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物理教学要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就要做好方法渗透,在解题中教会其运用等效思维,通过转化和替代的方法,将复杂物理问题简单化,这样既能提高学生解题灵活性和效率,又能促进思维发展,使其更好应对物理习题解答。本篇文章主要探讨在初中物理解题中,如何有效运用等效思维,促使解题效益提升。
关键词:初中物理;解题教学;等效思维;有效运用
引言:初中学生之所以会觉得物理难,一方面是由于物理知识复杂,另外一方面是运用物理知识能力差,解题中常常会产生挫败感,无法顺利完成习题解答。针对这个问题,初中物理教学应做好解题方法指导,平时引导学生学习和解题过程中,引入等效思维,将复杂和抽象的物理问题,采取替代和转化的办法,使其变得熟悉且简单。这样学生就更容易抓到重点,明确题目的本质,然后寻找到解题方法,最终既快又准解题,促进物理综合素养提升。
物理这门学科具有其复杂性,初中生刚刚接触,在学习中如果没有掌握方法,就会难以理解较为复杂的现象与规律,运用其解题也就会困难重重。等效思维实质上就是将上述所说复杂问题简单化,运用转化的方式处理物理问题。物理解题中运用等效思维,实际上就要借助于对题目中关键要素的转化或者替代,亦或者运用相似之处,采用某个规律去研究问题,最终能够得到相同的作用【1】。從这就能看出,运用等效思维转化问题不会影响到最终效果,而且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和抽象化,以学生熟悉的方式呈现出来,其就能更快抓住问题本质,寻找出规律和解题方法,解决问题将不会有太大困难,同时还最大程度活跃了解题思维,增强处理问题灵活度,有助于物理素养综合发展。
等效思维的优势在于,面对解题中遇到的难度较大的问题时,转变一种思维,找到简单的处理问题办法。比如在处理力问题中,可将一个力进行分解,想象成为是由两个等效力合成而来,也可把多个力等效合并。
2.1转变题目条件
初中物理习题中有一些过于复杂,不能从题目给出条件中找出解决问题突破口,所以就需要借助于等效思维,做好题目条件转化。这样做的优势明显,可将原来给出的较为复杂条件,转变为更为简单明了的,有助于学生理清思路,更快找到解决问题办法,从而高效率处理物理问题。以电学为例,其是初中物理教学与考试考查重点内容,在学习中常常要处理电路图问题。简单的学生可快速解决,但是遇到复杂的错误率高,经常不知道从哪个地方入手去解决。常见的就是在凸透镜相关问题中,主光轴上存在着电路图。一般情况下题目会把焦点用FF来表示,两倍聚焦的地方则用PP表示。给出的条件是将木条放在凸透镜F路图,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木条要保证粗细匀称,且用AB来表示。这里就可采用等效思维,将问题直接给出的条件进行转化,变成电路图,紧接着展开相关问题的计算。实际操作过程中,假设木条的厚为A,然后将其等效,想象成为一个高度为A的物体,进而对其移动,从两倍焦距的地方移动在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B处。最后就是要依据凸透镜成像的相关知识与规律,明确物体成像的情况,进而完成复杂物理习题解答。等效思维在初中物理解题中有效运用,转化后学生解决问题就会事半功倍,同时正确率将有显著提升,因此在平时解题教学中要注重渗透这种思维方法【2】。
2.2转换物理过程
物理解题过程中需要注意很多问题,发展和变化比较多,即使是要确定状态,也与众多因素密切相关。也就是说,物理问题中不管是涉及到过程发展还是说事物的状态,都是由一些因素确定的。在此期间,一些因素所能达到的实际效果,与其他因素所能起到效果是一样的,意味着这些因素是等效的,在实际运用中可转化与替代,但是却不会对结果产生影响,依然按照原来的走向发展【3】。上面所提到的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必须以等效为基础,脱离了这个不具有价值和意义。初中学生在处理相对比较难的问题中,应学会运用等效思维,将问题进行转化,以便于更好解决问题。例如:两个人在同一个泳池中游泳,分别是甲和乙,是从不同向着前面游。现在所知道的是这两个游泳者的距离是d,游泳速度为u、v。此时,有一个人丙游到前面所提到的两个游泳者的逐渐,其游泳的速度为m。当丙按照自己的速度赶上甲,然后不停歇的向着乙游去,在和其相遇之后,又游向甲。一直这样重复,现在想要问的是,甲和乙在游泳池中相遇,这个时候丙总共游了多少路程?这个物理问题可采用等效思维方法去解决,将物理过程进行转化。首先是时间转化,把丙游泳时间等效转化,变为甲乙在泳池中相遇在一起的时间,这样就能找到解决问题关键点,也可明确问题本质,从而快速处理问题。也就说,物理教学不要一味题海战术,而是要多分析,让学生掌握等效思维,在实际解题中将难以解决的物理问题转变为简单的,学生较为熟悉的问题,处理起来就更为得心应手,也能突显关键性要素,使规律显示出来。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具有复杂一面,学生在解题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度大的,解决起来障碍多。基于这个原因,物理解题中应传授等效思维方法,运用其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的,学生更为熟悉的问题,解释题目本质,这样解题效率会提高,思维也会更加活跃,处理问题效率更高。
参考文献
【1】叶敬凯. 等效思维在初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研究[J].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2016, 000(012):P.55-.
【2】姬鸣亚. 等效思维在初中物理解题中的合理运用[J]. 中学物理:初中版, 2016(5):94-95.
