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评价:提升美术作业质量的法宝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asd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评一致的课堂教学,学习目标、学习任务与课堂评价三维一致联动。美术课堂评价旨在引发学生的表现行为,创造一个答案或作品展示他们掌握的知识或技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术课堂作业与教学评一致研究相辅相成,共同联动。文章通过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上册《看谁涂的最好看》课例描述与分析,阐述课堂评价研究如何提升美术作业质量。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课堂评价;作业质量
  【背景分析】
  教学评一致的课堂教学。教,教师教学目标;学,学生学习任务;评,作业评价标准,三者一致。教学、学习、评价三者一致的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教学目标,即是学生的学习任务,亦是课堂作业的评价标准。学习目标是灵魂,学生学习和课堂评价紧紧围绕学习目标展开。师生双向聚焦于目标,教师围绕目标而教,学生为达成目标而学,评价为达成目标而指向。教学评一致,学习目标、学习任务与课堂评价三维联动。课堂评价的研究亦是学习目标、学习任务的研究。
  事实上,笔者也是这样实践的,可现实与理想总有距离。这个灵魂,在经历课堂现场的时候,总会出现这样的状况:第一,目标本身要经受合理性的考量;第二,目标达成有效性的审视与思考。学习目标本身是否合理,在经历课堂现场的时候,会得以凸显,从而逼迫教师回归课程标准、教材和学情进行学习目标重构,笔者切切实实地经历过,感触颇深。
  课堂现场学生的学习信息引起筆者对学习目标达成有效性的思考。抛开点对点的局限和狭隘。看山不是山,课堂现场遭遇的课堂评价标准的失败,后面可能是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的失败。想起冰岛理论,你看到的未必是真正的现象,只是露出海面的一角。
  跳出问题看问题,跳出课堂评价看学习目标,能在曲径通幽处看向柳暗花明。
  美术课堂作业是课堂上判断学生“学会”的标尺,强调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是课堂学习目标的具体呈现。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评价又与课堂作业联动起来。
  【现象描述】
  《看谁涂的最好看》是人美版美术第1册的学习内容,属造型表现学习领域。预设学习目标2是“学生体会不同色彩的组织变化带来的效果”。设计的课堂评价是:1. 谁的色彩组织最有序?2. 谁的色彩形式最丰富?课堂现场笔者遭遇了这样的教学现象:作业时,
  有学生的涂色练习在一个地方重复摩擦造成纸张渗墨污秽;更有甚者,把作业纸戳了个洞;还有学生将部分排线不匀的平涂作业视为优秀作品;有的学生将点、线、面排列有新意的作品,评价为良好作品。意识到了,这一问题,试着用语言一遍又一遍提醒督促。发现自己语言苍白无力,学生依然自顾自画着。顾东顾不了西,笔者在教室里乱窜,口干舌燥。
  看着他们欢喜的样子,静静观察思量。情不自禁的起立、呼朋唤友的惊奇,让笔者在课堂现场看见他们的欢喜,看见色彩对他们的吸引。虽然把握不好,走的横冲直撞、踉踉跄跄,依然神采奕奕。既然喜欢,笔者何必吹毛求疵,嫌弃他们把纸弄皱戳破,他们只是不熟悉工具材料而已。放下画面美观的纠结,重新思考。本课的课堂评价是有序和丰富,反复翻阅学生作业情况,发现美术作业质量不高的原因是不明白何为“涂色有序”?何为“形式丰富”?也就是说,学生作业质量不高的原因是他们不理解课堂评价标准。可是,课上明明讲解了评价内容。实际情况是“教了,未必会了”。困惑,理不出头绪。
  【问题诊断】
  慌乱过后,困惑重重。逼着自己继续思考。教学评一致的课堂,课堂学习目标、学生学习任务和课堂评价标准三维一体,学生不理解课堂评价标准,引发笔者对教堂学习目标达成度的思考。在课堂现场,还发现了这样的一个学习信息:在课堂作业交流分享环节,学生把“排线不均匀的平涂作业视为优秀作业”;“把点、线、面创意组合的表现方法视为良好作业”。这些学习信息从另一个角度佐证“课堂学习目标未达成”的判断。课堂学习目标未达成,学生不理解课堂评价标准,自然无法发挥课堂评价引领指导学生作业的作用。学生掌握学习目标,理解课堂评价标准,是厄待解决的问题。
  聚焦学习目标的思考。预设学习目标2,是“体会不同色彩的组织变化带来的效果”,何为不同色彩的组织变化?学习目标是可评可测的具体可实现的,此处目标叙写含糊无指向性。尝试做这样的思考,把“有序”和“丰富”具体列入学习目标,拆解学习目标2为:“学会均匀排线的上色方法”和“学会3种点、线、面创意组合的表现方法”。修改后,自己有点得意,反思琢磨,学习目标的叙写既具体又可行,甚是满意。不过,在没有经过课堂现象的打磨,得意为时尚早。
