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主体开展的教学活动。在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发展下,合作学习得到了较大的推广和应用,在多个学科的教学过程均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收效颇为明显。本文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为例,从合作学习的概念的出发,就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做出简要的探索。
关键词:合作学习;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应用
一、引言
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合作学习逐渐从理论研究中走出,被广泛地应用到实践教学之中。与此同时,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作为高中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英语理解能力、英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重要影响。将合作学习策略运用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既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也是借此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下文中笔者尝试对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初探。
二、合作学习的概念
合作学习理念源于多伊奇的目标结构理论中的合作型目标结构理论,之后经过皮亚杰学派的发展方才确定下来。前者强调合作学习的动机,后者强调合作学习的认知,然而无论从那个角度来讲,合作学习都是一种颇具优越性的教学方法。所谓合作学习,即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或目标,而组织在一起开展的分工明确的互助性学习活动。简言之,合作学习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合租小组为主体,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而开展的学习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创新精神、竞争意识、承受能力以及学习主动性等均会得到较大的提升。然而,由于合作学习的实践时间较短,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缺乏现成的经验,比较难以把握教学的尺度,而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以及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发挥,制约了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所以如何科学合理的运用合作学习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也是当前众多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
三、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分组
通常情况下,合作学习一般是采用合作学习小组的形式而展开,即根据一定的原则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其一,每个合作学习小组的人数最好控制在4-6人;其二,分组时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英语水平、人际交往能力,因此这也就需要教师对学生有相对全面的了解;其三,教师要注意每个小组的男女生比例,即最好不要全是女生,也不要全是男生;其四,合作学习小组一旦确定,就尽可能的不要再进行调动,合作学习小组的至少要维持一学期以上的时间。只有达到以上的分组要求,在今后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的效力才能发挥出来,合作学习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促进作用也才能真正的现实。
(二)阅读前的合作学习
在大多数情况下,学习可以分为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复习三个阶段,高中英语阅读学习同样如此。就课前阅读阶段的合作学习来讲,教师在正式上课前,可将接下来要学习的文章以及教学的目标和任务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对本次英语阅读教学内容有大致的了解,提高学生对新内容的熟悉度。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课前问题的方式,促使学生主动熟悉新的教学内容。比如教师在上新课之前的两三天布置给学生一个探索新文章写作背景的任务,“What is the background of the article?”。然后,为了完成教师所布置下来的任务,合作学习小组在其组长的带领下,借助各种可利用的资源,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的信息资料,比如小组成员A和B上网搜集相关的文章写作背景资料,小组成员C和D到图书馆搜集相关的资料,小组成员D 则负责从其他的途径搜集相关资料以及做相关的阅读前准备;之后当资料搜集完后,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就搜集到的资料进行讨论。这样的合作学习方式,一方面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为学生更快接受新英语阅读知识提供了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有效的促进了学生探索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增强,激发了学生英语阅读学习的兴趣。
(三)阅读中的合作学习
就课堂上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合作学习来讲,教师在上课伊始可以留几分钟给学生,让学生将合作学习小组的课前预习成果展示出来,并让各小组之间就课前预习中的一些成果、经验进行相互的交流,借此来促进学生间的沟通。然后需要强调的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适用范围都是有限的,教师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应根据阅读文章和教学的需要,恰当的引导和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而不是时刻的合作,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教师可以针对文章提出一些比较有讨论意义或合作必要的问题内容,让学生进行合作,如让每个小组将本组在课前预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出来,通过班级集体讨论的方式将其解决,在或者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将文中本是一般句型的句子用倒装的形式表示出来。课堂上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对所学文章的理解和认识,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大的交流空间,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扩散,不仅促进了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增长,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阅读后的合作学习
在这个阶段,合作学习小组的成员造组长或教师的带领下,对之前学习的内容进行复习和练习,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模拟的方式,让学生再现文章中的场景,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情境做进一步的创新。再者,教师也可以通过让学生对文章的关键内容进行复述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对新单词的掌握程度,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增强学生英语阅读学习的信心。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阅读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利用合作学习策略开展有效的合作教学,营造出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利用合作学习在英语语言能力培养以及学生合作意识培养上的优势,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不断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媛媛,熊涛.合作学习策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02)
[2]王琼.浅谈合作学习策略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04)
