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学习中,要使学生顺利地将概念内化,教师就要更多地了解学生,积极地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思维经验,允许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概念。
一、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在学习之前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若能够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进行教学,必将事半功倍。在调动学生经验时,首先要考虑经验带给学生的情感,要调动那些能够促进学生积极情感的经验;其次要考虑经验的效果,除了带来积极情感外,经验还会带来什么。
在《年、月、日》一课中,笔者注重调动儿童的生活经验,请学生用生活中经历的一些事情,描述一年、一月、一日大约有多长。
生1:今年春节到明年春节是一年。
生2:今年5月7日是我的生日,再到明年5月7日,我长大了一岁,也就是又过了一年。
生3:我爸爸这个月领工资,到下一个月再领工资就是一个月。
生4:今天这时到明天这时就是一日。
…….
课堂上,学生七嘴八舌地说着、笑着,回味着生活的经历,初步体会着年、月、日的时间概念。
学习年月日这样的内容不像学习时分秒,教师不可能让学生现场体验。但是通过教师精心的设计,将学生记忆中的各种体验调入“前台”,这样,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感悟就会更加深刻。
二、调动学生思维经验
在教学新概念时,笔者调动学生的思维系统,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经验内化概念。当遇到新问题时,孩子会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使用丰富多彩、个性十足的儿童语言,这种表述虽然有时会不严谨,甚至还会出点错误,但教师的接纳和理解,是孩子们继续创造的动力。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对数域的第一次拓展。众所周知,分数是在实际度量和均分中产生的。学生应该首先体验将具体的材料分成相等部分然后形成分数的行为。最初的时候不应该使用符号,直到学生对这些术语感到自信的时候再使用。
笔者提出了一个具有挑战性且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学习任务:“能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一个桃子的一半儿吗?”孩子的兴趣被大大激发了,黑板成了他们的领地,他们纷纷在黑板上展示着自己的创造。
一个学生没有体会到分数这种表示方法的简洁性,始终坚持己见,笔者巧妙地请她到黑板上来表示 ,小家伙径直走上讲台,没画一会儿就对笔者说:“老师,这种方法太麻烦了,还是用分数表示好。”边说边使劲把在黑板上画的图擦掉了。
学生开始可以用图顺利地表示出“桃子的一半儿”,可是,当平均分的分数增加,所分事物有了变化时,他们发现原有经验已不能满足现状,必须调整,从而接纳了分数这个新朋友,就这样,学生将学习内容与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没有机械的语言,没有生硬的灌输,自然地实现了新知识的自我建构。
课堂上笔者与孩子们一起摆小棒,共同分析“35 36”的竖式计算。有的学生先加整捆的,也就是先从十位加起,再加个位上的数;也有的学生先加单根的,也就是从个位加起。笔者并没有急着统一学生的做法,而是让大家互相交流各自的做法。
生1:我是先从个位加起的,个位上5 6=11,十位上3 3=6,加上进的1,十位写7。
生2:我也是先从个位加起的,5个一加6个一是11个一,向十位进一,个位写一,3个十加3个十再加1个十,就是7个十,和是71。
(笔者拿出一个学生的作业本,指着本子上的涂抹痕迹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生3:我是先从十位加起的,3个十加3个十是6个十,十位写6,5个一加6个一是1个十和1个一,需要向前一位进1,这时候需要把原来十位上的6擦掉,改成7。
师:听了这个同学的回答,你们有什么想法?
生4:先从十位加起,比较麻烦,最好先从个位算起,免得进位时,十位上的数字还得擦掉重新写。
生5:我觉得可以先看看个位上加起来是不是满10,如果满10,十位相加时就多加一个。
生6:你的这种方法可以,但是有时会忘记,计算就不准确了。
生7:这样的题应该先从个位加起比较方便,满十向十位进1。
……
尊重学生朴素的语言,尊重原生态,尊重学生运用自身经验内化概念的过程。正是由于教师的尊重和等待,给予学生反思的机会、学生才可能水到渠成地内化概念,学会新知识。
三、调动学生言语经验
教学中笔者引领孩子们慢慢“找感觉”,并把这种“感觉”用学生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使探索的知识能够通过儿童语言表达出来,不断内化概念。
跟着“感觉”走——写出式子
师:现在,没有情境了,我们不求花了,不求面积了,也不求瓷砖了。你能够再写出一组这样的式子吗?