  继续聚焦评价标准的思考。“有序”和“丰富”,有序,还可理解。丰富,过于抽象。把评价标准向着学生可理解的方向思考,甚至考虑用学生的语言,走近他们。思考后,设想引导学生向着“均匀上色”和“点、线、面创意组合”的方向理解课堂评价标准试着寻找资料。在查阅过程中,有段话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责任感与投入度,是完成高阶思维的关键。主动寻找学习的意义,在课堂中参与讨论,对自身的观点进行批判性的分析,根据冲突的观点和思考,修正有关概念——“课堂中参与讨论,批判与自我批判,修正有关概念”。豁然开朗,找到症结:学生缺少参与课堂评价的研制过程。笔者需要在课堂中添设学习环节:学生参与讨论,参与研制评价标准,并以此指导学生向着优秀作业努力。
  如何研制?专著阅读带给笔者甜头,继续求索。这样一段话引起注意:研究发现,运用探究、发现和研究型学习的方法——合作小组学习、讨论、案例学习、角色扮演、项目研究、模拟性决策和问题求解学习活动等,有利于发展学习者的高阶思维能力。尤其是发现学习,能比较有效地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笔者似乎找到了突破口:发现学习。为学生提供研制课堂评价的机会,让其有充分的时间表现所想所思,教师在学生思考基础上提炼总结,课堂评价由师生共同研制。
  【教学决策】
  (一)作业前,师生研制课堂评价   第二次执教时,课堂现场没有直接呈现“优秀、良好”的作业评价标准,而是拿出了上一节课的两张学生作业,请学生说说“好在哪?不好在哪儿?”。有学生回答说“颜色多”;有学生回答说“色块凌乱成团”;有学生回答说“涂色不横冲直撞”;也有学生回答说“有小圆点、有五角星、有交叉线”……教师把学生的答案一一寫在黑板上。纵观这些答案,重复雷同无规律,似乎对学习目标的达成亦无帮助。望着零零碎碎的答案,有点手足无措。共同研制初起,便遇到困难。看着学生兴高采烈的模样、天真的眼神,硬着头皮继续梳理。通过师生共同商讨,决定将“涂色好看”的标准定位于“涂色均匀和点线面组合形式多”。评价标准研制出来了,他们很开心,这是他们的标准,笔者也很高兴。此刻笔者感觉自己是他们中的一员,能感受到他们对笔者的欢迎。有个细节要分享。研制课堂评价前,创设了一个“拯救彩虹桥”的问题情境,该情境为学生投入学习和完成作业建立清晰的“需要知道”的目的,被需要的体验激发出学生强大的“要做好”愿景。
  学生参与评价标准的研制,助于学生清晰作业要求和优秀的标准,会主动以这个标准来指导作业,从而达到提升作业质量的目的。
  (二)作业中,用课堂评价指导作业
  美术作业通过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或最后的作品来评判学生对美术知识、技能的吸收和理解程度。通过“作业前——师生共同研制课堂评价”学习环节,学生已知道课堂评价标准是什么,他们能朗朗上口说出“涂色均匀和点线面组合形式多”,然“知道”未必“学会”,知与行之间依然有鸿沟。在作业现场,涂色未均匀的作业数量不少。这再次让笔者思考。如何让学生的“知”稳稳落地于“行”?
  实践后发现,清晰的评价指导语,能确保学生向着“学会”前进,把“知道”稳稳地落于“行动”。在后来的执教时,学生作业之前设计这样的评价指导语:1.你涂色排线有序吗?2.你采用点、线、块面装饰了吗?评价指导语以第二人称的对话形式,直指学生需要应用和展示的学习内容——色彩均匀有序、点线面形式多样(点、线、面组合形式超过3种为多样)。同时,呈现优秀学生作业,清晰告诉学生“优秀”的标准是这样的。果然,课堂作业效果优秀。
  作业中清晰的评价指导语,让学生在行动前知道可以向着哪里前进,也知道要做怎样的努力才可以达到优秀,如同夜晚中的灯塔,牢牢指引着学生向着优秀作业前进。
  (三)作业后,用课堂评价修正作业
  美术作业要求学生做出“对知识、技能、情感的吸收与理解程度”的表现。课堂作业,既有学生通过学习任务的学习践行学习目标的达成程度,又有自我经过思考的创造。既是创造,非一蹴而就。基于学习目标的想法与灵感,不时在脑中盘旋。此刻的想法,在下一秒或许会有更新与变动。因此,作业后,允许他们对课堂作业做出修正。
  以课堂评价标准“涂色均匀和点线面组合形式多”为切入,让学生有机会做选择和决定。课堂现场是这样操作的:呈现“有点儿小遗憾、满意”二个维度的课堂评价:“有点儿遗憾”的作业,排线不均匀、形式不丰富;“满意”的作业,排线均匀、点线面组合形式多样。学生在课堂评价引导下修正作业,是向着目标前进的智慧学习的。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修正作业不是让学生重画作业另起炉灶,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用现有的工具和材料添加或补充画面,向着“涂色均匀有序、有线条装饰亦有圆点或块面装饰”的满意作业出发,允许画面有少许遗憾。在笔者看来,那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印迹,弥足珍贵。
  课堂评价提升美术作业,不仅关注学生作业的结果,同时也关注作业过程的指导与修正。通过本课例实践,探索课堂评价推动美术作业向着高质量发展。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课堂评价提升美术作业,背后是学习目标、评价任务的斟酌与思考。抛开点对点的困惑与纠结,站在教学评一致的背景下思考课堂学习信息,是全局的整体思维。
  参考文献:
  [1]周文叶.中小学表现性评价的理论与技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84.
