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一个习作单元,围绕“写一件事情,把事情写清楚”这一习作要素展开,单元导语、精读课文、交流平台、习作例文、初试身手和单元习作六个版块相互衔接、有机整合,通过这样层层推进,最终形成习作成果,学生的叙事能力在这次习作单元的学习中逐步得到提升。
关键词:习作单元;写清楚;叙事能力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在三至六年级每册各设置了一个习作单元,这是新增的特殊功能单元。它以习作能力发展为主线,自成体系。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就是一个习作单元,它由单元导语、两篇精读课文、一个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两篇习作例文和单元习作六个部分组成。本次习作单元聚焦“叙事”——“写一件事情,把事情写清楚”这一习作能力主线展开。单元的精读课文学习目标定位,就是通过阅读文本,了解作者是怎么样把一件事情写清楚的。“把事情写清楚”,看上去是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但是具体操作起来却没那么容易,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写一件事情,如何“把事情写清楚”,真正落实并完成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一、依托精读课文,习得“写清”要领
根据四上第五单元的单元导语,我们知道,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有二,一是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二是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因此,把握单元重点后,我们首先要了解怎么把事情写清楚,才能在具体的习作实践中将一件事情写清楚。
1.联结已有经验:写清起因、经过、结果
在刚刚学习的第四单元“神话故事”中,阅读训练要素就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习作训练要素是“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对于一个故事,了解了起因、经过、结果,就可以明白这个故事大致讲了什么内容;那么相对应的,一件事情,写清楚了起因、经过、结果,也就能让读者大致了解这件事情的主要内容,这件事情大致也就写清楚了。
有了前一单元的铺垫,再加上本次习作单元中的阅读要素指向“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就可以很自然地引导学生发现,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就可以将一件事情写清楚。教学精读课文《麻雀》一文时,就可以联系上一单元对故事起因、经过、结果的梳理,结合《麻雀》课后习题1梳理,我们发现《麻雀》一文围绕“麻雀”写了“猎狗想吃小麻雀,老麻雀飞下来,挡在猎狗面前,拯救自己的幼儿,最后,猎狗被老麻雀逼退”的故事,按照这样的起因、经过、结果就把事情写清楚了。
2.完整叙事要素: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主角)
写一件事情,明确叙事六要素是非常关键的。除了写清楚起因、经过和结果,一般还需要交代时间、地点和人物(主角)。
例如,《麻雀》一文发生的时间是“我打猎回来”,地点是“林荫路上”,这里的人物是“我”,但不是这件事的主角,主角是老麻雀;《爬天都峰》的时间是假日,地点是黄山“天都峰”,人物是“我”、老爷爷和爸爸。
3.根据主题需要:抓住关键内容写清楚
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或者一定的顺序来写一件事情,应该说只是“写清楚一件事情”的必备条件。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件事情,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情感,也就是写作意图是什么。一件事情是否突出了文章主题或者“中心”,也是“写清楚”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3~4年级)的习作做出了这样的要求,“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其实,学生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往往也是一件事情中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
读了《麻雀》,我们知道了让作者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应该是事情的经过部分,也就是老麻雀用自己弱小的身軀挡在猎狗面前保护自己的幼儿。
而精读课文《爬天都峰》,读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课文应该会重点展开写主人公是如何一步一步爬天都峰的爬山过程。教学《爬天都峰》一文时,笔者联系课后习题1,对主要内容进行了梳理,我们发现《爬天都峰》一文按照起因、经过、结果把事情写清楚了。但是我们也发现本文与一般叙事类文章在结构安排上有所不同,作者并没有把重点放在爬天都峰的过程上,而是侧重叙述了“我”从不敢爬到最后爬上去的过程。将这部分作为重点展开写,是为了更好地突出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面对困难,我们要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二、加强版块联结,巩固“写清”方法
习作单元的“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都是围绕“写一件事情,把事情写清楚”的要求来编排的,最终都是为了习作目标的达成而服务。
1.交流平台,回顾方法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回顾精读课文的阅读经验,归纳梳理“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
四上第五单元习作单元的交流平台中有四位小伙伴,介绍了写清楚一件事情的方法。写一件事情,要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或者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写清楚,同时还要抓住能够突出主题或中心的关键内容写清楚、写具体。
2.初试身手,说写练习
本次习作单元的“初试身手”是学生在精读课文和“交流平台”的基础上,初次运用习得的叙事方法,进行说写练习。可以安排在精读课文学完之后,也可以结合课文学习穿插进行练习。
(1)看图说话
“初试身手”的第一部分是说话练习,要求看图并发挥想象,把图片内容说清楚。重温“精读课文”和“交流平台”的学习,我们可以将精读课文中习得的方法对应使用到这两幅图片中来。说的时候,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说,一步一步分阶段或按步骤说清楚,对于这些重要的情节、场面,还需要尽可能说得细致、具体些。 (2)動笔练写
