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习惯与形声字的构成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pvin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形声字是现代汉字的主体,而“左形右声”类又是形声字的主体。本文以人类“从左向右”的视觉习惯入手,解释“左形右声”形声字成为主体的原因。进一步分析得知,眼球转动的特点造成了人“从左向右”的视觉习惯,左右大脑的分工不同又是眼球转动特点的成因。最终得出:左右大脑分工的不同,造成 “左形右声”形声字大量产生。
  关键词: 左形右声 视觉习惯 大脑
  
  汉字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屹立在世界文字之林。汉字的艺术性、方块性、形声性等特征都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巨大空间。本文对形声字形声性的一个方面——大量“左形右声”字的形成进行探讨。“卜辞里已经有大批的形声文字”[1];到小篆时形声字占当时所有文字的80%还多;今天,90%以上的汉字是形声字。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汉字的“形声化”。汉字只有“形声化”,才能比较容易大量生成新字,声符表示读音,形符揭示意义类别,可以减轻人们的记忆负担。然而还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在这些形声字里,“左形右声”与“右形左声”“上形下声”“内形外声”“外形内声”等形声字相比,比例最大,这又是为什么?
  我们结合大脑分工的不同和眼睛的转动等生理特点对大量“左形右声”形声字的成因进行探讨。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一、左形右声概况
  
  先看一下形声字在汉字中的分布情况:
  黄侃先生说:“《说文解字》列字九千,而形声居其八九。”[2]
  刘又辛先生把汉字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三个阶段叫做形声字阶段,从秦汉到现在,汉字以形声字为主,成为定型。”[3]
  据台湾学者李孝定先生的统计,“在殷商甲骨文中,形声字约占27.24%,在小篆中则猛增至81.24%,(据清代王筠《文字蒙求》统计为82.3%,据李国英先生统计87.39%),在宋代楷书中占90%。现代汉字中形声字的比例在90%以上。”[4]
  由此可以看出,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发展到小篆,逐渐成为以形声字为主体的文字系统,隶变以后,汉字以形声字为主体的特点完全确立。其中“左形右声”的形声字在形声字体系中又是最多的一类。 这一特点宋代人已经发现。沈括《梦溪笔谈》(卷一四):“王圣美治字学,演其义为右文。古之字书皆从左文。凡字类在左,其义在右。如木之类其左皆从木。所谓右文者,如戋,小也,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歹之小者曰残,贝之小者曰贱。如此之类,皆以戋为义也。”[5]为声旁多数位于字的右边,所以研究这种文字现象的学说,就称作右文说。[6]
  裘锡圭先生认为:古文字的偏旁位置很不固定。在形声字里,这种现象尤其突出。汉字发展到成熟的楷书时,情况有了很大改变。形旁和声旁有多种配置方式的形声字虽然还有,但是已经不多了。不过,从全部形声字来看,形旁和声旁的配置方式仍然是多种多样的。“粗分一下,大概有八种类型……在上述八种类型中,最常见的是左形右声。”[7]
  李丰娟学长对《银雀山汉墓竹简(一)》696个普通形声字进行统计。其中“左形右声”325个,占全部形声字的47.3%;右形左声67个,占9.2%。上形下声,97个,占12.21%;下形上声97个,占13.94%。声占一角,62个,占8.9%;形占一角31个,占4.45%;形外声内20个,占2.87%;声外形内8个,占1.15%。“《银雀山汉墓竹简(一)》的造字是以‘左形右声’为常见类型。”[8]
  笔者对《现代汉字形声字字汇》的左形右声字的统计结果如下:
