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大学专科生教育的启示意义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kjkf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高校专科生教育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应结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根据学生的需要开展专科教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需求,针对不同对象不同层次的需求,采用相应的激励手段,以增强专科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专科生;教育
  作者简介:卢海威(1983-),男,山东威海人,泰山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助教;孙岳鹏(1980-),男,山东泰安人,泰山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助教。(山东 泰安 271016)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28-0011-02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概述
  需要是有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失或不足引起的一种内部的紧张状态,是个人活动积极性的源泉。需要作为最根本的动力因素,其他动力因素都是在其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其他心理倾向性的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A.H.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1908-1970)提出了具有广泛影响的需要层次理论。在马斯洛看来,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如食物、水、掩蔽所、性等身体需要,它们被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被称为高级需要。马斯洛将这两类需要又划分为五个层次的基本需要,从低级到高级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1.生理需要
  这是人的需要中最基本、最强烈、最具有优势的一种,是对生存条件的需求,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要求,如个体对食物、空气和住房等需要都是生理需要。人们在转向较高层次的需要之前,总是尽力满足这类需要。一个人在饥饿时不会对其他任何事物感兴趣,他的行为动力是得到食物。
  2.安全需要
  一旦生理需要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就会出现安全需要。安全需要是指人对秩序、稳定、工作与生活保障的需要,和生理需要一样,在安全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之前,人们唯一关心的就是这种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
  这是指个人对友伴、家庭的需要,对受组织、团体认同的需要。当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社交需要就会凸显出来,进而产生激励作用。
  4.尊重的需要
  这类需要包括两方面: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有尊重需要的个体希望别人接受他们,承认他们的能力和成就。当个体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其内心就会充满自信,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有价值、有能力、有用处。这类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就会使他们感到沮丧,产生自卑、弱小以及无能的感觉,这会使人丧失基本的信心。
  5.自我实现需要
  这是指一个人自我进步的愿望,一种想要变得越来越像人的本来样子、实现人的全部潜力的欲望。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具有超越自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马斯洛认为,人在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这个时候是人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
  马斯洛认为,以上五个层次的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低一层次的需要获得满足后,就会向高一层次的需要发展。在高层次的需要充分出现之前,低层次的需要必须得到适当的满足。而在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它的激励作用就会降低,其优势地位将不再保持下去,高层次的需要会取代它成为推动行为的主要原因。依据马斯洛的理论,人很少处于单一需要的支配之下,往往是数种需要同时作用于人,组成一个需要系统,而其中的一种需要会成为主导需要,构成驱动人行为的主导力量,其他的需要成为从属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系统地探讨了需要的实质、结构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虽然因过多强调个人需要和追求自我实现,忽视了社会对人类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具有形而上学的色彩。但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而大学专科教育作为大学教育中容易被人忽视的一部分,在学校发展、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素质的提高过程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大学专科生教育的重要意义,结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以及根据学生的需要做好专科生的教育工作。