(学生再次独立学习,师指两名学生在黑板上完成。)
(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及时鼓励动作快的学生:你都写了几组了!真能干!同时关注动作慢的学生:有困难,没关系,我也经常遇到困难的。跟着我一起来,一看就明白了。)
(学生在黑板上写下:
⑴ (12 8)×7=12×7 7×8
⑵ (12 8)×8=12×8 8×8
⑶ (2 3)×2=2×2 3×2
⑷ (3 5)×10=3×10 5×10
⑸ (4 6)×5=4×5 6×5
学生完成后教师组织交流:我们先看第四组算式。)
生1:3加5的和乘10,就等于3乘10再加上5乘10。
师:看这两个算式,你为什么用等号连接啊?
生1:是因为左边3加5等于8,8再乘10等于80;右边3乘10等于30,5乘10等于50,合起来也等于80.
师:明白了,他是通过计算知道它们是相等的。
师:同学们,我们过去学过乘法,你能换个角度来解读第四组算式吗?
生2:左边3 5=8是8个10,右边3个10加5个10也等于8个10。
师:他能借助自己的经验,用过去的知识来解读今天遇到的新问题。掌声响起来吧!
在课堂中,孩子们对概念的理解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一个个具体的情境中去感悟,内化。教学中笔者先是让学生根据具体的情境写出式子,学生借助情境理解等式的含义。对此初步有了一些感觉,也就是感觉到了其中蕴含的规律。接下来学生自己写出等式,没有具体的情境作为支撑,进一步与乘法的意义进行联系,形成自己的解释。这也就在不断地找感觉中逐渐接近了乘法分配律的本质。
仅仅是有了感觉还不够,学生学习知识要经历一个不完全归纳的过程,才能逐渐形成能力。需要逐渐抽取出所举的例子中的共同特征,也就是发现共性的规律。有不完全符合规律的总结,用文字表示、用符号表示,最后展示用字母表示。这个过程可以用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达,只要它是合理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不急着把规律用字母进行概括总结,而是先让孩子自由表达。也许有的孩子想法还不全面、也许有的孩子说法还不够严谨、也许孩子的表达还不够清晰,但不轻易否定。善待学生不严格的理解,学生才能在宽松的课堂环境中不断对所学的概念找到感觉,领悟感觉,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
数学教育很重要的一个目标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让学生会比较、会分析、会判断。教学中尝试着让孩子们从一个个具体的情境出发,感悟其中蕴含的知识;并在多层感悟、多重表达的基础上,给孩子们自由表达的时间与空间,把教学过程变成孩子们学习、交流的过程。使孩子们对知识的理解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能够对数学和数学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良好态度。
(北京市顺义区石园小学陈春芳老师对此文有重要贡献)
一、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在学习之前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若能够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进行教学,必将事半功倍。在调动学生经验时,首先要考虑经验带给学生的情感,要调动那些能够促进学生积极情感的经验;其次要考虑经验的效果,除了带来积极情感外,经验还会带来什么。
在《年、月、日》一课中,笔者注重调动儿童的生活经验,请学生用生活中经历的一些事情,描述一年、一月、一日大约有多长。
生1:今年春节到明年春节是一年。
生2:今年5月7日是我的生日,再到明年5月7日,我长大了一岁,也就是又过了一年。
生3:我爸爸这个月领工资,到下一个月再领工资就是一个月。
生4:今天这时到明天这时就是一日。
…….
课堂上,学生七嘴八舌地说着、笑着,回味着生活的经历,初步体会着年、月、日的时间概念。
学习年月日这样的内容不像学习时分秒,教师不可能让学生现场体验。但是通过教师精心的设计,将学生记忆中的各种体验调入“前台”,这样,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感悟就会更加深刻。
二、调动学生思维经验
在教学新概念时,笔者调动学生的思维系统,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经验内化概念。当遇到新问题时,孩子会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使用丰富多彩、个性十足的儿童语言,这种表述虽然有时会不严谨,甚至还会出点错误,但教师的接纳和理解,是孩子们继续创造的动力。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对数域的第一次拓展。众所周知,分数是在实际度量和均分中产生的。学生应该首先体验将具体的材料分成相等部分然后形成分数的行为。最初的时候不应该使用符号,直到学生对这些术语感到自信的时候再使用。
笔者提出了一个具有挑战性且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学习任务:“能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一个桃子的一半儿吗?”孩子的兴趣被大大激发了,黑板成了他们的领地,他们纷纷在黑板上展示着自己的创造。
一个学生没有体会到分数这种表示方法的简洁性,始终坚持己见,笔者巧妙地请她到黑板上来表示 ,小家伙径直走上讲台,没画一会儿就对笔者说:“老师,这种方法太麻烦了,还是用分数表示好。”边说边使劲把在黑板上画的图擦掉了。
学生开始可以用图顺利地表示出“桃子的一半儿”,可是,当平均分的分数增加,所分事物有了变化时,他们发现原有经验已不能满足现状,必须调整,从而接纳了分数这个新朋友,就这样,学生将学习内容与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没有机械的语言,没有生硬的灌输,自然地实现了新知识的自我建构。
课堂上笔者与孩子们一起摆小棒,共同分析“35 36”的竖式计算。有的学生先加整捆的,也就是先从十位加起,再加个位上的数;也有的学生先加单根的,也就是从个位加起。笔者并没有急着统一学生的做法,而是让大家互相交流各自的做法。
生1:我是先从个位加起的,个位上5 6=11,十位上3 3=6,加上进的1,十位写7。
生2:我也是先从个位加起的,5个一加6个一是11个一,向十位进一,个位写一,3个十加3个十再加1个十,就是7个十,和是71。
(笔者拿出一个学生的作业本,指着本子上的涂抹痕迹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生3:我是先从十位加起的,3个十加3个十是6个十,十位写6,5个一加6个一是1个十和1个一,需要向前一位进1,这时候需要把原来十位上的6擦掉,改成7。
师:听了这个同学的回答,你们有什么想法?