  《现代汉字形声字字汇》共有形声字7441个,其中“左形右声”4823个,占全部形声字的64.8%。“右形左声”“上形下声”“下形上声”“形外声内”“声外形内”“声占一角”“形占一角”等七种类型占全部形声字的35.2%。
  由此可见,汉字基本上是以“左形右声”的形声字为主的文字系统。我们认为,这种现象不是偶然的,里面蕴藏着深刻的汉字构字理据。
  
  二、汉字先读音,还是先审意
  
  论述之前,我们首先要回答一个问题:看到汉字,首先考虑的是字的读音,还是字的意义?我们认为是意义。
  (一)汉字的造字目的
  《周易·系辞》:“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9]先民一开始是用结绳记录事情。后代有所发展,就用刻画图形和符号来记事,并不考虑图形和符号的读音。
  姚孝遂把文字的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表意文字文字画——图绘文字。
  表音文字音节文字——音素文字。
  姚先生说:“‘文字画’并未形成为符号,更说不上固定读音。它基本上未能脱离图画的范畴。‘图绘文字’虽然还没有形成固定的读音,但已经逐渐向符号的方面发展。‘图绘文字’的资料我们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铭刻中往往可以见到。这种文字主要是通过其形体本身表达概念,还没有固定的读音,这是名副其实的表意文字。”[10]
  所有成熟的表意文字体系,无论古埃及文字,甲骨文,还是云南纳西族的“东巴文”等,都不约而同地采用“画成其物”的手法创造最初的视觉记号。[11]
  汉字是名副其实的表意文字。造字的时候,通过“画成其物”的方法记录当时的事物。汉字是通过其形体表达某种意义的。
  汉字发展,其象形化程度逐渐减退。一些字不能直接通过观察其形体得出意义,我们就开始借助其读音来推求字意。“借音求意”现象,甲骨文时期就已经普遍出现。在甲骨文时期和小篆时期之间,“借音求意”的方法大量使用,从《说文解字》记录的小篆可以看出,这种方法当时已经处于主导地位。
  李圃把阅读汉字分成两种程序:①“语音编码”;②“形态编码”。
  “阅读汉字时要在头脑中经过语音处理(发音或听觉表象)这个中间环节,才能了解词义,这就是‘语音编码’。看到汉字后,只根据审视字形,而不经过语音处理就直接了解词义,这就是‘形态编码’。”[12]
  他告诉我们,辩识汉字有两条途径,第一:“形→音→义”;第二:“形→义”。
  他还认为,这里所说的“形-音-义”途径,只是就思维流程而言的,在对文字使用熟练以后,中间的“音”这一环节就可以省去。[13]
  由此可以看出,不论是造汉字之初,还是用字熟练以后,都是由形求义的。所以,从造字目的出发,我们看到汉字,首先想到的是审查它的意义。
  (二)汉字记录语言
  学界普遍认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所以,看到汉字,首先应该想到的是它所记录的语言。语言是音义结合体,是由声音承载意义的。看到汉字,进一步想到它代表的语言的读音。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这个结论是根据西方语言学理论推导而得出的。西方的文字,主要是表音文字。表音文字与这一理论是合拍的。然而,汉字是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表意文字,完全用这一理论来套汉字,就有点“拉郎配”的感觉。汉字是有其相对独立性的。汉字与汉语的关系,同西方文字与西方语言有着不同之处。
  我们认为:随着汉字的逐渐成熟,记录语言只是汉字新增的一项功能。《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这样定义文字:“语言的书写符号,人与人之间交流信息的约定俗成的视觉信号系统。”[14]这是功能定义法,说出了文字的两种功能。
  B.A.伊斯特林指出:“文字与有声语言不同,它经常使用符号和图像,不是通过听觉,而是通过视觉被接受的。”[15]汉字是象形文字直接演变过来的,所以,它的图形性就更强一些,其视觉符号表意性更明显。李敏生先生认为,文字是记录人的思维、意识的书写符号系统,而不只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16]
