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改革的口号早已深得民心,要求改变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怎样去实施,语文课教学怎样以新的教育方式去适应时代的发展?语文教师不得不认真思考。
一、语文课教学本身要有创造性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教育学生,学校变成了屠场。”其实,我们细细地品味这句话,再结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可以体会到我们的确在过去的教学中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扼杀了学生的创新和智慧。
眼下,一些地方的教育教学仍然按旧模式进行着。为了抓质量、抓升学率,他们依然在扼杀学生的个性,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性的学习活动去获得知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发展空间,想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课堂便是他们展示自己的一个最好的平台。过去我们的课堂是学生阅读书本知识,回答教师事先准备好的、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做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学生不敢有自己异样的答案。学生活动性和实践探究性质的学习如观察、实验、制作、社会调查等就更谈不上。所以,时代的发展、教育的发展要求必须得改革,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积极主动的学习。“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本身不得不有创造性、创新性。
在新的历史时期,靠从书本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学习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必须转变为面向社会和生活实践、去获得直接经验和最新信息的学习方式。这是信息化社会的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课堂上,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扬学生富有个性的理解、表达,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展示的平台;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使他们去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运用知识、自学探究、合作交流和规划人生的能力。当然,教师不必担心学生的超越,相反,这更能激发教师去补充能源,真正做到教学相长。这样,课堂便成了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也就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二、要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创造性人才
要培养创造性人才,为将来奠基。中学阶段应实现两个目标:
1、培养学生具有敢于创新的精神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意识,要他们具有敢于创新的精神。中学阶段就必须加强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只有具备了这种心理品质,才能使创新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促成创造目的的实现;不具备这种品质,就可能窒息创造的天才,使他们一无所成。而创新意识最突出的表现是独立性、开拓性和抗压性。因此,在培养创新意识时要做到:(1)有主见。要不因多数人的不同意见而放弃自己的观点。在中学阶段,学生缺乏主见的表现尤为突出。如:有的同学对某一问题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看见别人的意见之后,便放弃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正确引导,充分发挥每个人特有的个性,发挥他们应有的才能,展示他们的智慧,给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大胆地肯定,千万不能有任何偏见和歧视。只有这样,他们的创新意识才能充分发挥出来。(2)敢超越。对传统的观念、习惯势力敢于突破。中国传统的东西太多,往往窒息着新生事物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学习模式,陈旧的机械追求升学率的思想,一直束缚着学生的思维。信息时代已促使我们不能用老眼光来看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学生大胆地尝试,敢于突破,敢于超越。(3)敢质疑。不盲从权威,不崇信书本。书上是这么看的也好,专家是这么说的也好,教师要教学生敢于独树一帜,敢于有自己的观点,不惧威压。古人曰:“尽信书不如无书。”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要给学生这种锐利的思想武器,让他们敢于冒出新思想,而不能一味地抹杀。
2、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我们的语文教师就是要培养他们丰富的想像力、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辐射性乃至求异性思维能力。
过去,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往往对学生的“异想天开”不屑一顾,甚至还加以指责,现在想起来确实有点过份。其实,我们必须善待孩子们的“异想天开”,有时我们还得大加赞赏和鼓励。要培养他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丰富情感的培养。只要让学生的情感丰富了,他们的记忆表象也就会丰富多样,学生的想象力就越强,他们的创造能力也就随之增强。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们的教育也应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眼下那些拼命抓质量、抓升学率的学校以及主管部门,应为孩子们想想,为祖国的未来想想,应该给孩子们一片蓝天,一个自由的乐园,让他们自由、快乐、幸福地成长。
(作者单位:627650 四川省巴塘县中学)
一、语文课教学本身要有创造性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教育学生,学校变成了屠场。”其实,我们细细地品味这句话,再结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可以体会到我们的确在过去的教学中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扼杀了学生的创新和智慧。
眼下,一些地方的教育教学仍然按旧模式进行着。为了抓质量、抓升学率,他们依然在扼杀学生的个性,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性的学习活动去获得知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发展空间,想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课堂便是他们展示自己的一个最好的平台。过去我们的课堂是学生阅读书本知识,回答教师事先准备好的、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做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学生不敢有自己异样的答案。学生活动性和实践探究性质的学习如观察、实验、制作、社会调查等就更谈不上。所以,时代的发展、教育的发展要求必须得改革,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积极主动的学习。“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本身不得不有创造性、创新性。
在新的历史时期,靠从书本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学习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必须转变为面向社会和生活实践、去获得直接经验和最新信息的学习方式。这是信息化社会的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课堂上,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扬学生富有个性的理解、表达,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展示的平台;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使他们去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运用知识、自学探究、合作交流和规划人生的能力。当然,教师不必担心学生的超越,相反,这更能激发教师去补充能源,真正做到教学相长。这样,课堂便成了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也就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二、要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创造性人才
要培养创造性人才,为将来奠基。中学阶段应实现两个目标:
1、培养学生具有敢于创新的精神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意识,要他们具有敢于创新的精神。中学阶段就必须加强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只有具备了这种心理品质,才能使创新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促成创造目的的实现;不具备这种品质,就可能窒息创造的天才,使他们一无所成。而创新意识最突出的表现是独立性、开拓性和抗压性。因此,在培养创新意识时要做到:(1)有主见。要不因多数人的不同意见而放弃自己的观点。在中学阶段,学生缺乏主见的表现尤为突出。如:有的同学对某一问题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看见别人的意见之后,便放弃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正确引导,充分发挥每个人特有的个性,发挥他们应有的才能,展示他们的智慧,给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大胆地肯定,千万不能有任何偏见和歧视。只有这样,他们的创新意识才能充分发挥出来。(2)敢超越。对传统的观念、习惯势力敢于突破。中国传统的东西太多,往往窒息着新生事物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学习模式,陈旧的机械追求升学率的思想,一直束缚着学生的思维。信息时代已促使我们不能用老眼光来看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学生大胆地尝试,敢于突破,敢于超越。(3)敢质疑。不盲从权威,不崇信书本。书上是这么看的也好,专家是这么说的也好,教师要教学生敢于独树一帜,敢于有自己的观点,不惧威压。古人曰:“尽信书不如无书。”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要给学生这种锐利的思想武器,让他们敢于冒出新思想,而不能一味地抹杀。
2、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我们的语文教师就是要培养他们丰富的想像力、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辐射性乃至求异性思维能力。
过去,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往往对学生的“异想天开”不屑一顾,甚至还加以指责,现在想起来确实有点过份。其实,我们必须善待孩子们的“异想天开”,有时我们还得大加赞赏和鼓励。要培养他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丰富情感的培养。只要让学生的情感丰富了,他们的记忆表象也就会丰富多样,学生的想象力就越强,他们的创造能力也就随之增强。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们的教育也应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眼下那些拼命抓质量、抓升学率的学校以及主管部门,应为孩子们想想,为祖国的未来想想,应该给孩子们一片蓝天,一个自由的乐园,让他们自由、快乐、幸福地成长。
(作者单位:627650 四川省巴塘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