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网络媒体的不断深入化发展也为我国新课改带来了更大的生机和活力,目前的校园教学已经普及了智能化学习,在这其中碎片化学习微视频课程已经成为了日常教学中的主力军,因为其自身存在共享、多元、开放等诸多优点,能够更好的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求,也为远程教育的顺利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文章就碎片化学习中的微视频课程进行内容设计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希望为日后教育者的相关教学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碎片化学习 微视频课程 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14-02
我国已经逐渐步入了一个新媒体时代,微信、微博、微电影的蓬勃发展也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微时代”带来的改变。当然教育也是随着社会而发展的,在目前的远程教育领域中,也出现了微视频、微课程、微学习这样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利用这些智能学习终端时,学生也可以利用课下零散时间来进行碎片化学习,这样不仅满足了学生学习的需求,也为学生增加了许多学习机会,学生在碎片化的学习中,也让传统的学习资源变的微型化、视频化。
一、在碎片化学习背景下微视频课程的特点
依据课程标准的学习要求,将视频作为课堂的主要载体,将教师向学生所教授的课程内外某一教学环节或者知识点进行全方位的记录,这就被称之为视频课程教学[1]。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也为信息化教育提供了一股新鲜的血液。而在微视频课程中,需要教学设计、练习自测、素材资源、学习反馈以及教师点评这几个部分的组成,这也是它和其他单一的教学资源加以区分的重要特征。不仅如此,微视频课程不需要较长的学习时间,一般要控制在10分钟上下,这样学生才能将碎片时间加以灵活的运用。当然,精彩的教学设计也是微视频课程的关键环节,教师要利用任务的引导以及驱动、对学生进行启发和诱导、在课程中尽量多使用操作性实验,尽量让教学过程精彩、完整又简短。除此之外,课程还要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和针对性,要将微视频课程与普通课程相区别,做到主题突出、目标明确以及问题聚集,每一节课程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专注于某一技能点和知识点的学习。
二、在碎片化学习背景下微视频课程内容的设计策略分析
1.将教学交流加强,不断优化课程内容
在进行微视频课程的内容设计时,如果教师与技术人员没有一个良好的沟通,那最后呈现的视频效果就很容易变的形式化、广泛化,进而影响课程的教学效率。所以,在进行微视频的制作时与开发时,课程的制作技术人员应该主动与教师进行协商和沟通,而在沟通中,主要注意三个方面:①本节课程的知识点设计核心是什么?②教师对设计内容有什么特殊的理念和要求;③制作人员要适当提醒教师的教学艺术是否达到标准,比如着装或者教学行为。这些都是要经过双方反复沟通才能完成的,一定要在每次的微视频课程中,让学生能有所收获。
另外,在对微视频课程进行内容设计时,也要注意几个方面:①必须有一个良好有效的开场,让学生们能在课程开始之前就被课程内容所吸引。②学习的内容尽可能的贴近生活和实际,要确保内容的真实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知识能够贴合实际,那就能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渐培养起来,学生自主完成了任务,自然而言有了成就感和自豪感。教师在进行微视频的课程内容时,要经常为学生们展示一些具有相关性的故事和案例,让学生能够走入教学情境中,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
2.融入多种模式,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在进行课程的教学中,有很多的教学模式可以拿来参考,比如,练习法、实验法、演示法、讨论法、启发法、问答法以及讲授法[2]等等。在进行微视频课程的内容设计中,就可以将所要学习的知识与这些方法相结合,这需要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课程的设计,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果遇到操作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那教师在进行微视频课程的教学时就要通过案例演示,利用摄像机拍摄下教学过程,让学生能对知识点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3.对学习的主体进行确定,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首先,教师要明确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想课程内容能够更好的完成,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一个全面的分析。目前我国的微视频课程还存在一些盲目性,没有将学生的层次与类型考虑到教学中去。
所以,在进行微视频教学的课程内容教学时,要针对学生和课程的类型来制定内容的安排和设计,这样微视频的课程教学才具有实效性[3]。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目前的碎片化学习时代的背景下,微视频课程教学很好的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学资源单一以及线性约束的缺点,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灵活和便捷。可是,在课程的具体实施利用中,要时刻注意对课程内容的设计和调整,不能形而上学。这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将微视频课程的不足之处逐渐完善,相信一定会为以后的教学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世梅.贺成立.走向整体:基于微培训“碎片化”的反思——以小学语文学科教师培训为例[J].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5, 31(8):85-88.
[2]李冬霞.张德会.基于知识点量化分析的微课程设计策略研究[J].软件导刊,2014(7):160-162.
[3]李平.微时代:满足碎片化学习需要的微课设计与创作--以“李平现代文学欣赏”系列微课为例[J].天津电大学报, 2014(2):13-19.
