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且能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探究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发展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步骤。也能大力提升我国教育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在中国农村,小学语文教学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没有跟上我国最新的方针政策要求的步伐。语文教学是国之根本,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必要途径,也是向世界展现中国文明的重要举措。本文主要探究在核心素养下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探究。笔者解析了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下,中国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探究。以期培养符合新时代的世界公民。
关键词:核心素养;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
一、绪论
1.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在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要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坚持科学性、注重时代性、强化民族性,本着以人为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理念和方法,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后提出了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即以下六个方面: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其中文化基础包括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自主发展包括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社会参与包括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
2.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历时三年多的修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了学科核心素养并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做了具体说明。在此课程标准中,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作了如下界定:“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建构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同时,还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2]
二、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1.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本身素质不高
语文教师肩负着传授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责,在中国的农村,语文教师更是支持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重要力量,因此,语文教师也大部分为班级的班主任,承担着班级管理的要职。但部分农村地区的语文教师自身素质不高,虽然在近年来,因国家政策的支持,情况有所改变,但还存在很大一部分整体素质较低的教师。他们的学历低,知识水平有限,吸取新知识的速度较慢,跟不上小学语文教材的变化和新时代的要求。其中,還存在很多用地域性方言授课的小学语文教师,严重影响小学语文课的教学和学生普通话的学习效果。
因部分农村小学教师的素质较低,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也不能与时俱进。在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中,因其居住环境封闭,与外界信息交流较慢,外出科研交流机会较少,导致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滞后。很多教师还在停留在语文课堂就是教识字,教词语,背好词好句的阶段,忽视了对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培养,也没有做到依靠核心素养的要求去培育新时代的接班人。
2.教学资源不足
在大部分农村小学中,都存在教学资源不足的情况,包括硬件和软件设施不足。近年来,虽然农村小学办学条件有很大提高,但还是和城市学校的条件有很大差距。很多教师还是依靠过去的资源去上课,如书本,粉笔。学生没有办法享受到因现代技术发展而带来的丰富学习资料的乐趣。多媒体的使用还不太普及,不能做到每节课都可以让学生在有声,有视觉体验的环境去上课。课堂上,学生无法通过观察来学习,也影响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阻碍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在现代教学中,情景教学方法是一种被普遍认可的教学方法。他能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学习新的内容,从而获得真实的体验感知。但由于农村小学的资源不足,教师无法通过多媒体来构建语文课文的情景,也无法通过多媒体来拓展和本课有关的其他资源,如诗画、音乐、朗诵及演讲等。学生对课本的学习只是停留在课本上的字词句的理解和记忆。
3.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在农村小学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不足。又因为教学条件的限制,没有更多可以吸引学生的教学环节和内容,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没有办法得到提升。学生体验不到学习带来的乐趣,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越来越差。在提倡合作学习、小组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时代,兴趣薄弱的同学很容易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设计。
因教材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善,学生要自行阅读的内容加大。兴趣薄弱的学生无法自主的完成阅读内容,从而更不上教学进度。学生的阅读储备量不够,直接导致他们的写作,口语等多方面能力受到影响。而学生语文能力的不足,又影响学生的语文兴趣培养,从而形成恶行循环。
三、核心素养视域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改进策略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重视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探究,是培育新时代人才的必要条件。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应该抓住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还应深挖其内涵。不断学习核心素养的内涵,以期更好的为语文教学所服务。
1.深入探究语文教材,设计有趣味性的教学方式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课本,探究有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在“统编版”教材中,每个单元有一定的衔接,需要教师去挖掘课本。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形式要多样,既要能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也要让每个教学设计步骤都能为教学目标服务。 在农村小学教学中,学校的资源有限,教师应考虑如何在有限资源的条件下,探究更为有趣的教学设计。比如,在学习“统编版”语文教材《乌鸦喝水》一课时,教师可以自己准备水瓶、石头和水。在课堂为大家演示,乌鸦如何聪明的喝到水的方法。也可以设计让学生扮演乌鸦这个角色,演绎课文内容,增加课堂的乐趣和学生的参与性。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体验和启发,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语言建构能力。
