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三个弊端:一是教师讲得多;二是学生“参与少”;三是教师“目中无人”,缺乏民主。于是造成学生依赖性过大,自信心不足,主动参与的心态不强,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学习效率不高。那么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呢?下面结合我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想法。
一、重视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的激励作用
古语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数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抓住导入环节设下悬念,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又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老师可以请学生想好一个数,把这个数经过加减乘除一系列运算后的结果告诉老师,老师很快猜出学生想好的哪个数是几,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老师指出奥妙所在,引入课题,十分生动有趣。再如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数学实验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包括探索、发现等获得知识的全过程,使其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快感,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
二、重视学法指导,让学生有“法”可依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么学习的人”,这充分说明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它是获取知识的金钥匙,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能自己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因此课堂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会”,更要指导他们“会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五点:
1.教学生“读一读”。开始可以为学生编好阅读提纲,并指导学生掌握“读读、算算、写写”的预习方法,逐步学会归纳整理,善于抓住重点以及围绕重点思考问题。
2.让学生“讲一讲”。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难以掌握的内容,应积极让学生去议,鼓励学生去讲。在讲的过程中,对学生出现的差错、漏洞,教师要耐心引导,帮助他们逐步正确地表述。
3.带动学生“做一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试验中得出结论,锻炼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
4.引导学生“想一想”。养成解题后反思的習惯,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反思多种解法的优劣,反思各种方法的纵横联系,适时地组织诱导学生展开想象。
5.引导学生学会“复习”。古语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可见复习是必要的。我把复习分为两种,一种叫课后预习,一般在当天进行;另一种叫系统复习,是在较长时间后,集中一段时间对整体性的内容进行系统复习。
三、加强实践活动在数学教学中的启智功能
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思考、讨论。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提问,教师给予一定的启发和提示,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动脑,找出答案,以便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四、注重因人施教
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围绕教学目标,精心选题,分层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主动参与、主动达标。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气质的学生因人施教。对于“兴奋型”学生可采用“以忙制动”等方法。根据他们反应快、愿意表达自己看法的特点,多让他们发表意见、操作演示。让善于思考而不爱发言的“抑郁型”学生发表不同看法。让积极发言又丢三落四的“活泼型”的学生讲清算理,分析算式。让机灵沉着又稳重内向的“安静型”学生说一说别人讲的对不对,并加以补充等。这样围绕教学内容和要求,根据学生差异因人施教,既有统一要求,又能发展学生的个性,扬长避短。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注意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使我们的教育事业再上新高峰。
(作者单位 吉林省大安市烧锅镇中学)
一、重视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的激励作用
古语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数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抓住导入环节设下悬念,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又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老师可以请学生想好一个数,把这个数经过加减乘除一系列运算后的结果告诉老师,老师很快猜出学生想好的哪个数是几,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老师指出奥妙所在,引入课题,十分生动有趣。再如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数学实验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包括探索、发现等获得知识的全过程,使其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快感,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
二、重视学法指导,让学生有“法”可依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么学习的人”,这充分说明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它是获取知识的金钥匙,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能自己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因此课堂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会”,更要指导他们“会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五点:
1.教学生“读一读”。开始可以为学生编好阅读提纲,并指导学生掌握“读读、算算、写写”的预习方法,逐步学会归纳整理,善于抓住重点以及围绕重点思考问题。
2.让学生“讲一讲”。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难以掌握的内容,应积极让学生去议,鼓励学生去讲。在讲的过程中,对学生出现的差错、漏洞,教师要耐心引导,帮助他们逐步正确地表述。
3.带动学生“做一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试验中得出结论,锻炼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
4.引导学生“想一想”。养成解题后反思的習惯,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反思多种解法的优劣,反思各种方法的纵横联系,适时地组织诱导学生展开想象。
5.引导学生学会“复习”。古语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可见复习是必要的。我把复习分为两种,一种叫课后预习,一般在当天进行;另一种叫系统复习,是在较长时间后,集中一段时间对整体性的内容进行系统复习。
三、加强实践活动在数学教学中的启智功能
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思考、讨论。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提问,教师给予一定的启发和提示,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动脑,找出答案,以便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四、注重因人施教
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围绕教学目标,精心选题,分层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主动参与、主动达标。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气质的学生因人施教。对于“兴奋型”学生可采用“以忙制动”等方法。根据他们反应快、愿意表达自己看法的特点,多让他们发表意见、操作演示。让善于思考而不爱发言的“抑郁型”学生发表不同看法。让积极发言又丢三落四的“活泼型”的学生讲清算理,分析算式。让机灵沉着又稳重内向的“安静型”学生说一说别人讲的对不对,并加以补充等。这样围绕教学内容和要求,根据学生差异因人施教,既有统一要求,又能发展学生的个性,扬长避短。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注意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使我们的教育事业再上新高峰。
(作者单位 吉林省大安市烧锅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