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校園里,不乏有学生传播“思想政治知识无用论”,其原因有二,第一点原因就是学生没有充分认清什么是思想政治知识,没有弄懂思想政治知识与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第二点原因可能就是教师在教学总是把思想政治知识的教学陷在概念性教学的陷阱中,没有做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衔接工作。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在政治课堂上开展生活化教学,减少学生对本学科的误解。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建设家庭;走进基层;政治实践
陶行知先生有言:“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由此可以看出课堂和生活实践是密不可分的,思想政治教师在初中课堂上需要教会学生理解思想政治理论,也要教会学生建设好自己的生活,这两项任务并不是独立的,教师务必要借助生活讲理论,借助理论指导学生的生活。思想政治课堂可能不需要什么花里胡哨的新型教学方法,但是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架起学习和生活的桥梁。那么如何在具体实践中实现思想政治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完美融合呢?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这个问题,希望对各位政治教师有所指导。
一、建设好自己的家庭
学生走出家庭来到校园学习并不代表其与家庭脱钩,在思想政治课程上,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教学从家庭这个角度为学生讲解亲人之间的感情,使学生感受到一种特殊的爱促进学生与自己的父母等亲人和谐相处。
例如,在“亲情之爱”这节课上,教师的主要教学内容就是为学生讲解“家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要孝敬亲长”这样的知识点,教会学生理解亲情、化解亲子冲突。但是这种教学毕竟还是停留在了理论阶段,学生要想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就必须通过实践亲自构建自己的家庭生活,所以在理论教学之后,教师要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任务:“请回到家里对自己的父母说一声谢谢,说一声我爱你,然后观察一下父母的反应。”这种教学任务首先可以打破学生的心理障碍,让学生勇敢地对家庭里的亲人倾诉自己的情感,其次也可以让学生在家庭生活中感受亲人的情感反馈,这样就可以化解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障碍。对于处在青春期的初中学生来讲这样的任务看似简单,但却是初中生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力量的重要一课,如果学生从这样的实践中收获了和谐的亲情关系,那么学生反过来会更加喜欢将思想政治知识践行到生活中去。学生做对关于亲情的一百道题目,不如做好一次家庭生活实践。
二、走进当地基层社区
生活实践也可以扩大到最基层的社区单位。在社区生活中学生同样也要利用到各种思想政治知识,不断深化自己对个体对集体知识的理解。教师在推行生活化教学的时候也要考虑到这一点,努力将相关的政治知识和学生的社区生活结合起来。
例如,在“集体生活成就我”这一课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集体生活是怎么样提升了人的责任心、提升了个人的人际交往能力,还可让学生明白个人在集体中要怎么样兼顾集体利益发展自己的个性。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在这一课举到的最多的例子就是学生身边的班集体,但是实际上学生生活中的集体并不是只有这一个,比如,还有社区集体。现代社区以村落和居民区为单位,初中生每天都要生活在这样的集体中。教师在本课课后可以提醒学生去参加一场居委会或村委会举办的讨论会,虽然学生年纪还小,但是学生在这样的讨论会中也可以通过观察和倾听了解集体沟通方式。另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去观察自己社区里的各类人,比如,找一找每天的垃圾清运、安全检查都是哪些人在做,学生经过实践观察,便能理解集体的有效运作是由各个个体通力协作而实现的。社区完全可以成为生活化教学大显身手的大舞台。
三、探索政治生活实践
初中道德与法治这个课程的名字就包含两个主要方面,一个是道德层面上的教育,一个是法治、政治层面上的教育。不论是哪一个方面,都会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而这种相处就是一种政治,有些教师在政治教育中不敢让学生进行生活化实践,这其实并无必要。
例如,在“网络生活新空间”这一课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意识到网络如何改变了世界,而且还要让学生认识到近十年里网络生态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重大变化。在本课的第二小节上,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为自己的生活服务,把网络当作工具而不是玩具。但是教师在讲课时一般会侧重于讲解“如何利用网络”,这个学习范围过大,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没有针对性,所以教师可以从网络政治生活这一个角度来指导学生如何在网络上参与政治。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去探索一下网络中那些经常被人忽略的与政治生活有关的网站,比如“中国政府网”,这样的网站往往能够实时更新各种政策动态,让学生获取最新的、最权威的政治生活信息源。在一些社会大事件之后,往往会有较大范围的网络讨论,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写一写自己的看法。由此可见,生活化教学可以与政治生活实现完美融合。
总而言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生活化教学可以有很多层面的具体应用,生活化教学可以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以及政治生活有效结合起来,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范围肯定不止于此,其巨大作用仍旧等待着各位教师去发现。