“初试身手”的第二部分是观察家人炒菜、擦玻璃或者做其他家务的过程,用一段话把这个过程写下来,注意用上表示动作的词语。
“初试身手”的这次动笔练写,可以说是一次正式习作前的小练笔,既可以让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在写事情中还可能存在的问题,也可以让我们及时想出补救措施,也是为接下来的单元习作能够更好地展开而服务。
3.按需学“例”,勾连方法
习作单元各版块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并不是独立割裂的。因此,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各版块并没有严格的先后顺序,版块之间也是可以灵活移动,根据需要呈现的。
本单元初试身手的小练笔之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某一个家务过程写清楚,教师出示例文,让学生复习巩固抓住主要动作,按步骤写清楚事情的方法,并尝试迁移运用。同时,运用例文《我家的杏熟了》进一步勾连回顾,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清楚事情的方法,以及《小木船》中抓住重点内容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借助例文,巩固写清事情的方法,从而更好地为习作实践服务。
三、实践交互评改,迁移运用方法
本次习作单元围绕“写一件事情,把事情写清楚”这个习作要素展开,习作单元各版块相互衔接、有机整合,通过这样层层递进的铺垫,为了更好地达成单元习作目标,笔者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1.依托生活集锦,选取叙事素材
本次习作教学前,笔者提前下发“生活集锦”单,并出示教材中的“捉虫趣事”“一件烦心事”“她收到了礼物”等八个充满趣味的题目,勾起学生的回忆。
学生借助以上的“生活集锦”单,完成第一次选材,素材选取比较单一甚至雷同,基于此,教师先引导学生回顾精读课文和习作例文的选材。
通过“生活集锦”单,学生不仅完成了选材,而且也初步梳理了习作的脉络,明确了所选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至此,本次习作的基本框架就大致成形了。
2.小组合作练说,尝试“说清”事情
“言为心声”,在习作实践之前,教师先组织全班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结合“生活集锦”单,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一说自己选择的这样事情,从而为之后更好地进行习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迁移运用方法,自主习作实践
通过前面几个环节的铺垫,学生对本次习作已经有了整体、通盘的思考,习作的思路已经基本打开,由此,开始本次单元习作的第一次创作。
4.尝试交互评改,按要求多次改
习作评改从三个层面来评价“写清楚”,先选择一篇习作成果,教师和其他学生合作一起评价修改,再由学生自评打星,尝试自主修改,再同桌交换评价打星帮忙修改。通过二次修改,学生的习作基本能做到“写清楚”。
总之,本次习作单元,紧紧围绕“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这一语文要素展开,各版块之间有机整合,相互关联,指向于最终的“习作成果”。学生在精读课文中习得叙事方法之后,在后面的版块中不断复现巩固,从而更好地将习得的叙事方法运用于习作中,学生的叙事能力在层层推进的学习中得到充分的提升。
参考文献:
杨柳.统编教材习作单元教什么、怎么教:以四年级上册习作单元为例(上)(下)[J].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19(7-8).
关键词:习作单元;写清楚;叙事能力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在三至六年级每册各设置了一个习作单元,这是新增的特殊功能单元。它以习作能力发展为主线,自成体系。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就是一个习作单元,它由单元导语、两篇精读课文、一个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两篇习作例文和单元习作六个部分组成。本次习作单元聚焦“叙事”——“写一件事情,把事情写清楚”这一习作能力主线展开。单元的精读课文学习目标定位,就是通过阅读文本,了解作者是怎么样把一件事情写清楚的。“把事情写清楚”,看上去是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但是具体操作起来却没那么容易,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写一件事情,如何“把事情写清楚”,真正落实并完成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一、依托精读课文,习得“写清”要领
根据四上第五单元的单元导语,我们知道,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有二,一是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二是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因此,把握单元重点后,我们首先要了解怎么把事情写清楚,才能在具体的习作实践中将一件事情写清楚。
1.联结已有经验:写清起因、经过、结果
在刚刚学习的第四单元“神话故事”中,阅读训练要素就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习作训练要素是“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对于一个故事,了解了起因、经过、结果,就可以明白这个故事大致讲了什么内容;那么相对应的,一件事情,写清楚了起因、经过、结果,也就能让读者大致了解这件事情的主要内容,这件事情大致也就写清楚了。
有了前一单元的铺垫,再加上本次习作单元中的阅读要素指向“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就可以很自然地引导学生发现,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就可以将一件事情写清楚。教学精读课文《麻雀》一文时,就可以联系上一单元对故事起因、经过、结果的梳理,结合《麻雀》课后习题1梳理,我们发现《麻雀》一文围绕“麻雀”写了“猎狗想吃小麻雀,老麻雀飞下来,挡在猎狗面前,拯救自己的幼儿,最后,猎狗被老麻雀逼退”的故事,按照这样的起因、经过、结果就把事情写清楚了。
2.完整叙事要素: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主角)
写一件事情,明确叙事六要素是非常关键的。除了写清楚起因、经过和结果,一般还需要交代时间、地点和人物(主角)。
例如,《麻雀》一文发生的时间是“我打猎回来”,地点是“林荫路上”,这里的人物是“我”,但不是这件事的主角,主角是老麻雀;《爬天都峰》的时间是假日,地点是黄山“天都峰”,人物是“我”、老爷爷和爸爸。
3.根据主题需要:抓住关键内容写清楚