作者简介:黄玉华陕西师范大学2012级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学科教学(英语),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关键词:合作学习;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应用
一、引言
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合作学习逐渐从理论研究中走出,被广泛地应用到实践教学之中。与此同时,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作为高中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英语理解能力、英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重要影响。将合作学习策略运用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既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也是借此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下文中笔者尝试对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初探。
二、合作学习的概念
合作学习理念源于多伊奇的目标结构理论中的合作型目标结构理论,之后经过皮亚杰学派的发展方才确定下来。前者强调合作学习的动机,后者强调合作学习的认知,然而无论从那个角度来讲,合作学习都是一种颇具优越性的教学方法。所谓合作学习,即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或目标,而组织在一起开展的分工明确的互助性学习活动。简言之,合作学习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合租小组为主体,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而开展的学习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创新精神、竞争意识、承受能力以及学习主动性等均会得到较大的提升。然而,由于合作学习的实践时间较短,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缺乏现成的经验,比较难以把握教学的尺度,而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以及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发挥,制约了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所以如何科学合理的运用合作学习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也是当前众多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
三、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分组
通常情况下,合作学习一般是采用合作学习小组的形式而展开,即根据一定的原则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其一,每个合作学习小组的人数最好控制在4-6人;其二,分组时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英语水平、人际交往能力,因此这也就需要教师对学生有相对全面的了解;其三,教师要注意每个小组的男女生比例,即最好不要全是女生,也不要全是男生;其四,合作学习小组一旦确定,就尽可能的不要再进行调动,合作学习小组的至少要维持一学期以上的时间。只有达到以上的分组要求,在今后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的效力才能发挥出来,合作学习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促进作用也才能真正的现实。
(二)阅读前的合作学习
在大多数情况下,学习可以分为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复习三个阶段,高中英语阅读学习同样如此。就课前阅读阶段的合作学习来讲,教师在正式上课前,可将接下来要学习的文章以及教学的目标和任务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对本次英语阅读教学内容有大致的了解,提高学生对新内容的熟悉度。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课前问题的方式,促使学生主动熟悉新的教学内容。比如教师在上新课之前的两三天布置给学生一个探索新文章写作背景的任务,“What is the background of the article?”。然后,为了完成教师所布置下来的任务,合作学习小组在其组长的带领下,借助各种可利用的资源,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的信息资料,比如小组成员A和B上网搜集相关的文章写作背景资料,小组成员C和D到图书馆搜集相关的资料,小组成员D 则负责从其他的途径搜集相关资料以及做相关的阅读前准备;之后当资料搜集完后,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就搜集到的资料进行讨论。这样的合作学习方式,一方面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为学生更快接受新英语阅读知识提供了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有效的促进了学生探索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增强,激发了学生英语阅读学习的兴趣。
(三)阅读中的合作学习
就课堂上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合作学习来讲,教师在上课伊始可以留几分钟给学生,让学生将合作学习小组的课前预习成果展示出来,并让各小组之间就课前预习中的一些成果、经验进行相互的交流,借此来促进学生间的沟通。然后需要强调的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适用范围都是有限的,教师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应根据阅读文章和教学的需要,恰当的引导和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而不是时刻的合作,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教师可以针对文章提出一些比较有讨论意义或合作必要的问题内容,让学生进行合作,如让每个小组将本组在课前预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出来,通过班级集体讨论的方式将其解决,在或者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将文中本是一般句型的句子用倒装的形式表示出来。课堂上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对所学文章的理解和认识,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大的交流空间,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扩散,不仅促进了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增长,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阅读后的合作学习
在这个阶段,合作学习小组的成员造组长或教师的带领下,对之前学习的内容进行复习和练习,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模拟的方式,让学生再现文章中的场景,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情境做进一步的创新。再者,教师也可以通过让学生对文章的关键内容进行复述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对新单词的掌握程度,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增强学生英语阅读学习的信心。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阅读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利用合作学习策略开展有效的合作教学,营造出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利用合作学习在英语语言能力培养以及学生合作意识培养上的优势,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不断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媛媛,熊涛.合作学习策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02)
[2]王琼.浅谈合作学习策略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04)
作者简介:黄玉华陕西师范大学2012级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学科教学(英语),研究方向: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