生4:先从十位加起,比较麻烦,最好先从个位算起,免得进位时,十位上的数字还得擦掉重新写。
生5:我觉得可以先看看个位上加起来是不是满10,如果满10,十位相加时就多加一个。
生6:你的这种方法可以,但是有时会忘记,计算就不准确了。
生7:这样的题应该先从个位加起比较方便,满十向十位进1。
……
尊重学生朴素的语言,尊重原生态,尊重学生运用自身经验内化概念的过程。正是由于教师的尊重和等待,给予学生反思的机会、学生才可能水到渠成地内化概念,学会新知识。
三、调动学生言语经验
教学中笔者引领孩子们慢慢“找感觉”,并把这种“感觉”用学生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使探索的知识能够通过儿童语言表达出来,不断内化概念。
跟着“感觉”走——写出式子
师:现在,没有情境了,我们不求花了,不求面积了,也不求瓷砖了。你能够再写出一组这样的式子吗?
(学生再次独立学习,师指两名学生在黑板上完成。)
(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及时鼓励动作快的学生:你都写了几组了!真能干!同时关注动作慢的学生:有困难,没关系,我也经常遇到困难的。跟着我一起来,一看就明白了。)
(学生在黑板上写下:
⑴ (12 8)×7=12×7 7×8
⑵ (12 8)×8=12×8 8×8
⑶ (2 3)×2=2×2 3×2
⑷ (3 5)×10=3×10 5×10
⑸ (4 6)×5=4×5 6×5
学生完成后教师组织交流:我们先看第四组算式。)
生1:3加5的和乘10,就等于3乘10再加上5乘10。
师:看这两个算式,你为什么用等号连接啊?
生1:是因为左边3加5等于8,8再乘10等于80;右边3乘10等于30,5乘10等于50,合起来也等于80.
师:明白了,他是通过计算知道它们是相等的。
师:同学们,我们过去学过乘法,你能换个角度来解读第四组算式吗?
生2:左边3 5=8是8个10,右边3个10加5个10也等于8个10。
师:他能借助自己的经验,用过去的知识来解读今天遇到的新问题。掌声响起来吧!
在课堂中,孩子们对概念的理解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一个个具体的情境中去感悟,内化。教学中笔者先是让学生根据具体的情境写出式子,学生借助情境理解等式的含义。对此初步有了一些感觉,也就是感觉到了其中蕴含的规律。接下来学生自己写出等式,没有具体的情境作为支撑,进一步与乘法的意义进行联系,形成自己的解释。这也就在不断地找感觉中逐渐接近了乘法分配律的本质。
仅仅是有了感觉还不够,学生学习知识要经历一个不完全归纳的过程,才能逐渐形成能力。需要逐渐抽取出所举的例子中的共同特征,也就是发现共性的规律。有不完全符合规律的总结,用文字表示、用符号表示,最后展示用字母表示。这个过程可以用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达,只要它是合理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不急着把规律用字母进行概括总结,而是先让孩子自由表达。也许有的孩子想法还不全面、也许有的孩子说法还不够严谨、也许孩子的表达还不够清晰,但不轻易否定。善待学生不严格的理解,学生才能在宽松的课堂环境中不断对所学的概念找到感觉,领悟感觉,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
数学教育很重要的一个目标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让学生会比较、会分析、会判断。教学中尝试着让孩子们从一个个具体的情境出发,感悟其中蕴含的知识;并在多层感悟、多重表达的基础上,给孩子们自由表达的时间与空间,把教学过程变成孩子们学习、交流的过程。使孩子们对知识的理解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能够对数学和数学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良好态度。
(北京市顺义区石园小学陈春芳老师对此文有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