,掌握火候,使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即使到了高年级,抽象思维成分多一些了,也还离不开具体形象事物的支撑。动手操作能发展学生的思维,也是一种实践能力。让学生动手操作可以吸引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有意识数学活动中来。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整理,找出有规律的现象,逐步抽象概括,获得数学概念和知識,使抽象问题具体化。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对小学生学习数学来说,听过了就忘了,看过了就记住了,做过了就理解了。因此,数学教学应该让儿童动用学具或通过折一折,画一画等动手活动,帮助儿童获得直接感知,再通过首脑并用,建立起清晰鲜明的表象,进而培养儿童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观点。生理学的研究也证明“儿童的智慧集中在指尖上”。小学生在操作时,手指尖的触觉引起的刺激能迅速传递给大脑,在大脑皮层兴奋的前提下,产生积极的思维的欲望。因此在教学中不要错过每一次可以让学生动手的机会。
参考文献
[1]斯苗儿.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专题[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3.
[2]小学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