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音希声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wang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之美不仅在于表现外在的情感的切合,更高的审美需要,还在于使人的神灵回归,跨越表象的误导,直接的直观到本然的“道”。波西米亚狂想曲这样的“合众”之声,正是人在对生命的反思与崇敬中,宛如精灵般的闪现。本文通过对波西米亚狂想曲内在情感与诉求的浅析,以及“大音希声”的这样超越经验的直观简述,在比对中西的逻辑与直观中,浅述波西米亚狂想曲的生命呐喊,以及对于哲学应该回归到人的反思,展露艺术是作为哲学不可缺少的众妙之“精灵”。
  关键词:大音希声   音乐   道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7-0004-02
   对于音乐、绘画、悟道,这样实在的表现于美的展示,不仅是人的情感所需要的,也是理性所需要的。對于情感与理性(理智),并非简单是身体激素和大脑神经彼此配合而又形成不同组合式的人的反应形式。两者是具备同一种特质的,这种特质就是人的“精神”。精神的补足,艺术形式的展现从而与人本身产生共鸣,这样的共鸣在一定程度甚至是完整的满足了人的需要,使得人真切的感受到了自我与世界。这样的特质有时会达到一种神秘的“悟道”境界,在那样的直观里意志真切的、彻底的使得人与世界合一。
  一、波西米亚狂想曲:生命存在的艺术呐喊
   波西米亚狂想曲(英文:Bohemian Rhapsody),由英国皇后乐队所创造的一首特别的曲子。和以往歌曲不同的是,该曲充满了梦幻般的意识流色彩,引领着不可思议的艺术呐喊。作为艺术形式的音乐,可以说自人诞生便伴随着诞生。不管以往对音乐起源的“劳动说”“性欲说”“模仿说”“巫术说”等。做为与人伴生源长的艺术表现形式,音乐在人类历史上承担着重要的色调部分,甚至于可以说是生命的哲学的反思。对生命本身的追问,在对于思维的怀疑而怀疑思维之怀疑,陷入无尽的循环论中,直观般的将生命的意义与现实联结呐喊而出,音乐的伟大和魅力是无可置疑的。
   对于生死的质疑,一切的出发点,似乎都是从价值论出发。正是在对人生意义的怀疑与否定当中,从而对形而上的更多的思考。不再局限于由来已久的经验上的狭隘,而是对更本源,对本体的超验的体验。正如歌曲中迷幻而又猛烈的曲调,加之文字的疑问“Is this the real life,Is this just fantasy 。”可以说是在回归到生命的本根,是对第一哲学的追问。存在的本质是什么?在这之间,犹如佛教的“万事万物不能存在于空”,不是合于有现象、无实体,而是“空有不二”的无差别,无分离的无间妙用。
   对于思维与文字的研究,在除却了东方式的生命活动的体验与领悟,建构西方式的逻辑推理形式,即是在归纳法的演绎中,从来自于什么,本质是什么,内容是什么,发生延展是什么中来对波西米亚狂想曲做展示,远远是不够的。若是只从西方逻辑中对波西米亚狂想曲的内涵做分析:作为表演形式的音乐表象上只是人们用于抒发情感,或者说是表达情绪的方式。而这样的方式用过音调的不同组合,最后排列出人觉得“好听”的格式。而在这不得不再次思考,为什么人会对“声”和“音”作以区别,而在对这种通过空气或者说其他介质的波动联动着耳朵(听觉)这一生理机能而展现出不同的心理反应呢?作为梦幻般的曲子,波西米亚狂想曲又被认为是在杂合或者说是将音乐所属的不同种类再经过复杂的组合排列而来。这样的似乎AI式的人工智能演绎未免让人又陷入对生命到底是什么的不安与反思。梦幻的和声开头,唱起了个体的挣扎,是对现实的不安,对真实的怀疑,个体的不再是自己,而是陷入整个社会,世界的个体。正如马克思说的:“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1]”一般,是对自我认知的厘清和陷入“关系”混乱中的动荡。而后的清唱,则是在对生命的呐喊,是生命的回响,是对自我的救赎的开始。“Mama,ooh…I don't want to die。”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在对人生价值的最高追求中,向死而生的坦荡正是从“妈妈,我不想死。”开始。歌曲最后的缓缓到来,徜徉着水的清澈与流动。可以说,波西米亚狂想曲,就是整个生命的艺术式的“歌唱”。
  二、大音希声:超越经验的直观
