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生动讲述故事,感悟少年智慧。
2.学习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方法,学会在生活中运用。
3.阅读带入的“巧谏”故事(两篇),体会巧谏之妙,了解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
学习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巧谏方法,学会在生活中运用。
【教学难点】
借助本课所学,阅读带入的“巧谏”故事(两篇),体会巧谏之妙,了解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讲述寓言故事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螳螂捕蝉》,齐读课题。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少年和吴王之间。(板书:少年 吴王)少年通过《螳螂捕蝉》这则寓言故事成功地劝说了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个寓言故事使吴王改变了主意,我们今天就来练习讲好这个故事。昨天,老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角色间的关系图。今天,我在批阅同学们的作业时,发现有几位同学的关系图很有特色,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
①指名讲述“螳螂捕蝉”的故事。
②学生自由讲述。
【评析】让学生画关系图,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对这则故事的角色关系有一个形象化的认识,目的之二是让学生借助关系图能简单讲述这则寓言,为后续学习——讲好这则寓言做铺垫,此着,妙也。
二、品读细节,学习巧谏之妙
1.品读细节,感受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的好处。
师:刚才我们把这个寓言故事讲得够简洁,够清楚,但与课文比较一下,你们觉得哪个更有意思呢?(课文)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课文是怎么讲这个寓言的。(课件出示: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在它的身后。)
①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这段,其他同学想一想:课文中的这个寓言故事到底有意思在哪呢?
②交流动作、神态细节描写。
预设一:动作描写很生动
“叫着、喝着”写出了蝉儿的悠闲。(指导读出蝉儿的悠闲)
“拱着身子、举起前爪”生动地写出螳螂想要捕蝉的样子,让人就像看到这个画面一样。(指导读出画面)
预设二:神态描写很形象
“悠闲”“自由自在”写出了蝉儿喝露水的样子,很有画面感。(指导朗读)
③师:同学们这样一品读,我们就知道了要想故事吸引人,得有这样的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其实,想要故事吸引人,除了动作和神态描写外,还可以加什么?(心理活动)
2.练习给角色加心理活动。
师:请大家拿出研学单,看研学活动一,自己选一个角色,走进它们的内心,想一想,它们会怎么想,把它写下来。(课件出示)
(学生交流所写内容)
3.给出开头,指名完整讲述加了心理活动的寓言故事。
(课件出示: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
①指名讲故事。
②你看,给角色加上丰富的心理活动,这样讲出来,既有趣又生动,别人都爱听!如果我们给这个故事加个题目,你会加?(课件出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评析】语文要注重语言的学习、感悟、积累、迁移和运用,课文中关于《螳螂捕蝉》这则寓言写得比较简单,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故事中的细节描写很传神,这就是学生需要感悟積累的地方。除此之外,文中的留白亦为我们引领学生展开想象、填补提升留出了空间。教学中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融入角色,揣摩心理,从而使故事中的角色形象更为饱满,为下一环节的学习埋下伏笔。
③可是,老师忍不住还想问一问故事中的几个角色:(随机抽学生回答)
——蝉儿啊蝉儿,你为什么不往后看一看啊?……
——螳螂啊螳螂,你为什么不往后看一看啊?……
——黄雀啊黄雀,你要不要往后看一看呢?为什么呀?
——那你为什么不往后看一看啊?……
4.少年的言外之意:指导学生理解故事背后隐藏的内容。
①师:你发现了吗?这三个角色有什么共同之处啊? (课件出示:它们都一心想……祸患呢。)
②师:少年把这个故事讲给吴王听,到底有什么用意呢?(课件出示:吴王一心想……乘虚而入呢!)
③师:少年讲的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他的言外之意却是?你也能用八个字概括一下吗?(课件出示:吴王伐楚,诸侯在后)
5.对于少年的言外之意,吴王明白吗?(交流吴王的态度)
6.对比大臣和少年劝谏的不同之处,学习“巧谏”之妙。
师:可是,我就不懂了,课文开头,当位高权重、满腹韬略的大臣们劝说时,吴王却下了死命令了,谁劝杀谁,怎么一个乳臭未干的小毛孩却劝说成功,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指名交流:直谏与巧谏。(板贴:直谏、巧谏)
【评析】此环节,意在通过三个角色与吴王的对比,大臣和少年的对比,让学生明晰本文的巧妙之处——通过一则寓言达到劝谏的目的,并了解直谏与巧谏的不同作用。
三、阅读带入的“巧谏”故事(两篇),深化对巧谏的认识
①师:劝谏是一种艺术,中国历史上发生过不少巧谏的故事。我们来看看这样两个故事,请大家拿出研学单,我们看研学活动二。(课件出示)
[研学活动二
请同学们自由阅读《七步诗的故事》《晏子谏杀烛邹》这两则故事,思考:这两则故事和《螳螂捕蝉》比较,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学生阅读思考)
②指名交流共同之处:这两个故事中人物劝说的方式和《螳螂捕蝉》中少年的方式相同,都属于“巧谏”。他们“巧”在何处呢?
