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碰撞启迪智慧的火花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hua_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适应培育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应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努力打造科学高效的精品数学课堂,这就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准有效地集体备课势在必行。通过对《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进行评课分析,以展现集体备课的“魅力”。
  ◆关键词:《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集体备课;分析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深化改革,人们发现有效地集体备课可以打破以往教师之间互相封闭、缺乏交流的状态,充分发挥集体与团队的作用,有利于从整体上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下面通过分析对A和B两位教师的教学进行交流研讨情况,以展现这种集体备课的成果。
  一、内容呈现,再现课堂
  二、研讨剖析,整合优化
  (一)A教师执教片段分析
  当A教师提问“有没有其他办法解此方程”时,有学生回答“将方程两边同时乘以6”教师追问“为什么可以乘以6”,学生回答“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2”,教师进行引导并和学生共同表述“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教师此时强调去分母的关键,并留下板书:方程两边同时乘以一个数。
  研讨指出,“方程两边同时乘以一个数”叙述不准确应该表述为“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同一个数”,“同”字不能少。
  关于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依据。研讨时,老师们提出质疑: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依据说成是等式的基本性质2,是否合适?
  研讨指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依据准确的说应为同解原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中去分母这一步变形的依据可以表述为等式的基本性质2。研讨同时指出,等式的基本性质2强调,等式两边同时乘以同一个数,这个数是可以为0的,同时乘以0等式仍然成立,虽然解方程时为了实现步骤可逆不能乘以0,但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准确区分,不要误导学生错误地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2。
  (二)B教师执教片段分析
  研讨指出,以上分组讨论活动不够充分。研讨指出,分组讨论不能流于形式,要充分酝酿讨论问题,精心组建讨论小组,并对小组活动进行跟踪指导,否则就起不到分组讨论这一教学模式应该起到的作用。
  (三)A和B教师共性分析
  有老师认为上午问题难度较大,不宜作为本节新课的内容。那么上述方程在本节课是否需要涉及呢?如果涉及那么如何讲解呢?
  研讨指出,是否设计这样的问题,需要综合学情,教学设计的内容要能为教学目标服务。如果涉及到这样的问题主要的解题思路应该将其“化归”到本节课教学重点上,应采用B教师的处理方式,但是A教师的方式也要适当引导,以达到发散学生思维的目的。
  A和B两位教师教学中都特别注重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步骤的强化。
  研讨指出,教师在强调一般步骤的同时,也要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明确,对于不同形式的方程,求解时不一定每一个步骤都要用到,也不一定完全按照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的顺序进行,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
  三、提炼总结,反思教学
  抓住重点,有的放矢。本节课是一节代数课,明线是“去分母”,暗线是“转化”。因此教学中不仅要讲究算理的分析和算法的选择,而且要注意“化归思想”的渗透。本节课只有第一步去分母是新的,是唯一重点。因此,本节课教师应该围绕为什么用这一招,怎样用这一招,用这一招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三个方面展开教学。
  突出主体,精讲精练。教学中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注意从学生中选取素材。例如,在本节课复习引入时,完成可以交给学生而不是强制性的讲解。教学中,教师的语言一方面要注意严谨,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详略得当。例如,在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没有必要解每一道题时都把步骤强调一遍。
  内容互补,形式多样。教师的板书一方面要突出教学重点,要有指导性和示范性,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板书内容和课件内容的互补性,必要时要针对学情做好两手准备。要注意师生互动方式的多样性,不仅可以采用师评价生,生评价生,也可以尝试让生評价师,使得学生获得别样的体验。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严谨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难题和困惑,采用这种先安排教师执教,再针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疑点与难点进行交流、探讨的方式进行集体备课,能够更快、更准的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数学的教学效率,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参与教师的整体业务水平。教无止境,学无止境,教学之路永远在路上,希望这种有效地、精准的集体备课方式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马文兵.如何让集体备课的效益最大化[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0):169.
  [2]周惠勇.例谈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下的有效备课[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8):37-38.
  [3]张红基.关于新课改下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思考[J].学周刊,2018(26):65-66.
  [4]郑贵成,程先国.学本视野下的备课与上课的现状审视[J].课程教学研究,2018(08):48-54.