农村小学的师资队伍也是影响语文教学提升的因素之一。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学研究,不断深入学习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此外,学校还应该多组织教师外出学习,提高教师的整体业务水平。设立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和本学校教师的进步。
2.构建自主合作的教学机制,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在农村小学教学中,教师大包大揽的现象较多。教师担心教学任务不能完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低,所以,教师往往会直接告诉学生参考书目上提供的教学反思和启发,导致学生的语文思维固化,缺乏创造性精神。这样的教学模式,也让学生产生枯燥、单一的学习感受,学生不会主动思考,只能做知识的“容器”,无法完成核心素养中关于语文能力培养的要求。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我们应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教师应该通过建立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学生通过不断积累与整合,培
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增加学习乐趣。此外,教师应该引导启发学生分析课文、思考课文、感悟课文,促进学生对于课文内涵的学习,在品味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应多设计情景教学法,让学生置身于相同情景下,去思考和感悟课文内容。情景教学法是以案例或情景为载体,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这种教学法往往以多媒体的手段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并以音乐和声音做辅助,使学生看到的课文内容栩栩如生,如临其境。师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进行着的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因此,情景教学法对培养学生兴趣、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3.渗透文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语文教学中,要求我们对于自己的文化要理解并传承。教师应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来,扩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农村学生开启信息畅通的渠道。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不仅要以教材为主,还应该深挖课文中展现出来的文化知识,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增进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古诗词的讲解往往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去深挖背后的文化知识。在农村小学,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较窄,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书目及方式,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古诗词背后的文化背景,思考作者要传递出的情感,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作品的内涵。
四、小结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学生通过自身能力、分析、探讨知识内涵,不仅要掌握课本上的字词句,还要多启发学生,让学生怀着一颗学习和感悟的心态面对生活。因此,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发展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该设计合理且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渗透文化教育,培养符合语文核心素养要求的新时代接班人。
參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5,前言.
[3]张海华.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初探[J].学科实践,2019,(34):49-51.
作者简介:郝晓莉(1973.04-),女,甘肃庆阳,宁县早胜小学,一级教师,大专学历,研究方向:小学教育、小学管理。
关键词:核心素养;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
一、绪论
1.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在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要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坚持科学性、注重时代性、强化民族性,本着以人为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理念和方法,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后提出了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即以下六个方面: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其中文化基础包括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自主发展包括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社会参与包括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
2.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历时三年多的修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了学科核心素养并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做了具体说明。在此课程标准中,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作了如下界定:“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建构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同时,还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2]
二、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1.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本身素质不高
语文教师肩负着传授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责,在中国的农村,语文教师更是支持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重要力量,因此,语文教师也大部分为班级的班主任,承担着班级管理的要职。但部分农村地区的语文教师自身素质不高,虽然在近年来,因国家政策的支持,情况有所改变,但还存在很大一部分整体素质较低的教师。他们的学历低,知识水平有限,吸取新知识的速度较慢,跟不上小学语文教材的变化和新时代的要求。其中,還存在很多用地域性方言授课的小学语文教师,严重影响小学语文课的教学和学生普通话的学习效果。
因部分农村小学教师的素质较低,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也不能与时俱进。在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中,因其居住环境封闭,与外界信息交流较慢,外出科研交流机会较少,导致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滞后。很多教师还在停留在语文课堂就是教识字,教词语,背好词好句的阶段,忽视了对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培养,也没有做到依靠核心素养的要求去培育新时代的接班人。
2.教学资源不足