  汉字记录汉语时,最终想展现的是语言要传达的意义。现在,汉字成了形、音、义的结合体。看到这个结合体的形,我们首先和最终想得到的也是形代表的意义。通过审形不能直接得出意义,就借助音的中介,最终来实现其表达意义的目的。应该说这也是一个思维流程,完全熟练化之后,音的阶段可以省略。
  
  三、视觉习惯与“左形右声”形声字的产生
  
  曾昭聪先生这样解释“左形右声”形声字的形成:“表现于文字形体,则是终于以左形右声的形声字为主,从而达到‘见形知意’的境界。从认知心理而言,左形右声这样的结构最符合汉民族的思维习惯。”[17]他的提法有启发意义,但说法笼统。符合什么样的思维习惯?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习惯?我们还是不清楚。
  前文说到,看到汉字首先想到意义。那么想到意义跟“左形右声”有什么关系?看到汉字,首先想要得到的是意义,所以在视觉上的表现就是先看汉字表示意义的部分。由于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组成。看到一个形声字,首先考虑它的意义,而形旁主要提示意义,这就需要在视觉上突出表现出来。因此,造字的时候,形旁就会被安置在首先被看到的位置上。
  (一)视觉习惯
  摄影师拍照时会注意到人的视觉习惯,把照片主题安排在左右侧黄金分割点上,让人视觉上能有个缓冲,最后达到主体形象的全面摄取。绘画构图时大部分都是从左向右展开的。欣赏图画一般来讲也是从左向右审视。图书馆右边拐角处总是被踩得亮亮的;商店里拐角处,右边的通道顾客会多一些,因此店铺生意就好。
  我们看书的习惯更是如此。我国古书从右向左行文排,这是古人尚右的反映,但这种方式实在有违于视觉习惯,最终还是改为今天的从左向右排。其实,即使在从右向左的时代,人们书写单个汉字时,仍然是从左向右下笔。
  这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表现了我们的视觉习惯——从左向右。
  既然我们看到汉字首要的是希望得到它的意义,所以造字时会尽量把表示意义的部分放在整个汉字的显眼位置。而我们的视觉习惯又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所以汉字的形旁就会放在字的左半部分或者上半部分。当然汉字造字时还要考虑到汉字的审美、稳定协调等因素,所以“右形左声”“下形上声”等类型的形声字还有一定的数量。
  (二)眼球的转动解释视觉习惯的形成
  “左形右声”占形声字的主体,是我们的视觉习惯决定的,人的视觉习惯是由我们的眼球转动造成的。
  眼球运动,科学界一般分为三种方式:眼睛的注视,眼睛的追踪,眼睛的跳跃。眼球的追踪运动是具有方向选择性的,如阅读从左到右编辑的书报很容易,而阅读从右至左的文章就较难。我国古代书籍的文字往往是从上到下排列的,阅读起来又是一番情景。阅读速度最慢的当数阅读从下往上编辑的文字。所以,“目前全世界大多数文字都采用从左至右的排列方式,我国台湾的某些书报及阿拉伯文等则采用从右到左的编辑方式。”[18]
  “实验证明,眼睛水平(左右)方向的运动快于垂直(上下)方向的运动,”[19]因此我们可以推论,汉字的横排是优于直排的。
  从眼球转动习惯推断,先人造汉字时优先考虑造左边部分。故造形声字,一般情况先确定左边代表意义的形旁,然后再确定右边代表声音的声旁。不过,加形字有所例外,形旁是后来加上的构件,但其形旁的位置仍然要放在显要处。
  (三)左右脑不同的分工
  眼球的运动与大脑的运作又是紧密相连的。
  一般地说,左脑的主要功能是语言、书写、分析、逻辑推理、数学运算、抽象思维、形成概念等。右脑的主要功能是空间方位辨别、几何图形识别、形象思维、音乐、美术、舞蹈、情感与情绪、创造性和综合活动等。人类将左脑称为理性脑,将右脑称为感情脑。[20]
  “语言‘单侧化’与手的活动有关。左右两侧大脑对躯体和手脚的指挥有交叉关系,即左脑指挥右手及右侧身体,右脑指挥左手及左侧身体。因此,调查统计发现,90%以上右利手(以右手操作为主)者的语言中枢在左脑。由于绝大多数人都是右利手,所以,语言中枢一般都在左脑。”[21]
  由于右脑负责图形的辨别,同时指挥左手和左侧身体,因此,辨别图形时,眼睛就从左侧开始追踪到右侧。因为汉字是直接从图画文字发展而来的,至今仍然保留了大量图形痕迹,所以,审视汉字时也是从左侧开始。这和大脑的运作规律是一致的。
  王财贵等学者的“学习汉字有利于开发右脑”的论断大概就是以“汉字确实图形性强,辨认汉字的工作主要有右脑承担”为依据的。
