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简单地说,地理学研究的是各种地理事物在地球表层空间的分布及其规律。初中学生所学地理知识来自地图,解决问题时,最终也要落实到图上。地理离不开地图,地理与地图就象唇与齿一样,相辅相成。图让地理更清晰明了,地理让图种类更多。缺了地图的地理,本身就有重大残缺,不能称其为完整的地理。学好地理必须学会看地图,这也是许多初中生学习地理的苦恼之处,提高读图能力,就成了地理教师当务之急。我认为可以从培养“一习惯、二能力”开始。
一、学生用图、看图的习惯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学好地理,必须会从地图上提取各种有效信息。其实,学习地理,就是借助地图,在学生头脑中建立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的电子地图,平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强化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细化与其相关的信息,如其周围的地形怎样、有无重要河流经过、是否有重要矿产、属于哪一种气候、对其经济发展有何影响等,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很多学生认为地理难学,关键在于他们未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应有的电子地图,对所学的地理事物未形成空间定位。如何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幅电子地图?我认为第一步是培养学生用图、看图的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用到各种地图并要求学生多看各种地图,创造时刻与地图接触的条件,形成看图、用图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记忆地图基本信息的能力
即培养学生记忆地理事物空间定位的能力,这是在学生头脑中建立电子地图的第一步,是学习地理的基础、学好地理的关键。做好这一步,有三点需注意。
第一点,“记什么”。
教师要不断地通过课堂训练让学生知道,每一类地图该记什么。如台湾省地形图,应该记主要地形及其分布、重要河流湖泊、重要岛屿与海峡、所临海洋及重要城市等。
第二点,“如何记”。
大量地图信息的记忆,会给学生带来很大难度,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降低难度。方法一:帮助学生在地图上对地理事物进行定位。如武汉,可以通过长江干流形状的变化以及支流汉江与干流交汇来记忆定位。方法二:让地图轮廓形象化、趣味化。如巴西轮廓图(加亚马逊河),外观像有一条粗大血管的猪耳朵。
第三点,画图,落实定位。
要求学生亲手拓一幅地图。此过程包括对一幅地图中各种地理信息的提取及定位,能让学生对此图应掌握的内容一清二楚,且形成空间定位,是对第一、第二点的深入强化,同样很重要。
三、培养地图的基本判读能力
即拿到一幅地图,应从中获得哪些基本地图信息的能力。我认为这应该包括3种能力的培养。
1、地图初级判读能力,即会看出什么。
初中生最基本的地图判读能力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会根据分层设色地形图的颜色、颜色变化的快慢及区域面积的大小,判断地形类型及构成的大致情况;(2)通过重要河流的流向判断地势走向;(3)会根据经纬网读取相关经纬度信息;(4)会读取地理事物的海陆位置等。
2、地图中级判读能力,即通过对几幅地图信息的组合,判读出潜在信息。
如根据台湾岛地形图及其降水分布图,能判读出地形:中部为山地,西部为平原;降水:东部多,西部少(初级判读能力)。根据两幅图信息组合后能判读出:(1)降水分布深受地形的影响(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这一点,经过训练,多数学生都能自己推断出。(2)根据降水(P>1000mm)与地形(以山地为主),能判读出河流水源丰富、流经山区、落差大、水能丰富,河流多发源于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海洋。
3、高级判读能力。
这需要教师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及丰富的知识内涵,才能根据地图提出深层次的问题。其目的是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是对学生读取信息能力的一种深层次培养和训练。这种培养和训练,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最高要求。
例如,观察人教版八下42页图6.34《塔里木盆地的沙漠与绿洲图》,要求找出人口、城市、交通设施分布特点并分析成因。根据地图可得出结论:人口、城市、交通设施多沿盆地边缘的绿洲分布(成因略)。若到此为止,不继续深挖信息则可惜了。可让学生继续观察此图,会发现一条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中国第一条沙漠公路。接着可让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1)为什么此公路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为更好地开发塔中油气田资源。)(2)这条公路沿途是否经过河流或绿洲?(沿途基本未经过绿洲和河流。)(3)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性质?(流动沙漠。)(4)此沙漠公路建成后会面临什么威胁?(被风沙掩埋。)教师简单介绍此沙漠公路的养护情况:为不被风沙吞噬,在公路两侧先采用机械防沙体系(效果不好),后采用“生物防沙”措施,引进滴灌技术,大量种植防沙植物——红柳、沙拐枣、梭梭等,绿化带长436公里,宽70多米,每年公路养护费高达3000多万元。思考:为什么沿盆地边缘绿洲修建的公路养护费低,而此条沙漠公路养护费格外昂贵?(沿盆地边缘绿洲修建的公路穿过地区生态环境相对较好,沙漠公路沿途地区生态环境恶劣。)教师总结:生态环境好的地方,人类发展、社会经济条件相对好一些,反之则差,可见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因此,我们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通过深挖地图信息,用“活”例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远比空泛说教生动、印象深刻。高级判读能力是我们教师培养学生的努力方向。