《七步诗的故事》中,曹植巧在:写了一首诗,大意是煮熟豆子用来做羹,但锅下烧的却是豆萁,豆萁在下面烧,豆子却在锅中哭泣。要知道豆子和豆萁是在同一条根上长起来的啊。他用这样的诗来劝告曹丕:我们都是同胞兄弟,为什么要自相残杀呢?曹丕听了无话可说,放了曹植一条生路。 《晏子谏杀烛邹》中,齐景公因烛邹没有管好鸟而要杀他,晏子巧在:他没有从正面指责齐景公,而是顺着他的话进行劝谏,列出烛邹的三条罪状,本意并不是让齐景公杀了他,而是指出枉杀无罪之人的荒唐行径将会带来严重后果,从而达到劝谏的目的。
③这三个巧谏故事之间有什么不同之处?(师生对话得出:巧谏的方式不一样)
《螳螂捕蝉》这篇课文是借助寓言来进行劝谏,属于寓言式巧谏(板贴);《七步诗的故事》是通过一首诗来进行劝谏,曹植所要说的话就隐藏在诗中,属于隐喻式巧谏(板贴);《晏子谏杀烛邹》则是顺着景公的意思往下说,告诉景公这样做会带来什么错误的后果,让他自己醒悟,我们可以称为归谬式巧谏(板贴)。
④师:你看,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啊!运用不同的劝谏方式,运用劝谏的智慧、语言的艺术,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生活中,在需要劝说别人的时候,就可以用这些智慧的劝谏方式,达到劝说的目的。
【评析】比较阅读是有效的阅读策略,在学习本文的基础上,通过带读两则同类型的文章,强化巧谏之妙。在此基础上,再引领学生细细领悟三则故事的不同之处,领会巧谏有法且不拘形式。
四、设置劝谏情境,学习运用巧谏
1.设置劝说情境,学习巧谏。
师:这是一位同学在拿到考得不理想的试卷后的表现,他觉得反正不及格了,学了也没用,干脆不学了。如果这话刚好被你听到,你会怎样用巧借故事讲道理的方式来劝劝他呢?请大家看研学活动三,先自己想一想,该怎么巧借故事劝说,再和同桌演一演。(课件出示)
[研学活动三
今天数学测试卷发下来了,小李同学一看又不及格,伤心又恼火地说:反正是不及格了,我干脆不学了,学了也没改变结果。这话刚好被你听到了,你用巧借故事讲道理的方法劝劝他。(提示:亡羊补牢)
①自学:想一想,該怎么巧借故事劝说?
②互学:与同桌一起演一演。
友情提醒:自然大方,口齿清晰,注意要有角色感(动作、神态)。]
2.指名上台表演情境。教师穿插点评。
①上台前,教师提醒:自然大方,口齿清晰,注意要有角色感(动作、神态)。
②指名上台后,教师先请每位同学介绍自己的角色,并提醒其他同学注意:观赏之礼,并想想他们表演得好不好?有没有什么问题?
