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尽诉 扣人心弦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tti_sq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年制义教初语第二册第六单元三十课《石壕吏》一诗,充分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是诗人反映现实的力作。教学此诗应灵活施教,体现出诗歌的动人之处,方可收到实际效果。通过实践,笔者认为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疏通学习,会更好地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一、人物形象激励人
  
  本诗主要是通过人物的矛盾关系来拉开序幕的。诗人根据自己耳闻目睹的事实,缘事而发,生动地刻画了相关人物的形象特征。通过感知,激发了学生对封建官吏憎恶、对贫苦人民同情的正义感。然而,人物形象的展示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双方的矛盾性:一方是矛盾的反面,指冷酷无情、如狼似虎、欺压百姓的官吏。诗人全用暗写,“吏呼”之后,无一语写这个人物,其凶横暴虐之态都从正面人物的不断诉说中反映出来,其写法得当、平中见奇,体现了诗人独特的风格。一方是矛盾的正面,指年老体弱的老妇。其中描写老妇在被逼无奈之下,为了老伴、儿媳、孙子和这个惨遭不幸的家含怨出征的部分,揭示了矛盾的尖锐性,集中体现了老妇对家人的关爱、心地的善良和仁慈。诗人凭借高超的技艺塑造了这一伟大的贤妻良母形象,给学生印象极深,使学生更进一步感触到封建社会阶层中人与人之间善与恶、美与丑更深层的社会矛盾关系,增强了学生爱憎分明的感情。目睹诗人笔下的这幅历史画卷,审视画中人物,学生爱恨交加、触景生情,更加珍惜和热爱眼前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爱国爱民之情油然而生。因此,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诗歌反映了在兵荒马乱的岁月中官吏的橫征暴敛和劳动人民生活的无比苦难,从而贬斥了统治阶级的无比黑暗,体现了劳动人民极其痛苦的残酷现实。
  
  二、故事情节吸引人
  
  诗歌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石壕吏乘夜抓丁。诗人开篇写“吏捉人”。因何捉人?学生触目顿生疑奇,更有一睹为快之感。这样下笔,其间暗含了诗人对封建统治者丑恶行径的讽刺和批判。“捉人”这一行动贯穿全诗,而且点明时间是在夜里,气氛极为异常,说明白天捉不到人,夜晚搞突然袭击,闹得鸡犬不宁,这一行动带给人民的显然是不幸与灾难。老翁“逾墙”逃避、老妇“出门”周旋,说明壮丁抓尽、老人也无法幸免,从侧面反映了战事的紧迫和人民的惊恐不安。因而,“捉人”引出一连串的活动细节,扣人心弦,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使其理解的欲望逐层递进,愈来愈强烈。第二部分,写老妇一家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官吏捉人狂“呼”“怒”吼,老妇“啼”哭诉“苦”,形成鲜明的对照,无情地刻画了官吏的骄横、威逼,表现了受压迫人民的凄苦生活。“三男邺城戍”、“二男新战死”说明了这一家人遭到的不幸与灾难;“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表现了老妇丧子的悲痛和苟且偷生、含悲度日的心情;“室中更无人”是对官吏逼问的回答;“出入无完裙”说明生活的苦难到了极点;“请从吏夜归”写老妇被逼无奈自请应役,有力地照应了开头的“捉人”一语。第三部分,写老妇被抓走后这一家人的凄苦境地,并表达了诗人的沉重心情。“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诗人的细节描写惊心动魄、高潮迭起,深刻地揭露了官吏的残暴行为和穷凶极恶。诗人用无情的笔利剑一般地戳穿了惨绝人寰的社会现实,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悲惨命运的同情。欣赏这幅真实的历史画卷,学生仿佛置身其中,无不被这惊人的故事情节所吸引。
  
