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保护财产安全、降低经营风险的管理机制。财务联签制度是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重要手段,内部财务控制又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它对于防范经营风险,保证企业经营健康发展具有事中控制作用。本文简要论述了财务联签制度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和具体应用。
关键词:企业;财务联签制度;内部控制;应用
一、财务联签制度概述
(一)财务联签制度的含义
财务联签制度是指企业以制度形式规定,对每笔财务支出事项的发生,须由经办人、业务部门负责人、财务审核人、财务部门负责人、业务分管副总、财务总监、总经理、董事长等人,按规定事项和程序联合审签方能有效并可支付的财务制度。财务联签制度是企业有关财务支出业务和事项的内部控制制度。
(二)联签人员的责任划分
实施财务联签制度的前提是,企业应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财务联签制度中需明确联签人员的主要责任,以便于相关人员在授权范围内开展业务和履行职责,联签人员的主要责任划分如下:
1.经办人对财务支出事项的真实性、原始票据的合法性和完整性、报销金额的正确性负责。
2.业务部门负责人对业务事项的真实性、合理性、合规性负责。
3.财务审核人员对审查票据的合规性、完整性及数量金额的准确性负责。
4.财务部门负责人对财务支出事项是否符合企业财务预算、是否符合有关财经法规制度负责,并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负责。
5.业务分管副总对业务事项的合理性、有效性负责,审查业务发生是否符合企业利益。
6.财务总监对业务事项是否符合企业战略方向和企业预算、是否遵守授权约定、是否符合企业利益负责。
7.总经理、董事长对财务支出事项是否符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方针、是否存在风险、是否符合企业利益负责。
(三) 财务联签顺序
根据管理权限和职责范围不同,不同业务事项的联签层级亦不同。对于企业对外投资、企业并购、预算外资产购置和大额资产购置等重大事项,应按照业务经办人、业务部门负责人、财务审核人、财务部门负责人、业务分管副总、财务总监、总经理、董事长顺序审签;对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支出、预算内项目建设和资产购置等支出事项,应按照业务经办人、业务部门负责人、财务审核人、财务部门负责人、业务分管副总、财务总监、总经理顺序审签。
二、财务联签制度体现的内部控制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财务联签制度规定的审签事项,应涵盖企业各种财务支出业务和事项,在层次上应当涵盖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在对象上应当覆盖企业各项支出业务和管理活动,在流程上应当渗透到决策、执行、监督等各个环节,实现企业经营业务支出事项的全过程财务控制。
(二)重要性原则
财务联签制度应当在兼顾全面的基础上突出重点,针对重要业务与事项、高风险领域与环节采取更为严格的控制措施,尤其对企业“三重一大”事项实行领导层集体决策和联签制度,確保不存在重大缺陷。
(三)制衡性原则
企业在治理结构、机构与岗位设置、权责分配及业务流程等方面,应当科学合理并符合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确保不同部门、岗位之间权责分明和有利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财务联签制度各履行部门或人员应当具有良好的独立性,任何人不得拥有凌驾于制度之上的特殊权力。
三、财务联签制度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财务联签制度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其内容涵盖了企业所有经营业务支出事项,为内部控制提供了财务控制方面的制度保证和有效措施,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优化企业治理结构,保证实现经营目标
企业通过财务联签制度的有效实施,制定和明确相应的职责分工,能够帮助企业规范治理结构,完善企业运行中的控制与监督职责,保证企业有秩序的正常运行。通过财务联签制度,可以有效地控制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保证企业生产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二)强化内部约束机制,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企业在建立健全有效惩治与预防机制的同时,通过实施财务联签制度,强化内部牵制约束机制,从根本上预防腐败和舞弊行为而发生。通过强化业务过程财务管控,对重点环节和重点事项实施事中有效监督和控制,促使企业减少和避免财务风险。
(三)提高预算执行力,树立成本效益观
预算控制是财务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涵盖融资、投资、采购、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企业财务联签的过程,也是预算执行的过程。通过财务联签制度的有效实施,有助于企业预算管理制度、成本控制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引导企业树立全员成本效益观。
(四)完善会计基础资料,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企业通过严格的财务联签审核,可以促使尽大程度的完善会计信息,保证会计基础资料的真实性、合规性和完整性。此外,企业通过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使用,使会计信息的采集、归类、记录、汇总等环节得到完善和优化,不仅为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奠定基础,而且为财务控制提供技术保障。
四、结束语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推进,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要求越高,通过不断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与评价体系,达到内部控制的目标。本文仅从财务联签制度方面阐述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措施,尚不够全面,还应利用更多的控制手段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控制和评价,以期能更好地实现内部控制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敏.企业内部控制[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2]张宜霞.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与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8,(03).
