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在一次执教《伟大的抗日战争》的历史课上,当我讲到由于蒋介石执行“不抵抗”和“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导致中国接连丢掉了东北、华北等大片领土,中国人民被日军铁蹄所蹂躏,处于一片水深火热之中时,话音未落,平时在班里有点调皮的小何同学突然站起来大声说:“老师,在我看来,蒋介石的这两个政策未必就是错误的,我觉得也有合理的地方嘛!”当时被他这么一突然袭击,我的内心都有点震到了,因为这两个政策从来都是被批判的对象,从来没有老师、学生敢说它有合理性,真有一点“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感觉。我心想在课堂上敢于如此“口出狂言”,这不是故意跟我作对嘛,我心里多少有些不快。但理智和教学经验告诉我,这就是学生产生质疑而“意外”生成的东西,我们不能武断地否定,而是要因势利导。所以我重新收拾一下心情,然后心平气和地说:“何同学,那你跟大家讲讲有什么合理之处啊?”只见他胸有成竹地说:“后来蒋介石败退台湾,不是证明当时他‘攘外必先安内’是多么英明吗?蒋介石不是不抗日,他是要消除异己后再抗日。另外,他的‘不抵抗’政策也是有道理的。面对综合国力和武器装备都远远优于我们的日本,我们一味地和他们硬碰硬无异于以卵击石,还不如这样初期不抵抗,保存好实力,以空间换时间。最后,日军战线拉得过长,被迫卷入持久战,最后我们不是赢了吗?”说完后很自得地坐了下去。面对他的这番言论,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切入点。传统的历史课堂是说教式的,教师拥有绝对的知识权威,把知识强制灌输给学生,不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而基于核心素养和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课堂是自由开放的,是允许学生有不同意见的,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建构历史知识,只是教师要加以引导。所以,接下来我就组织学生通过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和师生对话等互动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师:这两个政策到底合不合理?大家先自主阅读课文,然后再分小组讨论,最后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表达一下你们的观点?
通过阅读、思考、讨论,学生生成了一些观点如下:
第一组:从蒋介石的立场上看合理,从人民的立场上看不合理。
第二组:“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正是由于蒋介石执意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国共内战,才给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大好机会;“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不抵抗”政策导致中国丢掉了东北、华北等大片领土,如果没有后面的国共合作抗日,中国必将亡国。所以,这两个政策是不合理的。
第三组:我们觉得要抓好主次矛盾问题。当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超过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危机时刻,还固守这两个政策显然是不明智的。
第四组:我们认为这两个政策是错误的。尽管当时日本的军力和综合国力比我们强,但战争最终是人的战争,需要我们的精气神。所以当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揭开侵华的序幕时,我们中华儿女就应该同仇敌忾,给日本有力的回击,把日本早早地赶出中国,这样中国就少受多少磨难。正如日本妄图进攻苏联时,斯大林派朱可夫在诺门罕痛击日军,给了日本一个下马威,断了日本企图“北进”的念想。
教师总结:同学们讲的很精彩,都有一定道理。下面老师分享一下自己的观点:我们分析问题时都要回到当时的历史场景中。当时,日本灭亡中国,称霸西太平洋是他们的既定国策,他们是要倾全国之力妄图征服中国的,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执政的南京国民政府不去抗日,而是专注“剿共”,不是明显地削弱了中国人民的抗日力量吗?“不抵抗”政策,一味地纵容日本的侵略行为,一方面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另一方面丢掉了大好河山,让中国人国破家亡,这不是“亲者痛,仇者快”吗?刚才小何同学提到:蒋介石不是不抗日,而是消除异己后再抗日。问题是面对日本疯狂地进攻,而国民政府又不抵抗,恐怕还没等到它消灭完异己,自己就垮台了,也就甭提抗日了。另外,“不抵抗”政策说的是以空间换时间,为抗战积蓄力量,也是马后炮,在为蒋介石及其国民政府开脱。如果没有后面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的全民族抗战,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国民政府“不抵抗”政策将留下千古骂名。
