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由美国开创的一种具有新颖性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为的是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众所周知,语文学科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之一,对学生未来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小组合作学习逐渐得到小学语文教师的认可,并对其进行应用和推广。本文将围绕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小组合作学习展开分析,主要对小组合作学习理论、实践方法以及作用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这门学科,在学生学习和发展阶段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通过语文学习,学生不仅能够锻炼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还有助于提升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从而使得个人综合素质得以提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语文工作教育者也在尝试创新教学方法,以达到教学质量和效率提高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由国外引进的新兴教学方法,也在不断的应用中得以深化和完善。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乏小组合作学习意识
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具有以下特点:年龄小、心智发育不完全、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差,意志力较差等,以致于在语文课堂学习过程中容易缺乏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也不高,很难与他人进行交流合作,更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此外,由于小组内责任分工不明确,容易使得学生产生抱怨心理,严重的还会发生冲突,极度不利于合作学习的开展,无法完成小组合作学习的既定目标。
2、分组过程缺乏标准规范
小学生在性格、兴趣等方面都会存在差异性,从而使得他们在课堂上所发挥的主动能动性就会有所不同。而这就要求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选择合理、科学的方式进行分组。但实际上,目前许多语文教师在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的时候,对于学生分组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情况。教师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忽略学生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以致于部分能力较差的学生无法在小组合作中发挥具体作用,使得学生丧失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导致班级学生成绩两极分化,无法实现预期的教学和学习目标。
3、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通过调查发现,有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普遍流于形式,未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在分组讨论的过程中,有些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学生容易开小差,并没有积极参与讨论,而是和同组的学生进行闲聊。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也没有进行有效组织和引导,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监管不到位,以致于丧失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严重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成果。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培养学生独立人格
现代教育之父卢梭曾经提出这样的言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的天性,是让天性充分得到发展,让个人可能性得以全面发挥。”而小组合作学习正是体现了这一思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爱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以使得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创新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下,容易对文章、词汇的理解产生独到的见解和认识。为此,教师就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独立思考,在课堂中布置需要学生独立完成的教学任务。教师也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要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接收知识,而是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改变教学观念及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较好地弥补传统教学方式方法上的不足,而小学教师如果想要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用,就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选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開展教学活动。长期以来,我国对于语文教学课堂有效性的评价标准都较为单一,要么老师讲得好,要么学生学得好。这种传统的评价标准极度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甚至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水平。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师要讲得好,更要以学生为中心,正确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开展创新活动,提高学生探索能力。综上,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和方法,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好地发挥效用。
3、创设丰富小组情境模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必须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课程内容,创设丰富的情境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语文学习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积极性,还有助于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和学习成绩的提高。举个例子,在《乡下人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形成统一意见后,由小组代表统一发表,而后教师进行点评。在此基础上,再创设相关情境,以此带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有着重要意义。作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种创新举措,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还能够丰富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姜永远.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产生的心理反应及应对措施[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3(12):56-58.
[2] 郑涛.浅谈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策略[J].飞(素质教育版),2013(10):318-319.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这门学科,在学生学习和发展阶段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通过语文学习,学生不仅能够锻炼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还有助于提升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从而使得个人综合素质得以提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语文工作教育者也在尝试创新教学方法,以达到教学质量和效率提高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由国外引进的新兴教学方法,也在不断的应用中得以深化和完善。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乏小组合作学习意识
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具有以下特点:年龄小、心智发育不完全、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差,意志力较差等,以致于在语文课堂学习过程中容易缺乏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也不高,很难与他人进行交流合作,更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此外,由于小组内责任分工不明确,容易使得学生产生抱怨心理,严重的还会发生冲突,极度不利于合作学习的开展,无法完成小组合作学习的既定目标。
2、分组过程缺乏标准规范
小学生在性格、兴趣等方面都会存在差异性,从而使得他们在课堂上所发挥的主动能动性就会有所不同。而这就要求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选择合理、科学的方式进行分组。但实际上,目前许多语文教师在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的时候,对于学生分组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情况。教师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忽略学生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以致于部分能力较差的学生无法在小组合作中发挥具体作用,使得学生丧失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导致班级学生成绩两极分化,无法实现预期的教学和学习目标。
3、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通过调查发现,有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普遍流于形式,未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在分组讨论的过程中,有些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学生容易开小差,并没有积极参与讨论,而是和同组的学生进行闲聊。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也没有进行有效组织和引导,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监管不到位,以致于丧失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严重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成果。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培养学生独立人格
现代教育之父卢梭曾经提出这样的言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的天性,是让天性充分得到发展,让个人可能性得以全面发挥。”而小组合作学习正是体现了这一思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爱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以使得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创新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下,容易对文章、词汇的理解产生独到的见解和认识。为此,教师就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独立思考,在课堂中布置需要学生独立完成的教学任务。教师也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要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接收知识,而是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改变教学观念及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较好地弥补传统教学方式方法上的不足,而小学教师如果想要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用,就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选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開展教学活动。长期以来,我国对于语文教学课堂有效性的评价标准都较为单一,要么老师讲得好,要么学生学得好。这种传统的评价标准极度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甚至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水平。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师要讲得好,更要以学生为中心,正确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开展创新活动,提高学生探索能力。综上,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和方法,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好地发挥效用。
3、创设丰富小组情境模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必须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课程内容,创设丰富的情境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语文学习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积极性,还有助于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和学习成绩的提高。举个例子,在《乡下人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形成统一意见后,由小组代表统一发表,而后教师进行点评。在此基础上,再创设相关情境,以此带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有着重要意义。作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种创新举措,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还能够丰富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姜永远.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产生的心理反应及应对措施[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3(12):56-58.
[2] 郑涛.浅谈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策略[J].飞(素质教育版),2013(10):318-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