【评析】学习是为了运用。通过角色扮演,把学生带入情境,真切地去感受劝谏的方法、劝谏的技巧,以及劝谏的作用。这样的设计,抓住儿童特征,寓教于乐,比起老师死搬教条地说教更具灵活性。
3.师:在生活中,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进行劝谏,人就易于接受,既帮助了别人,又显示了自己的智慧和口才,一举两得。其实,在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中,除了今天我们学习的劝谏方式,还有很多其他的方式,老师帮助大家搜集了一下,供大家课后阅读。(课件出示:《书谏》《器谏》《水谏》《医谏》)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课件出示)
附:一带N阅读材料:1.七步诗的故事(略)
2.晏子谏杀烛邹(zōu)(略)
(作者单位:南京育英第二外国语学校)
责任编辑 敖小英
E-mail:[email protected]
1.生动讲述故事,感悟少年智慧。
2.学习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方法,学会在生活中运用。
3.阅读带入的“巧谏”故事(两篇),体会巧谏之妙,了解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
学习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巧谏方法,学会在生活中运用。
【教学难点】
借助本课所学,阅读带入的“巧谏”故事(两篇),体会巧谏之妙,了解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讲述寓言故事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螳螂捕蝉》,齐读课题。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少年和吴王之间。(板书:少年 吴王)少年通过《螳螂捕蝉》这则寓言故事成功地劝说了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个寓言故事使吴王改变了主意,我们今天就来练习讲好这个故事。昨天,老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角色间的关系图。今天,我在批阅同学们的作业时,发现有几位同学的关系图很有特色,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
①指名讲述“螳螂捕蝉”的故事。
②学生自由讲述。
【评析】让学生画关系图,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对这则故事的角色关系有一个形象化的认识,目的之二是让学生借助关系图能简单讲述这则寓言,为后续学习——讲好这则寓言做铺垫,此着,妙也。
二、品读细节,学习巧谏之妙
1.品读细节,感受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的好处。
师:刚才我们把这个寓言故事讲得够简洁,够清楚,但与课文比较一下,你们觉得哪个更有意思呢?(课文)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课文是怎么讲这个寓言的。(课件出示: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在它的身后。)
①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这段,其他同学想一想:课文中的这个寓言故事到底有意思在哪呢?
②交流动作、神态细节描写。
预设一:动作描写很生动
“叫着、喝着”写出了蝉儿的悠闲。(指导读出蝉儿的悠闲)
“拱着身子、举起前爪”生动地写出螳螂想要捕蝉的样子,让人就像看到这个画面一样。(指导读出画面)
预设二:神态描写很形象
“悠闲”“自由自在”写出了蝉儿喝露水的样子,很有画面感。(指导朗读)
③师:同学们这样一品读,我们就知道了要想故事吸引人,得有这样的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其实,想要故事吸引人,除了动作和神态描写外,还可以加什么?(心理活动)
2.练习给角色加心理活动。
师:请大家拿出研学单,看研学活动一,自己选一个角色,走进它们的内心,想一想,它们会怎么想,把它写下来。(课件出示)
(学生交流所写内容)
3.给出开头,指名完整讲述加了心理活动的寓言故事。
(课件出示: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
①指名讲故事。
②你看,给角色加上丰富的心理活动,这样讲出来,既有趣又生动,别人都爱听!如果我们给这个故事加个题目,你会加?(课件出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评析】语文要注重语言的学习、感悟、积累、迁移和运用,课文中关于《螳螂捕蝉》这则寓言写得比较简单,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故事中的细节描写很传神,这就是学生需要感悟積累的地方。除此之外,文中的留白亦为我们引领学生展开想象、填补提升留出了空间。教学中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融入角色,揣摩心理,从而使故事中的角色形象更为饱满,为下一环节的学习埋下伏笔。
③可是,老师忍不住还想问一问故事中的几个角色:(随机抽学生回答)
——蝉儿啊蝉儿,你为什么不往后看一看啊?……
——螳螂啊螳螂,你为什么不往后看一看啊?……
——黄雀啊黄雀,你要不要往后看一看呢?为什么呀?
——那你为什么不往后看一看啊?……
4.少年的言外之意:指导学生理解故事背后隐藏的内容。
①师:你发现了吗?这三个角色有什么共同之处啊? (课件出示:它们都一心想……祸患呢。)
②师:少年把这个故事讲给吴王听,到底有什么用意呢?(课件出示:吴王一心想……乘虚而入呢!)
③师:少年讲的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他的言外之意却是?你也能用八个字概括一下吗?(课件出示:吴王伐楚,诸侯在后)
5.对于少年的言外之意,吴王明白吗?(交流吴王的态度)
6.对比大臣和少年劝谏的不同之处,学习“巧谏”之妙。
师:可是,我就不懂了,课文开头,当位高权重、满腹韬略的大臣们劝说时,吴王却下了死命令了,谁劝杀谁,怎么一个乳臭未干的小毛孩却劝说成功,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指名交流:直谏与巧谏。(板贴:直谏、巧谏)
【评析】此环节,意在通过三个角色与吴王的对比,大臣和少年的对比,让学生明晰本文的巧妙之处——通过一则寓言达到劝谏的目的,并了解直谏与巧谏的不同作用。
三、阅读带入的“巧谏”故事(两篇),深化对巧谏的认识
①师:劝谏是一种艺术,中国历史上发生过不少巧谏的故事。我们来看看这样两个故事,请大家拿出研学单,我们看研学活动二。(课件出示)
[研学活动二
请同学们自由阅读《七步诗的故事》《晏子谏杀烛邹》这两则故事,思考:这两则故事和《螳螂捕蝉》比较,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学生阅读思考)
②指名交流共同之处:这两个故事中人物劝说的方式和《螳螂捕蝉》中少年的方式相同,都属于“巧谏”。他们“巧”在何处呢?
