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爱后进生做一名快乐的教师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pingk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大概都有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后进生最难教育,即使在他们身上下了很多功夫,但效果还是不理想。如何变烦恼为快乐是每一个教师值得认真考虑的问题。快乐的教师的共同特点就是热爱自己的学生。师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爱护、互相激励,关系融洽和谐,师生乐在其中。
  什么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自从女儿上小学后,这个困扰便愈加强烈,促使我以家长和教师这个双重角色对孩子的爱进行认真反思,以便与学生家长一起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魏书生说:“光强调教师要爱学生是不全面的,还应该具体研究怎样去爱,想爱还要会爱,如果不会爱,原来想爱,后来也会变得不爱。”教师对待后进生要以爱为本,做一名快乐的教师,将快乐传递给学生。我把这种爱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尊重后进生,捕捉闪光点
  后进生与优秀生一样有感情、有个性、有独立的人格,他们有人格尊严,需要得到尊重而不是讽刺与挖苦。后进生是未成年人,他们在很多方面存在障碍,需要教育,但不能以优秀生的标准要求他们。教师应允许他们淘气,允许他们犯错,但要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赢得别人的尊重、肯定、赞赏和鼓励。尤其各方面表现欠佳的孩子,在他们内心深处更是渴望被爱,被肯定,被赞赏,被尊重,这种欲望一旦得到满足,就能激发他们身上难以察觉的很多潜能。教师和家长的夸赞,鼓励,可唤起孩子的自信心,有时甚至会成为学生人生道路转折的契机。我曾读过一篇文章叫《一位母亲与家长会》,文章中的母亲共参加了孩子的三次家长会。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的鼻子一酸,差点儿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名小朋友,唯有他表现最差,唯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母亲做出很自豪的样子对儿子说:“老师表扬了你,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有让她喂。第二次家长会,小学老师对母亲说:“全班45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44名。我们怀疑他智力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母亲她流泪了,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的,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第三次家长会,母亲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后进生的行列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有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初中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她怀着喜悦的心情走出校门,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高中毕业了,在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的日子,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给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学校。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文中的母亲给予儿子的就是一种真爱,使儿子总有一种做得更好的欲望。在新班级的第一次家长会上,我把这个故事推荐给了学生家长,目的只有一个,希望家长和老师一起做好工作,寻找教育孩子的最佳契机。
  二、关爱后进生,激发上进心
  在实际教学中,我最关爱的是后进生。在排座位时把他们尽可能排在前三排,有意选派一位品学兼优的同桌,想方设法让每一位后进生都坐上最好的位置。
  在课堂教学中,我有意设计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后进生回答,并接受其他同学的掌声和鼓励。同时,还请后进生当小老师,也让他们和优秀生一样体验成功的喜悦,进而达到培养自信心的目的。
  在讲课的过程中,我用眼神和后进生交流,在适当的时候给他们做个鬼脸,提醒他们上课要集中精神。有一位同学曾对我说:“看到老师的鬼脸,我就知道你在提醒我好好听讲,我的精神果然一下就来了,谢谢老师对我的关心。”
  三、关注后进生,让其活泼健康成长
  教师要做孩子生活中的细心人,时刻关注孩子,若发现了问题就要及时与孩子沟通,进行疏导,使孩子沿着正确的道路活泼健康成长。
  当知道学生生病时,我会主动问候,关心学生,让学生从喜欢我到爱上我的课,那学习成绩自然就会提高。平时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沟通。后进生“敏龙”的成绩一向都排在全班最后,经常考试都不及格;并且性格也有点奇怪,经常为一点小事就哭,哪怕是老师对他大声一点说话他也会哭。半学期下来,我都没见到他真正笑过。期中,开家长会见到他妈妈时,向他妈妈了解情况,知道他对学习没信心,怕同学嘲笑,于是消极地对待学习,形成自卑心理,自甘落后。于是,我对他妈妈说:“敏龙是一个很乖的孩子,他只不过是动作慢了一点,作为妈妈,千万不要在孩子的面前说自己的孩子差,你要鼓励他,要引发他的求知欲,促其上进。”可能是他妈妈真的领会到我的意思了,第二天,就见到敏龙脸上露出了前所未见的甜滋滋的笑容,上课也积极多了。从那以后,敏龙不再輕易哭了,做事的速度提高了,学习成绩也一天天进步。全班同学都为敏龙的进步感到高兴。看到敏龙的进步,作为教师的我能不快乐吗?
