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传统绘画源远流长,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它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对自身表现形式反复锤炼、丰富、升华而日臻完美,形成了很多的流派,留下了无数的旷世杰作。它们不仅为我国历代人民所珍爱,同时也对世界艺术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中学的美术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绘画——国画有较多的了解,使青年一代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文化内涵,让同学们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上好国画欣赏课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下面对于如何上好国画欣赏课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首先,要让学生理解中国画的特色。我认为应当把中国画与西洋绘画作一下对比。上课时除准备国画外还应准备好西洋油画,通过比较两种不同风格技法的绘画作品,学生们就能对中国画独特的形式美有初步的认识。西方绘画更多的侧重于表现形象的质感、量感和空间感等。中国画是我国所特有的一种艺术,它是用毛笔蘸墨在宣纸(或绢、帛等丝织品)上进行描绘的一种造型艺术,其表现手法是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画家们利用毛笔的灵活变化,或粗或细,或缓或急,或干或湿地在宣纸上创造出千变万化,极富魅力的线条,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形象。如徐悲鸿的《八骏图》,画家采用国画水墨技法,通过线条的干湿、浓淡、粗细、疾徐,寥寥数笔,便将马的奔腾气势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由于课本上的画幅较小,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电教设备和挂图,使画面达到较理想的显示效果,以增强欣赏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使学生乐学、想听、爱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营造好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只有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同学们才能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达到师生的良性互动。
第二,要引导学生理解国画的以“写意”为特点的艺术观。中国画中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画家善于抓住动植物与生活遭遇、思想感情的某种联系,而给以艺术的夸张、强调,来达到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目的。教师应对作品的作者、时代背景、艺术特色等作简明介绍,以启发学生思维,使之通过欣赏而能“身临其境”,从而领悟画家的思想感情。例如清初僧人画家八大山人,在19岁时遭国破家亡之痛,为了逃避政治上的迫害,同时也表示对清朝统治者的仇视,不久便削发为僧,以后又当过道士,他的这种身世和经历,决定了他的绘画具有强烈的借物抒情意味,大都是表现亡国之恨的伤感情怀。徐悲鸿的《八骏图》,画面中绝非单单表现了八匹马,而主要讴歌了那种勇往直前、战斗不息的大无畏精神。齐白石老人在抗战时期毅然辞去艺专学校的职务,深居简出,闭门谢客。日军抄了老人的字,他毫不畏惧,寄愤怒于书画,在一幅《水墨螃蟹》上题诗“处处草泥乡,行到何处好,昨岁见君多,今年见君少”,辛辣讽刺了日本侵略者,体现了齐老刚正不阿的人格。达到了内在人格和外在作品形象的交融统一。所以在引导学生进行国画欣赏时,在欣赏绘画形式美的同时,更要注重画家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在欣赏中国画时应结合作者自身情况、作画意图及当时的文化、政治背景等供学生参考,同时与画面的内容、技法等结合起来则更易使学生欣赏和理解画家所要表达的深刻的思想内涵。