《七步诗的故事》中,曹植巧在:写了一首诗,大意是煮熟豆子用来做羹,但锅下烧的却是豆萁,豆萁在下面烧,豆子却在锅中哭泣。要知道豆子和豆萁是在同一条根上长起来的啊。他用这样的诗来劝告曹丕:我们都是同胞兄弟,为什么要自相残杀呢?曹丕听了无话可说,放了曹植一条生路。 《晏子谏杀烛邹》中,齐景公因烛邹没有管好鸟而要杀他,晏子巧在:他没有从正面指责齐景公,而是顺着他的话进行劝谏,列出烛邹的三条罪状,本意并不是让齐景公杀了他,而是指出枉杀无罪之人的荒唐行径将会带来严重后果,从而达到劝谏的目的。
③这三个巧谏故事之间有什么不同之处?(师生对话得出:巧谏的方式不一样)
《螳螂捕蝉》这篇课文是借助寓言来进行劝谏,属于寓言式巧谏(板贴);《七步诗的故事》是通过一首诗来进行劝谏,曹植所要说的话就隐藏在诗中,属于隐喻式巧谏(板贴);《晏子谏杀烛邹》则是顺着景公的意思往下说,告诉景公这样做会带来什么错误的后果,让他自己醒悟,我们可以称为归谬式巧谏(板贴)。
④师:你看,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啊!运用不同的劝谏方式,运用劝谏的智慧、语言的艺术,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生活中,在需要劝说别人的时候,就可以用这些智慧的劝谏方式,达到劝说的目的。
【评析】比较阅读是有效的阅读策略,在学习本文的基础上,通过带读两则同类型的文章,强化巧谏之妙。在此基础上,再引领学生细细领悟三则故事的不同之处,领会巧谏有法且不拘形式。
四、设置劝谏情境,学习运用巧谏
1.设置劝说情境,学习巧谏。
师:这是一位同学在拿到考得不理想的试卷后的表现,他觉得反正不及格了,学了也没用,干脆不学了。如果这话刚好被你听到,你会怎样用巧借故事讲道理的方式来劝劝他呢?请大家看研学活动三,先自己想一想,该怎么巧借故事劝说,再和同桌演一演。(课件出示)
[研学活动三
今天数学测试卷发下来了,小李同学一看又不及格,伤心又恼火地说:反正是不及格了,我干脆不学了,学了也没改变结果。这话刚好被你听到了,你用巧借故事讲道理的方法劝劝他。(提示:亡羊补牢)
①自学:想一想,該怎么巧借故事劝说?
②互学:与同桌一起演一演。
友情提醒:自然大方,口齿清晰,注意要有角色感(动作、神态)。]
2.指名上台表演情境。教师穿插点评。
①上台前,教师提醒:自然大方,口齿清晰,注意要有角色感(动作、神态)。
②指名上台后,教师先请每位同学介绍自己的角色,并提醒其他同学注意:观赏之礼,并想想他们表演得好不好?有没有什么问题?
【评析】学习是为了运用。通过角色扮演,把学生带入情境,真切地去感受劝谏的方法、劝谏的技巧,以及劝谏的作用。这样的设计,抓住儿童特征,寓教于乐,比起老师死搬教条地说教更具灵活性。
3.师:在生活中,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进行劝谏,人就易于接受,既帮助了别人,又显示了自己的智慧和口才,一举两得。其实,在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中,除了今天我们学习的劝谏方式,还有很多其他的方式,老师帮助大家搜集了一下,供大家课后阅读。(课件出示:《书谏》《器谏》《水谏》《医谏》)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课件出示)
附:一带N阅读材料:1.七步诗的故事(略)
2.晏子谏杀烛邹(zōu)(略)
(作者单位:南京育英第二外国语学校)
责任编辑 敖小英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