   大音希声,语出《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2]”对于大音希身,河上公注曰:“大音犹雷霆,待时而动,喻常爱气希言也。[3]”而作为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不可不说的天才似人物王弼注释道:“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闻之音也。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者非大音也。[4]”对于“象”这样的说法,其实从《周易》就可以看得出,《易经》最为中国古代的经典书目,从不间断,这样延绵的生命力可见其内在的重要价值,甚是可以说是哲学对一般的总的归纳,因此才可以不受时间的腐蚀和掩盖。对于《易经》,我们可以将其分为数、象、辞。这样的分法其实可以很清晰的看得出《易》对于世界的解释,是从本知、能知、所知这样的逻辑上来划分的。对于大音希声,如果简单就从“文字”上“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闻之音也。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者非大音也。”做解释,即是在表象里没有对音和声做多大的分别,通俗来说就是听不见的就是音,听得见的“有声者”就不是“大音”了。
   显然,对于直指大“道”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不仅是现于表面的迹象。就是说现实世界的表象。这些表象表现的形式,常常如同灯光下的倒影呈现出五花八门的状态扰乱人的“视觉”,以至于人不能从影子的蒙蔽中脱离出来,超越灯光,直观到真实的本体。
   而作为直指“本知”的‘大音希声’,又常常被人们拿来当做道家的美学思想的最高纲领。当然,对于美的展现,“大音希声”自然可以说是道家美学的高度概括。但是如果说“大音希声”是以“道”的自然本色、不事人工雕琢的精神对完美至上的音乐的一种追求与界定,是崇尚自然纯朴的表现[5],这显然就是追逐影子而失去了对本体的直接体验。    对于真善美的追求,是哲学达到至善的无限趋近,也是人对自身的生命归还和补足。是从迷蒙的境地里灵明渐醒的不断反审与前进。是对经验的捆缚的不甘呐喊。“大音希声”正是在此间的无分离,无差别,是在对哲学表现形式的直接的表达。这种直接与实在通过“声”与“音”切实的体验在本体,是人与世界在某种特定的状态下的共鸣与合一,完美自我与世界,通达于“道”。
  三、人生呐喊的哲学升华
   波西米亚狂想曲的结尾“Nothing really matters,nothing really matters to me。Any way the wind blows……”像极了金庸武侠里的清风拂山岗,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巍然不动。正如布伦塔洛所言说的那般,我们所看见的所有,都是我们的意识在指导,我们的意识决定了我们看见怎样的“真实”,而这样的“真实”,又是“大音希声”那般,在我们体验到了本根的时候,呈现了“Nothing”,这当然不是陷入虚无主义,而是尼采那般的浪漫色彩的生命哲学的表达,这种表达不是对简单的生理的生命活动的崇拜,而是踏足在实在的现实的地基上,对生命内在的活力的氤氲以及对星空的仰望。
   波西米亚狂想曲,在跨别了“声”之类别的“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者非大音也。”从而形成了“音”的本来,这可以说是对哲学的反思。在构建了众多不同下属学科的哲学中,我们本来的原初是什么?经历了生命的迷惑,分不清现实与虚妄,或者说现实给我们营造了“fantasy”,让我们陷入其中,自拔不得。我所杀的是我自己,这违背了上帝的意愿,所以尼采说:上帝死了。
   生命的活力在时间里奔腾,这种奔腾在跨越了岁月与空间,依旧彰显着强大的魅力。人类的同理心由此相通,波西米亚狂想曲,不仅是艺术的表演,更是哲学的“个性”展示。这种展示沟通着人的情感与理智,是在特别里体现出一般。
   艺术的展示,是生命內在的外现表达。这种表达是从生命最本初的发问开始,是哲学的美的样式。哲学在这样的层面上,用一般的说法就是展现出了美学,并不是拓展开来或者说是下属于的阶段,而是一个硬币上的不同面。当然,这样的说法肯定是不足够严肃的。正如波西米亚狂想曲一般,它出现得不那么严肃,不那么的“正常”,但是生命的反思,哲学的追问确是实实在在的体现了出来。众多狂热的“粉丝”,不仅是迷失在这样迷幻的声音中“听不清”“看不见”,而是人类的同一的共鸣,是同理心,是自我的回荡。
   “大音希声”,波西米亚狂想曲用着巧妙的无与伦比的“直观”的体验,发问、呐喊、升华着生命的一切。这样令人感动的“巧妙”,正如道德经里说得那般“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可见,对于美的表达的艺术形式,包含了人类“精神”的共鸣,若要给其安个名头,那么只能说艺术是哲学的精灵,是拥有自我灵魂的“生命”。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2]老子著,任犀然主编.道德经[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6:219.
  [3]李槐子.大音并非无声——也解“大音希声”[J].中国音乐,1992,(03):77-78.
  [4]熊一诺.浅析大音、大象中美的本质[J].艺术评鉴,2019,(03):11-12.
  [5]邹元江,李昊.论老子音乐美思想的本质——对“大音希声”辨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1):32-36.