课题1:海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题目:MOOC环境下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SPOC教学实践研究
编号:Hnjg2016-67
課题2:海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题目:基于MOOCs的《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整合》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
编号:Hnjg2015-81
【关键词】碎片化学习 微视频课程 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14-02
我国已经逐渐步入了一个新媒体时代,微信、微博、微电影的蓬勃发展也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微时代”带来的改变。当然教育也是随着社会而发展的,在目前的远程教育领域中,也出现了微视频、微课程、微学习这样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利用这些智能学习终端时,学生也可以利用课下零散时间来进行碎片化学习,这样不仅满足了学生学习的需求,也为学生增加了许多学习机会,学生在碎片化的学习中,也让传统的学习资源变的微型化、视频化。
一、在碎片化学习背景下微视频课程的特点
依据课程标准的学习要求,将视频作为课堂的主要载体,将教师向学生所教授的课程内外某一教学环节或者知识点进行全方位的记录,这就被称之为视频课程教学[1]。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也为信息化教育提供了一股新鲜的血液。而在微视频课程中,需要教学设计、练习自测、素材资源、学习反馈以及教师点评这几个部分的组成,这也是它和其他单一的教学资源加以区分的重要特征。不仅如此,微视频课程不需要较长的学习时间,一般要控制在10分钟上下,这样学生才能将碎片时间加以灵活的运用。当然,精彩的教学设计也是微视频课程的关键环节,教师要利用任务的引导以及驱动、对学生进行启发和诱导、在课程中尽量多使用操作性实验,尽量让教学过程精彩、完整又简短。除此之外,课程还要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和针对性,要将微视频课程与普通课程相区别,做到主题突出、目标明确以及问题聚集,每一节课程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专注于某一技能点和知识点的学习。
二、在碎片化学习背景下微视频课程内容的设计策略分析
1.将教学交流加强,不断优化课程内容
在进行微视频课程的内容设计时,如果教师与技术人员没有一个良好的沟通,那最后呈现的视频效果就很容易变的形式化、广泛化,进而影响课程的教学效率。所以,在进行微视频的制作时与开发时,课程的制作技术人员应该主动与教师进行协商和沟通,而在沟通中,主要注意三个方面:①本节课程的知识点设计核心是什么?②教师对设计内容有什么特殊的理念和要求;③制作人员要适当提醒教师的教学艺术是否达到标准,比如着装或者教学行为。这些都是要经过双方反复沟通才能完成的,一定要在每次的微视频课程中,让学生能有所收获。
另外,在对微视频课程进行内容设计时,也要注意几个方面:①必须有一个良好有效的开场,让学生们能在课程开始之前就被课程内容所吸引。②学习的内容尽可能的贴近生活和实际,要确保内容的真实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知识能够贴合实际,那就能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渐培养起来,学生自主完成了任务,自然而言有了成就感和自豪感。教师在进行微视频的课程内容时,要经常为学生们展示一些具有相关性的故事和案例,让学生能够走入教学情境中,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
2.融入多种模式,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在进行课程的教学中,有很多的教学模式可以拿来参考,比如,练习法、实验法、演示法、讨论法、启发法、问答法以及讲授法[2]等等。在进行微视频课程的内容设计中,就可以将所要学习的知识与这些方法相结合,这需要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课程的设计,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果遇到操作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那教师在进行微视频课程的教学时就要通过案例演示,利用摄像机拍摄下教学过程,让学生能对知识点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3.对学习的主体进行确定,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首先,教师要明确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想课程内容能够更好的完成,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一个全面的分析。目前我国的微视频课程还存在一些盲目性,没有将学生的层次与类型考虑到教学中去。
所以,在进行微视频教学的课程内容教学时,要针对学生和课程的类型来制定内容的安排和设计,这样微视频的课程教学才具有实效性[3]。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目前的碎片化学习时代的背景下,微视频课程教学很好的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学资源单一以及线性约束的缺点,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灵活和便捷。可是,在课程的具体实施利用中,要时刻注意对课程内容的设计和调整,不能形而上学。这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将微视频课程的不足之处逐渐完善,相信一定会为以后的教学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世梅.贺成立.走向整体:基于微培训“碎片化”的反思——以小学语文学科教师培训为例[J].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5, 31(8):85-88.
[2]李冬霞.张德会.基于知识点量化分析的微课程设计策略研究[J].软件导刊,2014(7):160-162.
[3]李平.微时代:满足碎片化学习需要的微课设计与创作--以“李平现代文学欣赏”系列微课为例[J].天津电大学报, 2014(2):13-19.
课题1:海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题目:MOOC环境下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SPOC教学实践研究
编号:Hnjg2016-67
課题2:海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题目:基于MOOCs的《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整合》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
编号:Hnjg201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