此时小何同学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频频点头表示心悦诚服。我接着补充道:“大家应该给小何同学一些掌声,感谢他的创新思维冲击了我们的惯性思维,由此引发了一场头脑风暴,点燃了智慧的火花,希望大家以后多像他学习。”他有点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自己的头,露出了开心的微笑。此后,这个班的历史课大家都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上肆意激荡,课堂效果非常好。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到美国心理学家马洛斯的人本主义理论,该理论:强调人的价值,把责任与自由同样视为学习的重要因素,强调人的潜能的发展和挖掘,主张教育是为了培养心理健康、具有创造性能力的人,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注重知觉在学习中的作用,重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导向和自我调节,主张发挥学习者的特质和潜能,并使每一名学生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佳状态。我庆幸我当时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善待学生课堂上意外生成的知识,没有一棍子打死而是给了学生自由表达的机会,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丰富了历史课堂,这完全是符合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理念的。
通过对这次的教学经历的回首以及总结反思,我觉得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課堂上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善于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按照马斯洛人本主义理论,师生应该是平等的,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学生只是被动的接收者,学生没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即不管知识适不适合学生学习,都要被动地接受。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必定会严重阻碍学生的学习和压抑个性的发展。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学生作为学习活动全过程的中心,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认可每名学生都是具有他自身价值的一个独立个体。所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历史课堂,师生要建立起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师生、生生之间要经常对话交流和合作,营造一种自由、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
二、课堂是自由、开放的
面对学生意外生成的知识,教师要积极回应,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课堂不是封闭的,是自由开放、灵动的,不是一成不变,死板的。教师不能“一言堂”,而是允许学生对同一事件有不同的理解,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和挑战权威,不压制、束缚他们的思想。面对课堂上的一些意外生成的东西,尽管可能不太正确,教师要学会包容并主动回应,利用各种辅助材料对他们进行因势利导,帮助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做好“海绵式”的教学设计,争取在课堂上做到收放自如
所谓“海绵式”教学设计,就是指教学设计除了包含确定性因素之外,还得包含不确定因素,使之具有弹性和吸纳性。在“海绵式”教学设计中,应当有学情的描述、课时目标的可调性、教学环节的可变性、教学材料备选和取舍、学习方式的恰当性、教学生成的期待性、学习情感的感染性等。总之,教学设计应当拒绝固化、高密度与高精度,要像海绵那样为不确定性因素留下小空间。这些小空间,要成为思维生长的“布白”地,要成为“偶发事件”的“预留”地,要成为学习情感生发与培育的“交换空间”。
四、教育要培养创新、自由的人才
江泽民同志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需要的是创新型复合型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需要依赖我们的教育。正所谓“有什么样的教育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只有当我们在课堂上能形成宽松、自由的风气,允许学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在新课程理念和历史核心素养的要求下,历史课堂是自由、开放,充满活力的,允许不同的思想和言论在课堂上自由碰撞,擦出智慧的火花。善对意外生成,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有人文素养和独立人格的现代公民,只有这样的历史课堂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让历史课堂重新焕发青春和魅力。
参考文献:
[1]陈洪义.“情思历史”教学概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33-34页.
[2]喻照安.关注不确定性,实施对话教学.中学历史教学,2017(7).
师:这两个政策到底合不合理?大家先自主阅读课文,然后再分小组讨论,最后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表达一下你们的观点?