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或者一定的顺序来写一件事情,应该说只是“写清楚一件事情”的必备条件。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件事情,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情感,也就是写作意图是什么。一件事情是否突出了文章主题或者“中心”,也是“写清楚”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3~4年级)的习作做出了这样的要求,“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其实,学生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往往也是一件事情中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
读了《麻雀》,我们知道了让作者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应该是事情的经过部分,也就是老麻雀用自己弱小的身軀挡在猎狗面前保护自己的幼儿。
而精读课文《爬天都峰》,读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课文应该会重点展开写主人公是如何一步一步爬天都峰的爬山过程。教学《爬天都峰》一文时,笔者联系课后习题1,对主要内容进行了梳理,我们发现《爬天都峰》一文按照起因、经过、结果把事情写清楚了。但是我们也发现本文与一般叙事类文章在结构安排上有所不同,作者并没有把重点放在爬天都峰的过程上,而是侧重叙述了“我”从不敢爬到最后爬上去的过程。将这部分作为重点展开写,是为了更好地突出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面对困难,我们要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二、加强版块联结,巩固“写清”方法
习作单元的“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都是围绕“写一件事情,把事情写清楚”的要求来编排的,最终都是为了习作目标的达成而服务。
1.交流平台,回顾方法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回顾精读课文的阅读经验,归纳梳理“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
四上第五单元习作单元的交流平台中有四位小伙伴,介绍了写清楚一件事情的方法。写一件事情,要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或者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写清楚,同时还要抓住能够突出主题或中心的关键内容写清楚、写具体。
2.初试身手,说写练习
本次习作单元的“初试身手”是学生在精读课文和“交流平台”的基础上,初次运用习得的叙事方法,进行说写练习。可以安排在精读课文学完之后,也可以结合课文学习穿插进行练习。
(1)看图说话
“初试身手”的第一部分是说话练习,要求看图并发挥想象,把图片内容说清楚。重温“精读课文”和“交流平台”的学习,我们可以将精读课文中习得的方法对应使用到这两幅图片中来。说的时候,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说,一步一步分阶段或按步骤说清楚,对于这些重要的情节、场面,还需要尽可能说得细致、具体些。 (2)動笔练写
“初试身手”的第二部分是观察家人炒菜、擦玻璃或者做其他家务的过程,用一段话把这个过程写下来,注意用上表示动作的词语。
“初试身手”的这次动笔练写,可以说是一次正式习作前的小练笔,既可以让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在写事情中还可能存在的问题,也可以让我们及时想出补救措施,也是为接下来的单元习作能够更好地展开而服务。
3.按需学“例”,勾连方法
习作单元各版块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并不是独立割裂的。因此,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各版块并没有严格的先后顺序,版块之间也是可以灵活移动,根据需要呈现的。
本单元初试身手的小练笔之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某一个家务过程写清楚,教师出示例文,让学生复习巩固抓住主要动作,按步骤写清楚事情的方法,并尝试迁移运用。同时,运用例文《我家的杏熟了》进一步勾连回顾,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清楚事情的方法,以及《小木船》中抓住重点内容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借助例文,巩固写清事情的方法,从而更好地为习作实践服务。
三、实践交互评改,迁移运用方法
本次习作单元围绕“写一件事情,把事情写清楚”这个习作要素展开,习作单元各版块相互衔接、有机整合,通过这样层层递进的铺垫,为了更好地达成单元习作目标,笔者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1.依托生活集锦,选取叙事素材
本次习作教学前,笔者提前下发“生活集锦”单,并出示教材中的“捉虫趣事”“一件烦心事”“她收到了礼物”等八个充满趣味的题目,勾起学生的回忆。
学生借助以上的“生活集锦”单,完成第一次选材,素材选取比较单一甚至雷同,基于此,教师先引导学生回顾精读课文和习作例文的选材。
通过“生活集锦”单,学生不仅完成了选材,而且也初步梳理了习作的脉络,明确了所选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至此,本次习作的基本框架就大致成形了。
2.小组合作练说,尝试“说清”事情
“言为心声”,在习作实践之前,教师先组织全班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结合“生活集锦”单,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一说自己选择的这样事情,从而为之后更好地进行习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迁移运用方法,自主习作实践
通过前面几个环节的铺垫,学生对本次习作已经有了整体、通盘的思考,习作的思路已经基本打开,由此,开始本次单元习作的第一次创作。
4.尝试交互评改,按要求多次改
习作评改从三个层面来评价“写清楚”,先选择一篇习作成果,教师和其他学生合作一起评价修改,再由学生自评打星,尝试自主修改,再同桌交换评价打星帮忙修改。通过二次修改,学生的习作基本能做到“写清楚”。
总之,本次习作单元,紧紧围绕“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这一语文要素展开,各版块之间有机整合,相互关联,指向于最终的“习作成果”。学生在精读课文中习得叙事方法之后,在后面的版块中不断复现巩固,从而更好地将习得的叙事方法运用于习作中,学生的叙事能力在层层推进的学习中得到充分的提升。
参考文献:
杨柳.统编教材习作单元教什么、怎么教:以四年级上册习作单元为例(上)(下)[J].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