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需要以教学理念为先导,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它要求教师在传承悠久文化的同时,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以满足社会、家庭、学校对教师的高标准要求。
关键词:师德;新课程;规范
跨入21世纪的人类,将翻开历史新的一页,站在新世纪的巅峰之上充满了机遇和挑战,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竞争更加激烈。与此同时,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高,而提高人才素质的关键在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民族的兴旺,寄托于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履行的行为规范。教师职业道德是顺利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履行自己崇高的社会责任的重要保证。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敬业爱岗、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一、敬业爱岗,立足本职
任何职业道德都要求从业人员做到敬业乐业、忠于职守。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许多优秀教师的经验证明,他们之所以能做出卓著的成绩,首先是因为热爱教育,忠诚于教育事业。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对教育工作有着无限的热爱和忠诚,具有诲人不倦的精神。他说:“爱之能勿劳乎?中焉能无悔乎。”他的学生子贡说:“教不倦,仁也。”“教不倦”的精神是他对学生忠与仁的表现,是作为教师的负责精神的表现,所以被称为“万世师表”。陶行知先生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信条,放弃大学教授的优厚待遇,脱下西装,到农村去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对毛泽东同志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一个教师如果没有忠诚于教育事业的责任心,当然也不可能去进行创造性的劳动。
二、热爱学生,教书育人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好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最根本的是要从高度的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出发,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他们塑造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千方百计地去教好他们。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爱,才会主动地、愉快地接受教育。教师热爱学生,必须热爱每一个学生。
“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教师应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个学生。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地培养学生,只有爱得深,才能更认真、更耐心、更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爱”源于高尚的师德,“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出自个人的恩怨,而是出自社会的需要、教育的需要。这种爱是稳固的、深厚的,是与教师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紧密相连的。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能局限于个别的对象,而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所肩负的是对一代人的教育使命,并非对个别人的教育任务。这种责任和爱能超越一切,汇聚成一股无可阻挡的力量。当然,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始终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要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而不宠,严而有格,严慈相济,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这才是合格的教师。
陶行知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必须铭记这一名言。但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溺爱、宠爱。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去创造爱的氛围,从爱的氛围中教书育人。深受学生欢迎的特级教师斯霞认为:教师既是学生的慈母,又应是学生严格的老师,还应是学生的亲密挚友。
另外,教师的基本任务是教好学生,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教书育人就成为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重要规范。“教书”,最主要的是指教学各门功课。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教不好功课,就是没有完成基本任务。
然而,“教书”与“育人”是不可分的。在学校中,“育人”主要是通过“教书”即学校过程来进行的。教师把课文中所载的“道”传授给学生,以自己的原则影响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这就是在育人。
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教师是学生最重要的师表,是学生直观的、活生生的榜样。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思想品德、治学态度、行为习惯对学生起着直接的影响和熏陶作用。
因此,历来教育家都倡导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并把它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善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学生。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一师德规范,要求教师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努力做到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自觉规范言行举止,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在思想、道德、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使学生信服、仿效,才能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
(作者单位 甘肃省兰州市第八十六中学)
?誗编辑 韩 晓
关键词:师德;新课程;规范
跨入21世纪的人类,将翻开历史新的一页,站在新世纪的巅峰之上充满了机遇和挑战,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竞争更加激烈。与此同时,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高,而提高人才素质的关键在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民族的兴旺,寄托于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履行的行为规范。教师职业道德是顺利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履行自己崇高的社会责任的重要保证。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敬业爱岗、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一、敬业爱岗,立足本职
任何职业道德都要求从业人员做到敬业乐业、忠于职守。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许多优秀教师的经验证明,他们之所以能做出卓著的成绩,首先是因为热爱教育,忠诚于教育事业。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对教育工作有着无限的热爱和忠诚,具有诲人不倦的精神。他说:“爱之能勿劳乎?中焉能无悔乎。”他的学生子贡说:“教不倦,仁也。”“教不倦”的精神是他对学生忠与仁的表现,是作为教师的负责精神的表现,所以被称为“万世师表”。陶行知先生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信条,放弃大学教授的优厚待遇,脱下西装,到农村去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对毛泽东同志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一个教师如果没有忠诚于教育事业的责任心,当然也不可能去进行创造性的劳动。
二、热爱学生,教书育人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好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最根本的是要从高度的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出发,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他们塑造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千方百计地去教好他们。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爱,才会主动地、愉快地接受教育。教师热爱学生,必须热爱每一个学生。
“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教师应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个学生。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地培养学生,只有爱得深,才能更认真、更耐心、更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爱”源于高尚的师德,“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出自个人的恩怨,而是出自社会的需要、教育的需要。这种爱是稳固的、深厚的,是与教师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紧密相连的。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能局限于个别的对象,而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所肩负的是对一代人的教育使命,并非对个别人的教育任务。这种责任和爱能超越一切,汇聚成一股无可阻挡的力量。当然,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始终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要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而不宠,严而有格,严慈相济,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这才是合格的教师。
陶行知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必须铭记这一名言。但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溺爱、宠爱。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去创造爱的氛围,从爱的氛围中教书育人。深受学生欢迎的特级教师斯霞认为:教师既是学生的慈母,又应是学生严格的老师,还应是学生的亲密挚友。
另外,教师的基本任务是教好学生,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教书育人就成为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重要规范。“教书”,最主要的是指教学各门功课。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教不好功课,就是没有完成基本任务。
然而,“教书”与“育人”是不可分的。在学校中,“育人”主要是通过“教书”即学校过程来进行的。教师把课文中所载的“道”传授给学生,以自己的原则影响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这就是在育人。
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教师是学生最重要的师表,是学生直观的、活生生的榜样。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思想品德、治学态度、行为习惯对学生起着直接的影响和熏陶作用。
因此,历来教育家都倡导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并把它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善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学生。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一师德规范,要求教师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努力做到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自觉规范言行举止,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在思想、道德、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使学生信服、仿效,才能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
(作者单位 甘肃省兰州市第八十六中学)
?誗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