  当今科学界流传着一种观点:传统教育观念只重左脑功能,不利于右脑发展。因此科研人员经常开玩笑说:“人们长期生活在左脑社会中。”右脑弱化使人的智能受到巨大损失,很多科学家呼吁:左脑与右脑要均衡发展。学习汉字又多了一项功能——均衡左右脑。
  当然,汉字的声旁也有示意功能,为什么“形旁”和“声旁”同时表示意义,而把“形旁”放在前面?形旁和声旁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形旁表示的是类属意义,而声旁表示的是细分意义。“人类的思维从模糊逐渐走向清晰。认识事物也是从笼统走向具体的。”[22]释读汉字也是从笼统义(类义)到具体义(细分义),逐步清晰化。形旁表示的是显性义,声旁表示的是隐性义。显性义靠视觉传递意义,能见而识之;隐性义,靠大脑搜索意义,是思而得之。显性的形旁最易于被感知,也需要被感知,把它放在前面无疑是合理的。
  如看到“浅”字, 我们首先想到它的义类,跟水有关系,然后再细分具体意义,“戋”是小的意思,总起来讲就是小水。
  总之,左右脑的分工不同造成了偏向性的眼球的追踪运动,偏向性的眼球追踪造成了“从左向右”的视觉习惯,“从左向右”的视觉习惯促成了大量“左形右声”形声字的形成。
  
  注释:
  [1]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6月版,第56页。
  [2]黄侃,黄焯.文字声韵训诂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35页。
  [3]徐志奇.汉语文字学概要.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版,第196页。
  [4][12][13][17]曾昭聪.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述论.黄山书社,2002年7月版,第38-39页。
  [5][6][7]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2005年8月第11次印刷,第165—166页,第177页。
  [8]李丰娟.形声字研究.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硕士论文2007年6月。
  [9]十三经注疏(上册)·周易·系辞.中华书局影印本,1979年11版,第75页。
  [10]姚孝遂.古汉字的形体结构及其发展阶段《古文字研究》(第4辑),1979年。
  [11]刘德秦.汉字造字新解.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12页。
  [14]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9月版。
  [15]文字的产生和发展.左少兴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3页。
  [18]李敏生.汉字哲学初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6月第3页。
  [19]章海军.视觉及其应用技术.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60页。
  [20]荆其诚,焦书兰,纪桂萍.人类的视觉.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年5月版,第96页。
  [21]吴馥梅.脑活动的内幕.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
  12月版,第154页。
  [22]“语言与思维课”,西南大学文献所李海霞老师的观点。
  
  参考文献:
  [1]倪海曙.现代汉字形声字字汇[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2.
  [2]孔祥卿,史建伟,孙易.文字学通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周有光.比较文字学初探[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8.