通过阅读、思考、讨论,学生生成了一些观点如下:
第一组:从蒋介石的立场上看合理,从人民的立场上看不合理。
第二组:“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正是由于蒋介石执意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国共内战,才给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大好机会;“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不抵抗”政策导致中国丢掉了东北、华北等大片领土,如果没有后面的国共合作抗日,中国必将亡国。所以,这两个政策是不合理的。
第三组:我们觉得要抓好主次矛盾问题。当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超过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危机时刻,还固守这两个政策显然是不明智的。
第四组:我们认为这两个政策是错误的。尽管当时日本的军力和综合国力比我们强,但战争最终是人的战争,需要我们的精气神。所以当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揭开侵华的序幕时,我们中华儿女就应该同仇敌忾,给日本有力的回击,把日本早早地赶出中国,这样中国就少受多少磨难。正如日本妄图进攻苏联时,斯大林派朱可夫在诺门罕痛击日军,给了日本一个下马威,断了日本企图“北进”的念想。
教师总结:同学们讲的很精彩,都有一定道理。下面老师分享一下自己的观点:我们分析问题时都要回到当时的历史场景中。当时,日本灭亡中国,称霸西太平洋是他们的既定国策,他们是要倾全国之力妄图征服中国的,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执政的南京国民政府不去抗日,而是专注“剿共”,不是明显地削弱了中国人民的抗日力量吗?“不抵抗”政策,一味地纵容日本的侵略行为,一方面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另一方面丢掉了大好河山,让中国人国破家亡,这不是“亲者痛,仇者快”吗?刚才小何同学提到:蒋介石不是不抗日,而是消除异己后再抗日。问题是面对日本疯狂地进攻,而国民政府又不抵抗,恐怕还没等到它消灭完异己,自己就垮台了,也就甭提抗日了。另外,“不抵抗”政策说的是以空间换时间,为抗战积蓄力量,也是马后炮,在为蒋介石及其国民政府开脱。如果没有后面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的全民族抗战,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国民政府“不抵抗”政策将留下千古骂名。
此时小何同学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频频点头表示心悦诚服。我接着补充道:“大家应该给小何同学一些掌声,感谢他的创新思维冲击了我们的惯性思维,由此引发了一场头脑风暴,点燃了智慧的火花,希望大家以后多像他学习。”他有点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自己的头,露出了开心的微笑。此后,这个班的历史课大家都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上肆意激荡,课堂效果非常好。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到美国心理学家马洛斯的人本主义理论,该理论:强调人的价值,把责任与自由同样视为学习的重要因素,强调人的潜能的发展和挖掘,主张教育是为了培养心理健康、具有创造性能力的人,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注重知觉在学习中的作用,重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导向和自我调节,主张发挥学习者的特质和潜能,并使每一名学生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佳状态。我庆幸我当时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善待学生课堂上意外生成的知识,没有一棍子打死而是给了学生自由表达的机会,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丰富了历史课堂,这完全是符合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理念的。
通过对这次的教学经历的回首以及总结反思,我觉得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課堂上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善于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按照马斯洛人本主义理论,师生应该是平等的,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学生只是被动的接收者,学生没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即不管知识适不适合学生学习,都要被动地接受。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必定会严重阻碍学生的学习和压抑个性的发展。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学生作为学习活动全过程的中心,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认可每名学生都是具有他自身价值的一个独立个体。所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历史课堂,师生要建立起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师生、生生之间要经常对话交流和合作,营造一种自由、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
二、课堂是自由、开放的
面对学生意外生成的知识,教师要积极回应,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课堂不是封闭的,是自由开放、灵动的,不是一成不变,死板的。教师不能“一言堂”,而是允许学生对同一事件有不同的理解,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和挑战权威,不压制、束缚他们的思想。面对课堂上的一些意外生成的东西,尽管可能不太正确,教师要学会包容并主动回应,利用各种辅助材料对他们进行因势利导,帮助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做好“海绵式”的教学设计,争取在课堂上做到收放自如
所谓“海绵式”教学设计,就是指教学设计除了包含确定性因素之外,还得包含不确定因素,使之具有弹性和吸纳性。在“海绵式”教学设计中,应当有学情的描述、课时目标的可调性、教学环节的可变性、教学材料备选和取舍、学习方式的恰当性、教学生成的期待性、学习情感的感染性等。总之,教学设计应当拒绝固化、高密度与高精度,要像海绵那样为不确定性因素留下小空间。这些小空间,要成为思维生长的“布白”地,要成为“偶发事件”的“预留”地,要成为学习情感生发与培育的“交换空间”。
四、教育要培养创新、自由的人才
江泽民同志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需要的是创新型复合型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需要依赖我们的教育。正所谓“有什么样的教育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只有当我们在课堂上能形成宽松、自由的风气,允许学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在新课程理念和历史核心素养的要求下,历史课堂是自由、开放,充满活力的,允许不同的思想和言论在课堂上自由碰撞,擦出智慧的火花。善对意外生成,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有人文素养和独立人格的现代公民,只有这样的历史课堂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让历史课堂重新焕发青春和魅力。
参考文献:
[1]陈洪义.“情思历史”教学概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33-34页.
[2]喻照安.关注不确定性,实施对话教学.中学历史教学,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