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一天最美好的时光,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的时候,人们感觉到的是新鲜、美丽和轻松。人的大脑经过了一个夜晚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处于十分清醒活跃的状态,思维也十分敏捷,思路也特别清晰。因此,早晨读书,既能帮助学生呼出污浊之气,吸入新鲜空气,又能帮助学生积累、记忆精词妙语,进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然而,在晨读实践中,很多教师却往往认识不到晨读的重要性。早自习时间,人是到了,却没讲半句话。学生的晨读是纯粹的自由安排,在30至40分钟的时间里,学生一直在拼命地大声朗读。乍一看,津津有味,再一听,书声琅琅。其实,在这热闹的背后却发现:教师对学生的放任自流,学生自身的疲劳不堪,晨读效率的极其低下。黄金时间花费了,却收效甚微。那么,该如何进行晨读指导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明确目标,提高效率
所谓目标明确,就是对学生的晨读提出具体的要求。只有确定目标,明确要求,才能提高阅读效率。比如:要求学生在早自习时间完成对某一课的背诵默写,完成对当天新课文的熟练朗读,完成对当天新课词语的预习等。甚至对某一篇课文的朗读遍数都应有具体的要求。对于有的文章,教师应要求学生读出作者的感情,有的文章,教师又要要求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文章语言的精妙之处。总之,要有具体的目标、具体的要求。如果太过于自由散漫,就会像一盘散沙,没有明确的目的、目标、方向,导致学生主次不分,漫无目的的朗读,其结果是时间花去了,人也疲劳了,收效却甚微。
二、内容多样,合理分时
早自习的朗读,教师应为学生指定不同的朗读内容,并根据内容的不同,作出合理的时间分配。如果内容单一,学生读起来就会感觉枯燥乏味,从而失去阅读兴趣。从时间来看,早自习时间通常为30分钟,教师须根据自己的教学进度去指定不同的晨读内容,并作出时间要求。比如:教师在教学古诗词阶段,朗读背诵古诗词就是一个重点。大多数学生就会整个早自习都用来朗读背诵古诗词,这是非常不妥的。教师就应予以指导,可以考虑用10至15分钟时间去朗读背诵古诗词,5分钟时间用于自查性默写。再用10至15分钟时间去朗读其它经典现代文,教师也可作出具体的篇目指定。
三、适当补充,开阔视野
晨读自然应以教材为主,因为教材所选篇目多为经典篇目,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写作技法等各方面看,它们都有其独特的参考学习价值。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仅限于教材篇目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对于农村乡镇中学的学生来说,他们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阅读量远远不够。这就需要教师补充适当的课外读物。如:精美的童话、深刻的寓言、有趣的故事、构思巧妙的微型小说以及一些给人启发易于成诵的课外诗词等。又如:新闻、科学小品、笑话、杂感、游记等,凡是思想健康,艺术性强的文章都可以读。通过补充大量的课外读物,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智慧,增长学生的见识,还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的新奇感,又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郭沫若曾说:“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只要是良书,都可以补充给学生。
四、形式多样,减轻疲劳
晨读既不可放任自流,让学生整个早自习30分钟自由拼命,又不可采用单一的大合唱,全班齐读到底。教师应组织多种朗读形式,适当考虑学生的疲劳度。适时采用不同的朗读形式,如齐读、范读、带读、分组读、男女分读、个别朗读、自由组合读、个别抽查读等。形式的多样化,既能减缓学生的疲劳,又能使晨读具有针对性,还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提高阅读的效率。也能培养学生团体协作的精神和相互照顾、相互宽容的良好品质等。当然,并不是说,每一个早自习都一定要采用众多的形式和补充一定量的课外阅读读物,教师须根据实际做出合理安排。
五、自检自查,强调落实
无论选取什么样的内容,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教师一定要重检查重落实,要指导学生作自检自查或相互检测。是否取得预定的效果。比如:古诗词的阅读背诵,教师应先要求学生相互检测,然后进行个别抽查。对课外读物的朗读,教师可采用让学生概述大意、简述情节、点评文章精妙之处等各种方法来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平常的教学也如此,如果不注重检查落实的环节,只知道布置任务给学生,而对学生完成情况却一无所知,这样的布置就等于没布置。很多学生都缺乏一定的自觉性,教师如不注重检查落实,不但收不到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久而久之,还会助长学生的惰性。