在大部分农村小学中,都存在教学资源不足的情况,包括硬件和软件设施不足。近年来,虽然农村小学办学条件有很大提高,但还是和城市学校的条件有很大差距。很多教师还是依靠过去的资源去上课,如书本,粉笔。学生没有办法享受到因现代技术发展而带来的丰富学习资料的乐趣。多媒体的使用还不太普及,不能做到每节课都可以让学生在有声,有视觉体验的环境去上课。课堂上,学生无法通过观察来学习,也影响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阻碍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在现代教学中,情景教学方法是一种被普遍认可的教学方法。他能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学习新的内容,从而获得真实的体验感知。但由于农村小学的资源不足,教师无法通过多媒体来构建语文课文的情景,也无法通过多媒体来拓展和本课有关的其他资源,如诗画、音乐、朗诵及演讲等。学生对课本的学习只是停留在课本上的字词句的理解和记忆。
3.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在农村小学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不足。又因为教学条件的限制,没有更多可以吸引学生的教学环节和内容,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没有办法得到提升。学生体验不到学习带来的乐趣,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越来越差。在提倡合作学习、小组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时代,兴趣薄弱的同学很容易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设计。
因教材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善,学生要自行阅读的内容加大。兴趣薄弱的学生无法自主的完成阅读内容,从而更不上教学进度。学生的阅读储备量不够,直接导致他们的写作,口语等多方面能力受到影响。而学生语文能力的不足,又影响学生的语文兴趣培养,从而形成恶行循环。
三、核心素养视域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改进策略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重视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探究,是培育新时代人才的必要条件。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应该抓住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还应深挖其内涵。不断学习核心素养的内涵,以期更好的为语文教学所服务。
1.深入探究语文教材,设计有趣味性的教学方式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课本,探究有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在“统编版”教材中,每个单元有一定的衔接,需要教师去挖掘课本。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形式要多样,既要能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也要让每个教学设计步骤都能为教学目标服务。 在农村小学教学中,学校的资源有限,教师应考虑如何在有限资源的条件下,探究更为有趣的教学设计。比如,在学习“统编版”语文教材《乌鸦喝水》一课时,教师可以自己准备水瓶、石头和水。在课堂为大家演示,乌鸦如何聪明的喝到水的方法。也可以设计让学生扮演乌鸦这个角色,演绎课文内容,增加课堂的乐趣和学生的参与性。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体验和启发,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语言建构能力。
农村小学的师资队伍也是影响语文教学提升的因素之一。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学研究,不断深入学习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此外,学校还应该多组织教师外出学习,提高教师的整体业务水平。设立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和本学校教师的进步。
2.构建自主合作的教学机制,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在农村小学教学中,教师大包大揽的现象较多。教师担心教学任务不能完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低,所以,教师往往会直接告诉学生参考书目上提供的教学反思和启发,导致学生的语文思维固化,缺乏创造性精神。这样的教学模式,也让学生产生枯燥、单一的学习感受,学生不会主动思考,只能做知识的“容器”,无法完成核心素养中关于语文能力培养的要求。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我们应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教师应该通过建立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学生通过不断积累与整合,培
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增加学习乐趣。此外,教师应该引导启发学生分析课文、思考课文、感悟课文,促进学生对于课文内涵的学习,在品味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应多设计情景教学法,让学生置身于相同情景下,去思考和感悟课文内容。情景教学法是以案例或情景为载体,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这种教学法往往以多媒体的手段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并以音乐和声音做辅助,使学生看到的课文内容栩栩如生,如临其境。师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进行着的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因此,情景教学法对培养学生兴趣、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3.渗透文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语文教学中,要求我们对于自己的文化要理解并传承。教师应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来,扩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农村学生开启信息畅通的渠道。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不仅要以教材为主,还应该深挖课文中展现出来的文化知识,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增进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古诗词的讲解往往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去深挖背后的文化知识。在农村小学,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较窄,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书目及方式,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古诗词背后的文化背景,思考作者要传递出的情感,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作品的内涵。
四、小结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学生通过自身能力、分析、探讨知识内涵,不仅要掌握课本上的字词句,还要多启发学生,让学生怀着一颗学习和感悟的心态面对生活。因此,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发展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该设计合理且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渗透文化教育,培养符合语文核心素养要求的新时代接班人。
參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5,前言.
[3]张海华.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初探[J].学科实践,2019,(34):49-51.
作者简介:郝晓莉(1973.04-),女,甘肃庆阳,宁县早胜小学,一级教师,大专学历,研究方向:小学教育、小学管理。