参考文献:
[1]范宝仙.对初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8)
[2]谷峰.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分析[J].才智,2014(36)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建设家庭;走进基层;政治实践
陶行知先生有言:“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由此可以看出课堂和生活实践是密不可分的,思想政治教师在初中课堂上需要教会学生理解思想政治理论,也要教会学生建设好自己的生活,这两项任务并不是独立的,教师务必要借助生活讲理论,借助理论指导学生的生活。思想政治课堂可能不需要什么花里胡哨的新型教学方法,但是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架起学习和生活的桥梁。那么如何在具体实践中实现思想政治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完美融合呢?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这个问题,希望对各位政治教师有所指导。
一、建设好自己的家庭
学生走出家庭来到校园学习并不代表其与家庭脱钩,在思想政治课程上,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教学从家庭这个角度为学生讲解亲人之间的感情,使学生感受到一种特殊的爱促进学生与自己的父母等亲人和谐相处。
例如,在“亲情之爱”这节课上,教师的主要教学内容就是为学生讲解“家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要孝敬亲长”这样的知识点,教会学生理解亲情、化解亲子冲突。但是这种教学毕竟还是停留在了理论阶段,学生要想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就必须通过实践亲自构建自己的家庭生活,所以在理论教学之后,教师要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任务:“请回到家里对自己的父母说一声谢谢,说一声我爱你,然后观察一下父母的反应。”这种教学任务首先可以打破学生的心理障碍,让学生勇敢地对家庭里的亲人倾诉自己的情感,其次也可以让学生在家庭生活中感受亲人的情感反馈,这样就可以化解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障碍。对于处在青春期的初中学生来讲这样的任务看似简单,但却是初中生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力量的重要一课,如果学生从这样的实践中收获了和谐的亲情关系,那么学生反过来会更加喜欢将思想政治知识践行到生活中去。学生做对关于亲情的一百道题目,不如做好一次家庭生活实践。
二、走进当地基层社区
生活实践也可以扩大到最基层的社区单位。在社区生活中学生同样也要利用到各种思想政治知识,不断深化自己对个体对集体知识的理解。教师在推行生活化教学的时候也要考虑到这一点,努力将相关的政治知识和学生的社区生活结合起来。
例如,在“集体生活成就我”这一课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集体生活是怎么样提升了人的责任心、提升了个人的人际交往能力,还可让学生明白个人在集体中要怎么样兼顾集体利益发展自己的个性。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在这一课举到的最多的例子就是学生身边的班集体,但是实际上学生生活中的集体并不是只有这一个,比如,还有社区集体。现代社区以村落和居民区为单位,初中生每天都要生活在这样的集体中。教师在本课课后可以提醒学生去参加一场居委会或村委会举办的讨论会,虽然学生年纪还小,但是学生在这样的讨论会中也可以通过观察和倾听了解集体沟通方式。另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去观察自己社区里的各类人,比如,找一找每天的垃圾清运、安全检查都是哪些人在做,学生经过实践观察,便能理解集体的有效运作是由各个个体通力协作而实现的。社区完全可以成为生活化教学大显身手的大舞台。
三、探索政治生活实践
初中道德与法治这个课程的名字就包含两个主要方面,一个是道德层面上的教育,一个是法治、政治层面上的教育。不论是哪一个方面,都会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而这种相处就是一种政治,有些教师在政治教育中不敢让学生进行生活化实践,这其实并无必要。
例如,在“网络生活新空间”这一课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意识到网络如何改变了世界,而且还要让学生认识到近十年里网络生态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重大变化。在本课的第二小节上,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为自己的生活服务,把网络当作工具而不是玩具。但是教师在讲课时一般会侧重于讲解“如何利用网络”,这个学习范围过大,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没有针对性,所以教师可以从网络政治生活这一个角度来指导学生如何在网络上参与政治。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去探索一下网络中那些经常被人忽略的与政治生活有关的网站,比如“中国政府网”,这样的网站往往能够实时更新各种政策动态,让学生获取最新的、最权威的政治生活信息源。在一些社会大事件之后,往往会有较大范围的网络讨论,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写一写自己的看法。由此可见,生活化教学可以与政治生活实现完美融合。
总而言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生活化教学可以有很多层面的具体应用,生活化教学可以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以及政治生活有效结合起来,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范围肯定不止于此,其巨大作用仍旧等待着各位教师去发现。
参考文献:
[1]范宝仙.对初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8)
[2]谷峰.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分析[J].才智,20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