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是课堂。而真正要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学生发展,就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行课改以来,我校领导和广大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积极投身这一教学改革的洪流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课改实践中勇于探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我作为一线教师,欣喜地感受到了广大教师极大的教育教学热情,教育观念的转变己初见端倪,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逐渐形成,师生素质全面提高,我校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实践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一些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不断涌现。然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仍面临一些困惑,基本情况如下:
一、分析传统课堂教学现状:
(一)从横向比较看:
1、教师主体性较强,仍有“满堂灌”、“满堂问”现象;
2、教师讲得多、学生学得少,学生主体地位未得到充分展示和体现;
3、学生缺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兴趣和方法。
(二)从纵向发展看:
1、少数教师教法陈旧,教学活力不足,不符合课改理念;
2、部份学生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忽略基本能力的训练;
3、师生互动较少,缺乏有效沟通。
二、高效课堂教学改革采取的措施:
面对课堂教学的这种现状,我校确立了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借鉴我县成功的“多学精导,多元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具体做法如下:
1、制定规划,推行模式。拟定好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建立组织机构,确定课改先行班,成立“多元高效课改研究室”,落实研究人员的职责及待遇,确定各科课堂教学模式,语文:“以读为线,思、议、讲、练”的阅读教学模式;数学:“五步六结构”的尝试教学法模式;英语:五步教学模式。
2、理论引领、榜样视导。通过组织学习《新课程标准》,《仪陇教研论坛(2012课改专刊)》等相关资料,让全体教师充分理解多元高效课堂的内涵、师生关系的变化、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等课堂改革通识性理念。各实验班以年级组为单位,通过年级组教研周活动,实践、研究各科新课改课堂教学模式。
3、探究实践、总结提炼。试点班级根据课堂教学改革的初级模式实施教改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反思,不断地调整、修正和改进课堂教学结构,探索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机制,完善课堂教学新模式,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研究人员深入到试点班级,与学科教师一起共同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验,及时了解和掌握试点班级的实验进展情况,帮助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注重实验的总结、提炼和反思,指导教师不断地调整、改进课堂教学。
4、活用模式,全校推广。试点班级对近期的实验结果进行具体全面的总结和提炼,完善课堂教学新模式,形成本校的课堂教学改革体系。学校多元高效课堂研究室根据试点班级的试验情况和总结报告,将教研成果在全校推广。
三、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面临的困惑
1、新课程标准和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我们,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实现三个转变,即从以面向少数发展转到面向全体发展;从片面发展转到全面发展;从被动发展转到主动发展;从而使每个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生本教育的方法论: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不教而教。这样,就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新的教学模式不是所有学科都适用,但一些教师为了赶上改革的春风,追逐所谓的“课改潮流”,再加上对课改理念理解的不到位,出现了一些形式化、片面化、模仿秀的做法,这样的问题很值得我们去反思。“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于是乎不少教师为了体现课改理念,而不考虑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无论什么内容,学生小组学习和动手操作少不了。模仿别人上课,效果不一定好,不少教师到县城和区内其他学校去听课后,回校后盲目模仿,殊不知,他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与班上学情不符,造成教学效果适得其反。因此,学校研究室有必要加强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研讨,根据学校校情,选择适合本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3、小组合作学习,不是所有班级都适用,特别是基础差的学生,自学能力差,语言表达能力不强,而造成个别同学在学,大部份同学在等,这样不仅浪费时间,一旦把握不好,课堂上还乱哄哄的,往往老师控制不了现场,又怕耽误时间,学生还没有把问题弄透,教师就草草收场,根本没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这样,就需要学校从学生小组给作学习上多下功夫,深入研讨,使每位小组成员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各显其能,同时,还要培养组内每个成员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4、新型的师生关系。教育是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但更重要的是需要教师有社会责任感和人格力量,关爱学生。而少数教师忽略了自己只是一个参与者、指导者、合作者、演员等角色,而依然发挥自己主体地位的作用。
