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来源 :教育新视线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jl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简单地说,地理学研究的是各种地理事物在地球表层空间的分布及其规律。初中学生所学地理知识来自地图,解决问题时,最终也要落实到图上。地理离不开地图,地理与地图就象唇与齿一样,相辅相成。图让地理更清晰明了,地理让图种类更多。缺了地图的地理,本身就有重大残缺,不能称其为完整的地理。学好地理必须学会看地图,这也是许多初中生学习地理的苦恼之处,提高读图能力,就成了地理教师当务之急。我认为可以从培养“一习惯、二能力”开始。
  
  一、学生用图、看图的习惯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学好地理,必须会从地图上提取各种有效信息。其实,学习地理,就是借助地图,在学生头脑中建立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的电子地图,平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强化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细化与其相关的信息,如其周围的地形怎样、有无重要河流经过、是否有重要矿产、属于哪一种气候、对其经济发展有何影响等,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很多学生认为地理难学,关键在于他们未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应有的电子地图,对所学的地理事物未形成空间定位。如何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幅电子地图?我认为第一步是培养学生用图、看图的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用到各种地图并要求学生多看各种地图,创造时刻与地图接触的条件,形成看图、用图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记忆地图基本信息的能力
  
  即培养学生记忆地理事物空间定位的能力,这是在学生头脑中建立电子地图的第一步,是学习地理的基础、学好地理的关键。做好这一步,有三点需注意。
  第一点,“记什么”。
  教师要不断地通过课堂训练让学生知道,每一类地图该记什么。如台湾省地形图,应该记主要地形及其分布、重要河流湖泊、重要岛屿与海峡、所临海洋及重要城市等。
  第二点,“如何记”。
  大量地图信息的记忆,会给学生带来很大难度,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降低难度。方法一:帮助学生在地图上对地理事物进行定位。如武汉,可以通过长江干流形状的变化以及支流汉江与干流交汇来记忆定位。方法二:让地图轮廓形象化、趣味化。如巴西轮廓图(加亚马逊河),外观像有一条粗大血管的猪耳朵。
  第三点,画图,落实定位。
  要求学生亲手拓一幅地图。此过程包括对一幅地图中各种地理信息的提取及定位,能让学生对此图应掌握的内容一清二楚,且形成空间定位,是对第一、第二点的深入强化,同样很重要。
  
