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的几点体会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o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学方法与策略的几点教学体会:一要重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二要重学习环境,让学生参与教学;三要重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数学;四要重自主探索,让学生“再创造”数学;五要重生活应用,让学生实践数学。
  数学课堂教学若注意方法与策略,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里谈谈自己的几点教学体会。
  一、要重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
  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情景。问题情景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和好奇心,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识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让学生亲近数学。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创设动画情境
  学生对形象的动画卡片、投影、实物非常感兴趣。在动画情境下他们的思维也就容易被启迪、开发、激活,对学习产生可持续的动机。这种动画直观是一种催化剂,给学生的学习活动带来一定的生活色彩,不仅对创设的情境产生表象,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策略意识,必将促使学生积极思维。
  (二)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中的情境,強化感性认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体会数学的实际意义,从而达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应用。
  (三)创设故事情境
  学生都很喜欢听故事,而且可以从故事中得到更多的数学启发。
  (四)创设挑战情境
  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新奇的、具有挑战性的情境,能有效的激趣、导疑、质疑、解疑,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内在潜力,培养学生的挑战精神和创新意识。
  一个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和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情境,可以巧妙地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得学生对新知识满怀无比强烈的求知欲,自觉地走进数学、亲近数学。
  二、要重学习环境,让学生参与教学
  数学教学要通过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学习潜能地释放,努力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质量。和谐的师生关系便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现代教育家认为,要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求知,必须构建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气氛。教师只有以自身的积极进取、朴实大度、渊博学识、严谨态度、生动有趣的讲课、自然大方的教态等一系列行为在学生中树立起较高威信,才能有较大的感召力,才会唤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以真诚友爱和关怀的态度与学生平等交往,对他们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使其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即使有时学生说的不准确、不完整,也要让他们把话说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合作交流,积极参与,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方可为学生提供充分发展个性的机会,教师只有善于协调好师生、生生的双边活动,注重互动,才能让大多数学生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教师精心设计好思考问题,进行有理有据的指导,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在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群体学习环境中既能独立思考又相互启发,在共同完成认知的过程中加强思维表达、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质量。
  三、重要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数学
  马芯兰老师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现代教学论也认为: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的确,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而动手实践则最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让学生如同“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在做数学中学会数学”,发展思维能力。
  四、要重自主探索,让学生“再创造”数学
  关于“再创造”,荷兰著名数学家H.Freudenthal是这样解释的:“将数学作为一种活动来进行解释和分析,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数学方法我称之为再创造方法”。也就是说,数学知识应由学生本人在数学活动中去发现或创造出来,而不是由教师“灌”给学生。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自身的探索、发现与创造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的过程。
  因此,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事物产生疑问并急于了解其中的奥秘时,教师不能简单的把自己知道的知识直接传递给学生,令他们得到暂时的满足,而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鼓励他们自主探索,在积极地从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去大胆地“再创造”数学。
  记得有人说过,“数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其实,面对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也不例外,任何一堂课,当你课后反思的时候,总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而你的教学艺术水平正在不断解决不足和遗憾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相信只要我们不懈的努力,认真的钻研和解决以上的问题,教学业务水平一定会不断提高,课程改革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成果。
其他文献
历史概念是人们对历史事物本质与内涵的认识与概括。新课标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是以一定的历史材料来构建的,是特定时空下的历史存在,最终以特定的历史概念呈现在历史文本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历史概念又具有承前(历史史实材料)启后(历史发展规律)的作用。因此,中学历史概念教学首先要厘
新课程改革强调了同学的自主学习,在我们小学语文学科新课程改革但是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对于新课程改革理念错误或者不在准确的理解,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并且影响新课程改革的效果。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形式化。形式化是小学语文学科新课程改革中面临的最大的敌人。如何深入、有效的进行课改?就是要克服、取消形式化。  小学语文学科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自主地学习,有的那是简单化地理解重“放”轻“导”,一
2014年5月5日,正值公司成立20周年,北京电通在总部办公楼10层电通廊举办纪念仪式。总经理长崎之保和常务副总经理李西沙与员工代表们共切蛋糕,同庆这一难忘时刻。同时,“北京
高中英语微课程是提升学科教学效率的新式武器。它是教师创建英语系列视频,学生在家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一种教学形态。它能增加师生间的互动和个性化接触,老师是学生身边的“教练”。学生缺席,但不被甩在后面。課程内容得到永久存档,可用于复习或补课。学生都积极学习,都能得到个性化教育。调查发现,网络课堂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最佳时间是10分钟内。微课程的视频播放,学生清晰
目的:WHO前总干事中岛宏博士告诫人们:大约在2015年,随着社会竞争加剧和老龄化发展,由生活方式和心理行为促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将成为全球致死的首要死因。纽约的Rozansk教授指出,心
.  摘要:在英语老师的日常教学中,阅读课一直是枯燥无味的,传统的教学是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并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在我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探索中,我试图采用一种新兴的教学法—复述法,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让学生自主探索,运用英语思维能力去汲取知识,让学生来评价,梳理教学效果,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并学会归纳,梳理,输出知识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和培养语
体态语言是指通过身体所显示的种种行为动作特征,来代替或辅助语音表达和信息传递的一种特殊方式。口语的传达意识大多属于理性层面,既是思维的工具,又可表达思维的结果。而体态语言则不是思维的工具,它有时表现的是思维的结果,而有时表现的则是人的潜意识。体育教学中人体的运动是该学科的主要特点,体态语言的表达和正确运用则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基于体态语言的特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既有发挥其积极作用的一面,又有消
目的:观察因宫颈癌与子宫内膜癌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Radical Hysterectomy, RH),患者术后各随访时间点并发症的表现与发生率。方法:前瞻性观察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144例患者
本文为进一步研究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lucose-dependentinsulinotropicpolypeptide,GIP)对骨代谢的作用及机制,而开展的体内实验。 本研究观察了GIP受体(glucose-d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