  二、专科生的新特点及变化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高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专科教育在得到较大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困难。并且现在的专科学生和以往的专科生相比也产生了一些新的特点和变化。主要表现在:
  1.贫困学生比例较大
  由于专科学生多来自一些教育欠发达地区,而这些地区同时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从而造成了专科学生中贫困学生数量较多的情况。
  2.普遍存在不安全感和群体自卑感
  由于学校和社会对于专科教育的轻视,导致了专科学生普遍产生了一种不安全感和群体自卑感,而这种不安全感和群体自卑感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专科学生的退学率较高。
  3.专科生群体两极分化情况较为严重
  部分专科学生为了升本一味学习,将大学生活变成了高中生活的延续,完全背离了大学教育以素质教育为主的初衷;还有一小部分专科学生在高考失利后自暴自弃,不思进取,只求混毕业证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这种现象造成了其班级内部小团体众多,直接影响了专科班级的团结与稳定,也间接影响了专科生的发展和进步,并给管理者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三、目前专科教育面临的困境
  由于以上的学生特点和社会原因导致了专科教育目前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困境。
  1.重视难
  大部分高校对于专科生及专科教育都缺乏重视,认为专科不过是本科教育的陪衬和点缀,不管是在财力、物力还是教学资源上都向本科教育倾斜。例如在校园生活中,专科学生很少被组织参加各种校园文体活动,而且在各级学生会和社团组织中专科生所占的比例也很小。在师资安排上,承担专科教学任务的教师中,经验不足的新进老师所占的比重较大。
  2.招生难
  由于教育成本的增加和社会需求的减少,导致很多考生宁愿复读也不愿意上专科,从而导致现在高校专科报到率低,招生困难。
  3.管理难
  专科学生由于自身特点和取向,普遍对于学校的奖罚措施不“感冒”,导致管理者手中可打的牌太少,难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有不少辅导员反映专科学生不好带:班内小团体众多,利益难以均衡分配;组织活动不参加;班级气氛难调动;还总有几个问题学生不遵守纪律,难于管教。
  4.就业难
  随着高等教育的扩张,本科生,研究生越来越多,专科生的就业市场被逐步挤压,导致专科学生的就业率逐年下降,就业前景一片黯淡。
  四、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专科生教育的指导策略
  马斯洛理论指出,人往往是在多种需要的同时作用下产生活动,而很少仅受单一需要的支配。对于专科生的教育,应深入分析学生的需要层次结构,积极引导,对对于改变学生的动力结构,激励其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是有重要意义的。
  首先,加大对专科生的资助力度,满足他们(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专科学生)的生活需求。鉴于专科学生中贫困生比重较大的特点,高校和社会应该适当加大对专科学生的资助力度,尽量帮助专科生,尤其是家庭贫困的专科生解决生活上的难题,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这样才能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从而激发他们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动机。
  其次,要加强对专科生和专科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他们的安全感和被尊重感。虽然专科教育不是高等教育的主流,但是在强调以人为本,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注意公平对待专科生和专科教育。应做到该对专科和本科一视同仁,让他们不再感觉自己在高校中是被轻视的一群人,是被高考淘汰的失利者,使专科生真正融入到高校的高等教育体系中来。这样才能提升他们的安全感和群体自信心,使专科生能够安心在校学习而不是想退学去打工。
  再次,要引导专科生之间加强交流,相互团结,互助互爱,提高集体凝聚力和归属感。作为管理者要积极引导专科学生摈弃成见,突破自己的小团体、小圈子,真正组成团结,友爱,充满合作,互助精神的富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班集体,再由这些优秀的班集体组成大的专科生集体。使他们在集体生活中真正体会到集体的温暖和关爱,满足他们对于爱和归属感的需求。在此基础之上,这种凝聚力和向心力指导下的集体精神会更进一步对他们的学习起到推动作用,一些与学习、就业以及关乎他们自身素质提高的活动开展起来会更为有用、有效。
  最后,激励专科生从多角度实现自我价值。自我价值的实现,既包含个人的自身价值的体现,更重要的是自身社会价值的实现。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竞争和发展已经成为社会的主题。专科生群体想要赢得社会足够的尊重和重视,必须要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靠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尴尬地位。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教育专科生改变以往以学历、学位来作为评价自我价值唯一标杆的陈旧观念。引导他们在学历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更要从多角度、全方面锻炼和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切入点和突破点,最终成长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充分实现自己的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马斯洛.人性能达的境界[M].林方,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2]马斯洛人本哲学[M].成明,编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
  [3]李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J].法制与社会,2008,(8).
