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真实情境的议题具有真实性、复杂性、互动性等特点。近几年来,真实情境议题教学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使用频率较高,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开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实际教学当中可以发现,如果教师没有按照真实情境开展议题设计,学生面对问题时无法进行有效的知识迁移,实际的教学效果则并不理想。所以,真实情境的议题研究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真实情境;议题;道德与法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7-013
一、真实情境议题的概念
真实情境议题需要创设真实的情境,并在真实情境中提出具有一定争议和探究价值的问题,这类问题一般不存在标准答案,常常会在生活中遇到,例如如何看待菜价上涨的问题,菜价上涨当中的利弊关系。真实情境议题具有突出的特征,主要为以下两点:
1.真实性
真实性主要是对事物真实状况的反应,真实情境议题探究的关键在于其较高的真实度,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形成个体认知。真实情境議题主要是将真实世界的一部分进行情境再现,并不是将真实事件抽象化或者简单化。真实情境议题探究主要是一种多对象、多观念的交叉和融合,讨论的问题不具备标准答案,具有结构不良以及界限不明确的特点,所以真实情境议题探究可以加强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进行议题讨论时,讨论的观点以及立场需要基于事实依据,更加贴切的反应出事物的真实状态,并且议题的讨论具有一定的发展性和争议性,有利于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建立自己的思维框架。
2.互动性
在进行真实情境议题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和老师都必须和情境融入同一个生态系统中,互相影响。在学生进行议题探究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反思,思考他人的观点,从而认知到多观点共存的局面,通过寻找他人观点的漏洞收集证据,或者提出具有价值型的反对意见,最终对该议题有自己的理解。反过来看,处在议题探究情境之中,情境和他人的观点也会受到学生个人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从建构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解决需要主体和客体共同作用。
二、在道德与法治课堂创设竞赛情境
道德与法治老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组织,通过小组划分构建学习群体。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小组先在内部进行协商,随后小组之间相互协商进行辩论,通过充分的材料进行证词论述来表明观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道德与法治老师可以巧妙设计一些竞赛机制,在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这样的竞赛氛围中,学生所表明的观点和收集的资料可以被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学习到相关的思路和知识点,并对自己的观点有了进一步的完善。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创设情境,用竞赛的方式进行教学并不是为了得出结论,而是为了锻炼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竞赛机制的进行过程中,学生之间加强了合作和交流,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会构建自身的思维框架的同时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让教师的教学内容更加立体、形象。
三、道德与法治教学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给学生提供多种学习资源,其中主要包括教学材料以及教学背景资料等。道德与法治教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如果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学所讲述的理论知识没有太深的了解,会直接导致学生无法牢牢掌握理论知识,并且对道德与法治教学提不起兴趣。在实际授课过程中,老师需要借助多媒体技术将声像、图文集于一体,让道德与法治课本当中抽象且片面的内容变得更加具象且有趣。所以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渲染教学环境,集中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学“依法行使权力”这一知识点时,老师可以搜集社会上养狗扰民、咬民等热点事件,采集贴近现实的相关素材来设置议题背景,然后抛出几个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如社区居民是否有养狗的权利?社区居民在养狗时要注意什么?社区居民的不文明养狗行为会不会侵犯他人的权利和自由?假如自己被没有文明放养的狗咬伤了,我们要采取怎样的途径来维权?如此,从简单的、生活中常见的养狗行为切入,引导学生层层思考公民具有的权利以及进行权利救济的途径,这样的教学既具有趣味性、争论性、生活性,又能很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格局视野。
综上所述,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运用真实情境探究的教学方式,不仅仅是教学的要求,更多的是时代进步的必然选择。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创设一个好的真实情境,对实际教学有着极大的帮助,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提升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韩玉军.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07).
[2]蔡军.议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新尝试的探讨[J].上海教育科研,2019(06).
[3]王丽.探讨议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新尝试[C].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019.
[4]刘洋.议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2020(29).
(作者单位:滨州实验学校,山东 滨州256600)
关键词:真实情境;议题;道德与法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7-013
一、真实情境议题的概念
真实情境议题需要创设真实的情境,并在真实情境中提出具有一定争议和探究价值的问题,这类问题一般不存在标准答案,常常会在生活中遇到,例如如何看待菜价上涨的问题,菜价上涨当中的利弊关系。真实情境议题具有突出的特征,主要为以下两点:
1.真实性
真实性主要是对事物真实状况的反应,真实情境议题探究的关键在于其较高的真实度,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形成个体认知。真实情境議题主要是将真实世界的一部分进行情境再现,并不是将真实事件抽象化或者简单化。真实情境议题探究主要是一种多对象、多观念的交叉和融合,讨论的问题不具备标准答案,具有结构不良以及界限不明确的特点,所以真实情境议题探究可以加强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进行议题讨论时,讨论的观点以及立场需要基于事实依据,更加贴切的反应出事物的真实状态,并且议题的讨论具有一定的发展性和争议性,有利于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建立自己的思维框架。
2.互动性
在进行真实情境议题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和老师都必须和情境融入同一个生态系统中,互相影响。在学生进行议题探究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反思,思考他人的观点,从而认知到多观点共存的局面,通过寻找他人观点的漏洞收集证据,或者提出具有价值型的反对意见,最终对该议题有自己的理解。反过来看,处在议题探究情境之中,情境和他人的观点也会受到学生个人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从建构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解决需要主体和客体共同作用。
二、在道德与法治课堂创设竞赛情境
道德与法治老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组织,通过小组划分构建学习群体。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小组先在内部进行协商,随后小组之间相互协商进行辩论,通过充分的材料进行证词论述来表明观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道德与法治老师可以巧妙设计一些竞赛机制,在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这样的竞赛氛围中,学生所表明的观点和收集的资料可以被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学习到相关的思路和知识点,并对自己的观点有了进一步的完善。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创设情境,用竞赛的方式进行教学并不是为了得出结论,而是为了锻炼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竞赛机制的进行过程中,学生之间加强了合作和交流,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会构建自身的思维框架的同时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让教师的教学内容更加立体、形象。
三、道德与法治教学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给学生提供多种学习资源,其中主要包括教学材料以及教学背景资料等。道德与法治教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如果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学所讲述的理论知识没有太深的了解,会直接导致学生无法牢牢掌握理论知识,并且对道德与法治教学提不起兴趣。在实际授课过程中,老师需要借助多媒体技术将声像、图文集于一体,让道德与法治课本当中抽象且片面的内容变得更加具象且有趣。所以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渲染教学环境,集中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学“依法行使权力”这一知识点时,老师可以搜集社会上养狗扰民、咬民等热点事件,采集贴近现实的相关素材来设置议题背景,然后抛出几个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如社区居民是否有养狗的权利?社区居民在养狗时要注意什么?社区居民的不文明养狗行为会不会侵犯他人的权利和自由?假如自己被没有文明放养的狗咬伤了,我们要采取怎样的途径来维权?如此,从简单的、生活中常见的养狗行为切入,引导学生层层思考公民具有的权利以及进行权利救济的途径,这样的教学既具有趣味性、争论性、生活性,又能很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格局视野。
综上所述,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运用真实情境探究的教学方式,不仅仅是教学的要求,更多的是时代进步的必然选择。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创设一个好的真实情境,对实际教学有着极大的帮助,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提升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韩玉军.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07).
[2]蔡军.议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新尝试的探讨[J].上海教育科研,2019(06).
[3]王丽.探讨议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新尝试[C].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019.
[4]刘洋.议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2020(29).
(作者单位:滨州实验学校,山东 滨州25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