  作者简介
  孙陈威(1987—),男,安徽五河县人,蚌埠高新实验学校教师,本科,数学与应用数学。
其他文献
摘要:一个国家的教育力量决定着国家的发展潜力,而教育的意义主要是在于不断对生命所呈现的价值进行领悟、不断地对生命的内涵进行深化、不断地挑战自己。在最近的几年时间当中关于生命教育的概念在不断地流传。就那初中的语文课来说,在初中的语文课教学当中生命教育观主要是倡导学生人文和生命意识的教育价值,注重在教育当中对人性的培养。本次研究将会对初中语文课程当中的生命价值观的渗透作出相关的论述。  关键词:生命教
期刊
我们经常在说“习惯成自然”“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习惯多么重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的作用就是要培养人的好的习惯。而良好学习惯是学生智力成长的拐杖,对他们将来的人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我们不仅要关注培养的目标和内容,更应该重视培养的过程和方式。我们作为低年级的老师,工作中心须了解低年级学生的行为特征,研究低年级的教育方法,要因材施
期刊
这是一本主要针对高中教育的书籍。阅读这本书最初源自于我看过的一期综艺节目。  一次,凤凰卫视《鲁豫有约》的一期节目,让我很有幸的认识了一位中国教育界非常杰出的传奇人物——王金战。说他传奇是因为他曾让全班倒数第一的学生考上了北大,他带的一个复读班,83个学生100%考上大学,他被誉为“高考战神”。鲁豫在节目中这样说到:“他是一位普通的老师,但也是一位不平凡的老师,是那种我们当学生的时候特别希望教自己
期刊
它是一座沉淀在记忆深处,历久弥新的城市;是一条闪光在萧红脑海里的记忆支流;是生命的伊始和归宿;是希望与憧憬;是萧条与荒凉;是唏嘘和反抗。它的名字,叫呼兰河。  如萧红的“萧”般荒凉,如萧红的“红”般顽强。  这是一座城的故事,也是萧红的故事。故事很冷,也很暖。  萧红,“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在呼兰河出生、成长,《呼兰河传》是她为这座城市做的传。《呼兰河传》共七章,写的是20世纪20年代北方一座普普
期刊
前言  《少年维特之烦恼》的绝大部分篇幅,是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载述了少年维特从1771年5月4日到1772年12月20日间的书信,为读者讲述了一个情感热烈却凄婉哀愁的爱情悲剧。  作品赏析  《少年维特之烦恼》出版于1774年。该书一经问世,立刻轰动了德国和整个西欧,用歌德本人的话说,它犹如一颗“火箭弹”,引起了“爆炸”,掀起了一股“少年维特热”。广大青年不仅拜读它,而且纷纷模仿书中主人公维特的穿戴
期刊
◆摘 要:在小學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要将数学与生活相联系,让数学能够源于生活,启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情境存在可以彼此印证的关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注重提炼生活化场景,可以达到以生活化引领教学高效化的目的。本文围绕相关案例,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方法策略的应用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高效化”;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在新课标要求下,需要摆脱原有的
期刊
◆摘 要: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忽视了将课堂与生活接轨,这导致学生难以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不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之中。本文主要围绕小学数学生活化趣味教学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趣味教学  1前言  所谓生活化教学,其实就是要求教师引入一些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元素,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生活化教学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
期刊
一、復习导入  今天让我们追随历史的脚步,回到两千年前的西汉,我们继续来学习——(齐读课题)《司马迁发愤写》。  [复习词语]波涛滚滚 耳濡目染 四处游历/牢记嘱托 研读文献 整理史料/悲愤交加 了此残生 发愤写作。[观察规律](第一行词语与年少时的司马迁有关,第二行词语是描述父去时的司马迁,第三行词语是描述受刑后的司马迁)。  【教师板书:年少时 父去时 受刑后】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史记
期刊
◆摘 要:数学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多年教学实践,针对低年级孩子年龄小、好动好玩的特点,探索出低年级数学作业布置的几项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  数学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而传统的作业常常是题海战术,使学生变为完成作业的“机器人”。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有意注意还不完善,把内容枯
期刊
◆摘 要:教学方法的改革是职教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中职语文学科中,行为导向教学法能够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不仅重视获得知识的方法,而且还注重培养创新能力及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本文中,笔者以中职语文课本中《西安这座城》一课的教学为例,来谈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行为导向教学法;语文教学;应用;体会  传统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已经难以适应中职语文教学任务的多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