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3192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计算机进入中学课堂,学科的地位、学习的内容、指导思想、课程的性质,甚至学科的名称十多年来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使得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成为了新时代每个公民的必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总结几年来教学的得失,笔者认为,在平时的计算机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明了信息技术教育课的内容,把握好教学方向
  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和普及,重在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针对信息技术课的具体特点,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不宜采用传统的逐条列出的方法,而应把学习目标结合到教师设计的典型任务中,学生完成了典型任务,也就达成了教学目标,即多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较为合适。当然,典型任务的设计必须善于引导,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二、充分利用学校的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发挥信息技术教育的最大效益
  教师应当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充分利用好这些多媒体网络教室,充分发挥其功能。教师可以将教师机上的各种操作和演示内容实时地播放给学生,而学生则可以通过学生机或投影机屏幕,边听边看老师的教学示范,从而使学生有一个较直观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快速接受新知识。此外,在学生学习或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机的电脑屏幕内容调回到教师机屏幕上显示,即时了解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又可以对某些学生给予特别关注和帮助。
  三、课堂教学应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反复循环,逐步深化
  1.“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反复循环,逐步深化”。即在教学中要充分研究大纲、教材,了解自己的学生,针对他们的状况,认知规律,对所学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在设计中要将整个学期的课程一起设计,目标之间相互联系,又有重复,这种重复不是单一的重复教学内容,而是通过新的主题强化学过的知识技能;定期总结提高认识,深化教与学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绝对不可拘泥于课本的教学安排,要敢于突破教材,根据实际情况具体组织教材。
  2.《信息技术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这个原则指在整个教学过程,要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每一章完成一个大任务,同一章内再将大任务分为若干子任务,每一节又由一个或几个子任务组成。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逐步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真正为学生营造一个建构知识、寓学于实践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里,充满兴趣且又愉快地进行学习,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
  3.在教学中应当从实际出发,围绕应用组织教学,不拘泥于教材的编排顺序,而合理调整,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学做合一,在应用中提高。
  计算机教学应从用入手,遵循从实际到理论、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零碎到系统的认知规律。如在教“路径”时,先从学生学过的文件的打开与保存入手,通过解决学生日常出现的常找不到自己的文件这一问题,引出路径的概念,路径如信封上收信人的地址一样,最后让学生练习体会路径的含义,这样的教学效果明显更好。
  信息技术教学是落实其基础工具性地位的重要途径,应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应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教给学生,鼓励他们运用计算机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只有从这个基本点出发,才能把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工具性地位落到实处,从而使教、学、用突破以前计算机教学和应用的误区,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四、 抓好教学过程的各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知识
  首先,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教授顺序。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这样更能易于学生接受,也乐于接受。其次,教学过程应适当注重对知识的演示。由于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因而要求我们在讲课时就应适当地把一些关键操作步骤演示给学生看。这样比单纯告诉学生步骤,再让他们去练效果更好。因为在教师演示时,同学们不仅看到了整个过程,还看到了结果,这比纸上谈兵要有效得多。再次,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正所谓“百看不如一练”,学生亲自动手练习要比听、看有效得多。教师通过对知识的讲解、演示,只能使学生把一个模糊的概念转化为其思维体系中一个模糊的认识,而能不能将这个认识清晰化,关键一步就是能否让学生去动手、去实践,在实践中把握真知,在实践中创造成果。所以,我们应当加大上机时间在教学时间中的比重,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练习,把模糊的认识清晰化,使之在实际操作中能进一步得到提高和创造。最后,要加强学生上机时的引导。
  在学生上机时,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老师能在发生问题时及时引导学生去思考,去解决出现的问题,则会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不断地学习与解决问题后能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作者单位:江西省泰和中学)
  责任编辑:刘启明
其他文献
高职生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科学全面的锻炼有助于身心健康发展。但因缺乏一定的运动损伤卫生知识,致使发生损伤后未能合理进行处理和治疗,使急性损伤逐渐变成慢性损伤,造成终身痛苦。因此,研究运动损伤在技校生中的出现类型、发生原因、预防和应急处理办法等极具现实意义。  一、技校生常见运动损伤的类型  1.足踝关节损伤  足踝关节损伤常发生在学生跑步、腾空跳的过程中,脚本身就有内翻的倾向,如果落地重心不稳,踩
一、高职院校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意义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必须大力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思想政治理论课首先要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学生需要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坚定对理论的信念;需要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
目的研究儿茶素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雄性健康朝鲜鹌鹑120只,以普通饲料喂养一周后,随机分为6组:①空白对照组;②模型组;③阳性对照组:洛伐他汀(Lovastatin,Lov)79.5mg/kg;④儿茶素小剂量组:儿茶素20mg/kg;⑤儿茶素中剂量组:儿茶素40mg/kg;⑥儿茶素大剂量组:儿茶素80mg/kg。除对照组喂饲基础饲料外,其余组均喂饲高脂饲料(含1%
语文教师应调动一切有利因素,以多样化、综合性的训练形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写作空间和氛围,激发他们作文的积极性,从而能动地去反映他们多彩的生活,让作文也成为快乐。  一、厚积而薄发——扩大阅读面,积累写作素材  知识面狭窄,没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的学生是不会写出好文章的。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应引导学生多读好书。教师可自编美文推荐集,推荐课外好书,并指导学生巧用读书时间和读书方法,如摘抄、做读书
高中英语的学习可以说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学习英语学科重在课后巩固,这要成为高中生学习英语习惯养成的重中之重。  首先,可以适当做阅读训练。对于阅读训练,我不提倡以选出答案为目的。课外阅读的目的应该是开阔眼界,了解更多词汇的用法,把握更多的机会去运用英语,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加深对英美文化的了解。所以,学生可以看看一些简易读本,比如牛津的“书虫”系
数学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阶段学得好坏,直接影响学生是否继续深造。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又给广大师生带来了很多的不适应,作为学困生的转化教育,这一困扰教育工作者的老大难问题,自然成为当前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对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宜采用以下一些策略。  一、班级管理闪光点策略  找到学生的闪光点,找到工作的切入点,扩大闪光点,巩固教育成果,定会获得成功。既要关心他们的身心、学习
近十几年来新药的数量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面对着周期长、成本高且成功率低的迫切问题,何种策略对新药研发是行之有效的,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尽管有大量的活性物质在体外
IPTV,一般称之为网络电视,是一种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技术。IPTV是正在成
数学思维是学生认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这一组成部分不能得到有效发展,就不可能在学生掌握知识系统及技能和技巧方面带来有成效的结果。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如此重要,那么究竟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呢?笔者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首先要培养观察能力  人们认识事物一般总是从观察开始。所谓观察,指的是从直接作用于视觉器官对事物各部分和属性进行仔细察看所获得的整体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根据这一新理念,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善于创建以形象为主体的具体场景,创设富有感情色彩的情境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