【3】赵佳琪. 等效思维在初中物理解题中的运用研究[J]. 新一代(下半月), 2018, 000(009):136.
关键词:初中物理;解题教学;等效思维;有效运用
引言:初中学生之所以会觉得物理难,一方面是由于物理知识复杂,另外一方面是运用物理知识能力差,解题中常常会产生挫败感,无法顺利完成习题解答。针对这个问题,初中物理教学应做好解题方法指导,平时引导学生学习和解题过程中,引入等效思维,将复杂和抽象的物理问题,采取替代和转化的办法,使其变得熟悉且简单。这样学生就更容易抓到重点,明确题目的本质,然后寻找到解题方法,最终既快又准解题,促进物理综合素养提升。
- 等效思维概述
物理这门学科具有其复杂性,初中生刚刚接触,在学习中如果没有掌握方法,就会难以理解较为复杂的现象与规律,运用其解题也就会困难重重。等效思维实质上就是将上述所说复杂问题简单化,运用转化的方式处理物理问题。物理解题中运用等效思维,实际上就要借助于对题目中关键要素的转化或者替代,亦或者运用相似之处,采用某个规律去研究问题,最终能够得到相同的作用【1】。從这就能看出,运用等效思维转化问题不会影响到最终效果,而且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和抽象化,以学生熟悉的方式呈现出来,其就能更快抓住问题本质,寻找出规律和解题方法,解决问题将不会有太大困难,同时还最大程度活跃了解题思维,增强处理问题灵活度,有助于物理素养综合发展。
等效思维的优势在于,面对解题中遇到的难度较大的问题时,转变一种思维,找到简单的处理问题办法。比如在处理力问题中,可将一个力进行分解,想象成为是由两个等效力合成而来,也可把多个力等效合并。
- 物理解题中等效思维的有效运用
2.1转变题目条件
初中物理习题中有一些过于复杂,不能从题目给出条件中找出解决问题突破口,所以就需要借助于等效思维,做好题目条件转化。这样做的优势明显,可将原来给出的较为复杂条件,转变为更为简单明了的,有助于学生理清思路,更快找到解决问题办法,从而高效率处理物理问题。以电学为例,其是初中物理教学与考试考查重点内容,在学习中常常要处理电路图问题。简单的学生可快速解决,但是遇到复杂的错误率高,经常不知道从哪个地方入手去解决。常见的就是在凸透镜相关问题中,主光轴上存在着电路图。一般情况下题目会把焦点用FF来表示,两倍聚焦的地方则用PP表示。给出的条件是将木条放在凸透镜F路图,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木条要保证粗细匀称,且用AB来表示。这里就可采用等效思维,将问题直接给出的条件进行转化,变成电路图,紧接着展开相关问题的计算。实际操作过程中,假设木条的厚为A,然后将其等效,想象成为一个高度为A的物体,进而对其移动,从两倍焦距的地方移动在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B处。最后就是要依据凸透镜成像的相关知识与规律,明确物体成像的情况,进而完成复杂物理习题解答。等效思维在初中物理解题中有效运用,转化后学生解决问题就会事半功倍,同时正确率将有显著提升,因此在平时解题教学中要注重渗透这种思维方法【2】。
2.2转换物理过程
物理解题过程中需要注意很多问题,发展和变化比较多,即使是要确定状态,也与众多因素密切相关。也就是说,物理问题中不管是涉及到过程发展还是说事物的状态,都是由一些因素确定的。在此期间,一些因素所能达到的实际效果,与其他因素所能起到效果是一样的,意味着这些因素是等效的,在实际运用中可转化与替代,但是却不会对结果产生影响,依然按照原来的走向发展【3】。上面所提到的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必须以等效为基础,脱离了这个不具有价值和意义。初中学生在处理相对比较难的问题中,应学会运用等效思维,将问题进行转化,以便于更好解决问题。例如:两个人在同一个泳池中游泳,分别是甲和乙,是从不同向着前面游。现在所知道的是这两个游泳者的距离是d,游泳速度为u、v。此时,有一个人丙游到前面所提到的两个游泳者的逐渐,其游泳的速度为m。当丙按照自己的速度赶上甲,然后不停歇的向着乙游去,在和其相遇之后,又游向甲。一直这样重复,现在想要问的是,甲和乙在游泳池中相遇,这个时候丙总共游了多少路程?这个物理问题可采用等效思维方法去解决,将物理过程进行转化。首先是时间转化,把丙游泳时间等效转化,变为甲乙在泳池中相遇在一起的时间,这样就能找到解决问题关键点,也可明确问题本质,从而快速处理问题。也就说,物理教学不要一味题海战术,而是要多分析,让学生掌握等效思维,在实际解题中将难以解决的物理问题转变为简单的,学生较为熟悉的问题,处理起来就更为得心应手,也能突显关键性要素,使规律显示出来。
-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具有复杂一面,学生在解题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度大的,解决起来障碍多。基于这个原因,物理解题中应传授等效思维方法,运用其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的,学生更为熟悉的问题,解释题目本质,这样解题效率会提高,思维也会更加活跃,处理问题效率更高。
参考文献
【1】叶敬凯. 等效思维在初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研究[J].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2016, 000(012):P.55-.
【2】姬鸣亚. 等效思维在初中物理解题中的合理运用[J]. 中学物理:初中版, 2016(5):94-95.
【3】赵佳琪. 等效思维在初中物理解题中的运用研究[J]. 新一代(下半月), 2018, 000(009):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