  在批改作业时,不以优秀生的标准要求后进生,只要后进生有一点点进步,都给他们最好的鼓励语言。如给他们画一个笑脸图,意思是老师露出愉快的表情。他们会为了得到我画的笑脸而努力写好每一天的作业。一位同学对我悄悄地说:“老师,我多么希望你能给我多画几个愉快的笑脸!”
  其实每一位后进生,都有很多可爱的长处。他们不惹是非,上课不捣乱,值日比优秀生更积极,从不对老师评头品足等等。虽然每次测试都有败迹,却能屡败屡试;每次测试后还要接受家长的奚落,老师的指责和同学嘲笑,即使这样,还能背着书包一步一步地朝着学校走来,见了老师还能憨厚一笑,这是优秀生很难做到的事情!
  哲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爱别人的孩子,是教师这份职业的特点。只有做到爱学生,爱后进生,才能使教师从烦恼中解脱;才能带着微笑走进教室,带着微笑走出教室;才能使教师感觉自豪和快乐;才能有成就感。这才是教师最高的精神境界。
  教师们,给后进生一份真爱,带着爱心,走进后进生心灵世界去探幽索微,你会发现其中学亦无穷,乐亦无穷。用爱的艺术给孩子一份真真正正的爱,做一名快乐的教师!
其他文献
【摘 要】合作学习是一种开放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在对问题的探究、发现、解决的深度和方式上,由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控制共同完成。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明确合作学习的目标、正确发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调控和指导作用、准确把握小组合作学习时间、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等几个方面对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合作学习;调控;兴趣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优点,让他们得到充足的信心;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缺点,让他们获得足够的空间。教师的关爱、信任、包容的眼光、正确的教导会使我们的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看清前进的道路,促使他们健康成长。那么,就让我们以欣赏者的身份,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的优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的缺点,相信你会发现每个学生都是那么优秀。  一、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热爱学生  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尊重老师
【摘 要】“先学后教”是要给学生创造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可以依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调节学习进度、内容,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问题、热点来学习,可以进行适当的活动。本文根据对“先学后教”的分析说明了“先学后教”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先学后教;音乐课堂;高效;学生  在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对单一地听教师演奏范唱或播放音乐感到枯燥乏味,这样往往会使学生在学习中显
【摘 要】开展课外阅读实践是小学生取得语文知识的重要渠道。课外阅读实践不仅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开拓思维,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对本班学生开展了课外阅读的实践研究,并总结了有效开展课外阅读实践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方法。  【关键词】课外阅读实践;小学生;语文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是补充课内语文知识的重要项目。一方面,课外阅读能够让学
【摘 要】作业是巩固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也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前学生作业存在着许多问题,学生对作业失去兴趣,城乡接合部地区的情况更是如此。本文在分析城乡接合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城乡接合部小学作业有效设计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作业;有效设计;城乡接合部  小学生作业负担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当前学生作业存在教师缺乏作业设计和作业管理的意识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提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当以问题为纽带、以问题引领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上一次提问的基础上,在适当时机进行追问,进行延伸和拓展,再次补充和深化,直到学生能正确、深入地理解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远,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追问;效率  追问,是一种提问技巧,在数学课堂上经常为教师所运用。通过教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流动儿童随父母流入大中城市,在城中村学校就读。引导、促进流动儿童从根本上实现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适应与转换,是学校和家长的共同责任。参与式培训模式在家长培训中的应用,既弥补了传统方式的不足,又有许多吸引家长的创新之处。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家长教育;流动儿童;参与式培训  由于现有户籍制度的限制、居住地不稳定、家庭经济收入差异巨大、社会地
【摘 要】教师可从学生所写的数学日记中了解学生对数学内容的理解和学习体会,同时学生的数学日记也有助于评价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得失。學生学写数学日记,能促进学生提出自己对数学学习的要求,以及与教师探讨自己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样,教师可从中更全面地把握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从而使师生的情感得到沟通,使学生从枯燥中寻得乐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数学
【摘 要】通过对目前学校农村留守小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得知,在留守期间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学生基数大。由于祖父母辈中文盲所占比例较高,在学习、生活、安全等方面很难满足留守小学生的需求,甚至还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本文以监护人所担任的职责为切入点,从尊重孩子的倾诉权利、引导倾诉、明确倾听后的态度等三个方面,对如何让留守小学生学会倾诉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留守;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
【摘 要】小学阶段,孩子对事物的认知度和了解能力都是有限的,且知识的储备也是不充足的,所以在美术课堂上运用新颖的引课艺术是必要的。在美术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启迪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探究能力,调动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究和主动创造。教师要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在特定的情景中,引导学生对美的探究意识。  【关键词】美术课堂教学;教学情境;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