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英语剧模式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10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了城乡结合部的初中学校的英语教学现状,依据《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提出在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发掘教材资源,编排英语剧,促进英语课堂教学的思路,并阐述了英语剧的特点,排演英语剧的目的意义,形成英语短剧教学模式。
  【关键词】英语剧;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一、城乡结合部的初中学校的英语教学现状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任务是:激励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然而,处于城乡结合部的初中学校面临着英语教学的各种困境。
  (一)学生缺乏语言习得环境
  处于城乡结合部的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一方面,城乡结合部的学生家长文化素质不高,英语水平低下,对学生的课业帮助甚微;另一方面,对学生来说,英语作为地道的“外语”,通过交往自然习得的机会很少,学生的有效学习仅限于课堂。
  (二)受困于生源影响,部分教师教法陈旧
  城乡结合部的初中学校大部分学生来自学校附近的自然行政村,学生英语水平分化严重,课堂上缺乏积极主动性。因此,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讲解,忽视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因此,笔者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摸索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模式,尝试以英语剧的形式整合英语语言学习,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二、英语教学中英语剧的意义
  英语剧,可以集语言、舞蹈、音乐、文学、绘画于一体,需要编剧、导演、演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才得以完成。它是一种以学生活动为主体和以教材为编排对象,为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而进行的戏剧活动。在英语教学中引用英语剧形式,对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有重要意义。
  (一)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叶斯伯森说:“教好外语的首要条件大约是给学生尽量多的事去做,而且用英语做。学生必须沉浸在里面,而不是不时地喷淋一点水。他必须全身投入水中,感到自然,作为一个游泳者而左右逢源。”(《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法》,134)充分利用教材,大胆引导学生编排课文英语剧,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优化课堂教学。
  以沪教广州版英语教材为例,9A unit 5 Going to the theatre的单元教学可以放手让学生参与处理教材。在教学Reading A: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时,笔者加上本单元More practice的两个经典故事Cinderella 和Hamlet,放手让学生以课本为蓝本编排英语剧,分故事、分任务到各个小组,让学生自学完成课文内容进行剧本改编。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落实角色、设计对白、丰富情节,甚至还考虑音乐背景、场景布置。这些仅仅依赖课本的简单描述远远不够,因此,有些学生上网搜寻资料,甚至拜读原著简写本。最后有些学生意犹未尽地组织编排了经典故事《Snow White》。
  可见,在英语剧主题之下,学生在群体合作学习过程中充分发展其自主性,形成对知识的真正理解,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本身。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挖掘教材资源编排英语剧,帮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课本经典著作,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学生在编排戏剧和角色扮演过程中,需要揣摩人物的性格特征、社会地位、心理特征和语言特点,通过这种模拟生活实践活动,学生仔细分析剧本情境,尝试角色塑造,从而获得拟真的感受。在活动中体验英语的语言文化,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充满文化氛围。
  (三)寓教于乐,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等综合能力得以发展
  英语剧的表演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复习所学的知识,并使学生有意识地体会所学的单词、句型在实际运用中的意义,从而加深理解。英语剧要求学生角色扮演中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学生从简单地背诵,到揣摩角色特征,熟练地模仿;学生从不敢说到敢说,从不会说到会说,然后发展到力求说得更多更好,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等综合能力得以提高。
  三、英语教学的英语剧模式
  (一)选定剧本
  教师既可立足课本,挖掘教材资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编排剧本;又可借助经典故事,让学生体验原著。沪教广州版英语教材有许多贴近生活或经典题材可供参考,例如8A Unit 2 Detectives and Crimes(Reading A: Protecting the innocent、Reading B: Finding out the truth)、Unit 4 Historical stories(Reading B: Crown?鄄maker in prison)、8B Unit 6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Reading A: Tom Sawyer paints the fence、More practice: an extract from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等等。
  (二)学生分组
  英语剧从剧本的编写、角色的选定、道具的准备到最终的表演,都需要全组人员的参与和协作。所以,教师首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求每个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大家共同协商,互相配合。英语短剧排演大都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分组方法主要有三类:
  一是简单地按人数或临近座位分组。排演时可根据不同的内容,决定用人多少,可以按座位四人小组合作或是大组合作。
  二是根据学生学习水平分组。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水平差异安排好小组成员搭配,注意优差搭配,外向型与内向型搭配,使学生之间得到互补,从而达到理想的合作效果。这一分组形式,需要教师做好分组前的细致工作。
  三是自愿编组。学生根据志趣爱好和剧本的需要自由编组。
  (三)编写剧本
  为了忠于课文或忠于原著,学生必须认真研读文字,必要时上网查阅资料、浏览原著、观看同名电影等。学生阅读的空间大大拓展了,从而达到了“读”的目的。此外,为了更好地掌握课文语言点,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归课文,充分使用教材的重点句型和重点词汇。
  (四)编排表演
  在编排英语剧时,老师既是总指挥、总监制、总导演,又是学生的好助手。学生的想像能力和组织能力远比老师强,只要老师舍得放手,甘心做好助手角色,学生往往会超水平发挥。
  (五)成果展示
  在单元教学结束时,抽出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展示。要求各小组在5-15分钟之内完成表演。
  (六)评价
  在表演结束后,各个小组都可以参与互评。在评价阶段,表演小组发表感言,谈谈排练过程中的体验心情;其他小组代表进行评议;教师做总结评价。通过投票评出最佳剧本、最佳表演小组、最佳演员、最佳语音奖等等。尽量扩大获奖面,大力表扬学生的积极参与。
  通过编写剧本、组织排练、全员参与等环节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提高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工作协调能力。