  三、语言特色感染人
  
  总览全诗,诗人叙事真实、井然有序、语言简练、节奏明快、意义深刻,实乃妙笔生辉,其感染力之强无以形容,特别是开篇写“捉人”,运笔之巧妙,可谓用意极深。官吏的“呼”、“怒”和老妇的“啼”、“苦”对比鲜明、形象生动。接下来,“致词”描绘了老妇悲痛地哭诉了自己不幸的家事——失子之痛与悲,语言表达伤心至极、感天动地。如“三男邺城戍”、“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这些语言,甚似一曲感人的悲歌,表明了老妇家里因无情的战争而导致妻离子散的痛苦和家破人亡的悲惨结局。如此凄切的语言,句句尽显悲情,无不催人泪下、感慨万千,从而控诉了封建统治者是给贫苦劳动人民制造悲剧的罪魁祸首。综上所述,其惊人的语言表达效果,充分体现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总之,教学诗歌,学生最难的是理解。作为教师,必须发散思维、开拓创新,根据不同的诗歌的特点探求灵活的教法。因此,本人按以上三个方面来引导学生学习《石壕吏》一诗,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更为深刻,效果非常明显,同时开启了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掌握了学习该诗的关键所在。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以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让学生亲身经历以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的教学,才能够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在数学教学实践中,采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叙述我的几点尝试
期刊
我教初一地理,其中有两个班是全年级有名的“差班”:一是学习成绩较差;二是学习习惯较差。学生们上课叽叽喳喳、我行我素,一堂课老师要整顿好几次纪律。更糟糕的是,有些孩子对批评已经变得无所谓和麻木,作业总交不上,成绩总上不来,成为令科任老师头疼的心病。对待这样一些学生,我面临的压力很大。如何才能改变他们这种不良习惯、提高学习兴趣呢?  心理学中有一个“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英国剧作家乔治·伯纳德
期刊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搞好班级的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班级工作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班的精神面貌和发展趋向,深刻影响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个管理好的班级,学生在各方面都很遵守纪律,且具有活力,能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本班的教学质量能很轻松地迈上一个台阶。现根据本人的一些做法,在此提出,与同行探讨:    一、增强学生自信心,做好思想动员工作    一个班主任
期刊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踏实学习、主动学习。那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该如何顺应孩子的成长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积极参与到轻松愉快的氛圍中,上好英语课呢?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调动学习兴趣。例如每天一步入课堂,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从互相问候时便开始了:Good mornin
期刊
小学习作适应新的教学观念的需要正进行一场由封闭式到开放式的变革、由普通化到民族化的转变,作为传统的民族文化,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同样要求必须与社会生活、自然环境、民族传统习俗等联系起来,着眼于学生的主体性及其个性的发展、参与度的提高、创新意识的培养,在习作题材、教学形式、方法等方面应有新的突破。    一、选择多种文体,提高学生习作兴趣    学习的效率取决于学习者主动心理的发挥程度,以往的命题习
期刊
【摘要】实行班级自主管理是高中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实行学生自主管理符合学生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建设和谐的班集体,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以人为本 学生的发展 民主 科学 和谐    一直以来,传统的教育都比较注重对学生的“包办”,从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从属、被动的地位。具体表现为对知识的被动接受、对班级管理的被动服从,部分学生的学习欲望处于被压抑
期刊
班级的自主管理在目前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时髦的话题,特别是在和教育相关的各种报刊杂志上已经成了一个必不可少的词汇,甚至于已经成为各级教育部门、学校以及老师们在总结经验和方法时所必用的内容之一。班级的自主管理是当前教育发展的潮流与趋势,也是我们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所必须关注的话题。那么,什么是班级的自主管理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各种报刊杂志上、网上有着很多种提法,综合起来比较全面的观点是這样描述的:
期刊
在空空的黑板上画一个圆,让学生打开思维,看看能想到些什么,能得出哪些观点。很快,月亮、月饼、球、戒指、救生圈等实物便一一出现了,这是由外型相似引发的自然联想,属于思想最表层的东西。接下来抽象实物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就会有“月亮、月饼”所体现的“团圆”,“球”所包含的“团结协作”以及“戒指”所代表的“信任、承诺”等观点的出现。此时,学生的思维开始活跃起来,但都还在“圆”这个图形上打转。  这就需要转换
期刊
导入新课对一堂课有很重要的作用。好的导语就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成功的语文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兴趣爱好。只有学生倾心于此,才会积极主动地乐于受教,也才能达成高效率的教学。下面具体介绍几种导入新课的方法。    一、知识型激趣法    我国有句古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道出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
期刊
学生本无所谓“好”、“坏”,好坏只是成人的主观分类而绝不是孩子的选择。但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确实会遇到一些成绩差、品性顽劣的学生。这些孩子的“差”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后天我们教育失败和社会不良影响造成的。孩子的这些“坏”也并非无可救药,我始终认为只要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能对症下药,就一定会将其扶上正路。下面我就谈谈如何帮助这些后进生消除种种不良情绪。    一、培养亲情,消除孤独感    后进生因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