作者简介:
王秀波,山东黄金归来庄矿业有限公司。
关键词:企业;财务联签制度;内部控制;应用
一、财务联签制度概述
(一)财务联签制度的含义
财务联签制度是指企业以制度形式规定,对每笔财务支出事项的发生,须由经办人、业务部门负责人、财务审核人、财务部门负责人、业务分管副总、财务总监、总经理、董事长等人,按规定事项和程序联合审签方能有效并可支付的财务制度。财务联签制度是企业有关财务支出业务和事项的内部控制制度。
(二)联签人员的责任划分
实施财务联签制度的前提是,企业应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财务联签制度中需明确联签人员的主要责任,以便于相关人员在授权范围内开展业务和履行职责,联签人员的主要责任划分如下:
1.经办人对财务支出事项的真实性、原始票据的合法性和完整性、报销金额的正确性负责。
2.业务部门负责人对业务事项的真实性、合理性、合规性负责。
3.财务审核人员对审查票据的合规性、完整性及数量金额的准确性负责。
4.财务部门负责人对财务支出事项是否符合企业财务预算、是否符合有关财经法规制度负责,并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负责。
5.业务分管副总对业务事项的合理性、有效性负责,审查业务发生是否符合企业利益。
6.财务总监对业务事项是否符合企业战略方向和企业预算、是否遵守授权约定、是否符合企业利益负责。
7.总经理、董事长对财务支出事项是否符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方针、是否存在风险、是否符合企业利益负责。
(三) 财务联签顺序
根据管理权限和职责范围不同,不同业务事项的联签层级亦不同。对于企业对外投资、企业并购、预算外资产购置和大额资产购置等重大事项,应按照业务经办人、业务部门负责人、财务审核人、财务部门负责人、业务分管副总、财务总监、总经理、董事长顺序审签;对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支出、预算内项目建设和资产购置等支出事项,应按照业务经办人、业务部门负责人、财务审核人、财务部门负责人、业务分管副总、财务总监、总经理顺序审签。
二、财务联签制度体现的内部控制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财务联签制度规定的审签事项,应涵盖企业各种财务支出业务和事项,在层次上应当涵盖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在对象上应当覆盖企业各项支出业务和管理活动,在流程上应当渗透到决策、执行、监督等各个环节,实现企业经营业务支出事项的全过程财务控制。
(二)重要性原则
财务联签制度应当在兼顾全面的基础上突出重点,针对重要业务与事项、高风险领域与环节采取更为严格的控制措施,尤其对企业“三重一大”事项实行领导层集体决策和联签制度,確保不存在重大缺陷。
(三)制衡性原则
企业在治理结构、机构与岗位设置、权责分配及业务流程等方面,应当科学合理并符合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确保不同部门、岗位之间权责分明和有利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财务联签制度各履行部门或人员应当具有良好的独立性,任何人不得拥有凌驾于制度之上的特殊权力。
三、财务联签制度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财务联签制度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其内容涵盖了企业所有经营业务支出事项,为内部控制提供了财务控制方面的制度保证和有效措施,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优化企业治理结构,保证实现经营目标
企业通过财务联签制度的有效实施,制定和明确相应的职责分工,能够帮助企业规范治理结构,完善企业运行中的控制与监督职责,保证企业有秩序的正常运行。通过财务联签制度,可以有效地控制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保证企业生产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二)强化内部约束机制,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企业在建立健全有效惩治与预防机制的同时,通过实施财务联签制度,强化内部牵制约束机制,从根本上预防腐败和舞弊行为而发生。通过强化业务过程财务管控,对重点环节和重点事项实施事中有效监督和控制,促使企业减少和避免财务风险。
(三)提高预算执行力,树立成本效益观
预算控制是财务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涵盖融资、投资、采购、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企业财务联签的过程,也是预算执行的过程。通过财务联签制度的有效实施,有助于企业预算管理制度、成本控制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引导企业树立全员成本效益观。
(四)完善会计基础资料,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企业通过严格的财务联签审核,可以促使尽大程度的完善会计信息,保证会计基础资料的真实性、合规性和完整性。此外,企业通过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使用,使会计信息的采集、归类、记录、汇总等环节得到完善和优化,不仅为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奠定基础,而且为财务控制提供技术保障。
四、结束语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推进,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要求越高,通过不断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与评价体系,达到内部控制的目标。本文仅从财务联签制度方面阐述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措施,尚不够全面,还应利用更多的控制手段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控制和评价,以期能更好地实现内部控制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敏.企业内部控制[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2]张宜霞.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与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8,(03).
作者简介:
王秀波,山东黄金归来庄矿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