  教无定法,教必有法。在探究英语剧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中,学生不再是“配角”,而是活动的“主体”。教师不是简单地“授业”,而是在与学生交流合作,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实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陈琳,王蔷,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刘倩.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3]余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何静.英语课本剧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0(5)
  [5]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英语(沪教广州版)(1-6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摘 要】雷蒙德·卡特尔把智力的构成区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大类。晶体能力在人的一生中一直在发展,它与教育、文化有关,并不因年龄增长而降低,故它是获得成功的关键。然而,在学生的众多课程中,数学对发展学生的这些能力关系密切,故提高学生的晶体智力与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密切相关。倡导多元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与兴趣,可以教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并让学生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懂得相互合作学习,可以引导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训练不仅是小学生获得的语文知识与能力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它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评定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志之一。人们在从事工作、事业、生活时离不开习作;人们在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交流思想,传播经验,表达情感时,也需要通过习作。越是进入信息时代,习作就越重要。  【关键词】作文教学;兴趣;课堂实效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
“换位思考”、“感同身受”、“设身处地”,诸如此类的词语,在为师者的教育生涯里并不陌生。几乎所有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地认同“换位思考”对孩子主动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在繁琐而具体的日常工作中,不少教师也在积极尝试着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和理解受教育者经历着的困惑。“儿童立场”、“同感”甚至“蹲下来和学生对话”等等,都是这些概念的衍生品,伴随“人本主义”时代的到来,我们也有理由相信,这些理念一
【摘 要】课堂教学中设计好的提问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数学效果。数学课堂中设计问题具有召唤性、具有趣味性、具有开拓性、具有鲜明性,适时而问的话,一定能保持气氛和谐,收到良好的教学致果。  【关键词】课堂教学;问题设计;兴趣  兴趣是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根据中学生心理特点:半成熟期、有强烈的独立性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是某个活动的名称,常常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概括性。如何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主题采取不同的分解方法,然后按照标准筛选出有价值和可操作的小主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相应的主题,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分解;有效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的大主题明确了活动的大方向,但活动的具体内容还需要细化为一个
【摘 要】观摩课是提高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途径。对于观摩课,不仅要“关注表象”,更需“深入思考”;不仅要“教学模仿”,更需“内化理念”;不仅要“勇于实践”,更需“自悟创新”,践行这三部曲,有助于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关键词】观摩课;思考;内化;自悟  曾多次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折服于他们精湛的教学技艺。不少老师在观摩之后发出感慨:学生真活跃,老师真机智,课堂效率真高。老师们
【摘 要】农村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有助于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注重农村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成为“听”的主人,“说”的勇者,“读”的能手,“写”的高手,就能有计划、有步骤、有方法地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为他们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英语学习习惯;“听”;“说”;“读”;“写”  英国作家培根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
摘要:  提升“形势与政策”教育效果,是高校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理论上讲,红色理论社团的独特性使其具备了“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功能。在现实中,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出了以红色理论社团为载体的“形势与政策”新型教育模式。这一模式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空,培养了对时事政治的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也存在载体社会支持度不够大,教育受众面不广以及考核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融入并服务当地社会,拓展
【摘 要】《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体现与时俱进的特征,课程是综合多个领域、多个学科,在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基础上进行主题设计的。正因为《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广度”,我们更要追求的是课程的“深度”。笔者以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第五册第一单元主题四《生活的安全》为例,谈谈对正确解读课程标准的建议。  【关键词】正确解读;提升实效;课程标准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化与推进,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生
【摘 要】 從课本上的一个“全等”习题出发,借助类比推理,在复习时让学生的思维在“全等”与“相似”之间跳跃,这样丰富了想象力与创造力,帮助学生建立,拓展和完善了知识结构,使知识网络化,系统化.  【关键词】 全等,相似,类比,串联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指出:“定理、证明、概念、定义、理论、公式、方法中的任何一个都不是数学的心脏,只有问题才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的思维是解决问题的心智活动,可以引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