提高学生读图能力,培养“一习惯、二能力”,需要大量的课堂训练,是一项漫长、繁琐的工作,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心血与努力。帮助学生将地图由迷宫变成助手,让学生带着笑容,轻松学好地理,是每一位地理教师的愿望与目标,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学生用图、看图的习惯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学好地理,必须会从地图上提取各种有效信息。其实,学习地理,就是借助地图,在学生头脑中建立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的电子地图,平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强化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细化与其相关的信息,如其周围的地形怎样、有无重要河流经过、是否有重要矿产、属于哪一种气候、对其经济发展有何影响等,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很多学生认为地理难学,关键在于他们未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应有的电子地图,对所学的地理事物未形成空间定位。如何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幅电子地图?我认为第一步是培养学生用图、看图的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用到各种地图并要求学生多看各种地图,创造时刻与地图接触的条件,形成看图、用图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记忆地图基本信息的能力
即培养学生记忆地理事物空间定位的能力,这是在学生头脑中建立电子地图的第一步,是学习地理的基础、学好地理的关键。做好这一步,有三点需注意。
第一点,“记什么”。
教师要不断地通过课堂训练让学生知道,每一类地图该记什么。如台湾省地形图,应该记主要地形及其分布、重要河流湖泊、重要岛屿与海峡、所临海洋及重要城市等。
第二点,“如何记”。
大量地图信息的记忆,会给学生带来很大难度,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降低难度。方法一:帮助学生在地图上对地理事物进行定位。如武汉,可以通过长江干流形状的变化以及支流汉江与干流交汇来记忆定位。方法二:让地图轮廓形象化、趣味化。如巴西轮廓图(加亚马逊河),外观像有一条粗大血管的猪耳朵。
第三点,画图,落实定位。
要求学生亲手拓一幅地图。此过程包括对一幅地图中各种地理信息的提取及定位,能让学生对此图应掌握的内容一清二楚,且形成空间定位,是对第一、第二点的深入强化,同样很重要。
三、培养地图的基本判读能力
即拿到一幅地图,应从中获得哪些基本地图信息的能力。我认为这应该包括3种能力的培养。
1、地图初级判读能力,即会看出什么。
初中生最基本的地图判读能力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会根据分层设色地形图的颜色、颜色变化的快慢及区域面积的大小,判断地形类型及构成的大致情况;(2)通过重要河流的流向判断地势走向;(3)会根据经纬网读取相关经纬度信息;(4)会读取地理事物的海陆位置等。
2、地图中级判读能力,即通过对几幅地图信息的组合,判读出潜在信息。
如根据台湾岛地形图及其降水分布图,能判读出地形:中部为山地,西部为平原;降水:东部多,西部少(初级判读能力)。根据两幅图信息组合后能判读出:(1)降水分布深受地形的影响(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这一点,经过训练,多数学生都能自己推断出。(2)根据降水(P>1000mm)与地形(以山地为主),能判读出河流水源丰富、流经山区、落差大、水能丰富,河流多发源于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海洋。
3、高级判读能力。
这需要教师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及丰富的知识内涵,才能根据地图提出深层次的问题。其目的是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是对学生读取信息能力的一种深层次培养和训练。这种培养和训练,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最高要求。
例如,观察人教版八下42页图6.34《塔里木盆地的沙漠与绿洲图》,要求找出人口、城市、交通设施分布特点并分析成因。根据地图可得出结论:人口、城市、交通设施多沿盆地边缘的绿洲分布(成因略)。若到此为止,不继续深挖信息则可惜了。可让学生继续观察此图,会发现一条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中国第一条沙漠公路。接着可让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1)为什么此公路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为更好地开发塔中油气田资源。)(2)这条公路沿途是否经过河流或绿洲?(沿途基本未经过绿洲和河流。)(3)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性质?(流动沙漠。)(4)此沙漠公路建成后会面临什么威胁?(被风沙掩埋。)教师简单介绍此沙漠公路的养护情况:为不被风沙吞噬,在公路两侧先采用机械防沙体系(效果不好),后采用“生物防沙”措施,引进滴灌技术,大量种植防沙植物——红柳、沙拐枣、梭梭等,绿化带长436公里,宽70多米,每年公路养护费高达3000多万元。思考:为什么沿盆地边缘绿洲修建的公路养护费低,而此条沙漠公路养护费格外昂贵?(沿盆地边缘绿洲修建的公路穿过地区生态环境相对较好,沙漠公路沿途地区生态环境恶劣。)教师总结:生态环境好的地方,人类发展、社会经济条件相对好一些,反之则差,可见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因此,我们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通过深挖地图信息,用“活”例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远比空泛说教生动、印象深刻。高级判读能力是我们教师培养学生的努力方向。
提高学生读图能力,培养“一习惯、二能力”,需要大量的课堂训练,是一项漫长、繁琐的工作,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心血与努力。帮助学生将地图由迷宫变成助手,让学生带着笑容,轻松学好地理,是每一位地理教师的愿望与目标,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