  [2]夏雪梅.真实课堂中的高阶思维分析及教学设计[J].现代教学,2014(9).
  [3]钟志贤.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发展的教学设计假设[J].电化教育研究,2004(12).
  作者简介:潘洁琴,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苏州湾校区。
其他文献
摘 要:艺术源于生活,幼儿园美术教育需要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也应有助于幼儿精神生活的丰富和扩展。意象绘画是以“感受与意想、创造与表达”为载体的“美术思维游戏”,非常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能锻炼幼儿的观察、想象、表现和创造能力。文中围绕“生活教育”这一指导思想,将意象绘画与生活主题相结合,选择适合幼儿表现的内容及技法,支持、鼓励幼儿发现生活之美,融于意象创作,将自己感兴趣和幻想的美好世界积极呈
摘 要: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当代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教育者越来越重视对新的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引入,以改变当前教育中的诸多不足,而头脑风暴法作为一种能够发挥集体智慧的方法,在教学中一度发挥出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进而得到了诸多一线教师的认可和青睐,因此,为了进一步发挥出其优势,本文从“提供自由环境,提高讨论热情”“引起联想反应,产生新的观念”“激发创新思维,打破群体思维”“产生竞争意识,引发独到见解”“
摘 要:伴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当前课程资源特别是对于乡土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开始变成社会所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现阶段,我国幼儿园在对乡土课程进行开发和利用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阻碍,而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教师缺少对应的开发及利用能力,从而使得我国乡土课程资源长期处在闲置状态。为此,本篇文章借助调查问卷以及个案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含义进行了阐述,同时以幼儿园对植物资源的开
摘 要: 家国情怀是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精髓。历史学科在学生家国情怀教育和培养方面具有综合性、广泛性和独特性的优势。因此,作為历史教师,应该深入研究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不能忘记“修身养性”的教育初衷。要完成历史教师“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新任务,肩负起培养学生民族感情的重任。文章以初中历史教学为背景,教学过程中通过故事教学法对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教学目标进行了深入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 初
摘要:伴随着素质教育的稳步推进,很多学校都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放在了首要位置,从而进一步的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数学语言是培育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工具,部分教师已经在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活动,进行相应的数学知识交流和共同合作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在具体的操作环节可能也会存在着部分问题,因此,在本文中,首先针对当前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所存在的若干
摘 要:本文剖析了如何在中低年级阅读课堂活动贴近语用训练,进一步优化阅读课堂导学策略;详细地阐述了中低年级语用培养的五种导学策略,让中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渐形成个性化,有利于学生自主参与阅读与语言表达的训练,夯实中低年级学生的语用基础,为学生提升语用能力拓宽途径。  关键词:语用;导学;训练;策略     阅读课堂文本研读活动是语用能力培养的基础、出发点,教师应基于文本语言品读、训练活动,优化
摘 要:随着学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全面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中学体育教育思想、教学目标、教育方法、教学内容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其核心是在学科教学的全面素质教育渗透。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初中体育教学以中考体育这一杠杆作调控,初中体育教与学的评价与考量更具体化,与此同时也突现了教师专业素养的考评依据的具体化。我们应在研究教学实施的同时研究自我专业成长。本文
摘要:“整本书阅读”是语文教学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引导的时候,不仅要让他们尽早掌握语文教材上的知识点,还应该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学生的阅读量,将思维延伸到课外,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基于此,本文以学科素养为出发点,首先介绍了“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接着重点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实施策略,以期为语文教师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阅读者;整本书阅读;教学导向  叶圣陶提出的“整本
摘 要: 教材研读的价值不仅在于向教师指明最为基础的教学内容,更是教师与教材编写者之间的交流。只有让教师品味文本,才能读出要点,读出精妙,读出思想。然而现今对教材资源的开发仍存在着舍本逐末,远离教材;肤末支离,模糊教材;蜻蜓点水,拘泥教材等误区。文章旨在通过《汽车城:蔚山》一课的案例,以课程标准为分析依据,探讨具体的解决之道。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教材研读;课程标准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地研
摘要: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旨在发展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提高学生基础知识的培优以及锻炼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数学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难点。故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数学应用题的过程中不能仅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还应该积极创新,通过更加有效的教学谋略,将复杂的应用题简单化,在彰显教师智慧的同时,达到巩固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深度点拨的教学目的。基于此,本文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就“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