  [4]何九盈.汉字文化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晁胜杰,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其他文献
摘要:话语标记语是言语交际中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英汉语言中都存在很多话语标记,它们发挥着不同的语用功能。本文比较了位于句首的英汉话语标记“so”与“那”,功能的异同:它们都可以作为推导标记、提示标记、延缓标记、话题标记;不同的是“so”可以单独使用,用作态度标示语。  关键词:话语标记 语用功能 “so” “那”    一、引言    话语标记语是目前语用学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它是日常言语交际中普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粤语方言词汇涌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写作的问题。为此,文章提出了如下三方面的建议规范。一、恰当使用已被接受为民族共同语的方言词汇;二、有条件地使用在一定领域内已被接受,而尚未成为汉语标准词汇的粤语;三、限制使用方言俚语写作。  关键词:粤语词汇 民族共同语 写作 规范化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粤方言词汇凭借珠三角经济开放、观念更新、科技引进等先行一步的优势,
期刊
摘 要:本文以轭式搭配检验概念合成理论的解释力,并在对其四空间模型进行补充、修正的基础上,建立适合轭式搭配的心理空间模型。新构建的轭式搭配心理空间模型包含输入空间、矛盾空间、调节空间、匹配空间、合成空间,主张概念合成过程受制于语境制约、认识相似性、抽象思维和矛盾统一规律的相互影响。  关键词:概念合成理论 轭式搭配 心理空间模型    一、引言  语言意义存在于复杂的认知活动中,是一种心理与现实相
期刊
摘要:中国韵书的产生始于六朝,韵书的产生与反切的出现和四声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古代韵书是分韵编排的字典,其编制体例大致可分为三类。三国时期魏人李登编的《声类》和晋人吕静的《韵集》,根据现有的资料显示, 应当是中国最早的韵书。中国现存最早的韵书是隋代陆法言编撰的《切韵》。《切韵》是在研究分析了六朝韵书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所以说它是对前代韵书的继承和总结,是这一系列韵书的定型之作,也可以说是韵书史上极
期刊
摘 要:语言具有社会性,在使用中总会附加上一些社会特征,譬如:性别,职业,阶层,时代等等。这种身份上的语言差异就叫角色语言。日本的“角色语言”和王德春先生等汉语学者所说的角色语言有所不同。本文旨在通过介绍日语“角色语言”这个概念来考察汉语电视剧里的角色与方言的关系,并且做了方言与角色语言态度调查。通过调查发现,“汉语角色语言”在人物与各地方言的结合中逐渐形成。  关键词:角色语言 方言电视剧 电视
期刊
摘 要:趋向动词是极易虚化的词,语法化的顺序和习得的顺序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致性。本文从语义关联的角度对“来”的语法化轨迹作了描述,在此基础上构拟了“来”的习得顺序,并对“来”及其相关语言点的教学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来” 语法化 语义关联 习得顺序    一、引言    “语法化”一般被定义为一个词语或若干个词语成为语法语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这些词语的配置和功能都被改变了[1]。汉语中的许多
期刊
摘 要:在“V着”类处所主语句中V与其补语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互动关系,结果导致句子格式可以分化成L1和L2两式。但V在语义上要受制于整个格式的识解需要,在去时间化或轻动词化的程度上体现出不一而足的梯度特征(静—静/动—动),因此句式在与其他异类共同演绎概念者的不同识解方式时其自身内部也被投射上识解方式的连续统。  关键词:“V着”类处所主语句 识解方式 轻动词化 梯度特征    汉语中存在着一
期刊
摘 要:一般认为,“把”字句排斥动态助词“过”,但不管从历时还是共时的角度看,“把OV过”句式都是客观存在的。本文首先描写了“把OV过”句式的特点,然后着重从语义、语用的角度分析了制约该句式出现频率的因素及其成活的条件。  关键词:“把OV过”句式 制约因素 成活条件    一般认为,“把”字句是排斥动态助词“过”的。马真先生(1985)曾经指出:“‘把’字句里的动词可以带动态助词‘了’‘着’,但
期刊
摘 要:“好(一)+量+NP”结构是感叹句特有的句法结构之一,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句法上,普通名词、专有名词或其它体词性短语,都可以作为被感叹的对象进入该结构;语用上,它主要用于说话人对特定的人或事物表达某种强烈的感情,可以表达说话人或褒或贬的感情。  关键词:“好(一)+量+NP” 句法分析 语用功能    在现代汉语中,“好”是一个较为典型的感叹语气标记词,它经常带上含有程度差别的形容词性或动词
期刊
摘 要:“既然p,那么q”是因果关系复句,“如果p,那么q”(新)是假设关系复句,这两种复句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不同主要有:强调的重点不同,分属于不同的逻辑判断;所属关系类型不同,变换形式不同。   关键词:假设 因果 推论 判断 顺承    “既然p,那么q”属推论因果,偏句提出理由,正句推出结果。如:  (1)他既然爱好音乐,那么就从音乐方面去打动他的心。  “如果p,那么q”(新)是假设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