总之,我们应认识到:晨读课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阵地,是语文课堂必不可少的延续与补充,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绝佳时间,也是影响学生语文成绩好坏的一个关键环节。因此,不论怎么读,读什么,教师都一定要做好指导工作。一定要打破陈规,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好晨读时间,让朗朗的书声真如春雨般滋润学生,争取使晨读取得最佳的效果。如此,才不会浪费清晨美好的时光。
(作者单位:655813云南省罗平县马街镇第一中学)
一、明确目标,提高效率
所谓目标明确,就是对学生的晨读提出具体的要求。只有确定目标,明确要求,才能提高阅读效率。比如:要求学生在早自习时间完成对某一课的背诵默写,完成对当天新课文的熟练朗读,完成对当天新课词语的预习等。甚至对某一篇课文的朗读遍数都应有具体的要求。对于有的文章,教师应要求学生读出作者的感情,有的文章,教师又要要求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文章语言的精妙之处。总之,要有具体的目标、具体的要求。如果太过于自由散漫,就会像一盘散沙,没有明确的目的、目标、方向,导致学生主次不分,漫无目的的朗读,其结果是时间花去了,人也疲劳了,收效却甚微。
二、内容多样,合理分时
早自习的朗读,教师应为学生指定不同的朗读内容,并根据内容的不同,作出合理的时间分配。如果内容单一,学生读起来就会感觉枯燥乏味,从而失去阅读兴趣。从时间来看,早自习时间通常为30分钟,教师须根据自己的教学进度去指定不同的晨读内容,并作出时间要求。比如:教师在教学古诗词阶段,朗读背诵古诗词就是一个重点。大多数学生就会整个早自习都用来朗读背诵古诗词,这是非常不妥的。教师就应予以指导,可以考虑用10至15分钟时间去朗读背诵古诗词,5分钟时间用于自查性默写。再用10至15分钟时间去朗读其它经典现代文,教师也可作出具体的篇目指定。
三、适当补充,开阔视野
晨读自然应以教材为主,因为教材所选篇目多为经典篇目,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写作技法等各方面看,它们都有其独特的参考学习价值。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仅限于教材篇目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对于农村乡镇中学的学生来说,他们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阅读量远远不够。这就需要教师补充适当的课外读物。如:精美的童话、深刻的寓言、有趣的故事、构思巧妙的微型小说以及一些给人启发易于成诵的课外诗词等。又如:新闻、科学小品、笑话、杂感、游记等,凡是思想健康,艺术性强的文章都可以读。通过补充大量的课外读物,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智慧,增长学生的见识,还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的新奇感,又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郭沫若曾说:“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只要是良书,都可以补充给学生。
四、形式多样,减轻疲劳
晨读既不可放任自流,让学生整个早自习30分钟自由拼命,又不可采用单一的大合唱,全班齐读到底。教师应组织多种朗读形式,适当考虑学生的疲劳度。适时采用不同的朗读形式,如齐读、范读、带读、分组读、男女分读、个别朗读、自由组合读、个别抽查读等。形式的多样化,既能减缓学生的疲劳,又能使晨读具有针对性,还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提高阅读的效率。也能培养学生团体协作的精神和相互照顾、相互宽容的良好品质等。当然,并不是说,每一个早自习都一定要采用众多的形式和补充一定量的课外阅读读物,教师须根据实际做出合理安排。
五、自检自查,强调落实
无论选取什么样的内容,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教师一定要重检查重落实,要指导学生作自检自查或相互检测。是否取得预定的效果。比如:古诗词的阅读背诵,教师应先要求学生相互检测,然后进行个别抽查。对课外读物的朗读,教师可采用让学生概述大意、简述情节、点评文章精妙之处等各种方法来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平常的教学也如此,如果不注重检查落实的环节,只知道布置任务给学生,而对学生完成情况却一无所知,这样的布置就等于没布置。很多学生都缺乏一定的自觉性,教师如不注重检查落实,不但收不到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久而久之,还会助长学生的惰性。
总之,我们应认识到:晨读课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阵地,是语文课堂必不可少的延续与补充,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绝佳时间,也是影响学生语文成绩好坏的一个关键环节。因此,不论怎么读,读什么,教师都一定要做好指导工作。一定要打破陈规,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好晨读时间,让朗朗的书声真如春雨般滋润学生,争取使晨读取得最佳的效果。如此,才不会浪费清晨美好的时光。
(作者单位:655813云南省罗平县马街镇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