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2 1”教学模式可行性分析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lt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教育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社会的进步、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现阶段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从以往的经济竞争逐渐的转变到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已经成为了主要竞争领域。学校为了能够输入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进入社会,同时,企业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高素质人才,“2 1”模式的实施已经迫不及待。本文以高职院校的“2 1”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模式的内涵、构建以及可行性,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2 1”模式的实施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字】“2 1” 教学模式 内涵 构建 可行性
  为了提高高职毕业生的生源综合素质,为了能够进一步促进企业发展,《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决定》中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和“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的重大举措。其中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便是本文所研究的“2 1”教学模式。“2 1”教育模式正式时代发展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2 1”教育模式的内涵
  “2 1”教育模式是先进的,符合现时代发展需求的教育模式,由于我国尚处于实施的初级阶段,经验不足,难免会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同的院校有不同的实施方案,由于刚刚由两年半的专业课程转为两年的专业授课,很多学校还没有找到非常适合的方式,教材已然是沿用以往的教材模式,这使得实施初期显得比较混乱。但是,我们坚信,“2 1”教育模式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也是更加符合未來社会需求的教育模式。
  二、“2 1”教育模式的构建
  (一)转变教学思想
  想要很好的实施“2 1”教学模式,我们首先需要做的便是需要转变教学思想,该模式更加强调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是以往的专业素质为王的时代,对于授课深度与广度等方面应该斟酌的改善。以往的教学思想便是让学生接触更多的专业知识,而后半年的毕业设计与毕业实习也是象征性的增加学生的体会,更加强调的是专业授课这一块。而“2 1”教学模式,则是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彻底的转变教学思想,只有从根本上转变才能够确保该模式的成功实施。
  (二)科学设置专业课程
  以往的课程设置是以两年半的专业授课为基础的,而现阶段我们所实行的新的教学模式是以两年授课为主,两者是存在很大差别的。但是,由于没有成功的样本可以参考,目前国内实施“2 1”教学模式的院校所实行的教学课程的设置存在着很多不够科学、合理的地方,还是延续以往的课程设置,专业课程种类也是强调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深度而设置。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不但不能够发挥新模式的优势,范围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三)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新模式下,我们不应以以往的一考一卷式的教学方法为主,更应该注重学生自身思考的能力,课堂上应该强调的师生互动,而不是一味的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授课方式。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重点启发,这样才能够锻炼学生自主思考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都说社会是一个大学堂,需要我们不断的揣摩和学习,才能够弄懂,有很多实用的知识也是需要学生走上了工作岗位才能够学到的,通过工作实践才能够深刻的意识到。因此,为了确保“2 1”教学模式的成功实施,我们需要彻底的改变,摒弃以往限制性的因素,发挥现时代积极的因素,使得,“2 1”教学模式得到彻底的发挥。
  三、“2 1”教学模式实施的可行性
  对于“2 1”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分析我们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一个是学校培养的角度,一个是企业发展的角度,最后一个便是学生自身的角度,只有从这三个方方面才能够全面的论述“2 1”教学模式的可行性,才能够真正的认识“2 1”。
  (一)学校培养的角度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强调的更多是学生自己的动手能力,对于专业课程的教学深度和广度要求并不是非常的严格。针对这一特点,传统的教学模式跟多的是强调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两年半的专业授课,使得学生掌握了足够多的专业知识,但是下阶段社会更需要的是具有自己动手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就需要学校根据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要求。作为为社会建设输送人才的教育机构,更加适时的转变思想,全面的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不是一味的强调学生对于专业课程的掌握。
  (二)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角度
  进入21世纪我们听到的更多的便是“人才”,人才战争,人才储备等等都成为了企业发展和竞争获胜的关键所在,如果企业出现人才断层,那么对于企业发展所起到的负面作用将是不可估计的。对于企业而言能够获得更优良并且能够创造即时效益的人才更加的难得。而“2 1”教学模式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这种现象的产生,高校学生在最后一年的现场实训,能够最大程度上的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得毕业后进入单位可以马上上手,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也使得企业避免了浪费大量的培训时间,对于企业而言是非常有利的。因此,我们说“2 1”教育模式的实施是可行的,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是可行的。