第三,要加强中学国画鉴赏课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一)加强与古典文学的整合。世界上大多数的艺术门类往往都不是孤立的,现在大多数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教学盲点:易将美术与其他学科完全地割裂开来,这对国画教学是十分不利的。一幅国画往往是画家品格、修养、气度、才学的反映。崇高的艺术离不开深厚的文化底蕴,国画具备丰富的人文底蕴正源于此。特别是国画中的山水画、文人画,往往是画、诗、书一体,如王维的诗就被苏轼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对于中学生来说,让他们宏观地理解文化底蕴深厚的国画就必须通过微观的解析。而引入与画作有关的文学背景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如笔者在教学顾恺之的《洛神赋图》鉴赏课时,就曾引入曹植的《洛神赋》作为课堂的导入语。并着重将其中描绘洛神外貌特征的一段话作为讲解的重点。当然,需要将该段适当解释,大多数学生被优美的文字所吸引,学习兴趣骤然提高。同时,笔者又引导他们以该段文字所描绘的特点去领会该画在表达曹植与洛水边美丽的仙女洛水神相遇,以释放自己对失去情人的伤怀和思念的思想内涵。
又如笔者在介绍宋朝马远的《寒江独钓图》时,引入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通过重新解读这首诗歌的内涵后,着重让学生领悟“绝”、“灭”、“孤”、“独”这四个字连缀起来同环境描写结合所达到的效果,把握诗所传达的静寂、肃杀的氛围。看了画作中漂浮于水面的一叶扁舟和一个在船只上独坐垂钓的渔翁以及四周除了寥寥几笔的微波之外,几乎全为空白的特点后,学生也大都能体会该画所传达的境界。而且欣赏这一诗一画,学生也可以领略到“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的艺术趣味。
当然,国画还与其他的古典文学文体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如与词、民歌、散曲等,这些都应当引起我们的充分注意。
(二)加强与历史知识的交融。国画大都经过了千百年的历史积淀,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因而,在教学生鉴赏国画时,教师应当介绍画作所折射的历史背景。如笔者在介绍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时,就曾介绍北宋经济发展的概况。说明北宋的商业与手工业迅速发展,城镇、城市乃至草市都呈现出巨大的繁荣之势。并说明汴京城中商贾辐辏,百业兴盛以及晨歌暮舞、弦管填溢的历史概况。通过重温历史,学生对画作的生成背景有了大致的了解,因而也就能通过画中的物象想象那个时代的历史图景。
又如笔者在介绍《步辇图》时,着重介绍了一段唐太宗择女婿的历史轶事:该画的历史背景为西藏(唐为吐蕃)王松赞干布娶文成公主入藏之事。公元640年,吐蕃王派使者向唐太宗求亲,于641年到长安。由于唐朝国势强大,各族相处融洽,所以,那时竟有五个部落首领向唐太宗求亲,唐太宗倍感为难。于是想了一个公平竞争的方法,让五位使臣参与考试,结果松赞干布的使臣禄东赞勇夺头魁。唐太宗很欢喜,说:“松赞干布的手下都这么厉害了,他自己就更不用说了。”这张画是记录李世民于宫中会晤禄东赞的场面。这样,学生就可以进一步根据历史背景,分辨唐时吐蕃使者的穿着特点,和唐太宗等人服饰的差异等图画信息。
总之,中国画欣赏需要把握中国画欣赏的层次性, 做到循序渐进地开展。从中国画表层特色的讲述理解、领会欣赏到体会作者表达的意境方面,不断地深入欣赏评述,从而达到对画的美的感悟,体会这其中的国画之美。
首先,要让学生理解中国画的特色。我认为应当把中国画与西洋绘画作一下对比。上课时除准备国画外还应准备好西洋油画,通过比较两种不同风格技法的绘画作品,学生们就能对中国画独特的形式美有初步的认识。西方绘画更多的侧重于表现形象的质感、量感和空间感等。中国画是我国所特有的一种艺术,它是用毛笔蘸墨在宣纸(或绢、帛等丝织品)上进行描绘的一种造型艺术,其表现手法是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画家们利用毛笔的灵活变化,或粗或细,或缓或急,或干或湿地在宣纸上创造出千变万化,极富魅力的线条,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形象。如徐悲鸿的《八骏图》,画家采用国画水墨技法,通过线条的干湿、浓淡、粗细、疾徐,寥寥数笔,便将马的奔腾气势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由于课本上的画幅较小,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电教设备和挂图,使画面达到较理想的显示效果,以增强欣赏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使学生乐学、想听、爱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营造好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只有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同学们才能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达到师生的良性互动。