在课改的道路上,会碰到许多令我们困惑的问题,但我们不断学习,敢于挑战。既然,我们有幸迎来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春风,那么我们就要把握好新的教学课堂教学模式,善于挖掘教材,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组织好、运用好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在学习活动中,共同促进学校课程改革,共同创造一种具有学校特色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分析传统课堂教学现状:
(一)从横向比较看:
1、教师主体性较强,仍有“满堂灌”、“满堂问”现象;
2、教师讲得多、学生学得少,学生主体地位未得到充分展示和体现;
3、学生缺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兴趣和方法。
(二)从纵向发展看:
1、少数教师教法陈旧,教学活力不足,不符合课改理念;
2、部份学生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忽略基本能力的训练;
3、师生互动较少,缺乏有效沟通。
二、高效课堂教学改革采取的措施:
面对课堂教学的这种现状,我校确立了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借鉴我县成功的“多学精导,多元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具体做法如下:
1、制定规划,推行模式。拟定好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建立组织机构,确定课改先行班,成立“多元高效课改研究室”,落实研究人员的职责及待遇,确定各科课堂教学模式,语文:“以读为线,思、议、讲、练”的阅读教学模式;数学:“五步六结构”的尝试教学法模式;英语:五步教学模式。
2、理论引领、榜样视导。通过组织学习《新课程标准》,《仪陇教研论坛(2012课改专刊)》等相关资料,让全体教师充分理解多元高效课堂的内涵、师生关系的变化、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等课堂改革通识性理念。各实验班以年级组为单位,通过年级组教研周活动,实践、研究各科新课改课堂教学模式。
3、探究实践、总结提炼。试点班级根据课堂教学改革的初级模式实施教改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反思,不断地调整、修正和改进课堂教学结构,探索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机制,完善课堂教学新模式,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研究人员深入到试点班级,与学科教师一起共同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验,及时了解和掌握试点班级的实验进展情况,帮助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注重实验的总结、提炼和反思,指导教师不断地调整、改进课堂教学。
4、活用模式,全校推广。试点班级对近期的实验结果进行具体全面的总结和提炼,完善课堂教学新模式,形成本校的课堂教学改革体系。学校多元高效课堂研究室根据试点班级的试验情况和总结报告,将教研成果在全校推广。
三、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面临的困惑
1、新课程标准和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我们,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实现三个转变,即从以面向少数发展转到面向全体发展;从片面发展转到全面发展;从被动发展转到主动发展;从而使每个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生本教育的方法论: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不教而教。这样,就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新的教学模式不是所有学科都适用,但一些教师为了赶上改革的春风,追逐所谓的“课改潮流”,再加上对课改理念理解的不到位,出现了一些形式化、片面化、模仿秀的做法,这样的问题很值得我们去反思。“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于是乎不少教师为了体现课改理念,而不考虑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无论什么内容,学生小组学习和动手操作少不了。模仿别人上课,效果不一定好,不少教师到县城和区内其他学校去听课后,回校后盲目模仿,殊不知,他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与班上学情不符,造成教学效果适得其反。因此,学校研究室有必要加强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研讨,根据学校校情,选择适合本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3、小组合作学习,不是所有班级都适用,特别是基础差的学生,自学能力差,语言表达能力不强,而造成个别同学在学,大部份同学在等,这样不仅浪费时间,一旦把握不好,课堂上还乱哄哄的,往往老师控制不了现场,又怕耽误时间,学生还没有把问题弄透,教师就草草收场,根本没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这样,就需要学校从学生小组给作学习上多下功夫,深入研讨,使每位小组成员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各显其能,同时,还要培养组内每个成员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4、新型的师生关系。教育是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但更重要的是需要教师有社会责任感和人格力量,关爱学生。而少数教师忽略了自己只是一个参与者、指导者、合作者、演员等角色,而依然发挥自己主体地位的作用。
在课改的道路上,会碰到许多令我们困惑的问题,但我们不断学习,敢于挑战。既然,我们有幸迎来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春风,那么我们就要把握好新的教学课堂教学模式,善于挖掘教材,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组织好、运用好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在学习活动中,共同促进学校课程改革,共同创造一种具有学校特色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