  (三)对于学生自身而言
  传统的教育模式不仅限制了学生对于行业和专业的认识,更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学生通过毕业实习,并没有真正的认识到自己将来能够真正所从事的方向和毕业后的真正发展途径。通常是参加工一段时间后才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真正的认清,可是已经错过了最佳的选择时间。“2 1”教学模式彻底的改变了这种尴尬的现象,一年的现场实训,可以使学生彻底的认识所从事的专业和将来工作的环境以及毕业所选择的方向,能够做到真正的人情形势,结合自身的优势进行选择,选择一份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
  四、总结
  “2 1”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仅是学校与企业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该模式的实施不仅实现了学校与企业发展的双重共赢,更是实现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时代对人才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校的发展,企业的进步,同时也切身的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其就业的筹码。因此,我们说“2 1”教学模式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唐守宪,高职高等数学“2 1”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辽宁高职学报
  [2]石永松,高职高专艺术专业“2 1”教学模式刍议,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把发展学生的个性放在首要位置,在阅读教学的实施建议中明确地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的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显然,《课标》中的这段有关阅读教学的建议,是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出发点与归宿点。我们教师都知道,作为阅读教学的主体----学生,他们有着个性气质
期刊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语文中注重小组合作学习,是搞好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小组 合作 语文 教学 效率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和完善,我们不难感觉到越来越多的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在课堂中出现。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自主学习能力则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显然,以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目标的创新教育才是基础教育的归宿。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无疑
期刊
某日,余醒,觉天光甚佳,遂观牖外,讶然现覆地梨花。天地凛冽而凝脂透彻。余虽不乐雪而犹喜也。  雪,情恻缠绵也!戎朔之极地,北风卷狂雪,旷通天地。一夜之间,翰海阑干百丈冰。士不膘者军皮,征马亦踯躅。是雪也,肃杀萧然之意顿生,人情即天地之芥子,酷而無情。  至若藏南之巅,皑皑天柱,因起势之体,与天地同光。若云凝于上,似地接于天,崇峦叠嶂,又如卷天之海潮。若有神仙居其上,似能映霞如佛光。非厉风之动感,得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职数学教育现状做了深入分析,针对学生急需的数学能力培养问题,提出在现行的教学中加入数学文化的成分,使数学课更具有工具课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数学文化 数学能力 数学教育  高职院校数学教育改革是从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下发后逐步开始的。针对不同专业细分高等数学知识内容,提出淡化理论,强调数学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联系,强化应用。但仅仅从原先教学内容上改革,不足以体现以培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德育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中职学校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和面临的德育环境的严峻性,德育现状尤其堪忧。如何针对职校学生的思想实际,建立行之有效的德育模式,让这些蒙上“失败者”阴影的学生形成比较好的品德,具有比较完善人格,以“成功者”的姿态走向社会,急需创新以提高德育实效。本文將针对中职生的心理特点,结合中职生的专业特征,探索中职德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的结合
期刊
摘要: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各高校扩招的步伐,每年毕业生的数量急剧增加,这给他们的就业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本文提出以校友资源为基点,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 校友资源 就业 竞争力  近几年,校友资源的开发与研究成为各高校热议的话题。校友在高校建设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各高校试图通过校友资源、校企合作等多种
摘要:酒店高流失率已经成为影响我国酒店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针对酒店高流失率对酒店的影响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酒店 员工 流失 分析 思考  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拉动了酒店业的发展,但是长久以来,员工流失率高一直是酒店行业的重症之一。正常的员工流动有利于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为企业带来了新的管理理念与新鲜血液,但我国酒店业员工较高的流失率显然给我国酒店业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