其他文献
摘要:音乐类师范生的素质与教师岗位的实际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同时,2017年10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办法),国家与社会对师范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基于OBE理论,以目标为导向,来探究音乐类师范生为适应小学音乐课堂需具备哪些师范素质,以此来建立一套更加科学的课程体系,以期使音乐类师范生凸显优势,在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能出类拔萃,在艺术教育工作中发挥
期刊
摘要:《芦笙乐谭》是由贵州省音乐家协会主持,杨方刚先生编撰的一部关于贵州芦笙文化研究的专著,是“贵州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集粹”丛书专著之一,曾荣獲国家理论金钟奖金奖,全书共六章。本书着重论述了贵州苗族芦笙文化的源流、文化内涵、形制与演奏方法;同时对贵州侗族、水族、瑶族芦笙的形制、演奏形式、艺术特征、传承方式、社会功能等进行了探究。最后以局内人的视角总结出目前贵州少数民族芦笙文化传承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期刊
摘要:本文对比了马丁·帕尔和拉托亚·鲁比·弗雷泽的两张代表作,先利用图像分析的方法说明两张图片呈现的内容与创作背景。接下来推论出两个摄影师所在的不同视角以及原因,并对于这两个视角和摄影师,被拍摄者以及观众的关系各自进行深度剖析以及解释。  关键词:柏拉图的洞穴 摄影 当代艺术 记录 图像学 符号学  中图分类号:J4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
期刊
摘要:作为攻读郑州大学音乐学院的长笛艺术专业学生,亲身经历“长笛家族”音乐的舞台实践教学模式。当今“双一流”建设的氛围之下,“长笛家族”音乐会的舞台实践教学更是根据其指导思想发展,并秉持培养“一流人才”的理念。通过梳理分析,相信对长笛专业乃至其余音乐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都会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双一流 舞台实践 教学 “长笛家族”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獻标识码:A
期刊
摘要:京族汉语民歌用汉语—粤方言和“白话山歌”曲调演唱,主要流传于中国南海北部湾地区。其曲调婉转缠绵,波音较多;京族民歌的结构主要以单段体和二段体为主,多段体相对较少。在当今时代的京族汉语民歌创作中,西洋作曲技术与民族旋法的结合在京族风格作品的创作中日益彰显出独特的气质,本文主要以作曲家丁丕业先生创作的《京岛的小路》及作曲家丁铃女士创作的《北部湾的风》为例,分别从传统分析法和申克分析法两种角度,讨
期刊
摘要:云门舞集是林怀民创办的一个职业舞团,其作品具有鲜明的国学传统文化色彩,完美巧妙地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精髓,影响和丰富了世界当代舞蹈。国学传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璀璨的一枚瑰宝,如何让这枚瑰宝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光辉,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本文将以云门舞集为例,从国学传统文化对舞蹈创作素材提取、对舞蹈创作者和舞者的熏陶、对舞蹈观众潜移默化的影响三个大的方面阐述传统国学对舞蹈创作的影响及意义。
期刊
摘要:文章用崇高的理论来分析歌剧电影《悲惨世界》,领略百年巨作所散发的崇高之感,领略文学之美。  关键词:美感经验 崇高 《悲惨世界》 精神享受  中图分类号:J9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6-0157-02   歌剧《悲惨世界》的背景设定在法国大革命之后、波旁王朝復辟的混沌年代里,刚发出黎明曙光的新兴运动在封建势力黑暗、
期刊
摘要:戏剧动作性是戏剧艺术戏剧性的重要来源,失去了戏剧动作性,也就失去了戏剧的灵动感。本文从戏剧动作所包含的外部性体动作、言语动作和静止动作,分析话剧《雷雨》的戏剧动作性及其意义,从而把握其灵动的魅力。  关键词:《雷雨》 戏剧 动作性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6-0148-02   戏剧是动作的艺术,黑
期刊
摘要:古琴演奏艺术的精髓在于“意韵”二字,其内涵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主张自然是生命之源,然《溪山琴况》之“迟”“速”二况所展现的一迟一速恰好构成自然生命之律动。这种自然与生命的统一状态落实到古琴演奏中,即展现出指运迟速所带来的“意韵”之美,也即注重审美方式和追求个人心理体验相结合,最终完成人对艺术的理解与感悟。  关键词:《溪山琴况》 “迟”况 “速”况 意韵  中图分类号:J605
期刊
摘要:基于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的研究,首先,阐述小学美术教学现状。然后,分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具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奠定良好基础的重要作用。最后,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给出加强社会实践、加强课堂导入、加强多媒体的利用、加强合作交流学习等措施。  关键词:小学 美术教学 学生 想象力  中图分类号:J2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