第二,要引导学生理解国画的以“写意”为特点的艺术观。中国画中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画家善于抓住动植物与生活遭遇、思想感情的某种联系,而给以艺术的夸张、强调,来达到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目的。教师应对作品的作者、时代背景、艺术特色等作简明介绍,以启发学生思维,使之通过欣赏而能“身临其境”,从而领悟画家的思想感情。例如清初僧人画家八大山人,在19岁时遭国破家亡之痛,为了逃避政治上的迫害,同时也表示对清朝统治者的仇视,不久便削发为僧,以后又当过道士,他的这种身世和经历,决定了他的绘画具有强烈的借物抒情意味,大都是表现亡国之恨的伤感情怀。徐悲鸿的《八骏图》,画面中绝非单单表现了八匹马,而主要讴歌了那种勇往直前、战斗不息的大无畏精神。齐白石老人在抗战时期毅然辞去艺专学校的职务,深居简出,闭门谢客。日军抄了老人的字,他毫不畏惧,寄愤怒于书画,在一幅《水墨螃蟹》上题诗“处处草泥乡,行到何处好,昨岁见君多,今年见君少”,辛辣讽刺了日本侵略者,体现了齐老刚正不阿的人格。达到了内在人格和外在作品形象的交融统一。所以在引导学生进行国画欣赏时,在欣赏绘画形式美的同时,更要注重画家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在欣赏中国画时应结合作者自身情况、作画意图及当时的文化、政治背景等供学生参考,同时与画面的内容、技法等结合起来则更易使学生欣赏和理解画家所要表达的深刻的思想内涵。
第三,要加强中学国画鉴赏课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一)加强与古典文学的整合。世界上大多数的艺术门类往往都不是孤立的,现在大多数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教学盲点:易将美术与其他学科完全地割裂开来,这对国画教学是十分不利的。一幅国画往往是画家品格、修养、气度、才学的反映。崇高的艺术离不开深厚的文化底蕴,国画具备丰富的人文底蕴正源于此。特别是国画中的山水画、文人画,往往是画、诗、书一体,如王维的诗就被苏轼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对于中学生来说,让他们宏观地理解文化底蕴深厚的国画就必须通过微观的解析。而引入与画作有关的文学背景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如笔者在教学顾恺之的《洛神赋图》鉴赏课时,就曾引入曹植的《洛神赋》作为课堂的导入语。并着重将其中描绘洛神外貌特征的一段话作为讲解的重点。当然,需要将该段适当解释,大多数学生被优美的文字所吸引,学习兴趣骤然提高。同时,笔者又引导他们以该段文字所描绘的特点去领会该画在表达曹植与洛水边美丽的仙女洛水神相遇,以释放自己对失去情人的伤怀和思念的思想内涵。
又如笔者在介绍宋朝马远的《寒江独钓图》时,引入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通过重新解读这首诗歌的内涵后,着重让学生领悟“绝”、“灭”、“孤”、“独”这四个字连缀起来同环境描写结合所达到的效果,把握诗所传达的静寂、肃杀的氛围。看了画作中漂浮于水面的一叶扁舟和一个在船只上独坐垂钓的渔翁以及四周除了寥寥几笔的微波之外,几乎全为空白的特点后,学生也大都能体会该画所传达的境界。而且欣赏这一诗一画,学生也可以领略到“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的艺术趣味。
当然,国画还与其他的古典文学文体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如与词、民歌、散曲等,这些都应当引起我们的充分注意。
(二)加强与历史知识的交融。国画大都经过了千百年的历史积淀,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因而,在教学生鉴赏国画时,教师应当介绍画作所折射的历史背景。如笔者在介绍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时,就曾介绍北宋经济发展的概况。说明北宋的商业与手工业迅速发展,城镇、城市乃至草市都呈现出巨大的繁荣之势。并说明汴京城中商贾辐辏,百业兴盛以及晨歌暮舞、弦管填溢的历史概况。通过重温历史,学生对画作的生成背景有了大致的了解,因而也就能通过画中的物象想象那个时代的历史图景。
又如笔者在介绍《步辇图》时,着重介绍了一段唐太宗择女婿的历史轶事:该画的历史背景为西藏(唐为吐蕃)王松赞干布娶文成公主入藏之事。公元640年,吐蕃王派使者向唐太宗求亲,于641年到长安。由于唐朝国势强大,各族相处融洽,所以,那时竟有五个部落首领向唐太宗求亲,唐太宗倍感为难。于是想了一个公平竞争的方法,让五位使臣参与考试,结果松赞干布的使臣禄东赞勇夺头魁。唐太宗很欢喜,说:“松赞干布的手下都这么厉害了,他自己就更不用说了。”这张画是记录李世民于宫中会晤禄东赞的场面。这样,学生就可以进一步根据历史背景,分辨唐时吐蕃使者的穿着特点,和唐太宗等人服饰的差异等图画信息。
总之,中国画欣赏需要把握中国画欣赏的层次性, 做到循序渐进地开展。从中国画表层特色的讲述理解、领会欣赏到体会作者表达的意境方面,不断地深入欣赏评述,从而达到对画的美的感悟,体会这其中的国画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