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合作品质是培养学生学习素养、满足学生学习要求、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文化品质,合作品质的培养是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老师应多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品质,以便让合作学习方式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合作品质的新型人才。本文就合作品质在数学课中的培养这一视角,谈谈合作品质的培养对学生有效学习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合作学习 合作品质
一、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品质
在数学课的教学中,老师要确立合作意识、平等意识、以及民主意识,放而不纵、导而不牵;要向学生说明合作的意义,让学生积极开展合作;要向学生传授合作的技能,让学生善于开展合作;要对学生及时做出评价,让学生保持合作兴趣;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合作,做合作的典范。
例如:在“前置小研究”时,问题:复习相似(回忆几个基本图形)。图(1)已知 ∠A=∠D,图(2)已知 ∠PBD=∠C ,图(3)已知 AC⊥BC,CD⊥AB ,根据已知条件你可以得到哪些结论?
要求:⑴ 2分钟独立完成这三道题目;⑵ 2分钟后小组内交流;⑶ 4分钟后小组派一名同学上台展示小组合作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质疑和补充。由于“前置小研究”的设计是简单、根本、开放的,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都有各自的答案,小组交流时思维就发生了碰撞,增添了新的结论,上台展示时,组间合作更完善了问题的解答,最重要的是,同学们发现了图(1)图(2)中的A、B、C、D四点共圆,起到了本节课“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这是21世纪教育目标的新要求,也是新世纪每个人的人生支柱。不会合作,认知活动就会封闭孤立且效率低下,正如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不合作,做事就会事倍功半且力不从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合作是做事的软件,我们应善于开发利用。
二、合作品质提升学优生优化学困生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一个学习小组就是一个团队,这个小组的带头人通常由学优生担当。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由于他们的理解能力较差、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独立思考能力较低,如何让这些学困生通过优化数学思维,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这的确是一个难度很大的挑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加强学优生的培养、发挥优秀小组的引军作用、克服小组平庸现象,而且能优化学困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提升学困生的理解能力,从而完成看似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
例如,在“探究与应用”时,问题:如图(4),直线与l切⊙O于点A,点P是⊙O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A重合),PB⊥l于点B,请在圆上找2点与点A构成一个三角形,使其与△PAB相似。
要求:⑴ 3分钟独立思考、尝试独立解决;⑵ 先做好的同学举手,老师进行面批;⑶ 做对的或已经订正好的同学帮组内的同学批改,有疑惑的需帮助解惑;⑷ 3分钟后进行交流、展示;⑸ 比一比,那个小组找到符合题意的三角形最多。由于问题的结论是开放的,学优生能找到两到三个满足要求的结论,但并不全面,而学困生连一个都找不到。通过小组合作,学困生也能发现满足题设的答案,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优生更是能全方位、各角度地发现所有满足题设的答案,提升了思考问题的缜密性。
三、合作品质的培养延伸到课外
1. 建立学习小组。以“共同体”为原则在组内建立“一帮一”学习制度;以“同组异质、异组同质”为原则合理分组,培养得力组长;以“灵活、有效”为原则明确组内分工;以“民主、激励”为原则采用小组得分制、评选最佳组员等竞争方法完善小组合作。
2. 合理布置作业。分三类,一是基础性、记忆性的题目,二是有一定技巧和难度的题目,三是技巧性强、难度稍大的題目。这样的设置,目的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题目可以解决,同时都有一些独自解决不了的题目,促使学生有合作的欲望。
例如本节课布置的第三题:如图(5),A、B、C、D依次为一直线上4个点,BC=2,△BCE为等边三角形,⊙O过A、D、E三点,且∠AOD=120°,设AB=x,CD=y,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
基础好的学生不一定能独自解决,通过合作交流后部分小组达成的效果较好。基础差的学生虽然合作之后还是无法全部理解,但是在合作的过程中能发现一些由题设得出的结论、由问题引发的一些合理的猜想,收获还是很大的。
3. 及时反馈答疑。每个小组都由学习基础不一样的学生组成,在小组合作中难免有完不成的作业或无法解决的问题,所以要求在每天的辅导课之前组长要将组内的合作情况及时上报,老师视情况采取不同的答疑方式。
总之,合作品质是培养学生学习素养、满足学生学习要求、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文化品质,合作品质的培养是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老师应多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品质,以便让合作学习方式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合作品质的新型人才。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合作学习 合作品质
一、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品质
在数学课的教学中,老师要确立合作意识、平等意识、以及民主意识,放而不纵、导而不牵;要向学生说明合作的意义,让学生积极开展合作;要向学生传授合作的技能,让学生善于开展合作;要对学生及时做出评价,让学生保持合作兴趣;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合作,做合作的典范。
例如:在“前置小研究”时,问题:复习相似(回忆几个基本图形)。图(1)已知 ∠A=∠D,图(2)已知 ∠PBD=∠C ,图(3)已知 AC⊥BC,CD⊥AB ,根据已知条件你可以得到哪些结论?