  (责任编辑:刘辉)
其他文献
山西电力仿真培训中心成立于2005年8月,坐落于山西省大同电力高级技工学校校园内,隶属于山西省电力公司。主要担负着省电力公司电网运行、电力营销两大培训基地的建设规划,以及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工作。2006年12月被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评审为“电力行业(变电)仿真培训基地”。  多年来,基地建设始终坚持与电网同步发展,紧紧围绕坚强智能电网和“三集五大”发展的要求,逐步构建成大运行、大营销的培训环境
期刊
摘要:从管理学基本职能的视角,分析中国共产党90年的成功管理实践经验,汲取营养、获取启示,提炼“红色管理”理论和方法,指导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  关键词:红色管理;企业;职能  作者简介:洪延艺(1969-),男,福建泉州人,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福建泉州362000)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33-0027-02 
期刊
摘要:大学生管理能够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这种推进主要是通过规章制度的方式展开,因此要加强大学生管理建设,即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管理机制;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管理队伍,以此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  关键词:大学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规章制度  作者简介:杨经录(1971-),男,吉林通化人,广东警官学院思政部,教授。(广东广州510232)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育项目
期刊
摘要:大学生逃课在高校已是一种普遍现象,大四逃课更为突出,从学校、教师、学生、社会等层面分析逃课的原因,试图寻找目前更为直接有效的防治对策,以期改善逃课现象,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大四;逃课;课票;对策  作者简介:于泽(1972-),女,黑龙江巴彦人,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讲师;朱学义(1953-),男,江苏通州人,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江苏徐州221116)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从加强计量表计、线损目标等管理及开展营业普查、反窃电活动等方面切合实际阐述如何有效降低农村电网线损的管理线损。并介绍了郓城县供电公司在线损管理中采取的一些较有成效的措施,望同行比较借鉴。  关键词:管理线损;管理措施;降低线损  作者简介:彭红艳(1975-),女,山东郓城人,郓城县供电公司营销部,助理工程师;李铭(1975-),女,山东郓城人,郓城县供电公司营销部,助理工程师。(山
期刊
摘要:通过对水利水电、制造类典型企业调研分析,确定水利水电行业背景下的高职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依据工作岗位要求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确立基于水利水电行业背景的高职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的学习领域。  关键词:机电设备;维修;管理;专业;分析   作者简介:邓良平(1963-),男,湖南邵阳人,湖南省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电力工程系,研究员。(湖南长沙4
期刊
摘要:如何突破自身条件的限制,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富有成效、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很多地方性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探索的问题之一。三峡大学经过八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建构了多层次、多模块、多维度的教学体系(M)和与之相符的沉浸式英语教学环境(E),最终形成了特色鲜明的ME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希望通过介绍该模式的构架和特色,探索地方性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构建之路。  关键词:地方性高校;三峡大学;
期刊
摘要:10千伏线路运行可靠性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用户用电的可靠性,对用户影响最大,也最受到用户的关注,如何切实降低10千伏线路故障率、提高线路供电可靠性一直是供电企业追求的目标。文章对潞城供电支公司所辖10千伏线路的运行进行分析,查找造成线路故障的原因,提出了整改措施。  关键词:10千伏线路;可靠性;故障率  作者简介:王磊(1972-),男,山西武乡人,山西省电力公司长治潞城供电支公司生技科副科
期刊
摘要:一些独立学院经过几年的发展,逐渐摆脱母体的依赖,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转设为民办高校。独立学院虽然实现管理体制上的独立,但随着高校生源的减少,独立后的独立学院要在高校竞争中生存,战略理论的指导必不可少。  关键词:独立学院;独立;战略理论基础  作者简介;周建设(1958-),男,湖北武汉人,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董事、常务副院长,高级经济师;李猜(1970-),女,湖北浠水人,武汉理工大学
期刊
摘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国家、社会、教育的首要任务和重点问题。文章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在校大学生(大一到大四)进行调查,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当今大学生严重缺乏创新精神。同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思路,为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政策制定、课程规划改革和规划人才培养方案服务。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调查问卷  作者简介:曹文平(1979-),男,江西九江人,徐州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