  三、培养地图的基本判读能力
  
  即拿到一幅地图,应从中获得哪些基本地图信息的能力。我认为这应该包括3种能力的培养。
  1、地图初级判读能力,即会看出什么。
  初中生最基本的地图判读能力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会根据分层设色地形图的颜色、颜色变化的快慢及区域面积的大小,判断地形类型及构成的大致情况;(2)通过重要河流的流向判断地势走向;(3)会根据经纬网读取相关经纬度信息;(4)会读取地理事物的海陆位置等。
  2、地图中级判读能力,即通过对几幅地图信息的组合,判读出潜在信息。
  如根据台湾岛地形图及其降水分布图,能判读出地形:中部为山地,西部为平原;降水:东部多,西部少(初级判读能力)。根据两幅图信息组合后能判读出:(1)降水分布深受地形的影响(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这一点,经过训练,多数学生都能自己推断出。(2)根据降水(P>1000mm)与地形(以山地为主),能判读出河流水源丰富、流经山区、落差大、水能丰富,河流多发源于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海洋。
  3、高级判读能力。
  这需要教师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及丰富的知识内涵,才能根据地图提出深层次的问题。其目的是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是对学生读取信息能力的一种深层次培养和训练。这种培养和训练,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最高要求。
  例如,观察人教版八下42页图6.34《塔里木盆地的沙漠与绿洲图》,要求找出人口、城市、交通设施分布特点并分析成因。根据地图可得出结论:人口、城市、交通设施多沿盆地边缘的绿洲分布(成因略)。若到此为止,不继续深挖信息则可惜了。可让学生继续观察此图,会发现一条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中国第一条沙漠公路。接着可让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1)为什么此公路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为更好地开发塔中油气田资源。)(2)这条公路沿途是否经过河流或绿洲?(沿途基本未经过绿洲和河流。)(3)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性质?(流动沙漠。)(4)此沙漠公路建成后会面临什么威胁?(被风沙掩埋。)教师简单介绍此沙漠公路的养护情况:为不被风沙吞噬,在公路两侧先采用机械防沙体系(效果不好),后采用“生物防沙”措施,引进滴灌技术,大量种植防沙植物——红柳、沙拐枣、梭梭等,绿化带长436公里,宽70多米,每年公路养护费高达3000多万元。思考:为什么沿盆地边缘绿洲修建的公路养护费低,而此条沙漠公路养护费格外昂贵?(沿盆地边缘绿洲修建的公路穿过地区生态环境相对较好,沙漠公路沿途地区生态环境恶劣。)教师总结:生态环境好的地方,人类发展、社会经济条件相对好一些,反之则差,可见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因此,我们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通过深挖地图信息,用“活”例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远比空泛说教生动、印象深刻。高级判读能力是我们教师培养学生的努力方向。
  提高学生读图能力,培养“一习惯、二能力”,需要大量的课堂训练,是一项漫长、繁琐的工作,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心血与努力。帮助学生将地图由迷宫变成助手,让学生带着笑容,轻松学好地理,是每一位地理教师的愿望与目标,吾将上下而求索。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新的教学理念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了在教学中发挥各种潜力,积极主动探究教学方式的转变的重要性,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通过活化作业设计,使学生的潜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挥,本文就如何使数学作业“活”起来进行了一个粗浅的分析,希望能对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有所帮助。  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外作业不仅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更是课堂教学的延
期刊
散文是一类比较难教的文体,由于它在各方面都非常灵活自由,因而难以被学生掌握到位。很多习作都偏离了散文的方向,不是写成纯粹的记叙文就是前一半只记叙、后一半只抒情的“四不像”,再就是一种几乎完全架空的滥情呓语。如何才能让学生把握好散文应有的分寸,这便是散文教学的核心所在。笔者认为散文(特别是抒情类散文)的指导重点应放在“虚实结合”上。  这里所谓的“虚实结合”指的是在写实(叙述、描写现实生活的现象、场
期刊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学习的客体,不是被动的学习者。那么,我们教师如何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一个单元的新课结束后,接下来的就是单元复习课,关于如何组织好复习,又如何创新地让学生当“主角”上好复习课,我在自己的课改中经历了一些教学实践。    一、“三大步骤”上好单元复习课    为了使单元复习课上得高效而精彩,我思考出一种新的方法,
期刊
在进行语文基础训练时,必须与生活紧密联系,这样一来能既“开源”又可“导流”。无论在阅读能力的培养上,还是在写作能力的培养上,都必须注重生活的“源头活水”,抓住作文的根本。但在实际作文教学中却常常出现一种怪现象:学生每天都生活在“生活”当中,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以致作文时守着“生活”却没有生活可写,这便是不知道去发现生活、感悟生活罢了。那么,如何促使学生去留心“生活”、揣摩“生活”呢?我在教学中着
期刊
古诗词鉴赏试题是语文高考中的重点与难点,也是学生视为畏途的题型之一。下面笔者就如何把握古诗的鉴赏要求进而掌握古诗鉴赏的解题技巧作些简析。    一、高考关于古代诗词鉴赏的要求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古代诗词鉴赏提出了两点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就是把握文学作品刻画的艺术形象的内涵。艺术形象不仅
期刊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音乐是一种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部音乐文既是音乐发展的历史,也是社会发展的历史。正如歌剧大师瓦格纳所说:“艺术永远是社会制度的一面镜子。”音乐教学不仅是音乐的学习,同时也是文化的学习,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进行相关文化的教学,应成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    一、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音乐与相关文化有着密
期刊
建构主义的认识论从哲学的观点指出:“在现实世界中,可以通过我们的感觉和经验构造我们的学习,也就是人类适应经验世界的过程,是知识增长的过程。”这就是说,从学生生活出发,从学生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学生才能真正学习数学知识。  数学问题——生活化  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生活中客观存在着大量有价值的数学现象,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
期刊
作文教学素有语文教学“半壁江山”之美称,从某种意义上讲,语文教学的成败取决于作文教学的成败。由于语文的工具性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会听、会说、会读、会写,尤其是会写。可在当今盛行研究性学习的形式下,相对而言广大农村中学的作文教学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多数语文教师只是按部就班、四平八稳地进行教学,学生最害怕最头疼的就是写作文,即便硬着头皮写,也是程咬金的“三板斧”,或思想浅薄,或思路闭塞,或一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应以读为本,多读精思。读要有明确的目的,可根据不同的文章,针对不同的任务,选取不同形式的读。要让学生在读中增加积累、感知内容、加深理解、获得体验、受到熏陶。  关键词:以读为本积累促悟引思激趣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正如叶圣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语言必须既符合科学性,又要具有艺术性。语文教学的艺术性以对教授内容的深入挖掘为基础,以生动活泼的课堂组织形式为框架,以充满艺术性、极富表现力的语言为表现形式。一堂语文课的成功与否和授课语言有着直接的关系。语文教师要把丰富的知识融入生动形象的充满艺术性的语言中去,从而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的艺术氛围中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言科学性艺术性    一堂语文课的成功与否和授课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