要求:⑴ 2分钟独立完成这三道题目;⑵ 2分钟后小组内交流;⑶ 4分钟后小组派一名同学上台展示小组合作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质疑和补充。由于“前置小研究”的设计是简单、根本、开放的,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都有各自的答案,小组交流时思维就发生了碰撞,增添了新的结论,上台展示时,组间合作更完善了问题的解答,最重要的是,同学们发现了图(1)图(2)中的A、B、C、D四点共圆,起到了本节课“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这是21世纪教育目标的新要求,也是新世纪每个人的人生支柱。不会合作,认知活动就会封闭孤立且效率低下,正如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不合作,做事就会事倍功半且力不从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合作是做事的软件,我们应善于开发利用。
二、合作品质提升学优生优化学困生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一个学习小组就是一个团队,这个小组的带头人通常由学优生担当。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由于他们的理解能力较差、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独立思考能力较低,如何让这些学困生通过优化数学思维,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这的确是一个难度很大的挑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加强学优生的培养、发挥优秀小组的引军作用、克服小组平庸现象,而且能优化学困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提升学困生的理解能力,从而完成看似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
例如,在“探究与应用”时,问题:如图(4),直线与l切⊙O于点A,点P是⊙O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A重合),PB⊥l于点B,请在圆上找2点与点A构成一个三角形,使其与△PAB相似。
要求:⑴ 3分钟独立思考、尝试独立解决;⑵ 先做好的同学举手,老师进行面批;⑶ 做对的或已经订正好的同学帮组内的同学批改,有疑惑的需帮助解惑;⑷ 3分钟后进行交流、展示;⑸ 比一比,那个小组找到符合题意的三角形最多。由于问题的结论是开放的,学优生能找到两到三个满足要求的结论,但并不全面,而学困生连一个都找不到。通过小组合作,学困生也能发现满足题设的答案,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优生更是能全方位、各角度地发现所有满足题设的答案,提升了思考问题的缜密性。
三、合作品质的培养延伸到课外
1. 建立学习小组。以“共同体”为原则在组内建立“一帮一”学习制度;以“同组异质、异组同质”为原则合理分组,培养得力组长;以“灵活、有效”为原则明确组内分工;以“民主、激励”为原则采用小组得分制、评选最佳组员等竞争方法完善小组合作。
2. 合理布置作业。分三类,一是基础性、记忆性的题目,二是有一定技巧和难度的题目,三是技巧性强、难度稍大的題目。这样的设置,目的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题目可以解决,同时都有一些独自解决不了的题目,促使学生有合作的欲望。
例如本节课布置的第三题:如图(5),A、B、C、D依次为一直线上4个点,BC=2,△BCE为等边三角形,⊙O过A、D、E三点,且∠AOD=120°,设AB=x,CD=y,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
基础好的学生不一定能独自解决,通过合作交流后部分小组达成的效果较好。基础差的学生虽然合作之后还是无法全部理解,但是在合作的过程中能发现一些由题设得出的结论、由问题引发的一些合理的猜想,收获还是很大的。
3. 及时反馈答疑。每个小组都由学习基础不一样的学生组成,在小组合作中难免有完不成的作业或无法解决的问题,所以要求在每天的辅导课之前组长要将组内的合作情况及时上报,老师视情况采取不同的答疑方式。
总之,合作品质是培养学生学习素养、满足学生学习要求、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文化品质,合作品质的培养是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老师应多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品质,以便让合作学习方式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合作品质的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